[心得] 一战329 AW3.5 详细分享 感谢Mason GRE

楼主: xingxingder (猩猩)   2019-01-20 17:58:49
考试成绩:一战329 V161 Q168 AW3.5 (2018/10/26)
考试地点:台中火车站前地球村
求学背景:清华核工大三
英文能力:学测15级分 多益780
数学能力:学测11级分
上课班级:8月平日早上B班
主要准备时间:2018/8~2018/10
大二升大三暑假一个月+开学后两个月
(代po)
完整图文并茂PDF版: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LT6HTdtgQrejiDQstrxgb3P8AgLwXSt/view?usp=sharing
完整图文并茂Google文件版: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D7WZ5QXFMyv1mr6gA143gC851GvihkSVR3Bn-Lia-JI/edit?usp=sharing
<前言>
以下多数内容是从日记节录拼凑而成,写法主观且用语激烈,句构组织的也很零散,但已尽力转换使部分内容客观与委婉一些,提高易读性。以下个人备考上的心路历程,倘若能对任何一位正在犹豫或奋战中的考生有任何一点帮助,那就达成了笔者撰写分享此文最重要的目的。
<考试动机>
由于大二上时已经有留美的念头,因此开始了解申请所需的材料。既然GRE是除了法商学院以外申请美国研究所必要的考试(商学院用GMAT,法学院用LSAT),那就及早准备,免得大四时程紧绷和专题研究、写SOP与CV、联络教授等等互相冲突。况且GRE所检验的是批判性的逻辑思维,是要身为硕博士或知识份子必备的能力,对于日常思考、解决问题及自我成长也有重要帮助。GRE亦是我从小参加过的各种考试中,唯一打从心底自愿且觉得帮助最大的考试,它要检验的是具普遍性用途广的思维能力,而不像学测、指考、学期中段考等等要求太多死知识容易受时代变迁淘汰,读了ꐊ]觉得对往后人生阅历用途相对有限。所以,与其说准备GRE是应付一个短期痛苦、考后恨不得忘掉的考试,对我来说是学习一辈子受用无穷的人生技能,相当乐意与兴奋。此外,藉著GRE能快速有效的认识西方文化思想,发现与我从小接受的东方传统教育明显不同,两者各有优缺。因此若能将东西方互补性的文化知识思想整合,视野势必能更加宽广完整,亦能提高竞争力。简单来说,为了在专业领域深造、拓展视野与人脉、学习批判性逻辑思考这三要素就是我准备GRE的主要动力。
以下斜体内容为上课讲义片段,能有效提升动力,考后回想亦都是实在话,非常赞同。
很多人觉得GRE难,我反而觉得还好有GRE考试,得以让自己的智力和毅力凸显。要我们比帅气比颜值,那完了;比运动比身材;那完了;跟富二代比财富,那完了。但比读书比学习比考试比毅力,这我们非常在行。哪个富二代有毅力坐在书桌前八个小时?极少数人有磐石般的决心焚膏继晷夜夜苦读。GRE是一个极佳的智力和毅力的指标,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讯号。
高等微积分只有少数人才学得会,而GRE是每个人靠努力和毅力就能学会;考起来可以用五年,时效极为长。最棒的是,GRE字汇在各种外文读物、原文电影小说都见到,都是天天单; GRE作文锻炼论理分析写作,既练英文写作又练逻辑思考,极为有用。
追梦不是请客吃饭,是一场艰苦的奋斗和拼搏。若你正在做与他人不同之事,他人在休息而你在辛苦上课唸书,感到学习的痛苦与困难,你就走在对的方向了。唯有我们做不同的事情,我们才能期待不同结果发生
Mason
<选择MasonGRE>
一开始看到自己两位在香港和北京的朋友都没有补习看个红宝书写个模考就轻松330+,就有想自己准备的念头,后来发现我和他们条件不同根本不可类比。两个托福在高中就110+,香港的那位英文讲的比中文好,身旁又一堆外国朋友,而在北京的那位我也不知道是有什么神秘力量,总之先前的英文实力就已经爆炸强了。既然实力有天壤之别,我就不妄想能复制他们的成功了。而想在短时间内有系统高效率的准备考试,我想补习班就是最佳选择。
去年冬天开始找补习班,大概找了字神帝国、美加、戴尔、寰宇、和MasonGRE,经过比较后,我觉得以高分人数、堂数精华度、价钱经济及地理位置都是MasonGRE胜出。此外MasonGRE更积极提供同学留学申请相关服务,不仅侷限于GRE考试,像是举办说明会演讲、免费留学咨询、帮有共同领域目标的同学们牵线组团奋斗,已经超越了一般补习班的范畴,可以说是资源集中地和结交各领域战友的平台。去年12月时MasonGRE团队亲自来清大蒙民伟楼宣传,当天我被拍进去的照片到现在还是MasonGRE脸书上的封面照片,亲切感大增,再加上隔月有王俐雯学姊在校内分享申请哈佛+M
IT博士的经验中大推MasonGRE(到现在王学姐亦是MasonGRE“工学院申请留学”专页里的管理人)就觉得选择MasonGRE准没错,连考完GRE之后申请学校的平台人脉都有提供,物超所值。
《 课前准备(2017年底到2018七月) 》
<看高分心得文>
我在MasonGRE的脸书、部落格以及其他补习班观看各320+的高手心得文近两百篇,读到后来只要看到考生照片和背景介绍就能预测其内容、身历其境到让我还没考过GRE就知道怎么写高分心得文,老实说都可以写一个读心得文的心得文了。
首先,要特别仔细去看先前英文能力背景和自己差不多甚至略低的同学,毕竟至少拥有相同条件,才有机会如法炮制复制他们的成功。根据我人脑大数据分析,以学测英文<15级分且没考过托福或雅思的GRE高分同学之心得文来说,包含以下几个准备共同点:
