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MAT 一战750 裸体的过程

楼主: repettoxoxo (repettoxoxoxo)   2017-08-24 14:57:38
考试成绩:一战 750 Q49 V42 AWA5 IR6 2017/08/17
求学背景:政大会计系
准备时间:2017/7月 - 2017/8月
准备教材:OG、PP、GWD、A2培训班教材
前言:
其实距离补完习已经过了一年半之久才报考,
当初刚补完习的熟悉感和印象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一年半的过程中一直被家人还有同学催问什么时候考,
都以对不上机经的时间为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最后还是为了配合出游的时间才硬著头皮报名
(结果天鸽台风跑来旅游泡汤了)
开始唸书,还得一边实习工作一边唸书,
结果最后机经连买都没有买,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跑去考试了。
果然考GMAT最好还是打铁趁热,趁著刚补完习,
没有其他外务的时候一鼓作气地考完比较有效率。
SC:
SC是令我最紧张,也可以说是我时间花得最多的一科了。
准备SC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A2的讲义全部看过一遍、写一遍,
把里面的观念与考点都先熟悉过后,再从OG开始练题目。
写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能死背A2讲义里的好坏,
重点是要搞懂它为何好,为何不好,
不清楚的部分可以上Dustin的部落格查查看有没有相关的文章,或是问问助教,
把所有的对错理由厘清之后做题选答时才会脚踏实地,
也比较不容易在陷阱题里栽跟斗。
OG的题目要好好检讨每一题每个选项,
做完OG再开始做PP、GWD,没有把握以及做错的题目都要确实检讨理解。
主要考的观念都是‘平衡’、‘单复数型态’、‘指代’之类那一些最常见的,
所以这些部分万万不得含糊。
CR:
CR主要就是考逻辑思想,同时之间我个人认为阅读能力也有影响到CR的解题,
追根究底就是要看得懂题目在说什么以及逻辑何在,
很多时候会选错很有可能都是看不懂题目或是误会题目意思而造成的,
尤其Boldface题的答案选项有的时候颇饶舌,
所以搞清楚答案选项的position很重要,
选项中提到的argument、evidence、conclusion等等都是在指什么务必要清楚理解。
一般在解题的时候,只要不是太tricky的问题,
都能很迅速地以常识排除掉两到三个不相关的选项,
A2教的解题技巧类似像scope符不符合、有无违反条件等
我个人都是在二选一的时候才会用到。
RC:
针对RC我就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心得与建议了,毕竟RC还是依靠阅读能力,
所以可能的话就多多培养阅读习惯吧。
另外,RC常常问文章作者所采取的角度为何,
必须要清楚理解段落的角色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要断章取义,
可以依据A2的教法,分析文章的结构还有转折,针对指标性字眼,
例如However这种的也要特别注意内容,才能快速抓着整篇文章的架构。
IR:
IR我完全没有准备,所以考的分数实在不理想,
而且补习也已经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因此对于IR感到很陌生,
个人认为,IR的作答时间还是必须要掌控的,半个小时12题其实有点一赶。
AWA:
AWA我是差不多考前一周开始准备的,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黄金范文看个几篇,熟悉一下好文的写法及语句,
接着把讲义里七大罪宗模板的重点用词和语法看一看,
接下来的一周内我尽量一天练两篇,
第一篇用来唤醒手感,中间再看一看黄金范文,找一找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篇才是真正用来练内文的。
我在写AWA的时候,都会花个一到两分钟先把反驳论点逐一列出,
一般列两到三条,不强求一定要三条,
并且除非有很明显的弱点,不然尽量不去列第四条,
因为每一段的论点都要站好站稳,时间也有限,
如果列太多点,还要完整的把想法有逻辑的写出来会太赶。
个人建议不要死背整个模板,应该要活用模板的用词,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表达完整的语句。
其实黄金范文多看几篇就会发现反驳论点的形式都差不多,
习惯以后基本上在读题的时候就能直接找到反驳论点了,
因此个人认为AWA真正要练习的是速度,还有如何把自己的意思打出来,
平常如果几乎没有写英文作文的习惯,可能得早个一周开始准备,
不过每天拨一点点时间就好了,千万别为了AWA耽误到其他V和Q的进度。
数学:
数学其实就是要把基本概念记清楚、读懂,
并且在各种题型里活用这些概念,题目本身不会太难,
练习的时候发现做错的题目也都是一个概念没有转过来的过失,
所以一定要把这些‘基本’概念建立起来,大概就能稳定地对付考试。
速度的练习很重要,因为真正考试的时候会因为紧张而慢下来很多,
我在最后一两周练习的时候每次都是一个小时以内就能完成37题,
而且正确率都维持90%以上,结果考试当天太紧张了,
一题都要看个两三次才敢开始作答,
连简单的乘法都要算个至少两次才敢确定没算错,
导致最后时间超紧迫,作答完剩下48秒,真是吓死我的毛,
所以平时的速度训练很重要。
然后,机经可以是工具,但不能是秘密武器,
个人建议还是抱持着自己一定会碰到换题的心态去准备数学,
靠机经不如靠自己,才有保障。
最后,个人认为并不是常见的那些准备工具都一定要全部做到,
全部做完才叫做准备完全,GMAT追根究底都是考概念的,
稳健的建立好概念,比起仓促的题海战略有保障的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