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站在火山上-阿莱格尔(Allègre)

楼主: toiletmei (傲笑年)   2019-03-15 18:00:56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7007385
  海拔1175公尺的波里山(Mont Baury)的山顶矗立著阿莱格尔城堡(Château d'All
ègre),山颈则座落着一座封建小镇-格哈萨克斯坦(Grazac)。
  故事和历史都显得沉重且漫长。寥寥无几的阅览次数,显示人们对小镇过去的漫不经
心。
  索然无味的不是历史,而是说书人枯躁乏味的叙述方式。我试着尽力呈现,在好奇心
趋使下的挖掘与堆叠。
  不免俗的提醒,文长慎入。
波里山(Mont Baury)
  知识的推进在这一百年内快速成长,人们对于登月见怪不怪,孰不知只是数十年前才
发生的事。如同人们知道波里山(Mont Baury)是座火山一般,也是直到最近的事而已。
  阿莱格尔(Allègre)的样子,作家的形容一贯:“山顶上有城堡,山脚下有村庄”
,这座山就是波里山,在很久很久以后,当人们知晓它是座不折不扣的火山后,才知道身
在火山上。
  波里山原本的拼法与现代的不大一样。拉兰德的夏尔‧曼格(Charles Mangon de
La Lande,1770-1847)在他的散文中首次为这座山命名,但当时的拼法是“Boury”而
非“Baury”。“Boury”的字源是拉丁文“bovaria”,意为“修道院的牛舍”,在韦莱
地区的奥克语转化下,从拉丁文变成“bouaria”,最后以“Boury”为这片曾经是放牧天
堂的山域命名。
  二十世纪,波里山以“Baury”的拼法出现在地图上。“Baury”的词源是“borio”
,指的是以干垒石修建而成、并带有屋顶的窝棚(capitelles),是开始饲养动物、种植
谷物的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类储存农作及畜养驴子的地方。
  也许就这样阴错阳差,让牛舍变成窝棚。既便在法语上的发音一模一样,但字源却天
差地远。
格哈萨克斯坦村(Grazac)
  村名似乎已消亡。
  只有人们提及中世纪的过往,才会唤起回忆。
  “山顶上有城堡,山脚下有村庄”的“村庄”,名叫“格哈萨克斯坦(Grazac)”。曼格
(Mangon)、夏杉(Chasaning)和贾克唐(Jacotin)几个家族世代居住之处,在媚西耶
(Mercier)社区和通往新堡(Châteauneuf)小径的坡上,波里山的山脚下。
  格哈萨克斯坦在中世纪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被纪录在地图或文件上,“Grasacum”(946年
、1164年)、“Graziacum”(1090年)、“Grasac”(1142年)、“Gradac”(1144年
)和“Grazat”(1263年)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
  当波里山上的城堡逐渐壮大,村庄与城堡合而为山。阿莱格尔的名气盖过了格哈萨克斯坦
,成为此地唯一的名字。
城堡(Château)
  “山上有城堡”。
  是的,山上曾经有座城堡。
  布里山喷发后并未形成完好无缺的火山口,仅有西侧成形,东侧的岩浆则顺着山坡向
下流,与巴尔山相接。
  状似马蹄的火山口有两个顶峰,北高南低。城堡位于南峰。
  南峰在开发的过程中,在火山颈上出现了一座岬角,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是封建时
期的贵族们筑建城堡的宝地。
  阿莱格尔第一代领主在此生根。
  他们的姓氏是“Alegre”。纵使拼法与现代不同,多了一个“l”,“e”上头多了变
音符号,但我们仍旧看得出,阿莱格尔的字源来自地址首位领主的姓氏。
