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iicc (eiicc)
2025-03-31 18:08:54- 求学背景: 台大会计
- 英文程度: IELTS 7.5,英文指考90.5
- 准备时程: 2025一月初~三月底(三月初一战,三月底二战)
- 准备教材: OG, 官方PP1~6, GWD V 1-13, A2线上课程讲义,
25天数学练习计画, PP破解档
- 考试成绩: 675(PR95) / Q88(PR95) / V83(PR84) / DI79(PR77)
▌前言
去年底决定出国唸研,瞄准26 fall term申请。
虽然越多商学院愿意接受GRE,不过身边大多数好朋友还是选择考GMAT,
由于我个人在考试期间很常会问其他人的准备方式,
想说人多好办事,最后选择GMAT作为考试。
▌为什么选择A2
个人身边也有不少靠自学拿到好成绩的朋友,但由于自己时间线较为紧凑
(后续当兵时间极为不确定,算来算去完整备考时间大概最多就是三个月)
加上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考试读书上来的,
报名补习班就成为一个既能稳定军心又有机会把天花板分数拉高的选择。
而基本上身边朋友接选择A2 GMAT,也有耳闻老师在激励学生这方面特别有一套,
我本身也是需要激励才能发挥实力的学生,因此没做过多犹豫便报名A2,
选择线上班则是可以自由调配上课时间,不懂的回去复习也更有效率。
▌大致时间轴
一月跨完年马上开始看影片,大约耗时三周左右把影片看完,
接着先从老师提供的讲义题目开始写,
不过二月遇到过年玩心大起心态稍有松懈,
导致本来预估一战是要在2/28以前考完延后到3/6,
好死不死刚好遇到数学换题(这部分算自己帮找理由开脱),
因此建议大家如果有预估好的考试时间,除非有大型异动,不然就是先报下去就对了,
才不会在备考期间一直帮自己找理由说今天可以小偷懒一下。
二月基本上就是写题目,OG写完后开始写GWD跟数学25天复习计划,
考前大约10天开始写模考跟机经,1,2各写三回就去考了。
这边强烈建议大家购买官方的PP3-6, 我个人认为数学跟DI都比1-2难,而且由
于1-2的数学真的过简单(目前考了两战都是觉得比1-2的题目难不少),
加上一科满分对于拉抬总分帮助极大,很有可能大家写完1-2看到总分觉得
哎呦自己蛮行的(至少我当初真的有这样轻敌)去考试时才被数学狠狠洗自己一波脸。
二战基本上就是听A2的话乖乖买3-6的模考,
一天写一回并继续把剩下的25天复习计划写完,
也顺便把滚动式几经练习完(详情可以去看老师在板上发过的文章),
我实战去考试是没遇到滚动式机经,
不过过往的难题还是强烈建议要练习一下,确保自己在心态上能够稳住,
遇到难题临危不乱。
▌各科心得
CR
由于考前就有耳闻CR基本上就是GMAT的大魔王,
也听所有朋友说重点是检讨而不是无脑刷题,
一开始采取的方法便是耐心的检讨每一题为什么错,
把自己的逻辑线写出来,先想一下自己选的解答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
正确解答又比自己选的好在哪里,而这边线上班的解题影片便派上非常大的用场,
可以自己先想好一遍之后看Kory的解题影片,
越写到后面后会发现思考方式跟Kory给出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
基本上OG上的题目都可以透过Kory的解题影片解决,省了非常多时间。
另外老师给的PP破解档我也蛮建议在OG做完后马上接着练习,
我个人认为这边的题目整体来说难度比OG略低,
正是很好练习自己是否有内化老师上课教的观念的题目,
基本上PP破解档写到后面看完题目脑袋都会大概知道题目的逻辑漏洞在哪,
然后经过训练也会自己想出一些可能的答案,
这时候如果发现五个选项里有你刚刚想到的解法成就感就会爆棚,
更有信心继续读下去。
此外我强烈建议遇到不熟悉的题型还是要回去复习老师的上课影片,
我由于后期都是偏写题检讨如此循环,没特别回去复习讲义,
久而久之会发现自己对于某些题型似乎有点陷入逻辑误区,
尤其是被Kory称为送分题的Boldface题型,
在刚上完课后基本上后面的OG练习题都刷得超过瘾,
一堆题目看了30秒就能选对,结果到写GWD的时候
不知道是怎样感觉这项能力完全消失,
不仅题目要看蛮久,最后也很常选到错题,
因此建议大家如果遇到不拿手的题型,请耐下心子回去看影片,
确认自己现在用的解题方式是正确的,
才不会因懒惰而浪费的拿下送分题的机会。
RC
至于RC由于我个人平常没什么在看原文书,
大多数累积的技巧还是透过高中学测、指考而来,
而我认为指考的题目跟GMAT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
指考我很常习惯先看题目跟知道要问什么后,
在看文章找到该问题点就回去写那题的答案,
