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二战740 V24到V38的大跃进

楼主: deryck (deryck)   2017-08-25 17:19:32
考试成绩
一战630 Q50 V24 IR6 AWA? (canceled)
二战740 Q51 V38 IR6 AWA6
求学背景:成大
准备时间:2017/3~2017/8
准备教材:A2培训班、RC专班、OG、PP、GWD、JJ
(文长慎入)
前言:
历经了近5个月的折腾,终于跟G妹分手了,
尽管分数不如版上动辄760-770的神人,
但至少证明了A2没有唬烂,只要肯努力够努力,
就算你跟我一样是个从小到大都被像Dustin这种学霸霸凌的学渣,
也一样能在GMAT上有好的结果。
一战与二战:
或许会有87%的人跟我一样,考完一战后会很傻眼,
接着心里冒出一千个黑人问号,”林北/林邹骂写模考时各种威猛,
结果分数出来竟然是这个鸟蛋?”
尽管刚开始时各种牵拖、各种怪紧张影响了思考能力,
但在沈淀了几天,然后把A2的顾问全部咨询了一遍后,
我认真地检讨了自己的准备过程,然后总结出了两个缺点,
并且在二战时做了修正。
我发现在GMAT这个考试上,技巧练得再怎么好,
英文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不够,是根本没有办法拿到高分的。
就好比在不稳的地基上盖城堡,再怎么盖也还是有一天会倒。
所以我首先甩了自己两巴掌把自己打醒(严格来说是被Dustin洗脸),
告诉自己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烂,
因为考试时会紧张、会文章读不进去,
事实上就是高效率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没到位。
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每天”花时间
去做Dustin建议的阅读理解力的逐字翻译练习(他部落格中提到的方法),
虽然这真的很花时间,而且过程中也会不断怀疑这个方法的实用性,
不过事后证明真的是神有用,
只是必须坚持做大概2-3周后才会开始慢慢见效。
其次是我在一战考前大概一个月开始,为了练速度和pace,
每天刷一回GWD或曼哈顿模考,但是我练到最后分数竟然越来越低,
我后来仔细检讨后发现,没有持续地做总结会让考点熟练度慢慢消失,
所以我在二战的时候边练模考时也会边重新大量地刷旧题,
OG重新做了三次、PP两次。
另外想提醒大家,做题速度尽量不要用模拟考来练习,
而是要在一般做题目时就开始去计时,并逐渐压缩时间。
模拟考纯粹用来练习pace的时间分配就好。
SC:
SC是我花最多时间和着墨最深的一科,
因为考点够熟练了以后真的能在考试时节省下许多时间留给CR和RC。
我在补习前有先翻过曼哈顿,
不过后来发现A2的SC对于各种考点的整理归纳,
真的是只能用神…经病来形容,
真的不会有一个正常人会愿意花这么多地时间精力
把一个考试科目研究到如此透彻,
并拟定好一套非常适合台湾学生的解题流程。
不过说实在的,当初在上SC课时,因为A2讲得飞快,
每次上到一半时我都会一直怀疑自己的智商,
然后一堂课上完只记得他刚刚模仿了某种奇怪的生物而已。
不过我会在回家以后花将近两倍的时间去重听录音档,
完全理解他的讲义内容,那真的是有新世界的大秘宝等著大家去发现。
另外,不断地重新做SC总结,是熟练考点的必要条件。
二战时重新做PP总结后,才发现自己一战时做的总结有多粪,
尽管我当时已经觉得自己的总结是最完美的那种了。
而SC练到越后面,
越会发现高分题一定必须肯定要看语意才能解(Redundant),
尤其是句子与句子的关联性和修饰语的修饰关系,
我在实战上后面大概遇到了至少三题。
CR:
不瞒各位,小弟一战CR的百分位数是12%,
根据A2的说法是11题对1题,也就是个完全没有逻辑的低能儿。
我当时几乎全部的题目都是用技巧和Scope解,
很多选项看到前几个字就不看了。
虽然这样的方式刚开始时看似速度快且命中率不错,
但事实上这根本无助于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所以后来我在检讨时都会仔细看完每个选项,
并且去思考每个选项的语意和逻辑关系是否能切中论点。
这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我发现当SC和CR都强迫自己读懂语意和逻辑的时候,
RC自然也会进步,而且三科相辅相承。
另外,由于CR题目实在有限,
重复练习的时候几乎一看选项就知道哪个是答案,
所以我会强迫自己在第一遍读完题目后,
先用一句中文简短地讲出论点,并在看选项前先去思考答案可能的走向。
最后,CR题目练习累积量够多、考试题型熟悉了以后,
我认为CR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基础的英文阅读能力。
尤其是在检讨模考错题时经常会深深地觉得,要是时间再宽裕一点点,
或是阅读理解能力再好一点点,大部分的题目可能根本就不会做错。
所以还是诚心推荐大家逐字翻译的练习,
尽管这样的方式刚开始看似是个恐怖的地狱,
但实际上最终却能带你上天堂。
RC:
RC一直是我的罩门,速度慢而且正确率怎么练就只有五成左右,
画完一篇又一篇的逻辑简图,但是看到下一篇新文章还是依然悲剧。
一战后爬了些760神人的文,
自己总结归纳了他们的心得文后(我念GMAT念到有病了抱歉),
发现他们很多人都去上过Dustin的RC专班。
不过老实说我当初报RC专班的时候心里是不抱有任何期待的,
只是觉得有很多准备策略上的问题想请教Dustin,
但永远预约不到助教时间,因为我不是妹子(误),
于是想说被当个凯子噱一下就可以课后留下来问问题了。
但是但是但是,这真的是堂神课!
