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苏圣芳泪诉霸凌细节“一切都毁了”还遭欠薪

楼主: MrTaxes (得粥加汤)   2023-09-04 10:08:34
嘘 ztdxqa: 噗 摸背鼓励可以到十几秒吗?09/03 13:43
请问您人刚好有在旁边计时吗? 或是您有监视画面可以提供?
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想必是没有其他资讯可以佐证您的说法。
所以我就自己找了一些参考问文献,也顺便让大家参考看看。
<快时间还是慢时间?不同疾病患者的时间知觉差异> (文/蔡岷哲)
https://case.ntu.edu.tw/blog/?p=34946
当中提到: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学者Giovanna Mioni与其他学者,于2016年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发表的研究中,则是好奇:感知外界时间过得较为缓慢的忧郁症患
者,与时常处于高度紧张、警觉的焦虑症患者,他们的时间知觉有些什么样的特征与差异
呢?..."
"...尽管都是测量时间知觉,但其实两者所牵涉的层面有所不同。时间产出与每个人的内
在时钟(internal clock)的调节快慢、状态有关。而由于时间再产出需要参照先前所呈
现的时间刺激并保留这个认知直到反应阶段,因此被认为与受试者的注意力和相关认知功
能较有关联。..."
"...对于忧郁症患者而言,内在的心理时钟缓慢是他们对时间知觉的主观认知背后特征之
一。"
关于"时间感知"或"时间知觉",网络上很多资料,也有各种其他说法。
在此选了一篇转载自台大科教中心CASE报科学网站的文章,作者是临床心理师。
简单说,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时间感受的敏锐度是不一样的,
在同一个场合,有些人觉得时间快,有些人觉得时间慢。
很多人即使没有精神上的疾病,但也有过类似的经验。
所以,"感觉"或"感知"是很主观的描述,有时候透过文字语言又能产生放大的效果。
尤其人在在面对大众的时候,情绪的表现又更有渲染力,甚至或许可能带点刻意。
很多新闻媒体都有播出当事人哭诉的片段,但在那被剪辑的画面之前呢?




跟周围的记者们有说有笑的,看起来笑谈自若。
如果当事人能把其他选手的笑声解读成嘲笑霸凌,
那么上面那些和媒体记者间的谈笑风生的画面又该如何解读呢?
而且有一点,当事人所指控的霸凌和性骚扰都是在去年底之前的事情。
到现在经过了好几个月,台湾的metoo运动是大约五月开始就已经陆续好几波了。
为何对于在棋院的事件要拖到八月才出来指控呢?
因为亚运会预定九月开始,是要趁其他选手都在忙于备战训练难以分心回应吗?
如果这是一波经过计算的操作,那么就不能排除有些片面资讯也经过放大的可能性。
各人有各人的感受,你有你的感受,别人也有别人的感受。
其他选手为了专注于备战比赛,选择隐忍不随放话起舞,难道就代表他们有错?
所以呢....希望线上的选手就保持专注于比赛,
别管什么媒体标题、网友谩骂,就是专心训练,
无畏媒体网络的片面风向,更能证明自己够格“职业”两个字。
大家都加油。
作者: ztdxqa (ztdxqa)   2022-09-03 13:43:00
噗 摸背鼓励可以到十几秒吗?
作者: mijqut (sin)   2023-09-04 10:27:00
啊其他人你要不要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