<Verbal语文部分>
1. Mason1000精熟、Mason2000大部分熟识 ,多用quizlet背单字app辅助记忆
2. Kory逻辑阅读复习多遍,阅读题重质不重量
3. 课前预习上课专心
4. 字汇填空1~6和Kory逻辑阅读讲义仔细做完
5. 上课中Mason和Kory传授的独门解题方法技巧熟练。
6. 上考满分网站写填空与阅读机经
<Quantitative数学部分>
1.KH讲义做完
<Analytical Writing作文部分>
1.熟悉高频题
2.参加顾问时间
3.多写多想多练
<模考>:
1.考满分填空和阅读机经
2.两回官方PP2
这样让我在亲自准备时更能知道重点在哪里,掌握明确方向使学习效率提高。至于遇到那种托福100+、雅思7+、外文系、从小就喜欢读英文小说、每天看英文报章杂志、甚至已经习惯用英文思考等等的的那种一战(根本就没有到“战”的程度)就顺利杀G欺负弱小的心得文,跪拜一下匆匆看过就好。因为自身条件不如人就别心存妄想也能像他们准备的这么轻松,否则越看越暴躁,就像法国大革命中赋税沈重的平民,对不知民间疾苦、认为世界很美好免税的教士王公贵族之不爽。
注:以下推荐指数皆以刚好达到台湾高中毕业要求之英文程度的GRE考生为推荐基准,且离考前至少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目的是让同本人英文能力背景的考生少绕些远路。
推荐指数 0(无帮助)~ 6(重要)~10(必要) ,此精简版仅提供重要材料,推荐指数10的具客观重要性,为GRE众高手们常见共同准备点。
课前准备总结: 单字量是准备GRE的基础,建议事前多加准备,在上课时也能减轻负荷将省下的心力转至解题逻辑和技巧练习。
《Verbal》
<Mason字汇填空>
推荐指数:10
上课方式以讲解题目为主,共有六本课本,每堂上一本。藉着实际作题来记单字效果很好,而且每题的单字整理很有系统,部分附有趣插图、故事或谐音帮助记忆。
Mason教课风格幽默风趣,让我想不专心也难,简直到了浑然忘我进入心流的地步,尽管课间资讯密度量极大吸收效率却很好,也不会觉得疲惫。唯一分心过的就是发现Mason坐第一排桌子上,手中无任何笔记教材,只面对看着同学桌上的教材就讲解的毫不费力,倒看文字的功力可谓登峰造极,作文课也一样。此外,Mason常以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比如有些难记的单字会借由播放youtube有趣影片,一经洗脑就不费力的轻松记下,而我其实在之前看了众多心得文中就背过很多遍,个人在此就不破梗了。在每堂课前我都会先做一半题目以上,单字也会预习,这样在上课时学习效率
更好,能更专注在Mason传授的独门解题技巧并熟悉作答思路。其中我觉得最关键的解题技巧就是简化题目资讯让解题逻辑更加清晰,比如说遇到转折词、特定标点符号可运用正负号取代单字、选项空格、甚至整个句子。(举例请见完整版心得文)
总结来说,撇开单字量不谈,我在字汇填空这部分所做的准备与进度依序是:
1. 每堂课前先写上课会教的题目约40题,上课认真体会Mason的解题逻辑与思路,仔细比较与先前自行预习的差异。
2. 课后按照所学方法把习题做完,写题目时做记号画线都没关系,不用急着模拟电脑作答把解题思路全放在脑中。遇到错题确实检讨,尤其是题意逻辑关系,要能简化题目直到读来自然顺畅。
3. 练习考满分网站填空机经的50个section时才真正熟练解题思路。
而在单字的准备上,个人所做的准备与进度依序是:
1. 将六本字汇填空里的单字复习多次
2. Mason1000精读,不熟的单字会再查字典并用萤幕截图法复习多次,还记不起来的单字便打入quizlet随时随地可复习。
3. Mason2000精读,重复如上步骤。(到此应付GRE单字基本上足够)
4. 开始看 再要你命3000 提升字汇精准度 ,因为准备不及所以只看了100多页。
Mason说过:“背单字要先求广再求精。”本人也是遵循此原则,效率的确较高。以GRE考题来说,很多单字并不需要知道所有偏义,也不需熟练到能用GRE程度单字写作或口说,只需要了解主要意思与方向甚至会区分褒贬义即可。比如说GRE绝对不会要考生懂得区别monologue和soliloquy或者是clandestine和surreptitious的细微差异与用法范围。又像我在背rebuff, reproof, rebuke, rebut, reprimand, repulse, repudiate, reproach, refute, reprehend, renounce, berate, castigate, chastise, chide, disown,
objurgate等等单字时,一开始的确想掌握每个精确意思,但背到后来有办法区分哪些是责骂、拒绝、否认、反驳等大方向字义就很不错了,几乎记不起详细字义甚至偏义、使用范围与方法、搭配词、程度大小等等,但是却对解题没有影响。把一个单字读到精熟程度所花的时间至少能初步认识二十余个以上的生字,当然能将每个单字精熟到能用来写作或口说最好,但毕竟准备时间有限,还是须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倘若真的心有余力再一个个熟悉进步即可。
<Kory逻辑阅读>
推荐指数:∞
