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 一战 660 Q50 V28 AWA4.5 IR7 2013/01/25
二战 700 Q51 V31 AWA5.0 IR6 2013/04/29
三战 750 Q51 V40 AWA5.5 IR8 2017/05/09
求学背景 国立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士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会计硕士
准备时间 (三战)2017/02/20-05/08近三个月
2/20 领OG
2/24 标准文法/基础修辞影带课程(A2/Kory授课)
3/5, 12 数学精修班(KH授课)
3/13 A2咨询
3/18-4/16 语文精修班(A2授课:CR二堂、RC一堂、SC四堂共七堂)
5/3 IR/AWA影带课程(Kory授课)
5/9 考试,Q/V/IR/总分出分
准备教材 OG、A2GMAT教材、PP、GWD、Manhattan GMAT Forum
我四年前二战时已经在本版写过心得(作者KatsumiY),所以这次心得着重于三战。
四年前我一样在A2补习GMAT,考到700、写完心得、拿完奖学金后就走了,没想到还会再
续前缘(?)。后来我当兵、顺利去美国读书、在美国工作一阵子,最后决定回台湾准备申
请会计博士。临走前我跟美国的教授聊到申请会计博士;教授说美国会计博士竞争激烈,
“GMAT最少730,最好750”。我今年一月回国,过年后开始兼职学校的研究助理,也开始
准备GMAT。
这次的目标是申请博士,所以我决定要用实力(不用机经)拿高分。这个决定也让我在练习
时脚踏实地,最后也得到成效。
时间轴
我2/20到A2办公室拿OG2017(上班族冲刺方案附赠),稍微复习一下题型,并且拿
diagnostic test练习。我的数学有Excellent,语文三科都在Excellent和Above Average
附近,所以知道自己的水平还可以。2/24把标准文法/基础修辞影带课程上完,回家花几
天复习课程内容,把课程讲义完整看完一次。
因为A2官方网站有明示要预习,所以我先拿OG的题目练习。我练习的方式是,把所有题目
分成十组,每组题目数量跟真实考试差不多,每天练习一组加检讨。检讨基本上只用OG官
方版解释,SC的部分会翻之前的影带课程讲义。我在这个阶段就开始计时;做题大约花快
三小时,检讨约一到二小时。检讨的题目是练习写错的题目和我标记的难题。
其实一开始练习不需要计时。我计时是因为自认有底子;反正都要花时间写,不如计时模
拟真实考试的情况。我只检讨部分题目是因为当时还没开始上正式课程,看OG官方版解释
用处不大。暖身阶段不需要全部题目都检讨。Q的部分我一组通常不会错超过4题,所以我
不太担心;V从一开始错个位数题目,到后面几组错1/3甚至接近1/2。虽然错很多题有点
懊恼,但我不太担心;课根本还没上嘛!
OG做完一次后,我拿PP1的软件玩了一下,拿到710 Q50 V34。在这个阶段我发现我的Q有
可能错超过4题,而且有些难题要花超过五分钟。经过这次练习,我把“Q错题数压低到2
题以下”当作目标;Q一定要拿51。
我又练了第二次OG维持手感。练第二次期间上完KH的两堂数学课,3/13我约A2咨询。A2老
师要我练PP做“总结”。咨询结束后,我花几天把第二次OG练习完,刚好接语文精修班开
课。上课后我学习系统性解题,配合上课的教材做总结。因为课程先后是CR、RC、SC,所
以我先练PP1的CR,之后配合课程练习RC和SC。语文精修班结束前一周我已经把PP1的全部
题目总结完毕,所以总结PP2时我用之前练OG的方法,把题目分成几组,每次混和练习三
种题型。练PP时我还是跟练OG一样计时,模拟有限时间解题;总结是每一题都检讨,用A2
老师的授课内容分析题目和答案。
语文精修班结束时,PP1和PP2也总结差不多了。PP总结完毕后,我开始用A2老师提供的
GWD24模考软件练习GWD。软件的好处是不用另外计时,而且软件会记录每一题使用的时间
。在练习GWD的阶段,我只检讨错误的题目和时间花太多的题目。因为之前总结打下的基
础,我每组题目大概只要检讨10题左右,不会花太多时间。5/3上完IR/AWA影带课程后,
我用PP4软件练习,顺便练AWA、IR的感觉。到考前,我GWD练了六组,PP4练了两组,一组
错2-5题;因为有些题目是写过的(出现在A2教材、OG2017或PP1&2),我另外设算“在41题
都是新题的情况下,错误的题数大约多少”,结果是4-10题。我在总结完毕时用PP1&2试
算错多少题的情况下V多少分:错3题V46,错5题V41,错12题V34。如果我错题数在4-10之
间,V大约在43和36之间,配合Q51总分730应该满稳的。考前一天我有八成信心可以达成
730,就看当天如何发挥。
5/9考试当天没什么特别。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键盘不是特别顺;如果有一样的感觉请不
要太惊讶。还有让我比较意外的是,有人同场考托福,而且还刚好在我考V的时候口说!
