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放手直到梦想到手 三战750

楼主: bightt88336 (ACC棒棒)   2017-05-23 16:20:36
考试成绩:
一战 660 Q51 V27 AWA4 IR4 2017/3/27
二战 650 Q49 V30 IR7 (cancelled) 2017/4/13
三战 750 Q50 V41 IR3 2017/5/15
求学背景
成功大学 会计系
准备时间
2016/12~2017/5
准备教材
A2讲义、GWD、PP、OG、读书会
前言
看到分数跳出来那刹那,手抖个不停,
深怕是电脑程式出错,用光速按下确认,连各科几分都还没来得急看XD
出了考场也有点不敢置信,我竟然能考到750,真的很像在作梦。
生平第一次认真写心得文,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那些成绩卡著上不来和考了几战后有点崩溃的同学。
会着墨在“少走些冤枉路”。
当然,这些是我自己的想法,没有所谓“绝对”一定好的方法。
我本身英文底子没有很好,这三战心境的上下起伏和各种折腾也没少过,
尤其我是退伍后全职准备考试,那种得失心就更是严重,
就像A2老师上课说的那样,全职准备的机会成本真的非常非常沉重,
牺牲的薪水是小,大的是少了的工作经验和升迁机会。
因此真的是抱着就算考5次也要考到700的决心。
PS.若是还没考过的同学,建议熟读完讲义,OG也写了1~2遍,
PP总结做得差不多,GWD练习PACE了几回后,可以先试试看一次,
因为12个月5次的扣打其实很够,先考一次试试看水平在哪里,
建议买个ESR报告来看哪里最弱,需要加强的,
还有PACE的分配,这样比较有效率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SC
这个绝对是GMAT的灵魂,绝对没有纯粹的“句子改错”这么容易。
考试前一定要熟读讲义,像我的SC讲义真的翻烂到已经用胶带黏了3.4次。
建议可以重听录音档,就会发现当初上课懂得可能只有2成不到;
我个人是1战听了部分,1战到2战中间全部再听一次。
原本以为是最稳定的一科,
因为不管做OG,PP,GWD正确率都稳定8成以上,
也因为这样,1战的ESR报告显示出SC的PR值只有24,
便推论最强的科目失常,利马信心报名16天后的2战。
但是!!!!!!也因为这白痴的推论,2战的SC的PR值28…。
彻彻底底怀疑智商,打击信心到觉得此生与700绝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题目通通都写完了好几次,
不知道该怎么去突破了,就去找了A2老师咨询,被念了一顿,
说总结做的不够彻底,用技巧解题,不怎么看语意。
我以为我已经抓出够多考点,但咨询完以后我的想法换了,
变成说检讨时,我只要看到5个选项有“任何”不一样的地方,
甚至只是修饰语或主词的位置不同,都要逼自己去想三个点:
摆放位置有无优劣之分
EX.头重尾轻就是不偏好的写法
选项间不同之处,是否一定错误
EX.有些32分的结构,反而都是对的
语意!语意!语意!
“语意”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千万不要走这条冤枉路,
我知道很多题目其实不用看语意就能用一些技巧解掉,
所以以前检讨时也是要看不看语意的,一题顶多5分钟检讨。
但自从2战后,我逼自己一定认真看懂语意,每个修饰语的修饰对象,
就算那不是画线部分或是考点,结果经由这个过程,
我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不太了解的地方,甚至看不懂整句要表达的意思。
经过重新做完总结后发现,选答案更有信心,
因为常常实战中,选项中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可是语意却是差很多,
这时候读懂语意的人可以自信秒锁,不懂的人在那边纠结,
选了一个错的答案。GG
三战以“语意”为导向的分针下,选答案时真的变得挺有信心,跟一二战的情况差很多。
RC
因为SC的奠定基础,
看文章从一开始OG的题目花20几分钟解一篇文章的3~4题
(加检讨画逻辑简图常常就1个小时…),
变成可以一题平均可以100秒左右。
这部分的重点就是“基本马步要蹲稳,逻辑简图不能省。”
前期我非常认真得把OG阅读都画逻辑简图,
后期我就只有把指标性字眼
(EX. However, although, when 或 Sb contends that…) 标起来,
蹲久了就发现GMAT文章架构都是差不多的写法,
有时候态度方向对了,语意就算看没很懂,也可以作答。
因为RC作答时,其实需要靠逻辑去想,不是对对字眼像托福那样,
因此也是有情况是:文章都看得懂,看到选项还以为题目出错选不出答案。
RC非常仰赖“逻辑推理”和“文章架构语气论点”的熟悉度。
一战RC得PR值34,二战PR值82,让我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很有用。
CR
其实我没有按照老师的方法,做逻辑时满随意的,
检讨时就标一下字眼这样,而且通常做错就是选语意没看懂,不是逻辑想法问题。
一战逻辑PR值88,但是二战只有PR值43。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只要慢慢写,逻辑正确率都很高,
可是在实战有时间压迫下,却选不出答案。
这里要跟大家讨论一下“PACE”的问题,
一战前每天一回TN24,写了22回;
但是在准备2战的16天中只写了剩下2回TN24,因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因,
解题速度乃是GMAT高分的元素之一,
这16天已经习惯慢慢思考逻辑题目,导致实战头脑打结。
在这边建议大家考前最好能一天一回GWD练习PACE,
我满推荐A2随身碟中的 wudi yeah 版本的TN24,
因为它“不能”暂停,非常适合像我这种定性不够,写个几题就想要去翻冰箱的浣熊。
一开始真的很痛苦,尤其是根本做不完,
但是习惯了24回以后,就能非常稳定的做题目,
就算实战遇到不会的题目,也能衡量一下能力和时间猜一个答案,继续做下一题。
因此我在准备3战的这一个月,重新刷一次TN24,练习稳定速度与专注。
在实战时,三战跟前面两战有着明显不同的做题速度,
非常稳定而且到后面最后一题还有2分钟慢慢做。
Q
这科不会太难,但是需要细心与耐心,尤其是ds题,常常想错一个点就错了。
我很喜欢kh老师的课,让我很快就摸熟gmat的套路,讲义一定要认真读,读完
之后一定要练习几次pp,我觉得难度上比gwd更近实战,在二战时疏于练习因此
考不好,三战记取教训,考前每天练一回,让我考试时比较不会紧张。
IR
就不误导大家了…
AWA
建议考试前几天,一天写一篇,训练打字速度和逻辑,我这三战前都各写了3~4篇。
最后总结
考GMAT过程绝不轻松,
但是经过这次的考试,让我学到的远远不止分数上显现的而已,
尤其在2战考完反而退步且不知道复习方法到底哪里出问题时,真的很烦躁又崩溃,
“还是用一战成绩申请好了”的想法也渐渐浮出。
这个时候,偶尔翻翻其他人的心得,就会发现你并不孤单,
大家都是这样熬过来,尤其是上班族考生,那种心情更是折磨,
这时就会觉得最没有资格喊累的就是我。
非常感谢A2 GMAT的团队,也很谢谢读书会,
在讨论的过程里总是可以找出一些盲点,
进而改之,偶尔也能聊聊,读起书来更加有动力。
最后,
我想分享金钟奖男主角吴慷仁在拿奖时说的一句话
“我们不是最有天份的,但我们总是可以当最努力的那一个”。
作者: sammychang (啧啧)   2017-05-23 18:29:00
恭喜!推成大~
作者: tracybbb (Tracy Hsu)   2017-05-23 19:31:00
强者我朋友~推推:p
作者: danyuchn (Javy)   2017-05-24 23:59:00
最近的心得文都好认真,恭喜!补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