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日本的围棋人气能否追上将棋?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24-07-25 23:50:46
【安静】日本的围棋人气能否追上将棋?
作者:找借口安静点击:5712024-07-25 18:55
原址:
https://www.yomiuri.co.jp/choken/kijironko/ckculture/20240418-OYT8T50030/
摘自:读卖新闻
作者:黑井崇雄
翻译:找借口安静 疲劳
围棋和将棋是日本代表性的两大棋类游戏。两者都来自于海外,并在日本经历了漫长的发
展历史,建立了职业制度。日本棋院和日本将棋联盟这两大组织都将在2024年迎来成立
100周年的里程碑。
然而,目前两者的关注度差异显著。显然,这主要是因为将棋界出现了超级明星棋手藤井
聪太龙王(名人、王位、王座、棋王、王将、棋圣)。
“藤井热潮”兴起的将棋界
藤井聪太在2016年以史上最年轻的14岁2个月成为职业棋手,随后不久便创下了史上最长
的29连胜的纪录。17岁11个月时,他获得了棋圣头衔,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头衔持有者,
并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包揽了八个头衔。他的计算能力被认为超越了人工智能(AI),
有时他的招式被称为“神之一手”,甚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他的受欢迎程度不仅限于棋局。藤井聪太在比赛日所吃的食物被称为“胜负餐”,引起了
广泛关注,而他在比赛中享用的点心店则订单爆满。许多人虽然自己不下将棋,却喜欢观
赏职业对局,这种现象被称为“看棋观众”,并入选了“2023年U-Can新词流行语大赏”
《现代用语基础知识》项目的前十。
藤井聪太的角色广受各年龄层的喜爱,自然也吸引了各大企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藤井
聪太不断增加头衔数量,越来越多的赞助商加入棋战,如今将棋八大头衔战中的四个头衔
战(伊藤园Oi Ocha杯王位战、棋王战KONAMI Group杯、ALSOK杯王将战、Hulic杯棋圣战
)成为冠名比赛。
藤井聪太刚出道时,将棋界正因将棋软件违规使用疑云的处理问题陷入混乱,当时的将棋
联盟会长谷川浩司因此被迫辞职。我们如今亲眼目睹了一位明星级的棋手竟然能够彻底改
变社会氛围。
传统的本因坊战大幅缩水与藤井热潮而兴起的将棋界相比,围棋界正面临逆境。2023年4
月宣布的大幅缩减本因坊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本因坊战创办于1939年,是继承了围棋家元四家之一的本因坊家名号的赛事,是目前围棋
七大头衔中历史最悠久的。
此次缩水将原本的两日制的七番棋赛制,从2024年改为一日制五番棋。冠军奖金从2800万
日元降至850万日元,头衔排名也从第三降至第五。决定挑战者的方式从8人制单循环改为
16人单败淘汰赛,比赛场次几乎减少了一半。
主办方每日新闻社东京本社代表末次省三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我
们重视保持本因坊战的传统和历史。”
此外,日本棋院发行的围棋专业报纸《周刊棋》也在2023年9月4日号画上了46年历史的句
号。该报纸的发行量在鼎盛时期达到约20万份,但随着对局结果和棋谱在网上发布,近年
发行量下降到约2万份。
2023年发生的两件“事件”的直接原因,一是主办方的经营状况,二是人们对纸质媒体的
疏远,但不可否认的是,围棋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下降是其根本原因。
对初学者而言的高门槛
根据日本生产性本部的《自由时间白皮书》,2022年日本的围棋人口为130万人,不到将
棋的三分之一。即便如此,与2009年相比,将棋人口也减少了六成以上。随着休闲活动的
多样化,两者的竞技人口都在逐渐减少。
然而,围棋人口远远少于将棋的情况由来已久。两者的受欢迎程度差距不仅仅是藤井热潮
造成的,还有一些结构性原因。
最大的原因是,围棋是对初学者来说,从学习围棋到享受对局的程度,难度是比较大的。
下将棋需要记住八种棋子的走法(而且在进入敌阵后“成”时走法会改变),还要注意“
二歩”等违规行为。不过,“先吃掉对方的王将即可获胜”这个规则直观易懂,初学者即