考场人员考前有提醒我,电脑旁挂的耳罩(很像大耳机包住耳朵那种)可以用。我自己不太
受影响所以没用,只是觉得“怎么会这样子”……。考试后出分,结果是Q51/97%,
V40/91%,T750/98%,IR8/92%,算是松一口气。5/19AWA出分,结果是5.5/81%。全部的项
目都在水准以上,对于目标──申请美国会计博士应该够了。没什么意外我应该不会再碰
GMAT了吧……?
“总结”
这次准备跟四年前相比,除了目标和心态不同外,最大的差别就是做总结!3/13咨询时,
A2要我“总结”,我的反应是“那是什么?我四年前没有这个东西啊……”后来看了总结
的影片,才知道“总结”是指用PP1&2练习以下三件事:
1. 做题,把PP1&2的破解版全部做完(V接近600题)。
2. 检讨“所有的题目”,把错误选项为何错误、正确选项为何正确全部标出来。具体来
说,SC要把所有考点抓出来,CR要把argument标示出来并且在每个选项注记为何正确(例
如:复因新资讯、方向正确、类比无因无果等等)/错误(例如:方向错误、重复旧资讯、
子集合比较等等),RC的每篇文章做笔记,细节/推论题确实定位。
3. 题目/选项分析完毕后,思考“若是第一次看到这题,要如何解题最快”。通常来说,
SC就是抓出多数选项有的考点,尽量删除错误选项;RC是尽快定位题目的相对位置,找出
需要的资讯;CR是抓出前提和结论句,若论点在原因,答案通常是他因/类比/倒果为因,
若论点在结果,答案通常是复因新资讯,要特别注意是否直接影响方向,还有方向是否正
确。
用PP1&2总结有以下好处:
1. 把简单到困难的题目都练习到;这里的难易度是指官方认定的难易度。真实考试就是
会遇到PP涵盖的难度。
2. 把所有课堂学到的内容都练习一遍。课堂上学习时只有用听的;我们必须把内容实践
在解题上。
3. PP题目都是官方释出的题目,所以可以参考Manhattan GMAT Forum。
检讨时,我每一题都检讨。检讨的方式是把该科教材放在旁边,如果不知道/忘记要用哪
个方法就直接翻教材。通常来说SC会麻烦一点,因为SC内容比较多,常常要翻很久才找到
相对应的内容;RC和CR会容易很多。
总结的成果是,因为已经用大量题目熟练解题模式,解题时大概知道正确和错误答案长甚
么样子。我会把高分的结果归功于总结。
Manhattan GMAT Forum
我非常推荐看Manhattan GMAT Forum里面老师们对题目的解释。在自己检讨时若有疑问,
我会推荐看Manhattan GMAT Forum(不可能直接打电话问A2呀)。论坛里面老师的解释方式
跟A2的教学互通。例如A2曾提到“不可质疑正确答案”;在论坛里就会看到学生质疑正确
答案被老师电XD。读论坛的解释也可以帮助提升阅读能力。总之我很推荐参考Manhattan
GMAT Forum。
Official Guide (OG)
OG身为GMAT的入门书,重要性不需多说。如同上一段所说,正确答案不可质疑;OG也一样
。不过,OG的官方版解释看看就好。我后面会说明理由。
机经
这次考试我QV都没用机经。我目标既然是730+,我必须靠实力。四年前的二战我有用V的
机经;虽然拿到700,我感受到机经的副作用:我会习惯性看题目有没有中机经,若有中
就想抢快。这种感觉就像练GWD看到写过的题目,就会不由自主跳读甚至直接看答案。这
样的后果是,因为题目没看清楚,已经做过还是答错。题目做第二次还写错满羞耻的……
。有了这样的经验,我反而比较期待做新题,逼自己脚踏实地读题;做新题更接近真实考
试的情况。
AWA
虽然AWA不比QV重要,但我还是把AWA5.5归功于Kory的影带课程。影带课程之前,我觉得
AWA拿4就好,最高可能就5了。看了影带课程后,Kory明示AWA可以再提升到5.5。我原本
对Kory的教学半信半疑,但我后来想“反正大不了拿4,我就来试试看吧”。
A2的精修班最后的半小时有稍微提到AWA,重点不外乎是先用套路写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再用七宗罪写三个理由并举例说明,多用transition words。Kory却说第一段最后一段不
重要(因为都是套路),重点在中间三个理由;要更高分的关键在于连结三个理由,让整个
论述连成一起。我以我遇到的题目为例:
财务分析师推荐某品牌公司的股票。这个品牌在百货公司已经获得成功,正计画开一百多
个店。这品牌公司聘请前摇滚巨星担任执行长,希望可以让这个品牌更成功。
题目还有其他理由,但我只用这两个。虽然我们学七宗罪,但实际上不一定全部用到。我
们的策略应该是看到什么就反驳。通常题目很长,破绽很多;找到弱点攻击不难。
我用的三个理由是:过去成功不代表未来成功,百货公司和开店不同,摇滚巨星不适合担
任执行长。这三个理由整体上都属于oversimplification,所以我才说不需要用到三个不