  “Alegre”的字源为拉丁语的“alacer”,意为活跃的、热情的、欣喜的,选择在火
山环绕之地定居的家族,便以此为姓氏。
  阿莱格尔家族理所当然阿莱格尔建了一座城堡(Château des d’Alegre),只是位
置也许并不在南峰上,而且不是想像中该有的样子。与其说是“城堡”,不如说是一座“
堡垒”,一座防御性大于居住舒适度的军事建筑。
  根据文件记载,阿莱格尔男爵在1122年成为该领地的男爵,最后一位男爵阿尔芒四世
(Armand IV d'Alegre,1345-1361),为厄斯塔什(Eustache d'Alegre)与西比尔(
Sybille de La Roue)之子,于百年战争中受到袭击,于1361年的围城中丧命。人称“法
兰西私生子(Bâtard de France)”的汤马士(Thomas de La Marche)和“山羊”的塞
甘(Seguin de Badefol,又称Chopin Badefol)就是让阿莱格尔家灭绝嗣的元凶。这些
于百年战争中崛起路盗者(routiers)不断侵扰奥弗涅地区,争权夺财,无所不取。
  为了争夺继承权,阿尔芒四世的遗孀夏勒孔的阿利克斯(Alix de Chalencon)对上
她大姑欧丁尼(Odine de Alegre)之子贝纳尔(Bernard de Saint-Nectaire),贝纳尔
甚至不惜扬言杀害她取得爵位。情急之下,阿利克斯求助法王查理五世之弟-贝里公爵约
翰一世(Jean I de Berry),终在6个月的调停与协商后,阿利克斯保住居住权,由贝里
公爵的大舅子阿马尼亚克的约翰二世(Jean II d'Armagnac)继承爵位(Baron d'Allè
gre,1365-1385)。
  乍看之下或许不明不白,为何不是由阿利克斯继承爵位?其实百年战争中,法国赢了
面子却输了里子,奥弗涅地区被蹂躏得一塌糊涂,许多城堡在这期间被英军攻占,不但法
王约翰二世(Jean II,暱称“好人约翰”)被俘,他的三子约翰(也就是后来的贝里公
爵)为了父亲自愿到英国当作人质。后来约翰被释,他的第一任妻子珍妮(Jeanne
d'Armagnac)要求阿莱格尔城堡的继承权以作为补偿。贝里公爵让阿利克斯继续住在城堡
中,却让妻舅继承阿莱格尔的爵位,算是权宜之计。
  不过这座由阿莱格尔家族兴建的堡垒,连地基也无影无踪。
  或许堡垒兴建在坚硬的大石上,因此不需挖掘地基,也或许新领主的城堡覆蓋了旧城
堡。
  阿利克斯于1385年去世,阿莱格尔的爵位授予图尔泽的莫里诺(Morinot de Tourzel
),阿莱格尔城堡进入了第二代领主的世代-图尔泽城堡(Château des Tourzel)。
  莫里诺于1393年成为阿莱格尔男爵(Baron d'Alegre),同年,开始兴建他心目中的
理想的城堡。
  城堡扩建由莫里诺的儿子伊夫一世(Yves I de Tourzel d'Alègre,1395-1442)
接手,借由城堡复原图,我们可以看见莫里诺兴建的城堡壮丽无比,23座高耸入云的塔楼
让它远近驰名,而独特的三叶草饰也成为阿格莱尔城堡的象征。
  很明显的,这座城堡受到查理五世所兴建的巴士底堡垒(Bastille,即众所皆知的巴
士底监狱,但此字即为“堡垒”之意)莫大影响,四座巨大的半圆形塔楼支撑著高且薄的
墙,并覆有华美的顶饰(couronnement),使得枪手得以在相同高度的马道上移动,向国
王致敬之意也不在言下。
  1698年,一场大火将城堡的骨架和屋顶烧个精光。
  从凡尔赛搬回阿莱格尔甫三天的伊夫五世(Yves V d'Alègre,1653-1733)并没有
放弃这座已经断断续续居住了三个世纪的祖产,城堡再度拔地而起,他的女儿路易丝-玛
丽-艾曼纽(Louise Marie Emmanuelle d'Alègre)、迈勒布瓦伯爵夫人,同时也是阿
莱格尔城堡的继承人却在城堡南方建造新堡。新堡并未存留至今日,大革命后的1830年,
这座豪宅化为尘土。
  阿莱格尔城堡在1766年随同它的爵位被出售。
  城堡如同弃妇般无人理睬。