使是彼此对局也能找到乐趣。
相比之下,围棋的规则虽然简单,如“围地多者胜”,“围住对方的子即可吃掉”,但许
多初学者在面对宽广的19路棋盘时不知道从何下手。即使模仿高手的开局,也难以理解为
什么这与“取得更多地盘”的目标有关。初学者之间进行对局,要确认终局更是难上加难

一旦越过这些障碍,围棋的趣味就会让人沉迷其中,但在达到这个阶段之前许多人就已经
放弃。围棋就是这样一种有风险的游戏。
事实上,将棋被认为比围棋更易于亲近,这种印象在日本的公众中根深蒂固。在电视时代
剧中,贵族和武士在房间里下的是围棋,而平民在长屋的台阶上下的是将棋,这种场景设
定尤为显著。
AI应对的落后
在应对最新技术方面,日本围棋界也稍显落后。
如今,用智慧手机等电子设备观看棋谱或下棋已成为常态。然而,在小萤幕上看19路棋盘
的围棋对许多人来说是种折磨。或许正因为如此,围棋在应用程式开发上也被将棋界超越

在日本的AI领域,将棋界也在话题性上占了上风。2012年开始的“电王战”(2017年结束
)中,职业棋手和AI的5对5比赛进行了网上直播,吸引了广泛关注。现任将棋联盟会长羽
生善治九段也积极谈论AI的可能性。
在围棋界,2016年一位当时世界最强的韩国棋手败给AI的消息被广泛报导,但在日本没能
引起进一步提升关注度的动机。
“棋魂”热潮也是昙花一现
围棋界并非没有过提升人气的机会。
1998年至2003年在《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上连载的漫画《棋魂》讲述了一名被天才
棋手的灵魂附体的少年进入围棋世界并展现才华的故事,受到了广泛欢迎。该漫画在围棋
盛行的中国、韩国以至欧美也有翻译出版,甚至被改编为动画上映。日本围棋界的三大高
手之一芝野虎丸也透露,自己是因为《棋魂》的游戏软件才开始接触围棋的。
在那段时间,面向儿童的围棋教室非常火爆,参加儿童围棋比赛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但连
载结束后不久,热潮就迅速冷却。这是因为缺乏让初学者理解围棋乐趣的经验,也没有吸
引不了解规则的人的创意。
2018年,前一年曾首次独揽七大头衔的井山裕太成为首位获得国民荣誉奖的围棋棋手。然
而,由于与将棋界首位“永世七冠”得主羽生善治同时获奖,井山裕太的光芒多少被羽生
善治掩盖,没有为日本围棋引发热潮。
世界性的国际游戏
虽然到目前为止,通过和将棋的比较中指出了围棋的弱点,但如果放眼世界,情况大不相
同。类似将棋的游戏在世界各地都有,由于各自使用不同的棋子和规则,在海外的将棋爱
好者数量有限。相比之下,围棋的棋子和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是统一的,是一种国际化
的游戏。根据日本棋院的资料,围棋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有超过4000万的爱好者,国际棋
战也十分热闹。
图片
从橄榄球和篮球等体育项目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可以显著提高国内的受
欢迎程度和知名度。因此,要振兴围棋界,日本在国际棋战中的良好表现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围棋全力对抗中韩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曾经拥有世界顶级实力的日本围棋界,自1990年代后期国际棋战增
多以来,被中国和韩国赶超,如今与这两国的差距已相当大。中国以国家战略的姿态重视
棋手的培养,而韩国的顶尖棋手也成为了国民偶像。这种环境有助于扩大围棋人口的基础
,形成有利于年轻棋手成长的良性循环。
在2023年9月至10月于中国杭州举行的亚运会中,围棋时隔13年再度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日本队在男子和女子团体比赛中均获得铜牌,其中男子队汇集了获得七大头衔的棋手,但
在团体和个人赛中对韩国未能取得一胜,惨败收场。井山裕太表示:“在与韩国的比赛中
,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未能取得好成绩。这是日本的现状,我们必须接受”。
当然日本棋院并没有袖手旁观。从2013年度起,他们将顶尖棋手和有前途的年轻棋手注册
为国家队“GO・碁・Japan”的成员,邀请中韩棋手来进行训练,并通过集训增强团队凝
聚力。
然而,与国内头衔战相比,国际棋战的比赛用时较短,这对日本队来说是很大的课题。有