同的七宗罪。
Kory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步”的写法串连三个理由。我用的三个理由看似互不相关,但
我的写法让三个理由连在一起。我第一个理由是“过去成功不代表未来成功”,举例是“
过去成功可能是因为大环境很好”(随便掰的)。第二个理由是“百货公司和开店不同”,
我的写法是“Second, even though the company can repeat the success, it faces a
brand-new situation; that is, running outlets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running individual stores”。我用even though成功把第一个理由和第二个理由做结合
。这就是Kory的“让步”写法:即使第一个理由成立,还有第二个理由削弱题干论述。第
三个理由是“摇滚巨星不适合担任执行长”;我的写法是“Finally, even if the
company can succeed in opening new stores, a good management team is important
to make things happen. The financial analyst mentioned that the CEO is a
former rock star. However, it is questionable that a former rock star can
succeed as a CEO. Obviously, skills needed for being a rock star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needed for being a CEO”。用even if,我一样把两个看似无关
的理由结合在一起。
其实A2和Kory讲的没有冲突,差别只在于心力的比重。首尾段还是要写,但字数不用太多
。我的最后一段长这样:“In conclusion, the argument is not convincing. To make
the argument stronger, the financial analyst would have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就这样!不只是废话,而且连冲字数都懒。这样都能拿5.5,证明首尾段不用
写太多,重点在中间的理由。
老实说,在出分前我有点担心拿4。就像我前段的例子,我重复字用很多。例如最后一段
的convincing,我第一段也有用(我忘记persuasive怎么拼……)。引用分析师的话我只用
mentioned和stated。However和obviously我每个理由段都有用,因为我想不出其他词了
。加上很唬烂的最后一段,我以为我可能拿4。没想到最后拿5.5!
我对AWA的心得是:
1. 前后段有写就好,参考套路,不需要太长。
2. 善用transition words。开头用First, Second和Finally。中间转折用however/
nevertheless/but,引申用that is/in other words/in addition,强调用obviously/
apparently/needless to say,结论用therefore/thus/so。
3. 重点在中间三段,善用even though/even if连结三个理由,用让步的写法一步步削弱
题干的论述。
AWA5.5特别感谢Kory。
IR
我没有太担心IR,因为之前一二战我都拿6+。看了Kory的IR影带课程,知道IR的出题类型
和最近的趋势,对于最后拿8很有帮助。
IR有点像QV的综合题,所以阅读的部分就当RC读,算术的部分当PC算。四种题型中有两种
特别简单,一定要掌握;剩下两种题型中,最难的是两篇长篇阅读加上CR的题目。我在
5/3影带课程结束后,只有练习教材后面比较难的新题(时间不够)。我自己因为考过IR,
已经熟悉接口,就没有把OG后面那块拿出来练习。我考前的策略是,简单的6题一定要做
对,剩下的难题就看时间够不够,不够就跳过。
考试当天我遇到前6题都是难的题型。前3题我花比较多时间解,算出的答案还有信心正确
。到第六题怎么想都想不出来(就是两篇长篇阅读加CR题目),时间剩11分钟多;我当时觉
得一定要掌握到后面的简单题型,就把第六题猜一猜跳过。最后6题因为很简单,12题写
完还剩2分钟。最后拿8分也是因为幸运;我猜第六题是加试题不算分吧!
