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MAT新制二战655

楼主: riverhan (依)   2025-03-03 07:24:50
- 求学背景:逢甲企管
- 英文程度:TOEFL 965 TOEFL 101
- 准备时间:2024 / 10月 ~ 2025/ 1月
- 准备教材:OG, PP, 数学精修班, 贪吃蛇, 旧制全科班
▌前言:
5年前申请硕士的时候考了4次才考到660,一度非常怀疑自己的智商。
5年后在欧洲读完硕、工作三年之后心态比较健康 ,为了申请PHD再回来挑战GMAT一次。
各科都比较平均 (Q85 V83 D80)
新制加上旧制总共考了6次,总共准备时间可能要一年半 ,所以有些心得觉得很适合像我
一样资质普普的同学。
▌大致时间轴:
五年前在准备的时候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绩 ,很希望能考个700+证明自己 ,所以准备过程
当中心态比较容易爆炸 ,遇到相对难的题目会比较没耐心 ,也很怕看到自己错题多 ,
对每个科目都比较没有自己的看法。
从去年2024回来准备的时候,因为在欧洲职场待过三年 ,回来考试相对觉得这只是一场
考试 ,心理压力小了很多 ,对各个科目也比较有耐心去思考背后的逻辑 ,在准备上比
较得心应手。
准备上,我是2024 10月重新上了数学精修班 , 把一些基础的观念和知识考点复习。之
后就接着贪吃蛇去练中难题 。
后来就都把时间花在Verbal和DI上面。
因为过去有上过旧制全科班,这次准备新制大概是从11月开始搭配看一些网络上Ron的RC
和CR影片 ,去理解这两个科目的底层逻辑 ,12月之后开始大量练习模拟考 ,1月发现D
I不太行才开始刷DI题目。
▌各科心得:
Quant 我一直都把这个科目当作最基础的 ,因为只要花时间基本分数就能拿到 ,所以我
前期在精修班的时候读了2遍讲义的题目,KH在数学观念和解题的标准化是数学最基础的
能力 。
我自己考过旧制4次准备快一年,知道新制的数学比起旧制更看重题意理解 ,就是阅读能
力 ,也就是说数学本身我觉得没有旧制难。
但如果有这些基础 ,其实题目读懂 ,答案很容易就算出来 ,只要有基础的观念。
特别觉得新制在一些像是平均、中位数、Percentage Ratio这种看似非常简单的数学观念
考一些观念的盲区 , 只要能提前把这些观念想通 ,解题上就会很顺畅。
Verbal是我比较有心得的部分 ,非英语为母语的考生我有一些建议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
帮助。
CR 的部分,我在准备上是以选项为出发点 , 因为arguement 大家都会找 ,只要有基础
知识就知道大概要找什么方向的选项

从错误选项出发:有很多typical 陷阱 ,像是重述premise 、推翻premise 、时间错乱
、无效比较 , 或是 可能会影响到argument程度很小等等的典型陷阱。
这些熟悉了之后 ,大部分CR题目在我看来就是2个选项去选。
从对的选项出发:我通常会把对的选项套回argument想通一遍 ,然后我会自己想生活中
有那些相关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重新用自己的经历把同个逻辑重新出一个题目
,这个过程走过一遍之后,基本后来换汤不换药的考点都可以很快解出答案。
我自己在实战的时候CR是不会看完所有选项的 , 因为我的训练方式就是快速删掉错误选
项 ,然后对正确选项有感觉就直接选,承受一定风险但稳定的能给RC留更多时间 (新制
两次CR我都只各错两题)。
RC的部分,我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 ,题目我会慢慢的读完 ,真的去理解文章的逻辑和架
构 , 因为我觉得速读会来再找文章更浪费时间。
所以我读过一次之后每一题就30秒之内写完,关于文章逻辑和架构我会去边读边问自己作
者写这段的目的是什么 。
结构部分 :哪一段是Argument、哪一段是 counter argument ,是作者意见还是作者c
ite哪个人的意见。
Main idea这种题目我会在思考完之后就大概有个想法在那里 ,遇到相关的选项如果它的
内容没有明显错误就直接选了 ,因为main idea很多选项都不能说是错的 ,只是没cover
到文章的中心 ,但在读这些选项的时候我的思绪很容易就被带走。
DI
DS尽量要全对,因为这是只要花时间基本就能掌握的分数。
其他的话我觉得就是以上两科的综合能力 ,我把OG刷完之后会把一些常常考的陷阱记下
来,包括 Value percentage ratio 混淆 、图表延伸 、 Correlation 、 中位数看起
来不能判断但其实上下限有数据就能判断 等等
▌诚心建议:
大推KH数学精修班 !
会在短时间之内能掌握基础常考的知识。
大推贪吃蛇!
KH选的题目都很用心 ,这些题目认真解过后面会很轻松 ,贪吃蛇的答疑时间对一些不清
楚的观念厘清很有帮助。
最后我觉得Verbal这个部分基础阅读能力要有, 平常的累积也很重要 , 有的时候读懂
和读不懂就是能不能写对一个RC题组的关键。
不需要太纠结于做题技巧 ,花一点时间去把背后的长难句和逻辑思考清楚,虽然会花更
多时间 ,但这个对基础的逻辑能力和阅读能力得提升才是比较实在的 ,我的感觉就是很
多逻辑和RC的那一套只要想过一次,后面很多都是差不多的架构 ,会慢慢地越读越轻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