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311/KIU7NGGASFCFS.shtml
2.内容:
在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债务渐增之际,纵使货币波动性已让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备受检视,但人民币的弱势恐使得部份企业套利交易情形猛增,令市场忧虑再起。
投资银行Jefferies在1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我们已警告投资人当心新兴市场企业负债水位,这代表应密切注意企业偿债能力。”
Jefferies指出,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haori Solar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002506-CN)正成为首个海外债务违约陆企,人民币套利交易的角色亦令人感到忧心。
人民币近期意外走弱,该货币兑美元汇率自上(2)月初起已贬值1.4%左右。走势令许多投资人猝不及防,因市场普遍人民币升值是个趋势。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稳定升值且相对稳定,该货币受到相当多外国投资人的青睐。
Jefferies并举包括棕榈油加工业者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 Ltd.)(WIL-SG) 在内的公司为例,称人民币的升值让其受益。
该银行表示:“Wilmar去(2013)年对其资产负债表上的140亿美元净负债只有支付1900万美元净利息,因其在120亿美元人民币定存上赚得逾5%利息收入,但对大部分以美元计价的260亿美元短债仅支付了约2.2%利率。若人民币升值趋势反转的话,Wilmar的净利息支出恐将激增,除非其财务部门迅速降低人民币曝险部位。”
这些数字可能会受到一些解读。Wilmar一位公司通讯代表透过电子邮件说道:“我们无法对Jefferies报告内的数字做出证实,因为都是分析师自身的计算。”
但Jefferies指出,总体来说,自美国开始货币宽松计划以来或是2010年每季以来20-25%左右的国内生产毛额(GDP)年度占比,香港银行放款金额已逾4000亿美元。
该银行表示:“部分已透过点心债券、贷款与贸易融资方式来放款。Wilmar的财务活动恐仅是冰山一角。”
市场对于新兴市场的公司债水位已经升高,因许多新兴市场货币受到美国联准会(Fed)开始缩减货币宽松规模而走弱。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提供的数据显示,即便平均的信贷品质已经恶化,去年新兴市场发行的国际公司债规模自2010年的1515亿美元上升至3356亿美元。
野村(Nomura)上周亦在1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在全球利率渐升与新兴市场货币走贬的环境内,此硬货币债务对于要偿还的借方来说恐日渐困难。”
固然,并非人人都认为新兴市场内的公司债是个巨大问题。
ING Financial亚洲研究部门主管Tim Condon则不担心公司债将变成个宏观问题。
Condon指出,人民币已走升约8年的时间,受到干预的次数很少。“那势必在其背后吸引一些投机部位。我肯定部份的企业及个人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不确定小困境是个宏观问题。”
S&P Capital IQ股市研究部门主管Lorraine Tan亦表示:“由于全球利率上升,新兴市场公司债成本亦会走升。”但她说,虽然那将令企业往后筹资更为困难,“但我不认为这会对目前的工具造成阻碍。”
Tan预期利率将以“婴儿步伐”走升,并不会快到足以弄沉亚洲企业的程度。
她最后指出,中国储蓄利率仍受政府控制且那些力也不可能快到足以变成1项重大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