总之,简单的6题一定要对,剩下的题目对多少算多少。如果简单的6题都对,剩下的题目
多对个几题,拿5分应该不会太难。
IR8感谢Kory的影带课程。
Q
数学的精修班是KH授课。虽然我自己对数学很有信心,我还是很感谢KH的启发。
KH给我最重要的观念是“固定解题模式”。数学题目的类型就那十几种,每个类型都要用
固定的解题方法。我觉得我们考前要做的就是透过作题(OG&PP)找出自己哪个类型比较弱
,再加强这些类型的固定解题模式。我自己实战的感觉是,实战难度跟PP很像(如果都做
对的话);要测试自己的数学实力,拿PP测就可以了。OG前半段太简单,热身用差不多。
我自己第一次拿PP1软件练习时,Q不小心错4题所以只拿到50。在那之后,我把稳住51当
作目标。我透过练习知道我的弱点在二元一次不等式、速度距离时间、还有指数比大小。
我后来发展出来的固定解题模式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直接带入直角坐标系画图,速度距离
时间直接把其中一个变量代1,指数比大小注意1和0和大小变动趋势。练到后来,这些题
目我能固定2分钟解一题。没有类型是难题,剩下就是避免粗心了。
DS比较容易粗心。例如我常常看完条件一,就会自动把条件一代入条件二思考;我后来都
会有意识提醒自己要把两个条件独立思考。还有题干的背景要读熟,例如X若是正整数,
就可以直接删除负数和非整数。有时候我算出X是2或-1,因为没发现X是正整数的前提,
就选错答案。PS比较不会粗心,因为如果粗心算错,通常会没有答案。
我练习数学的时间不多。我做的只有把OG做完,上KH二堂课,PP1&2,PP4,就这样。经过
两堂课的总结,我PP练习不会错超过一题。实战我就很顺利地做完,最后剩15分钟,End
Exam按下去,正面对决Verbal。
Q51感谢KH课程的启发。
CR
CR比起SC好分类。全部题型里,support/weaken/assumption占大宗,BF/inference/
explanation比较少。先讲前三种。
看到support/weaken/assumption题型,先看论述argument,辨认论点在原因还是结果。
若论点在原因,正确答案形式就是他因/倒果为因/类比。若论点在结果,正确答案形式就
是复因新资讯(support方法类型容许类比)。A2强调看论述的主题和方向,如果主题错误
或是方向不对就删掉;例如主题在讲老人,答案就不能出现年轻人。错误答案形式还有很
多,例如无关比较(子集合比较、与主题外集合比较等等)、重复背景/前提等等。
Explanation题型通常是未预期结果,所以视同weaken解题,答案是复因新资讯。
我之前提过OG的官方解释很烂,CR是一个例子。OG在CR最喜欢用irrelevant排除错误选项
。用irrelevant非常不好的原因是,复因新资讯因为是题干未考虑的新资讯,乍看之下就
很irrelevant啊!我之前没有复因新资讯的概念时,常常看下去就把五个选项全删了,还
是不知道要选哪个。有了正确的观念后,就会思考选项的资讯是否跟题干主题有关;而且
如果选项重复/补充背景资讯,又可以直接删掉。
BF题的重点在于分辨supporting ideas和argument,还有作者语气。如果语气有转折,就
要看BF1和BF2是否语气相同。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选项中如果提到the argument是指作者
的argument,通常在题干后半段。选项后半段的that XXX通常是指选项前半段提到的事(
通常是argument/conclusion)。BF题很麻烦的原因是每个选项都有evidence/argument/
conclusion/support等字乱卢。除了知道这些字的定义外,“是谁的意见”也很重要。只
要搞懂语气,搞懂画线的部分是supporting ideas还是argument,BF题会很简单。
Inference题比较需要动脑,因为要多想一步。inference的正确答案一定要是“可以推论