  所有人出售内部值钱的部分,任由它颓圯倾倒。阿莱格尔的居民不再将它当成高贵的
象征,而是将它一一肢解。
  讽刺的是,阿莱格尔城堡被列入古蹟,阿莱格尔之友(Amis d’Allègre)协会成立
,企图力挽过往风光。
  那些人们曾经看不起、看不见的,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珍宝。  
  城堡幸存的部分形如绞刑架(potence),便成了它的暱称。
圣母礼拜堂(Chapelle Notre-Dame de l'Oratoire)
  一座17世纪,朴实无华的礼拜堂。
  克里斯多福二世(Christophe II d'Alègre)的遗孀弗拉加克的路易丝(Louise
de Flaghac)在他死后的十年为他兴建了这座礼拜堂。
绅士之门(Porte de Monsieur)
  阿莱格尔城的北门-哈维勒门(Porte de Ravel)于1822年倒塌,1845年拆除,今日
仅存一座塔楼。
  被称作“绅士之门”的南门,幸运的被保留下来。
  两旁的两座塔楼健在。塔顶本有雉堞(crénelé),今已不复存。
  塔上留有炮弹枪弩的开口,高度不高,射击位置低。
  象征阿莱格尔城堡的三叶突廊(mâchicoulis,中世纪城堡下向的堞眼,又称突堞)
和升降闸门(herse)的槽口(glissière)、铰链(gonds)和门栓都十分完整的被留下
来。
  走进城门,彷若进入中世纪的阿莱格尔。
  纵然物换星移,但“山上有城堡,山下有村庄”的风景,仍是阿莱格尔的最佳写照。
私人别墅(Hôtels particuliers)
  1435年,在阿莱格尔男爵伊夫一世的首肯下,八位封臣被允许在城内修筑宅邸。
  这些别墅有的还在,有的已经消失了。
  进入绅士门后的左侧,是莫萨克别墅(Hôtel des Mozac或Hôtel Sailhans-Mozac
),由撒依兰的安东尼(Antoine de Sailhans)兴建,借由联姻的方式转手至莫萨克家
族。别墅的一侧连接了绅士之门的塔楼,另一侧也有一座塔楼,虽有一门,却以薄壁封住
,上面绘有代表“Antoine Mozac”的文织字母AM与十字架交缠。
  与莫萨克别墅毗邻是拉克雷德别墅(Hôtel de la Clède),由拉克雷德的约翰(
Jean de La Clède)兴建,同样因联姻的方式转予格黑雷家族(Grellet de la Deyte)
,直到2000为止这座别墅都属格黑雷家族的财产。格黑雷家族在阿莱格尔有另一座别墅,
就在拉克雷德别墅隔壁,罗伯‧格黑雷(Robert Grellet)当初随着莫尔泽家族来到此地
,并在此定居下来,格黑雷别墅(Hôtel des Grellet)由他的孙子兴建,并在此开枝散
叶。
  阿莱格尔的所有别墅中,最显眼的不外是巴尔别墅(Hôtel de Bar)。
  巴尔的兰斯洛(Lancelot de Bar,1373-1442)是阿格莱尔城堡的守卫队队长,也
是八位被允许在城内兴建豪宅的封臣之一。这座冠上巴尔家族姓氏的别墅仍保存当时的规
格,一座用来庇护在百年战争中屋舍被焚毁或劫掠百姓的内庭(cour d'honneur)。
  紧邻巴尔别墅的是阿塔斯别墅(Hôtel d'Artasse),右侧显露于外头的楼梯,曾是
一座塔楼。创建人阿塔斯的约翰(Jean d’Artasse),如同巴尔家族和拉克雷德家族一
般,都是“元老级”的封臣,他们从骑士的身分到被封为男爵,一步一步壮大家族势力,
但随着十字军东征或其他征战而有所兴亡。
  每到周三,阿莱格尔的露天市场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前来。除此之外,一年一度的中世
纪庆典更是愈办愈热闹。
  这座位于火山上的村庄完整的保留中世纪的氛围,纵使千年来许多战争曾使它多次颓
废潦困。
  站在波里山顶上,将阿莱格尔全景纳入眼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