先下总结,Kory仅四堂课的价值对我来说已是高到无法被超越的地步,除了独门考试技巧的传授,还有对往后受用不尽的逻辑阅读法,然而影响我最深的却都不是这两者,而是在人生态度上的心理建设。下面先介绍上课准备与考试技巧的部分。
个人在每堂课前都会预习近一半的题目,如同Mason的字汇填空课一样,这样在上课时效率更好,能更专注在Kory传授的解题逻辑和作答思路,并仔细比较先前自行预习做题的差异。
课堂中Kory传授的主动阅读方法很像CrazyRobin推荐的Manhattan LSAT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Guide中所提到,于我心得完整版中详述。
在此将个人在课中所学到的大方向GRE阅读技巧重点整理如下。
阅读准备技巧:
1. 读GRE文章完全不用管文法问题,重点是文意理解。
2. 句子的功能往往比句子内的意思更重要,重点在了解每一句在段落中的角色与用途。同理,每一段落之于整篇文章也是如此。
3. 文章中只要出现局限让步就几乎必考,要懂得与转折做区别。如遇到Although it is true that 要知道作者立场并没有改变。
4. 观察语气变化,作者有无出现?是客观叙述还是主观评论或推论?隐含立场为何?
5. 采取主动阅读,文章读1/3的时候就可先预期文章用意,再不断验证或修正预期。
6. 文章作者几乎都站在新观点并与大众主流观点对立。比如说一看到It is believed that或In theory就知道后面一定会有转折。
7. 练习时将每篇文章简化,使逻辑明确通顺,读到能说服自己。比如看完一篇文章,我会再回头扫一遍厘清文章逻辑架构像是:客观事实陈述=>矛盾与问题浮现=>理论解释=>作者评论=>作者的支持证据,对主旨题很有帮助。
8. 复习旧文章与阅读新文章的比例约为3:2。要将旧文章反复读到有新的刺激收获再看新的,这样进步效率会更高。
解题技巧:
1. 阅读题省时解法顺序:文章读第一遍(仅需要将资讯分类并了解语气变化)=>看题目=>读第二次(到对应段落与定位句找答案)。除非有V165+的实力,不然别妄想细读一遍就做完所有题目,这样反而会花更多时间重头开始看文章再找答案。
2. 就算答案选项本身合理,但只要是违背题目假设与题干文章说明、答非所问、重述题目或文章内容、主题无关、主角范围不同、适用地方或时间范围不合、语气与题目或文章不同(主观或客观)等等都仍是错误选项。简单举例:题目问1+1=多少,那答案选项只能是2,如果有2+2=4、1+1再减1等于0、1是阿拉伯数字、MasonGRE很棒等等选项,单看句意虽然绝对正确却都是错误选项。不过真实题目会复杂得多且选项诱惑性高,初期可多做逻辑单题来训练。
3. 熟练Kory独门的Scope分析。简单来说是先找出问句中的关键字A,再到文章找出有A字的一个句子,最后文章中A字句子里的关键字B要和答案选项的B字相符。此方法资讯重合度高,是很具合理逻辑的高速猜题技巧,就算是不会写的题目甚至整篇文章完全不看文意也有很高答对机率,受到极多MasonGRE高手推崇。但我却不鼓励,自己也没多加练习此法,建议除非真的准备不及,需临时抱佛脚再用,因为这对真正阅读能力没有帮助。就像Kory自己也侷限让步的提醒说,若只练此方法虽然正确率会显著提升,但不过是变成一个f*cking scanner而已。
准备顺序:
1. 逻辑单题=>短篇阅读=>长篇阅读,而如果只以V150+为目标的话长篇阅读建议全部放掉,因为在实际占分比重上低而答题时间却需最久。况且准备效率很低,每篇都要检讨很久又唯有如此才会进步,比如说我写吴中东阅读每篇花一到两小时都很正常。
2. 逻辑单题与短篇阅读练到正确率八成以上再练速度,正确率稳定之后速度才会有意义的提升。练速度方法:知道自己离目标速度多远 => 计算距离考试日期前15天的平均应进步速度(因为考前7~15天是实力稳定期) => 比如说剩一个月需进步两分钟=> 一天进步两秒(Kory称此为温水煮青蛙法) => 练习把需要看的资讯浓缩、减少回头找定位句的时间、看答题哪个步骤效率可以再更高、就算作对也要看如何做得更快 => 复习旧题,要将旧文章反复读到有新的刺激收获再看新的,这样进步效率会更高,比例大致为3:2。
3. 若答对率不到八成,问题及改进方法大致可归类为以下四点:
● 文章中单字三成以上看不懂 => 导致资讯缺漏过多连关键字及语气都无法判断 => 有足够基础单字量再来练阅读。
● 一个长句子看很久 => 句子拆解和简化资讯的功力不足 => 读杨鹏长难句。
● 句子看得懂但整篇文章没感觉 => 找不到语气、句子功能、太想知道所有详细资讯导致见树不见林 => 多练习Bold Face类型的逻辑单题找出定位句与文章逻辑发展架构。
● 答案选错 => 太想用暴力解题法(纯文意理解)导致解题速度缓慢也易掉入陷阱 => 检讨决策流程 => 答案选项需符合逻辑,可参考上面解题技巧2。这点需经大量做题练习,是提升答题正确率最后须突破的瓶颈。
至于Kory传授的考前准备方式我移到<模考(含PP2)>这部分另行说明。在对GRE的介绍上Kory曾提过:GRE是在美国除了法学院以外所有学院都接受的考试,要求着共同的核心目标,考的是在有限时间与资源下做合理决策的能力,用意也是要淘汰没把出国当决心的考生。台湾考生一般考2.7次才考好,一战就考好的比例极低,但要考GRE就是为了更远的将来而做现在的努力,三战甚至五战以上的都很常见。在GRE这第一道关卡亦能认知自己的未来选项,检验是否出国就是最好的选择,亦或者其他条路更适合自己。此外,至少准备GRE能帮助提升思辨力,不会被轻易说服,就算同意뤊鴾駜[点也要先站在相反立场思考。