出来的结果”。当然,常常看了答案才会知道什么是“可以推论出来的结果”……。我自
己也没什么特别的见解,只能多练习抓感觉了。
因为题目类型少,CR的总结容易很多。总结的时候要把题型、题干论述辨识出来,把正确
/错误选项的模式标记出来。一开始导入A2的架构,不习惯是很正常的。但总结的题目超
过一百,做完之后应该可以比较熟练。熟练以上模式后,剩下的就是在有限时间解题了。
RC
V的三个项目中,我的RC是最不擅长的。一开始练习时,常常一篇文章错一半,偶尔还会
全错。我学习A2课堂的内容,加上自己练习(尤其是总结),有以下心得。
我认为读文章的首要目标就是回答topic和段落功能题(虽然题目不一定出来)。主要的原
因是,文章的重点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很有可能拿其他人(包括“大众观点”)强化或弱
化自己的观点,并且为每个观点补充理由。所以,看文章的心力要放在辨识表达意见者(
作者/大众/某某学者等等)还有这些意见是互相支持还是反对(也有支持一部份的情况);
相对来说,对于意见的补充理由可以稍微轻松看过,因为这部分只会出细节题,遇到再回
来看就好。
目标必须设定回答topic和段落功能题的理由还有:真的遇到topic和段落功能题没有时间
回去再读一次文章!第一次读文章就要把最重要的大架构抓住,其他细节可以看到题目再
回去看。通常topic题的错误选项会有“只提到单独段落”;这也是为何思考段落功能很
重要。细节题通常考补充理由的内容;如果能做到辨认不同观点,细节的位置也能很快定
位,找到正确答案也会容易很多。细节题的错误选项通常是完全没有提到,或是提到定位
句以外的资讯。
RC的总结跟CR/SC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每篇文章要做笔记。笔记的内容是每段说什么,发
表意见的人是谁,意见合不合,理由是什么。当然实战不可能做笔记,但经过作笔记的练
习,实战读文章会自动在心里做笔记。因为重点在论点,论点后面的理由可以快一点带过
(如果你敢的话XD),读文章本身不会花太多时间。
我承认我有留学,读文章比较快的优势,但我相信解题大方向是这样。我在上课之前,就
算是文章读比较快,常常解题也是一团悲剧。读文章必须是有目标阅读。我希望我的心得
可以提供一些想法。
SC
A2常常描述GMAT的英文是“CEO看的英文”。GMAT的英文是不是真的这样不重要,重要的
是GMAT的SC有自己的一套规则。SC主要的规则是GMAT认证的文法,还有GMAT偏好的用法,
不同用法代表不同意思。SC的教材量是最多的,因为光是解释文法就要至少一本,解释
GMAT认证的惯用法和偏好用法又要好几本。所以整合时为了实用方便,衍伸出很多的“技
巧”。我认为我必须要解释“技巧”一词,因为“技巧”常让听者误会为“捷径”:只要
学技巧,不需要学技巧后面的原理。
我以大家熟知的Like A, B为例。这里的like是比较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文法书就有。所
以如果比较AB的可比性是技巧,我会说,这是基本文法的范畴。了解文法是很基本的。
另一个技巧是and 代名词 + V,and前面若没有逗号必错。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技巧也觉得
很扯:“哪有这样解题的!”但其实这也是基本文法,两个主要子句一定要逗号+连接词
分开,像是S1+V1…… , and S2+V2…….。所以and they are的and前面没有逗号必错。
这个技巧的确是捷径,但事实上还是在基本文法的范畴。
GMAT的不同用法有不同的意思。例如S+V1…… and V2和S+V1……, V2ing,两个文法都是
正确的,哪一个才是对的呢?前者只是单纯陈述S1的两个动作,但后者的V2是补充说明。
后者用在两种情况:第一个是V2是V1的补充,动作的发出者都是S第二个是V2表达V1的结
