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讨论源远流长的围棋怎样能在现代永久传承
直觉我是想到以前看过的一篇网络文章:
“出路在文化艺术性,刘昌赫的方法只会让围棋真正败落”
出处是大陆TOM的棋友论坛
这篇是旧文章了 2007年到现在已近十年
所以文章有些地方可能已经不适用(eg.对局费)
另外这是大陆人写的 所以观点代入时要转换一下
但当中提到的隐忧 唉 现在看起来还是存在....
原文如下:
三国围棋的确处于繁华之中有隐忧的现状,需要进行改革,但刘昌赫的方法可行吗?只会让围棋真正败落! 围棋是一项集艺术与竞技于一身的运动,现代以前,棋手大抵更重其艺术的一面(尤其日本),无论胜负,都要追求完美的过程,现代以降,竞技的成分更重一些(尤其韩国),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盘外招也用上,能赢就好。 刘昌赫的方法是要将围棋全盘竞技化。虽然竞技化的方法对有些体育项目效果不错,但削足适履,围棋这双脚在削掉艺术这只足后是更健步如飞呢,还是走向败落?
从棋手的角度说,取消对局费,只有前64名有奖金,结果是:第一,确如刘九段所言,棋手的尊严与荣誉受挫,第二,低水平棋手没有生存空间,但高手天生就是高手么?高手也是由低手成长起来的。这两点进一步的后果也有两点:一是围棋在精神和物质双方面都失去吸引力,无法吸引新鲜血液加入(冠军奖金虽高,但入段少年在能得冠军前,早就饿死了);二是没有人去做围棋的普及工作。
从棋迷角度说,围棋的魅力不仅在于竞技胜负,更在于文化艺术。围棋不是NBA,乔丹们的竞技绝艺任何人都直接看得懂,可击节赞赏。棋迷欣赏高手的比赛,一是要有人讲解(这和上面棋手的普及作用又息息相关),二是需要文化传奇去衬托,把一场比赛讲述成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把大棋士演绎成精彩纷呈的传奇,论坛里为什么如何关注范施古今之争,日本近现代围棋世家的故事为何引人入胜,为什么日本棋手世界比赛成绩不行,但棋迷对日本传统悠久的大棋赛的关注经常高于本国大赛甚至世界决赛?无他,皆是围棋的文化艺术与传奇在吸引人。
从赞助商角度说,无商不言利,赞助自然要找到吸引眼球的地方,但围棋不是NBA,直接靠竞技化的方式能吸引么?必须加入文化艺术的元素。日本围棋一项比赛一做就是几十年,非常稳定,中韩则经常城头变幻大王旗。难道日本赞助商风格更高,都是活雷锋?不过是日本在文化艺术传承方面做得更好,能吸引棋迷而已。 从围棋本身来说,艺术与竞技是硬币的两面,求道与求胜是辩证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如老聂一般只空口谈境界,会沦为笑谈,但如徐棒子一般毕竟算不得大棋士。围棋走入完全竞技化后,只会沦为满城皆是徐棍子的地步。
从改革的角度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和风细雨,循序渐进,激进的,暴风骤雨的改革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我的观点是,围棋改革的出路在于增加文化艺术性,但怎么做,须充分汲取中日韩三国模式各自成功的元素,集思广益,循序渐进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