接下来分享Kory课堂里传达的心理建设其中的一个极小片段。(非完全相同,是在课堂中经由本人所听到的意思转化写下,并将语义浓缩)
怀念过去的美好常常是对现状不满所做的心理补偿,过去其实并没有多好只是自己过度美化。在很多长辈言论或社论中时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而毕业多年后的大学同学也是如此,且几乎都是以下模式:先干瞧工作(老板、同事) => 再干瞧家庭(结婚、小孩) => 集体诉苦 => 群体治愈 => 怀念过去大学生活作为补偿(其实大学期间过得很废)。有把事情做好自然会期待未来,如果发现自己时常怀念过去,代表对现状不满要有所警惕,持续沈浸在过度美化的过去无助于事,要赶快找方法突破。
抱怨现状的原因就是自身能力与影响力不足以改善现况,因此该从最重要简单的事开始做起(比如说GRE320+),逐步增近能力并提高影响力来解决问题。年少轻狂时想改变世界的种种誓言,都是未经过现实测试与琐事洗礼的空话。然而在社会上具有足够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又都已是既得利益者,通常会认为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好,不会想改变社会现状。因此,若具备足够实力又成为既得利益者后,还想要改变社会让世界更美好的话,才够资格谈信念与理想。
其实光是有出国想法的GRE考生都是已有特权的既得利益者,以为身旁同辈都是大学生实为同温层的错觉。人生际遇有太多种可能,差距大到难以想像,说不定自己有的国小同学已经在监狱。GRE考生要有身为菁英的自觉,既消耗了庞大的资源也受到国家社会的期待,就当承担起改变世界的责任,连同真的没能力或不想努力,只好抱怨现状并怀念过去美好的那种人的份一起。况且你们不像商学院GMAT考生多数只想做个Moneysucker,GRE考生将来可能成为对社会贡献极大的科学家或医生等等好的多。总之,现在根本不够格谈理想信念,没实力却空口说大话小屁孩都会,赶紧默默
努力提升实力与影响力做问题解决者,才是最优先的本份。
<GRE&GMAT核心难句教程(杨鹏长难句)>
推荐指数:∞
训练GRE长难句的经典教材,将真实长篇阅读考题里精选出129个句子详尽解说,能高效率地提升阅读能力。ETS为了缩减考题篇幅同时考察考生阅读能力,GRE出现的文章都有经过浓缩,讯息密度读起来明显比一般文章还高,常充斥着倒装、插入语、复杂修饰、句子套句子、省略、平行结构、词组分割、多重否定、大量抽象词、易混代名词等等提高理解难度。要迅速读懂长难句就要会简化讯息并分类,将一个复杂的句子拆解成简单的主谓关系,把较不重要的修饰语等干扰讯息分离出来。总之杨鹏把GRE长难句解析的相当透彻,分类出十几种长难句难点与阅读方法。前言和导览ꐊ]建议细心阅读,只要照着杨鹏的方法持之以恒,阅读能力定有显著的进步。尤其随着单字量的扩展,连之前敬畏不已的The Economist、New York Times、A.L.Daily大都看得懂了,看得懂有成就感后就想读更多,突破了以前对英文阅读的恐惧,视野也变得更加宽广。GRE部分共129句我共看了三遍,每句平均看个二十次都很正常,看到后来要能迅速理解结构,读来自然顺畅不会卡住才算及格,到还不用像杨鹏建议的如果是自己写这种意思也要写的一模一样的程度。于完整版附上内文及序言片段,常常每句长难句的解释都不乏激励话语,能读的更有动力。
读到这里也累了,下段就来娱乐一下:
看了上百篇GRE高分心得文都没人特别写杨鹏长难句多好看多有趣,把这本书说得好像很无聊痛苦,着实令我纳闷。自己读了几句就开始喋血,欲罢不能,居然有办法把英语阅读教得这么鲜活生动、饶富趣味。最引人入胜的是其写作风格,熟练运用夸饰和比喻修辞又不失矫揉造作,丝丝入扣深感共鸣。每句我都很仔细地品尝享受,有些解释还让我情不自禁的续写下去,至第129句阅毕仍意犹未尽,甚至有天下无不散筵席之叹。读此书是本人准备GRE里极其兴奋期待之事,能观摩杨鹏喋血大师发作表演的时候都很亢奋,也让我极欲在此心得文上大力推荐,是我准备GRE的次要动力
。以下节录前十二名(多有遗珠之憾,不及备载):
注:“喋血”是个人用语,并非一般字面意思,而是以诙谐或双关法取代贬义词或粗话,词意精准且应用极广又不失空泛,有多层含义,具备“不舒服”含义的词汇多可套用。比如说:这考题很喋血(很难、很坑、使挫折)、被GRE或某教授喋血(感到挫折、伤心、痛苦)... 浏览完这六大杨鹏语录精选就能更知喋血真意了。(心得完整版收录 12句)
6. ET$出题者的语言表述就像初恋中的腼腆少女,眼语神情闪烁其词,留有余味,让
我们考生自己去猜想。然恐怕不是出于羞涩,其心可诛,关乎读者的考试成败,不可
不察。
5. 这种三行以上的插入与一定要在阅读时毫不犹豫地跳过,读完整个句子后回头再来
读它。否则不但句意无法衔接,而且类似于本句中from…to…这种固定搭配也会在插
入语的干扰下相隔千山万水,在读者的大脑中永无聚首之日。
4. A no more… than B 这个固定搭配是指A与B样都不…。例如:I can no more
swim than a hammer并不是说我游泳不如锤子游得好,而是说我与锤子一样都无法游

3. 好不容易看到这里却想不起前面主语是谁,不禁心中茫然,如果是没有练习过长难
句的考生也只好黯然神伤、喋血自娱;有练过的便宛如旧地重游、怡然自得。
2.相信有不少同学在阅读现场看到这个长达十行,不算标点符号就有81个单词的庞然
大句的时候不禁心为之颤、色为之变、气为之短、胆为之寒。曾经有人把GRE戏称为