人指出,日本普遍将围棋视为文化而非竞技,这可能是造成与注重比赛胜负的中韩之间差
距的原因。除了棋手自身的努力外,围棋界需要全力支援他们的提升。
通过“英才名额”挖掘新的才能
为了对抗中韩,发掘新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日本围棋界因此设立了“英才名额”制度

通常,要成为职业围棋棋手,需要通过日本棋院或关西棋院的考核,成为“院生”即职业
候选人,然后通过棋士录用考试或在院生之间的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而“英才名额”则
针对具有潜力的小学生,直接录用为职业棋手,目的是培养能活跃于国际棋战的棋手。
至今已有两人通过“英才名额”成为棋手。仲邑菫在2019年4月以10岁零个月入段,藤田
怜央在2022年9月以9岁4个月入段。仲邑堇在2023年赢得了女流棋圣头衔,成为史上最年
轻的头衔持有者,而藤田怜央则在名人战预选中取得了史上最年轻的正式比赛胜利棋手。
期待转会至韩国的仲邑堇
仲邑堇在2024年3月2日15岁生日当天,转会至韩国棋院,失去了参加日本国内棋战的资格
。今后她将在国际棋战中主要代表韩国参赛,这一决定在围棋界引起了一些批评的声音。
然而,她选择转会可能是出于对更高水准环境的需求和提升自身实力的使命感。仲邑堇在
成为职业棋手之前,就在韩国修炼过一段时间,并且会说韩语,这对仲邑堇来说是很有意
义的转会。
她在记者会上表示:“在更高水准的环境中学习对我来说是必要的。时保持刻紧张感有助
于我变得更强”。希望她在不久的将来回归日本,成为带领日本围棋界的棋手。
女棋手的突出表现
不必提及仲邑堇的例子,围棋界中女棋手的活跃表现也十分显著。
将棋采用“棋士”和“女流棋士”两种制度,女流棋士参加比赛的范围受到限制。女流棋
士中的顶级棋手福间(旧姓:里见)香奈女流四冠曾加入将棋联盟的棋士培养机构“奖励
会”,试图成为首位女性棋士,但在2018年因年龄限制不得不退会。
在围棋界,尽管进入职业时设有“女子名额”,但一旦成为职业棋手,男女之间的制度差
异就不存在了,女性可以参加所有的棋战。过去男女之间的实力差距明显,但近年来这种
差距有所缩小。在2023年9月的新人王战中,上野爱咲美成为首位夺冠的女棋手,并在同
年的奖金和对局费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在2019年的名人战预选中,藤泽里菜距离进入循环
圈仅一步之遥。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女性棋手也能获得七大头衔之一。围棋不受体力差异的影响,在无性
别差异时代中非常合适的传统竞技项目,可以作为一种宣传。
推广7路棋盘
为了扩大围棋人口的基础,降低初学者的门槛至关重要。最简单的方式是缩小19路棋盘的
尺寸。过去13路盘和9路盘广泛用于入门,日本棋院从2010年左右开始推荐7路盘。
围棋被认为能刺激右脑,提升判断力,近年来还被纳入小学的综合学习课程。7路盘刚好
适合一节课的对局时间。
日本棋院与公文出版和幻冬舍合作开发了以7路盘为主题的教育玩具,并在围棋教室中设
有7路盘、9路盘和19路盘的逐步提升课程。
还有更小的棋盘,由张栩和妻子小林泉美设计的4路盘,适合从初学者到高段位爱好者,
以解谜的方式轻松享受围棋的乐趣。这对夫妻的女儿(张心澄初段和张心治初段)通过这
种棋盘都成为了职业棋手。
虽然小棋盘的对局局限于局部攻防,不利于培养19路盘的全域观,但让孩子们先熟悉棋盘
和棋子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不深入学习围棋,若对其规则和基本玩法有所了解,这类人群
的增加也会提升围棋界的关注度。
言语之外的交流
围棋被称为“手谈”,即不通过语言,可以通过手段和动作来理解对方的想法。在当今因
思想和宗教差异导致的分裂和对立中,围棋是再合适不过的游戏。
尽管围棋的目标是争夺地盘,但难以完全占领对方的地盘,只需确保自己的地盘最终多于
对方。这种思维方式也适用于国家间的外交谈判。与将棋“攻王”的趣味不同,围棋的策
略深度更值得推广。
https://www.foxwq.com/news/listid/id/15485.html
作者: RicFlair (Figure-four Leglock!!)   2024-07-26 09:38:00
能不能追上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标题有简体字是不能够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