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iicc (eiicc)
2025-06-11 21:35:04求学背景: 东吴国贸
英文程度: 指考84、IELTS7.5
准备时间: 2025/2月中~2025/5月初
使用教材: OG24~25、OV24~25、PP1-4、GMAT club、Dustin终结者课程、Dustin YT频道
1. 报名动机
我选择Dustin终结者课程的原因是方便、客制化及备考资源丰富,
全线上模式不用浪费时间通勤,
能把全部的时间花在Dustin依照成绩单数据安排的读书计画上。
还有详尽的解题影片也是我选择终结者的一大原因,可以对照解题流程来检讨,
毕竟我自修最大的困难就是Verbal错题不知道怎么检讨
2. 时间安排
一战自修一个多月,只有跟同学借笔记来看,然后看Dustin的YT教学影片跟部落格,
看完就盲目刷题,解题流程可以说是没有,
所以3月底一战结束后觉得把时间投注在自修已经看不到成效,需要高人指点,
选择了适合短期冲刺的终结者课程,然后全力准备约5周去考试
3. 课程心得
数学
GMAT的数学考点概念不难,其实最大的挑战是正确率+速度,
对于大学四年都仰赖计算机、心算退化成国小程度的我来说一开始有点辛苦,
所以每天算数学培养手感真的很重要!
我每天都算一回KH的基础练习,再加上Dustin分析的弱项考点重点练习,
这样就差不多了,实战上的pace控制好其实拿高分不难。
还有A2的机经真的要买,我考两次都中很多道难题,
如果你跟我一样容易紧张,那机经的难题有很大的安抚作用。
CR
这科一直是我最不擅长的,自修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固定的思路,
到最后只能凭感觉瞎选一个,而且常常看不懂网络上的详解在写什么,
检讨效率十分低落。
终结者的一大特点就是解题流程的训练,很多难题只要套用逻辑链或是代入人设,
加上prethink的思维模式就能找到答案且不被混淆选项带偏,
我在逻辑题最大的takeaway是要让选项回答你,不是你去回答选项,
我自修的时候正确率不到一半,改善解题流程后有到大约7成。
RC
GMAT的阅读题不像雅思这么直观,资讯必须经过加工才有办法做对,
所以Dustin也强调Prethink的重要性,
预想文章走向、作者立场、句子功能等等都对解题有很大帮助,
而不再是单纯看过去然后找答案,我觉得这个阅读技巧是受用无穷的,
以后在研究所阅读大量文本也能适用。
我因为阅读速度较慢所以还有额外做阅读训练,
并针对不擅长的领域(天文物理之类的),我觉得也很有用,
实战上遇到一篇讲黑洞的文章就做的得心应手。
另外RC机经偶尔会中个一两篇,就算没中也可以当作额外练习~
DI
我一战的DI烂到不行,主要是pace控制不佳、题型不熟悉,
导致MSR几乎用猜的因为来不及,
所以Dustin帮我安排的读书计画是注重于DI的训练,
难度由低到高、从不限时到限时,
所以二战的DI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MSR拿到了PR100。
其实DI就是V+Q的集大成,只是更考验组合资讯的能力(例如数学题给你一大堆文字),
题型十分多样,因此pace的控制更为重要,不会的题目就先跳过,把握任何简单题。
我也很推荐Gmat club这个平台,做题接口很仿真,
也有很多国外大神的解答可以参考。
AI工具包
Dustin开发了各种不同的ChatGPT解题工具来辅助备考,
我最常用的是CR逻辑链、RC Preparatory Answer Trainer,
机器人会按照Dustin的解题思路解答任何疑问,还可以生成类似题做更多练习,
大幅缩短检讨时间。
1对1面谈
Dustin会详尽的分析成绩单上的每道错题或超时题,并讨论错误或阅读障碍的原因,
最后把最弱的题型拉出来做更多练习。
表订一小时的面谈常常不小心变成90分钟,
可见Dustin是真心想帮每位考生达到目标分数的~
4. 给未来考生的建议
GMAT准备时间其实不用拉太长,会身心俱疲而且官方题目量不多,会写到山穷水尽,
Dustin有说过不建议拿非官方题目做练习,容易走偏。
个人认为如果有找终结者的话2到3个月是绰绰有余的!(如果是全职备考的话)。
此外心态也很重要,模考炸裂也不要太焦虑
(我做过525这种分数,事实证明切勿太相信^^),
可能是考序不适合你,或是纯粹pace没调整好。
Dustin某部影片有讲考序跟难度有关联,是环环相扣的,
像我数学底子其实不好,DI数学高分区难题又常常很变态,看到就想跳过的那种,
如果Q先做完,但Q通常做完是在高分区,后面直接DI难度会过高,
所以我最后还是Q-V-DI这样做,V可以帮我把DI难度回归正常,
所以每次做模考不妨多试不同顺序,找到最顺手的那个~
最后身为全职考生过来人,诚心建议一周排个一两天休息,
练习量少一点也没关系(不要完全不碰就好),毕竟休息才能走更长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