God Read English我们果然在这个句子里看到了天书的风采,无不惊喜欲狂耳热眼花
直到五体投地心到神知。
第一名:我们中国考生容易习惯性的把that及其后的内容看成定语从句来修饰此句中
的material,但是这样读下来发现意思不通,于是发生思维混乱,大脑拒绝工作,以致
当场昏厥(自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The Economist>
推荐指数:8
在攻读GRE教材的之余,我会在休闲时间阅读英文报章杂志如The Economist、New York Times、A.L. Daily等等,对单字与阅读能力有相当帮助更可吸收新知扩展视野。读起来其实相对简单,没有GRE阅读题那种资讯密度极高浓缩式的写法需缓慢仔细的阅读,也会发现多数GRE单字不过是日常英文,根本不是某些人说的什么GRE单字这辈子仅会碰这一次而已。我自己也认知到:要是连这种大众杂志都看不懂,先别说是要藉英文为工具钻研专业领域、阅读期刊、撰写论文等等,就连日常生活也会有障碍。
此杂志虽然名为“经济学人”,但并非专门研究经济学,也不是学术期刊,而是涉及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性领域的杂志,并对这些议题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评论。之所以推荐The
Economist是由于其写作风格及篇幅较贴近GRE阅读且论述严谨中立。第一次知道此杂志是在高二读张忠谋自传的时候,书中提到他认为国内尚无与其质量相称的杂志。当时就已让我对经济学人相当敬畏并尝试阅读一番,可惜英文实力远远不够以致当场被喋血。四年后在看懂经济学人文章感动的刹那、体会英文实力进步的成就感之时,让我由衷感谢GRE,两百美金的报名费光是能换来阅读经济学人的习惯就相当值得了。
<吴中东 决胜机考GRE阅读理解>
推荐指数:9
因为此书内容庞大近200篇,个人是先将Kory逻辑阅读里的题目做完并复习多次以后,才开始做此书的精选篇(人文、社会、生命、自然部分约各十篇,可在课程云端资料夹下载电子档),并在此将Kory传授的方法熟练。每一篇在读完文章写完题目并确实检讨后,我会再看过文章,直到能快速将每一段浓缩成一句话的要旨,这对阅读理解和主旨题都很有帮助(每一篇花一至两小时都很正常)。顺便一提,当我在文章里遇到杨鹏长难句时便如旧友重逢般欣喜异常,脑海浮现出其幽默诙谐之阐释与激励人心的话语。
此书内容为GRE阅读真题并附上详解,虽为老G(改版前题目),但新版GRE在阅读部分改变不大,对准备GRE阅读仍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我第一次是在<CrazyRobin
GRE满分心得文>认识,是CrazyRobin认为必备的材料。GRE阅读题在短短数百字里浓缩某领域的精华,让我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认识许多先前不关心的主题,更刺激我去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尤其是自己较没有在接触的人文与社会领域。比如说关于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数篇考题,描述了过时法律的废除及新法的建立途中所遇到的阻碍、矛盾及流行思潮的转变,借由历史事件传达很多想法,让我初步体会了法律的发展与其制定的过程,扭转了自己认为法律死板无趣的刻板印象。除此之外,民主政治、资本主义、阶级革命、女权运动、黑人文化、艺术发展、文学评论等等主题亦都갊蛪硗鱼魽A并没有先前所想像中的枯燥。许多领域与其中观点是自己从未能想像到的,颠覆了不少自以为是的刻板印象。透过GRE阅读让我体会到广泛阅读的重要性,更跳脱出原先狭小的世界观,也觉得GRE长篇都比不少校内的通识课程还更具通识意义。总之,GRE阅读里所传达的知识与想法是备考中的一大附加价值,甚至超越考题练习以提升成绩的助益。不仅长篇阅读部分,就连字汇填空题都有很深刻的近代知识议题,不纯粹是在考英文和逻辑,有时候更是考验自身有无广博的知识。若不熟悉或从未见过,就应激起好奇心去主动了解,亦训练独立学习。
<考满分>
推荐指数:10
只需要做上面网站里的填空与阅读机经,共有72个section,题目下面网友的解析大致上详尽准确。所谓机经就是东方的神祕力量,即考试中非法背下来的真题。个人认为考满分的主要用途是透过仿真考试接口熟悉作答情境,帮助在实战中保持平常心发挥正常实力,其中的题目也都是用来提升实力而不是抱持侥幸心态死记答案。个人是先将填空机经的easy、medium section及阅读机经的逻辑单题先做完,之后的阅读section我会各搭配一回填空机经的hard
section一起写,就当作是模拟考。实战中我没遇到任何一题,军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同样抱持着在考满分上模拟考十余次和PP2练出来的平常心尽力作答。
《数学 Quantitative》
<KH数学>
推荐指数:10
KH老师用三堂课共9小时的时间有系统高效率的涵盖GRE数学的所有考点,有任何问题也都会很耐心仔细的解释。个人因为准备重心在Verbal,因此在数学上的准备就相当浓缩,仅花了二十个小时以内:
1. 上课时间100%专心。
