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芮迺伟来自中国却成为韩国围棋史上第一位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24-07-30 06:45:35
芮迺伟来自中国却成为韩国围棋史上第一位女国手 曲折生涯曝
2024-07-29 11:12 联合新闻网/ 天下文化出版
向所有布局抛出提问
“你是怎么想出有别于他人的创意招数的?”面对这种问题,职业棋士可能会做出相同的
回答:为了解决问题去做研究,有一天突然想到了新招。
亦即不是知道创意的思考术之后才想出创意招数,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结果在某一瞬间
突然想到了新招。职业棋士即便身处最后读秒的瞬间也能想到奇特的妙招,是因为平时为
了解决问题,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自我训练。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认为创意是解决问题的意志和坚持不懈探索的结果。即使一出生就配
备有天才的大脑,如果没有好奇与探索之心,也绝对不会有创意。
一般人认为只有有创意的人才能做创意思考,比方只有比尔.盖茨或史帝夫.贾伯斯、著
名美术家和音乐家这等人物才会有创意。但创意并不一定是必须发明什么或打造新的艺术
品;创意无处不在。
我从妻子为我做的料理中也能感受到创意,即使是同样的食物,也能让人感受到些许不同
。妻子做的甜米露味道很好,喝完之后,胃里很舒服;她的米糖或麦芽糖中,可以尝到其
他地方没有的清爽感。我曾问她放了什么,她说在甜米露里放了少许生姜,在米糖里则加
了橘皮。
我认为广义的创意是“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不是随意想想,而是在意识
到问题并在努力解决的过程中所获得的。
(本文出自《突围思考》)
(本文出自《突围思考》)
妻子之所以能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味道,应该是无论如何都想让家人吃得更美味、更健康
的心意吧。亦即虽然想给家人喝甜米露,但甜米露性寒凉,喝太多会让人肚子疼,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她可能想到放些性温的生姜;米糖和麦芽糖会让人觉得嘴里发涩,便想到放
进一些能带来清爽口感的橘皮。
创意来自思考与提问
创意的思考过程在任何领域都相同,其核心就是问题意识与提问。有没有办法改进这个问
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如此向自己提问,运用常识和知识去推敲,寻找解方。如此反复
尝试,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是创意的诞生过程。因此,如果想成为有创意的人,最
重要的是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意志,并且不断自问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创意的根源来自“提问”,多半出自好奇心强,敏于感知到问题或缺乏的人;也就是主要
来自那些已经看到问题,无法忍受悬而未决的人所发出的提问。由此看来,也许创意的本
质并非创造力,而是如果出现任何疑问“不解决就无法忍受的性格”也说不定。
围棋高手也是如此。关于围棋,我们求知若渴。碰上解不开的棋局真会废寝忘食,走路的
时候、上厕所的时候,甚至睡觉的时候也不能不思考那个问题。大胆向同事求助的情况也
所在多有,当面讨论有助于更快解决问题。
芮迺伟成为韩国女国手
有天我走进韩国棋院办公室,巧遇芮迺伟九段。她看见我,高兴地走过来,并拿出一张画
来:“如果在这个定式中把棋步的顺序改成这样,下一步会是什么?”那是棋手都认识的
“小林定式”1。定式是经过长时间验证后公认的典范,鲜少会有人质疑,芮迺伟九段却
似乎有些难以释怀。她当时正思考着,若更换一步棋,我们笃信的小林定式是否会因此崩
塌。
芮迺伟九段是中国女围棋棋士,一九八八年以女性身分首次登上九段。尽管性格温和沉稳
,围棋生涯却相当曲折。因为与中国棋院不和,她几乎是被赶出中国的;离开祖国后在日
本和美国流浪,足足有十年的时间不曾下围棋。
幸好她和韩国棋院谈得很顺利,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在韩国活动,直到返回中国为止,在韩
国生活了十三年。在此期间,她创下很多惊人的纪录,不仅二十六次获得女子棋赛冠军,
还成为韩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首位战胜男性登上王位的选手。那是在韩国的国手战,令
人心痛的是当时落败的男性对手就是我。芮迺伟是韩国围棋史上第一位女国手,也是独一
无二的外国国手。
所有的发现都从“提问”开始
芮迺伟九段的提问连我都没想过,没有立即给出答案。几天后,正好有个和李昌镐等多名
后辈棋士聚会的场合,便提起了此事。“这是芮迺伟九段问的,你们怎么看?”我们当时
既没有棋盘,也没有画下来,但愉快地讨论起来。刚开始真像芮迺伟九段怀疑的那样,定
式似乎为之动摇了。进一步讨论后发现,形势依然没有变化。而且在努力证明这一点的过
程中,李昌镐还发现了完全没有想过的新招。
如果芮迺伟九段不质疑小林定式,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也许就不会为此陷入苦思冥想,
但也失去了发现新意的机会。正因为她提出了问题,我们跟着一起苦恼,才能发现有创意
的新招。
如前所述,所有的发现都从提问开始。如果不提出“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其他方法吗
?”“这真是最好的吗?”等问题,就不会开始思考。
围棋棋手绝对不会轻忽对方的每一招,我们觉得每一步棋都是意味深长的。“为什么下在
那里?”“这一步有什么意图?”即便时间很短,我们仍竭尽全力思考,并且非要找出理
由,再决定下一步。
人生的关键时刻,若能像下围棋,深切思考接下来的每一步,那就再好不过了。茫然地做
决定,或者因看不见的压力、逼不得已,或因时间急迫就随意决定,最后必然要后悔。因
此,如果有无时无刻都在困扰你的问题,绝对不该轻忽,不能因为难以解答就回避它。对
于“这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解决?”“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方法最合理、最有
效?”等问题,应该绞尽脑汁地寻求答案才行。
把思考变成习惯
我相信这种问与答的思考法不仅适用于围棋盘,也适用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自我管
理等领域。背诵的知识会遗忘,但透过提问和回答理解的知识会成为自己的资产。光是靠
提问与求解,就能提高实力与效率,从而更加完善自我。
当然,如此苦思后得到的答案也不总是能得出最好的结果,但至少是我自己选择的,所以
后悔也会减少,并且能拥有负责任的心态。因此,想起“为什么?”这个提问的瞬间,才
有可能遇上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不能白白浪费它,一定要专心思考,凡事必有根本的原因
,必有更好的办法。
思考也许是无趣、令人头疼的事情,而且因为无法立刻想出答案,反而带来更大的混乱。
可是当最终找到答案时,就会迎来用任何东西都无法替换的喜悦。最初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才能找到解方,一旦把思考变成习惯,完成自我提问和寻求答案的独有流程,就可以更快
地找到解答。
围棋高手们能静静坐着预测数十种招数,也是得益于那无数次的训练。养成习惯,性格会
跟着改变,成为更慎重、深思熟虑、积极的人。也会成为不回避人生所有问题,积极面对
、解决,永不放弃,持续努力到最后的人。
(本文出自《突围思考》作者:曹薰铉 译者:卢鸿金)
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1/8125362
作者: mikelwg (老顽固)   2024-07-31 10:46:00
这本好像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