他把GMAT所有类型的文章拆解得一清二楚,
告诉你要怎么在阅读文章时,
运用A2每次上课一直在讲
但是你永远也用不出来的架构语气论点去预测文章走向,
然后把你每次两个选项想半天
最后永远都猜错的那个混淆选项分析整理得很清楚。
二战前搭配纽约时报的翻译练习,我的RC命中率大概可以到将近9成。
真的是无意业配,因为Dustin赚很多也不会分我。
但如果你也跟我一样曾经觉得RC没什么救了的话,真心认为可以参考一下;
而且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你在看机经的时候会莫名的如有神助,
干因为机经也是他整理的(误),
因为你会对于机经的文章架构和题目可能设计的混淆选项了然于胸。
Q:
准备GMAT前,
几乎会听到所有的人都跟你说GMAT的数学很简单,不太需要念。
我并不否认GMAT的数学对大多数台湾学生来说是相对容易的,
干但是要拿个4X当然很简单啊,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这样的分数真的很亏,
因为数学越到后面,每1分可能就会让总分差到10分,
所以还是诚心建议大家每天要至少花一点时间算算数学维持手感。
KH的数学课有效率地复习了GMAT中出现的所有数学观念。
另外,我也有照着KH的建议,在做GWD和PP时去做数学的总结归纳。
把错题和不确定的题目做各个章节的分类,
并用颜色区分并注明究竟是这个题目给我十分钟我也写不出来,
还是只是被GMAT当小白痴玩弄了。
这样的好处是你会知道自己最弱的章节在哪,
且考前去看这些分章节整理的错题,
能够迅速重新复习自己不熟悉或常犯错的考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一战结束后去咨询过KH,
我问他为什么我觉得我考试时全部都会写而且机经也中一狗票,
但出来却只有50,重点是我还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他给我的建议是,”注意变量定义”。
事后验证,我觉得这事实上是DS题的解题关键,
也是让我能顺利进步到51分的原因。
大多时候我们根本不会在意题目一开始告诉你的变量定义
(X和Y是正整数之类的);但是这却往往是DS题最大的陷阱所在。
所以如果你DS题也经常觉得自己会错一些不该错的题目,
或许下次再做题时可以稍微留心一下。
P.S.分享给刚开始接触GMAT数学的朋友:DS题中有一种完全推翻的概念。
举例而言,当题目问X>Y是否成立时,选项中若可以推得X<Y,
则可以完全推翻,此时也会作为正确答案。
AWA:
很多人都说考前一周AWA模板随便背背就好,
我认真觉得除非英文本来就超好,不然如果你自认为跟我一样很鲁,
还是良心建议先利用零碎时间准备起来。
一战时我考前两个礼拜开始背模板,真的是背到快中风。
(当初花了一些时间整理模板,若有需要的朋友烦请站内信告知。)
IR:
两次分数都不特别高就不发表什么谬论了。
我自己的准备方式是考前一个礼拜翻翻讲义,熟悉一下题型,
然后做模考时顺便做个一两回,这很重要,
因为必须要知道哪些题目在实战上看到要直接果断放弃XD
最后,感谢A2团队的用心和一起努力的战友们。
也预祝大家能尽速达到自己的理想分数。
作者: newone16 (newone)   2017-08-25 17:58:00
推原po帅哥
作者: sammychang (啧啧)   2017-08-27 02:31:00
推成大
作者: hsnulight (台大东方翔)   2017-08-27 08:49:00
推成大 推字字血泪 还在努力杀g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