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代po)二战700,感谢完整教材及资源

楼主: eiicc (eiicc)   2023-08-27 14:22:16
考试成绩
一战 660:V34 Q47 IR8 AWA5 (07/25/2023)
二战 700:V34 Q50 IR7 AWA5 (08/17/2023)
背景
就读于EDHEC商学院,TOEFL成绩108
准备时间:共五个月,包括一个月的自习和两个月的培训班
准备教材:A2 培训班教材、OG、PP1~4、GWD
前言
一开始自习 GMAT 时,常在阅读官方解答时有些困惑,
而经过一个月的自主学习后,我发现距离我的目标分数还有一段距离,
于是开始上网去看一些同学的心得文。
我选择报名 A2 GMAT 课程,
是因为看到许多同学在脸书上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
让我感受到 A2 GMAT 的老师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及提供学生完善的教材/资源。
学习过程
我是五六月晚间培训班的学生。
开始接触GMAT时对考试的出题模式及答题技巧都很陌生。
在A2, Kory, 和KH老师的课里,
不仅仅帮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各科的出题模式,
也将各科的考点整理的非常容易让我吸收。
在课程中,老师也特别叮咛学生常犯的失误。
上课时都有老师们在带领我们解题,使我当下并没有特别体会到老师们的叮咛,
但在自己练习PP和GWD时,让我深刻体会到不仅要吸收老师所教的考点,
还需要能将这些考点综合评估来更快速及准确的答题(毕竟考试时间有限)。
SC:
SC是我花了最多时间在准备的科目。
一开始在练习OG Easy/Medium题目时,
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语感,而错误率也超过四成。
后来在上A2的课程后及复习讲义,
让我更佳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来达成表达有效性。
课程中A2老师也会让兔狲参与让课程更加有趣。
课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刷题,
而在看A2的讲解影片时总是觉得这些考点很明显,
自己只是一时疏忽,但后续总是栽在相似的考点上。
上网爬文后发现很多学长姐都有提到重新去听录音档的重要性。
虽然一开始不太懂为什么重新听一次课堂上的内容会有所帮助,
但实际上发现练习完大量题目,
再听一次A2老师说明每个考点时会更有共鸣,
也能更能理解出题目的逻辑及要怎么区分每个考点的应用
(也有可能是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听课只有在听兔狲讲故事)。
重听完课程及复习讲义后再继续练习PP及GWD的题目,
就发现很多选项很快地就可以删掉,
而这也让我我有更多的时间去读句子的语意及思考相似选项中的优劣之分。
RC:
由于之前在外商实习所以感觉自己的阅读能力不算差
(至少不会花太多时间读文章)。
但在练习题目时,我常常在两个选项间犹豫不决。
后来发现除了在复习时了解文章的架构以外,
老师们也有在每题的详解里面解释每一题的出题逻辑及学生常犯的失误。
整理完老师所讲的分析后,
我发现我常在阅读题中加入自己的假设或未仔细捕捉作者的语气。
发现这些问题后,我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的次数减少了,
也对自己常常掉入的陷阱题的出题模式比较有警觉。
CR
我认为 Kory 老师将 CR 题目分类得非常清晰,
他不仅在上课时带领同学们解题,也解释了混淆选项的常见手法,
例如违背前提或重新叙述前提的选项。
即使有些CR题目的叙述很复杂,
但我个人觉得熟悉老师的技巧及思路后,
仍然帮助我删掉很多混淆选项让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
只需要评估一两个选项的优劣之分。
Quant
自从高中以后基本上我就很少在练习数学题目了,
所以我对很多数学概念有点生疏。
因此也很谢谢KH老师教课非常细心的带我们解题,
讲义的内容也分类的很清楚。
虽然GMAT数学不会像高中数学一样考很复杂的公式,
但相对的想考高分的学生对这些数学的基础概念也要非常熟悉,
不然常常会被一些混淆选项给带偏。
考完一战后我自己很讶异的是47分大约落在57 percentile,
代表想考高分真的不能轻忽数学,
也更深刻体会到为什么上课时A2跟KH老师都会强调Quant至少要49分。
这边也非常感谢A2团队及KH老师帮忙学生整理读书计画,
将题目分成四周计画给全职考生复习。
刷题真的很重要,不仅是能让我在考试中能更快速的判断解题角度,
也同时帮助我找到许多我不熟悉的概念在考试前可以补足。
我个人也非常推荐数学精修班(尤其是给大学就没再碰过数学的同学)。
除了课程有更深刻的讲解一些观念应用,
老师们也帮忙整理很多实战上会遇到的题目来帮助同学更充分的准备考试!
ESR咨询
我本来认为ESR咨询的帮助会有限,
然而,我明显低估了ESR咨询的重要性。
在完成第一次考试后,我立刻约见老师进行ESR报告的咨询。
老师对于报告中的资讯解读远超过了我最初的想像,
同时也提供我建议和读书计画。
这边我特别要感谢KH老师,他帮我明确指出了数学方面的问题。
虽然我起初以为我在第一次考试中可能只是运气不佳,
因此在数学上失分(错误地认为模拟考试和实际考试的难度会很相似)
然而,在KH老师看了我的ESR报告后,他明确指出了问题所在。
他以比较委婉的方式说明我做题很细心在中低分区的题目都做对了,
但事实上是要强调我对于高分区的题目掌握度不够。
即使离第二次考试只有不到三个礼拜的时间,
他依然协助我制定了读书计画,
以及帮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对高分区题目的熟练度(这包括了数学精修班)。
参与数学精修班的练习,我更加清楚地体会到在49分到51分之间,
每一分的差距都是不容易取得的
(错一题可能就是51分跟50分的差距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