但GMAT由于长句很多,而且没办法跳题,因此只能乖乖练习读GMAT的阅读技巧,
以及练习什么资讯是重要的、什么资讯可以暂时跳过。
不过个人对于RC可以分享的技巧不多,感觉到最后还是尽可能地把内容看懂,
然后选择最适合的答案,这边蛮建议大家可以去找一下GMAT的常见词汇,
因为有时候其实是整篇文章看得懂,但选项一些语气不是平常会用到的意思,
就很容易因此把选项删掉,这部分也是慢慢累积而成的。
Q
数学过去个人都蛮有自信的,至少不是拉垮的程度,
但不得不说一战考完简直颜面尽失,有可能是因为第一科考太紧张,
也有可能是因为考前知道全对可以拉高分数,很自然地会觉得数学要全对,
无形之中给自己蛮大的压力,导致遇到难题只要发现有点小超时就会很紧张,
到最后什么鬼都没解出来还白白浪费时间,
最后一战怒错五题(但这样PR还是有88,帮自己辩解一下真的拿到略难的题目)。
不过这边想要说的是,即使题目再难,其实大多数时候保持冷静,
是有办法循序渐进解开的,因此我认为数学这科基本上大家都有全对的机会,
重点是心态有没有稳住,不要因为一题解不出来就心烦意乱。
我二战时就把数学放到最后考,一来是因为我怕又跟一战一样
先考数学结果发现没全对后心态全无,而来最后一科通常会有更轻松的心态去考
(因为考完就解脱),放轻松反而比较容易发挥实力,
因此大家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考科顺序。
另外没耐心的同学像我可以把25天练习计画一份拆成两次写,
我个人是每次写到后面都会非常没耐心,尤其是遇到DS题,
因此要确保练习效益最大化,大家也可以考虑此种方式练习。
DI
DI就是写题目、OG练习,我是听从朋友的建议用电脑版的练习,比较符合考试情况,
不过个人经过两战以及数次模拟考后,我觉得如果同学在练习DI时觉得很卡,
可以复习老师的解题影片,掌握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注意的点。
模考的DI难度通常不高(即使是3-6),与其说是题目简单,不如说
你很容易单纯看一下题目回去就能找到文章的哪里再问这个,
但我认为实战考试题目会复杂许多,单靠先看题目回去找资讯这点蛮容易踢到铁板的,
我个人模考练习DI长期都能保持PR90以上,二战遇到一狗票难题,
看到都觉得这什么鬼这种,最后怒错11题其实是非常离谱的数字,
因此DI强烈建议各位也不要掉以轻心,
模考的题目让你觉得很像益智测验有可能是错觉,还是要有好的解题方式
才能稳稳拿下成绩把总分拉上去。
▌实际考试(二战顺序): V>DI>Q
V: 放第一科是因为我自己认为V是容错率相对高的题目,
也就是你假设遇到写不出来的题目是比较不会慌的那种,
我两次实战遇到的V都比模考5-6的题目简单,因此最后分数也比较高,
因此我认为大家最担心V也花最多时间在V上面很正常,
不过实战考试还是尽量以放松的心态去写,才能发挥最大实力。
DI: 放第二个其实就是单纯数学想最后写,本来是规划V考完后要休息一下,
但V实在写太顺有点小膨胀,想趁胜追击DI结果摔一个狗吃屎,
个人建议还是按照平常练习的规划去走最适合。
Q: 没特别遇到机经题,但我认为这本来就可遇不可求,
二战遇到一题难题想了极久还是解不出来,最后果断放掉、先写其他题再回来检查重算,
我认为数学尽管不像V很需要确保每题所花的时间,
但如果发现写了4分钟还是很卡,我个人还是建议放掉之后再回去重算,
毕竟一战就是因为太想全对,想暴力解开所以严重压缩到后面题目的时间,
我认为大家如果有好好练习,在时间上做些取舍,要全对尽管不像刚改新制如此简单,
也不是一件真的非常难的事(最后还是没全对......),
数学真的会打脸每一个掉以轻心的人,请大家勿以身试法,
一次250美金可以做很多事。。。
▌诚心建议
由于个人分数其实就是中规中矩,因此可能没办法给大家太多“拉高分”的建议,
但我自认这三个月能踩的雷也是踩了不少,
因此可以建议未来的考生在准备时尽量避免掉一些会拖累分数以及准备效率的方式,
希望大家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绩,申请到自己想要的学校。
最后强力建议真的要买官方模考3-6,我跟朋友后来讨论出一套GMAT阴谋论,
就是他们1-2数学跟DI会特简单,让大家掉以轻心顺便膨胀,
如果运气以及实力坚强当然一战就能过,
但像我这种偏半吊子的就是被狠狠洗脸后还是得二战+买模考,
赔了现金又赔时间,因此若允许的话还是一战就先把模考买了拿来练习,
避免模考分数通膨的情况发生。
最后感谢A2 GMAT的老师,考完一战后也给了很多实际的建议以及努力,
包含老师醍醐灌顶的激励,都让我最后能在三个月内考到原本设定的成绩,
此外A2各种咨询以及申请资讯也都非常实用,
蛮推荐未来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参考A2的,个人颇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