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oldenred (狗在金砖上追着猫跑)
2025-08-17 16:52:02BTI 57.15 MO 65.28 PM 166.19
从最低点进场、最高点出场,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因为它偏离市场均
值太远,是极端的变异值。这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或经验多出色,而是运气好到如同中
乐透。想想看,一辈子中一次头奖的机率有多低?的确还是有人中奖,那就是走大运,绝
非个人能力所致。
深层地说,我认为这是上帝的保守,才让我盆满钵满——脸盆装不下,用浴缸也不够,可
能得用游泳池才勉强容纳得下。当然我们还是要回归理性。阳明从8元进场,到几经波折200元出场,这
种“民乐透”般的经验,偏离标准差太远。理性思考下,当完成如此一次偏离均值的操作
后,最合理的决定就是金盆洗手、离开股市。因为均值的力量,很快会把这份不合理的超
额利润收回去。中一次头奖已经难能可贵,再中一次的机会微乎其微。
这就是均值回归的数学力量——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西。关键在于如何寻找那些被严重低估的产业或公司。就像我当年找到一家公司,正被政
府纾困八十多亿;若非纾困,就会像韩国韩进船运一样倒闭。说是运气,有时其中仍蕴含
著合理的逻辑。
投资理财常讲“分散风险,不要把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街头巷尾皆知,没有人
说它错。然而,成功的方法不只有一种,只要能让你实现财富自由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有些人资本有限,却硬是买下一大篮股票,把自己当成专业基金经理人。但专业基金的规
模庞大,有庞大的研究团队,实地访谈企业,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在产业与经济分析上。
而我们这些门外汉,甚至没有金融专业背景,却手握上百甚至两百档股票,这不是分散风
险,而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投资对大多数人而言并非
正职,还要兼顾工作与家庭,能真正用来研究金融的时间少之又少。既然如此,为何还要
把有限的资金分散在过多标的上?
我自知资质平凡,因此一次只专注于一个产业、一档股票,随时关注其发展与资讯,并做
出合理推测与预估。对我来说,这种“钉孤支”反而是更合理、更安全的作法,远比手上
一缸股票安全得多。当然,见仁见智。反正只要能让你赚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钱是自
己的,该怎么花自己想清楚;别人的作法或想法,听听就好。
在金融市场,如果帐户里的数字持续增加,对你而言那就是对的;别人说得天花乱坠,若
帐户数字不增反减,就当他在放屁。谁在放屁?我先承认,对号入座——拍谢,我的
屁太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