2. 课后将“基础数学”和“数学一”仔细做完,数学名词背好。
3. 两回PP2模考。
4. 考前三天内将数学二做完,考前一天复习错题一次。拖这么晚才写“数学二”是因为含有机经,考前再写记忆深刻,只需快速复习一次即可,但实战中没有遇到。
《作文》
<Mason作文>
推荐指数:10
效率高到难以超越的两堂课。Mason将GRE作文写法尽数传授并大致涵盖高频题,让我能迅速熟悉考试技巧。上课资讯密度极高,建议100%精气神集中,特别注意Mason讲述的写作逻辑,笔记也要做得快。课堂外开的作文顾问时间一定要参加,Mason会在15分钟内直接点出自己的写作问题,非常有效率。我也旁听过十余次其他同学们的顾问时间,基本上会有的问题及改善方法大同小异,比如说多用人当主词采用主动语气文法才不容易错、别用GRE程度单字因为难保用法正确、每段写好一个观点就好不要贪多、时态统一注意文法等等。此外,Issue范围广难以准备,因此Argument是
拉分关键。以下列举少数几个Mason在Argument课堂上传授的大方向写作技巧:
1. 不要只有反驳攻击,要正反切,先提供正例侷限让步后再行反驳、拉出对比。
2. 多举身旁实例,不需硬写自己不熟悉的例子,如果都举不出来也可设想情境。
3. 例子尽可能具体,如多用数字化表示程度大小。
4. 开头结尾用一两句快速写完即可,将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中间论点。
5. 每段主题句务必写好
老师也建议平时可多看有营养的文章比如社论,中文的也没关系,多少增加想法与背景知识对Issue与阅读都有帮助。记得Mason在上课时曾问到:“难到在座还有人在看中时吗?”我当下相当激动差点举手大声喊又,个人可是从高一起就几乎天天看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社论。可惜就算有想法,若无法用英文清楚表达也是枉然。至少在练过GRE作文的逻辑和阅读的技巧后,让我能把社论读的较深刻也有趣的多,发现中时与联合的社论相对严谨有逻辑一些,但还是以经济学人的最佳,至于自由时报的就很像Argument的题干。
<个人准备>
本人因为准备重心在Verbal部分,作文方面实在没做好充足准备(30小时以内),实战只拿到3.5,约全球PR40而已,说起来很没说服力,此方法仅提供给与本人有相同战略,欲压缩作文准备时间留给Verbal的考生参考。
1.在Mason两堂作文100%精气神集中,熟悉技巧及高频题。
2.Issue相对难以准备,因此将准备重心放在Argument。个人搜集归纳了适用于Argument的常见模板,附上连结供参考: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XIIwVLB69BzfPSWUlCkPp_0ZPI3tb4TAxmsCfS2jR1I/edit
比如说,一遇到常见的survey、complaint、expert、就要能直接在一分钟内背出一百多个字的模板再说,类比性、因果关系、比例与实际数字等等也相当常见,事先准备好临场时便能省时,多想其他论点。此外,所有可能考的题目官方都已公开,想追求作文高分的话可以尽量多写,并以出题频率作为练习顺序。网上有不少范文附上一个网址连结供参考:
https://www.testpreppractice.net/GRE/awa-samples/gre-issue-essay.html
旧版的北美范文也可多看,熟悉表达方式。在此附上一位MasonGRE学生332分AW4.5的高分心得文连结,作文部分特别推荐:
https://masongre.blogspot.com/2018/06/gre-332-v162-q170-aw-45-mason-gre.html?fbclid=IwAR2Cc9vrZBMbCtRrjTSVvFp0PldXrOyFWA57oT7VqhNhzMRzc1IQukjl2u8
《其他类》
<模考(含PP2)>
推荐指数:10
Mason在读书计画里提到:“一战考好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会有各种考试上的不适应。一定是要两三战才能反映实力。”这句话在我听来,对尚未一战的考生来说,就是暗示著模拟考的重要。此外,如果一开始就抱持着会二战以上的心态准备的话,就会有怠惰和拖延进度的借口,容易将该读的书拖到一战后才开始认真准备。除非已经大四,申请时程紧迫可能第二次有没考场赶不及的风险,不然我反对Mason的建议说GRE该直接报名两次,我认为要以一战就得考过的心态去准备,这样读书效率与动力会更高。
PP2是官方提供的免费两回模考,虽然大多数考生认为PP2分数很准,个人则认为此言差矣,主要还是看自己如何使用模考与之后所做的补强。在考前第八天我做了第一回拿到315; 考前第五天做第二回拿了321; 实战成绩为329。之所以有高达14分的进步,在此将可能原因条列如下:
1. 模拟考不是仅仅用来预测落点而已,而是要用来发现自己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针对弱项赶紧补强,并习惯考试情境以在实战保持平常心发挥正常实力。
2. 经由第一回模考我了解到自己Verbal不足的地方并赶紧补强与复习,在考前五天密集准备到了像首都围城战的地步,读书效率是这三个月来最高的,全部针对自己弱项对症下药。期间的密集做题(皆模拟真实考试作答情境,等于共模考了十次有余)加上总复习过后让我明显感受到考试实力的进步。
3.