果,V2的主词是逗号前整句。所以,如果V2是补充说明的情况,S+V1……, V2ing会比较
好。在这个例子,虽然选S+V1……, V2ing是技巧,但它有前提;不知道前提就选是很危
险的。在文法都对的前提下,选项的好坏就是比用法表达的意思。要选到正确答案,要思
考句意;绝对不能看到技巧就开枪。
了解技巧背后的原理是必要的,但还是有些技巧只能死背,例如惯用语。死背的技巧背一
个算一个,考到算赚到。
我中性看待“技巧”一词。我们实战当然没有时间去想技巧背后的原理,能用就直接用了
。技巧的熟练来自总结。我之前提过,SC总结就是把正确选项漂亮的地方标出来,错误选
项不漂亮的地方标出来。考点“全部”都要标出来。经过总结,大部分的选项都会出现二
个以上的考点。如果考点熟练,实战通常一次可以删掉至少一个选项。例如前两个选项看
到such as和like,确认是举例的情况后,有like的就可以删掉了。因为总结会一直重复
辨认考点的过程,实战会对考点更灵敏。让自己对考点更灵敏就是目标。
V其他方面
关于V实战pace的设定,我四年前的文章就提过。我要补充的是,pace是根据每个人的情
况设定。四年前我的目标是700,所以把高分区稳住是很重要的;如果把41题分成四块,
前两块花40分钟是可接受的。我这次的目标是730+,后半段的正确率还是要顾,所以我的
配速改为18 19 19 19。我这样改的原因还有前半段题目比较简单(尤其是阅读文章比较短
),而且我练GWD发现后半段时间不够很抖(如果后面都是CR甚至是RC更抖)。实战上配速可
以有点弹性;10题为一单位,如果做完一单位发现落后,后面题目就要加快,反之亦然。
我自己实战的情况是第一篇文章在第10题才出现,所以前十题用的时间更少。
在实战的时候,专心解题就好,不要想题目变简单或难。我在总结有提到难易度是指“官
方认定”的难易度;官方认定的难易度跟自己认定的不一定一样。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总结
PP1&2后玩一下PP软件。因为已经写过,应该可以拿很高分,所以理论上后半段的题目都
是官方认定的难题。我自己不觉的后面的题目有特别难。我解释的方式是,官方有些难题
是单一考点,会与不会一翻两瞪眼;如果这考点你会,这题就很简单,反之就很难。考题
难度跟长度不一定相关;通常简单的长题考点也多,要抓到破绽不难。更不用说有些长题
只是很简单的没有主要子句主词/动词而已。我自己实战也验证这个想法;我在前十题就
遇到一题SC,选项全部看完还是满头雾水,但中后段有些题目我觉得非常简单。总之,实
战时专心解题,不要想东想西。
顺便补充一下,在练习时遇到写过的题目要怎么面对。因为A2教材会广泛引用各种题目,
在练GWD和PP时难免遇到写过的题目(尤其我又补过美加,更容易遇到写过的题目)。如果
遇到写过的题目就直接找答案跳过,不仅没练到该题,pace也失真,失去练pace的目的。
如果遇到写过的题目,就把题目当成总结来练:每一个选项都要看过,正确/错误的选项
所有的理由都要找出来。这样,练过的题目就会花比较多时间,pace不会失真,而且也能
完整练到所有考点。
V40感谢A2的教导。
结尾
这次考试能够再进一步,我把功劳归功于总结。总结是四年前没有的东西,在某个程度上
也反映在我的成绩吧!我当然不觉得每个人都要730+以上,但透过练习/模考/检讨,拿到
高分是绝对可能的。
除了努力,我更强调方法和效率。以我自己为例,我知道我无法一天专心练GMAT超过4小
时,所以我每天练习大概就4小时。我练的题目也不多,只有OG2017、PP、GWD6组而已(没
练多也是因为怕要重考没有新题XD)。我四年前比现在刷题更凶,但分数却没有比较高。
所以我一再强调总结的重要;把基础打稳,熟练全部的解题技巧再练pace。不然正确率一
直无法提升,遇到全新的题目还是会错。
最后,再次感谢A2教学团队。如果我自己单独奋斗,应该没办法有今天的成果。希望我写
的八千多字能够给战友们一些想法。祝大家都拿到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