记得Kory曾经说过:“考前8~15天对自己越变态的实战分数会比模考及自己预期的还好。”、“考场上不会出现奇蹟、只会发生意外或失常。”、“将自己模考环境定的越严苛越能抵销实战考场上的不安与紧张感。”、“考前7~15天要严格执行模考,就算火灾发生了也不能分心逃跑”、“要训练自己的专注时间超过半小时,以抵销考场上出现的各种意外所造成的分心或干扰。”个人深感认同,因此PP2我都采用比真实考试还严苛的情境:到图书馆十点准时开始作答;电脑座位挑在人多的地方且不用耳塞,以习惯旁人的鼠标键盘声甚至走动、抖脚、搔头抓背、咳嗽声、自言自묊y等等;将椅子高度和电脑角度调的让自己很不习惯;觉得太冷也不能穿外套;渴了也不能喝水;正常考试提供的中场十分钟休息我也只休息五分钟,在期间喝一次水、上一次厕所、吃一根香蕉、伸展拉筋一下。经过了严格的模考适应后使我在实战中得以保持平常心并应付多种意外,再加上在实战发现了考试时程规则上的漏洞,让我的作答专注力与精神体力大幅度提升,发挥了比模拟考更好的表现。
4. 个人做第一次的模拟考感到最为痛苦,光是要训练连续坐着两小时盯电脑萤幕就很喋血,作答节奏很乱且干扰极多,事后检讨也发现很多该写对的都错。但之后会渐入佳境,抵抗干扰的能力大为提升,能在作答时保持专注发挥正常实力。
5. 若只有靠PP2模考两次其实难以完全熟悉考试情境,因此我还在考满分机经库上进行更多次模拟考。
<勇于向前辈高手请教>
推荐指数:7
我在准备GRE遇到瓶颈困惑时可是尽情请教了十余位我从没见过面、在脸书上公开发文领GRE高分奖学金的学长姐们,杀G前辈们几乎都会很热情地耐心回复,且不限于MasonGRE的学生,因为既然敢公开就是欢迎大众骚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曾在字神帝国的赖琨儒学长,提供许多学习资源包含FanaticFranky及CrazyRobin的GRE备考心得,再加上适时的加油打气,帮助极大,对我来说有关键显著的贡献。以下附上FanaticFranky前辈提供的GRE学习资料夹连结,其中CrazyRobin的满分心得文极推荐精读,在考试技巧与心态上都有非常实用的建议,读来相当励志,在相较他惊人的
准备之下,自己所做的其实微不足道,没理由抱怨准备GRE的辛苦。
<CrazyRobin GRE满分心得文>
推荐指数:9
个人修饰版: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rOT40_5T-6kfnl6eoEhSEd6K08V_b9lp/view?usp=sharing
原版: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0Xfocto2SUqa05PSW0wVXRCWjg
<FanaticFranky前辈的GRE部落格>
推荐指数:5
https://steve61022002.blogspot.com/2017/06/gre-gre.html?m=1
<MasonGRE英文弱底类心得文>
推荐指数:8
https://masongre.blogspot.com/2018/07/gre323-aw35-mason-gre.html
<读书进度>(于心得完整版中详述)
推荐指数:1(每人准备方法各有不同仅供参考)
先下总结,2018/8/17~2018/10/25我共准备了以下内容:
1. Mason教材全,除了用复习字汇填空本1~6三次,取代写填空练习本,Issue只读高频题内容。
2. 吴中东阅读约四十篇(人文、社会、生命、自然约各十篇)
3. 熟悉Argument&Issue 高频题并各写两篇、建立Argument常用模板
4. 考满分机经全
5. 杨鹏GRE长难句全
6. PP2
《当天考试状况》
<实战技巧与漏洞>
推荐指数:9.99
当天我考到三点最后一位离开,比试场里一位黑人考生还晚了十分钟。我想他也发现了以下不太算是考试漏洞的实用技巧,个人认为这对分数表现有重要帮助,但会增加监考人员工时,考完得谢谢他们的耐心陪伴
经由肉身实测发现在每个section之间只要不按右上角的continue,考试接口不会自动进入下一个section,萤幕显示的60秒休息根本就是在吓考生的,过了也不会怎样,不用急着按继续。在完成每个section之后我平均会休息10分钟(两作文之间休息15分钟、中午休息20分钟),出去上厕所喝个水、闭目养神让紧绷的眼睛放松、在位子上安静的拉筋伸懒腰、深呼吸静坐几分钟把气息条顺等等,确定恢复精神专注力后才继续考试。否则要是两个作文直接接着写、写完AW或Q只喘息一分钟就继续考V的话,我一定会恍神而难以发挥实力,再加上让先前已盯着萤幕半小时的眼睛继续喋ꘊ憛A和长时间坐着不动阻碍血液循环,都会影响作答表现与身体健康。当然这因人而异,有些考生反而习惯一气呵成。
依照个人实战经验确定至少15分钟以内考试接口不会自动继续,推测可无限制休息,想小睡一下亦无不可,只需小心别手抖脚抽筋按到鼠标踢到电源就好。但不晓得考太久会出什么事或ETS之后有无修正,存在一定风险请自行斟酌。
<当天行程与所见>
推荐指数:6
六点起床,复习一些阅读机经,七点吃个八分饱的早餐,八点半到考场(台中站前地球村)发现还没开,就进去旁边的便利商店找个位子看作文范文。九点二十考场开放,考前十分钟我才进场确认身份、填资料、录音等等。发现大家相当内行,几乎都挤在考前十分钟才要进场,前半小时监考人员喊半天也没人理,因为进考场后不能看书喝水或上厕所,只能呆坐。于心得完整版附上台中站前地球村考场图片。(补充台中站前地球村考场资讯:考场在地下一楼、座位约十五个并附有隔板、电脑设备正常、两个监考人员、包包统一放前面、会提供铅笔一枝和数张计算纸。)
十点正式考试。在写两个作文时整个考场都是键盘敲打的声音,对我来说干扰不小便把耳塞戴上。在VQ阶段鼠标按键声此起彼落干扰仍不小,持续带着耳塞。因为每人作答时间不尽相同,中午也无统一休息,皆自行进出。中午休息时间我就比照自己先前两回模考已适应的情况,只吃一根自己带来的香蕉、活动一下筋骨、上厕所喝个水,但多休息很久。完成接下来的三个section后萤幕会直接显示除了AW以外的成绩,这里要特别小心别按到取消成绩的按钮,之后还可以免费将成绩送到自己指定的四所学校。
<作答情形>(完整版中详述)
推荐指数:5
基本上个人做题策略遵守常见SOP: 答题顺序是单字题、逻辑单题、短篇阅读、长篇阅读; 不确定的题目做记号后果断跳过。至于老师建议的单格填空花30秒、双格花60秒等等关于作答时间分配我是从来没有遵守过,仅作为理想目标。答对题数取决于做题速度与答对率,两者要取得最佳化平衡,如果能做对又做得快当然最好。同Kory对阅读题的建议,但不只是阅读题而已,个人认为Verbal所有题目也都应以提升答对率为优先,高达8成以后再想办法提升速度才更有效果。
个人Verbal目标是要在20题里答对13题以上进入Hard Section确保至少能150+,做题以做对为目标,只要有觉得会写的题目花个两三分钟也没关系,时间分配不是重点也不求全部写完。其实只需要求自己会写12题就足够,剩下的8题选择题要是没猜中任何一题就该好好检讨人品。于心得完整版附上个人每题作答情形,每个section各答对14题,确定100%会的题目其实也才一半左右,剩下的多是犹豫不决的题目或写不完只好匆匆浏览猜测。
《总结》
个人在准备GRE的漫漫长路上受到极多帮助,要感谢的人事物实在太多,包括父母在物质及精神上的全力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得以专心、芝容在同以MIT为共同目标一起奋斗时给予的一路帮助、均铭堂哥免费提供在台北补习一个月的住宿更热心帮忙解决生活上的疑难杂症、MasonGRE的尽心传授和高强度的激励与其强大的留学人脉网平台、网友提供的各式学习资源及无私解惑、众高手前辈们公开分享的心得文且其中数位与我素不相识却接受我叨扰并耐心解惑指引方向···每受到一份帮助便是多承载一分期许,本就当努力给予回应,使我备考路上并不孤独。
最后分享数年前我在高中物理名师张镇麟的课堂上听到的一段话:“懂得区别‘想要’和‘需要’。”想要的事情没得到也无关紧要,毕竟只是一种没有迫切需求的欲望,日子还是过得下去,比如说几乎人人都想要成为超级有钱人,但却没人真正需要;需要的事情不管途中遭遇多大困难也会拼命想办法得到,因为无法接受得不到的后果。写到这里,思考自己所规划的未来蓝图到底是属于“想要”还是“需要”呢?真的需要冒险出国离开自己早已待习惯的避风港吗?我是全台核工末代,要深造的领域更是乏人问津的核融合,国内资源相对困乏又无志同道合的同辈战友,因此答
案很明显:我岂止想要,是非常需要!
感谢一路辛苦看到这里的GRE考生,那你们呢?
中华民国壹佰零柒年戊戌立冬 高熵狂人敬识于MasonGR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