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ccismile.blogspot.tw/2016/02/ko.html
(图片来源:Coca
Cola:http://www.coca-colacompany.com/our-company/infographic-coca-cola-at-a-glance/)
大多数人在买一样商品前,都会仔细的计较价格,找寻CP值最高的商品,希望可以买到物
超所值的商品。遇到打折时,趋之若鹜,平时不想买的,甚至在打折时还会多买。不过遇
上投资时,变的便宜的价格,就像烫手山芋一般。
面对市场下跌,睿智的坦柏顿说:如果你正在卖,或者一心一意只想卖,那就是跟着
群众起舞,放手买进的最佳时间是街头喋血之际,甚至包括你自己的几滴血在内!
别浪费时间操心你的获利萎缩或者亏损扩大。不要和市场上的其他人一样只知道防卫
;相反的,你应该起而攻击,寻找纷纷中箭落马的高品质企业。
投资的目标是提高你的长期报酬,而不是争先恐后抢著卖出。谨记你的目标!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投资的是企业!而不是股票。
把自己当作投资组合的CEO,来管理能帮助我达成财务目标的公司。
作为一名CEO,难道会每天思考我是今天要卖出我的公司,还是明天要卖出我的公司?
就算想卖也不会是今天,不会是明天,也不会是下星期!!
对于CEO来说,更在意的应该是经营,至于公司的价格波动,必须被忽略。
价格对于评价企业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做为买到企业每股的花费,
股价涨多不表示高于价值,股价跌多一样也不表示其低于价值,更多时候仅是表达市场情
绪。
股价能传达的意义实在不多,尤其对于股息成长投资者来说。
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价格是你付出的钱,价值才是你真正
握在手中的 。
透过股票投资企业价值,而非买一个会跳动的价格。
警语:这是个没有限期的投资与思考方式,而我希望它能陪伴我50年,完全不适合于几个
月到3,5年内的价差游戏。
因此,假如没有时间与兴趣在多了解要投资的企业上的话,使用指数化投资工具,仍是多
数人最合适的选择,并将省下时间花在投资自己的本业能力之上,与陪伴亲爱的家人。
投资就像人生的自我修行,
我分享的只是我个人的评估方式与思考逻辑,很适合我个人,每研究一家企业,我便从中
获得一分知识也得到许多乐趣。
我认为好的高股息=
配息来自于充足盈余+能够持续+企业获利成长+股息持续成长
评估的主角为Coka Cola,以下将以股票代号KO做为简称。
摘要:
KO贵为股息贵族,已股息连续成长53年
2015年股息成长8.2%,目前殖利率接近金融海啸以来的次高
执行生产效率改善计划,至2019年时,KO的营业利润率将上升6.5%
KO自2014年以来股价变动不大(15%),$38到$43没有太大变化(图为周线),
相较2016年以来S&P500已下跌10%,KO是否处于合理价呢?
言之过早, 我需要挖掘的更深之后才会知道.....
短期的波动,是市场先生送给长期投资者最棒的礼物。
当浪潮退去,不是看见谁在裸泳,而是能捡起更多美丽的贝壳。
Buffet:把波动视为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大智若愚的长期留在市场中胜过随波动起舞。
8月市场下跌时的文章:保持专注于留在市场胜过抓准市场
愈是违反人性直觉的事,更需要不断练习,方能驾驭。
基本资料
Coca Cola可口可乐(代号KO)
股息连续成长44年 | 配息$0.33/季 | 殖利率3.10% 现价$43.11 | 5年股息年化成长率
8.3%
可口可乐成立于1886年,总部位于亚特兰大,为一家提供非酒精类饮料的企业,其制造,
行销,贩售超过3600样商品于全球超过200余国家。
其下知名品牌包含,可口可乐碳,芬达,雪碧碳等碳酸饮料,Dasani瓶装水,水瓶座运动
饮料,爽健美茶,美粒果果汁...等,并投资快速成长的能量饮料公司:怪兽与绿山咖啡。
关键数据摘要(绿色表示符合我的标准)
企业质化分析
谈到可口可乐,想必多数一般消费者只认识可口可乐这样知名的碳酸汽水。
的确,可口可乐绝对享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地位,然而,KO拥有的超出汽水许多,
KO拥有超过3,600项产品,即使每天喝一种,都需要耗费9年时间。
年营收超过10亿美金有20大品牌中,而其中就有14项是"非"碳酸饮料。
在全球,KO同时在多样饮料领域中都是领导者,
以KO的商品品项分类,排名如下:
No1.碳酸汽水,
No1.果汁,
No2.能量饮料,
No2.运动饮料,
No2.水,
No3.茶。
以地理地域分类,排名如下,(Sparking指的为碳酸饮料,Still则为"非"碳酸饮料)
因此,可口可乐不只是卖可乐,更不是一家苏打汽水的企业,而该认为KO是一家全球化的
饮料企业。
KO的成长模式非常容易想像,只要越来越多人愿意喝饮料,那么KO就会继续成长,而KO的
售价本来就容易让越来越多人负担的起。
根据KO的预估,2015~2020年,全球将再增加7亿的中产阶级,共增加个人消费额20兆美金
,其中将增加3000亿美金为饮料市场。
然而,随着健康意识抬头以及年轻消费者口味改变,过去10年碳酸饮料(CSD)的销售
量已下降17%,CSD已渐渐被瓶装水,能量饮料,茶饮等取代。
与Pepsi相比,KO仅跨足饮料产业,Pepsi的优势在于多了均衡的饮料,食品与零食区
块。PEP超过2/3的营收来自于零食与食品,反而还高于饮料,反观KO则有超过70%营收来
自于气泡与碳酸饮料,不过,全球KO却也享有全球将近50%的市占率。
正因如此,少了持品与零食区块的分散效果,KO在口未改变的趋势中,其经营压力确
实会比Pepsi来的大。
但我必须强调,我并非认为Pepsi比Coca Cola优异,Pepsi的获利只有1/3来自于饮料
,剩余2/3来自食品与零食,因此,Pepsi反而比较像是Coca cola与General Mill通用磨
坊食品的综合体,只是目前能与KO相提并论的也仅有Pepsi。
从2013年起,KO开启了一项重要的专案,名为长期经济型获利模型,希望达成年化成
长率10%的目标,其中7%由销售与获利成长来获得,剩下的3%则来自于生产效能与效率改
善,预期在2019年时,透过效率改善后,每年能省下30亿美元的费用与支出,如以近五年
的平均营收460亿美元计算,则相当于营业利润率能上升6.5%(30/460=6.5),如能达成,
这绝对是非常大的跃进。
这项计画主要拆分为三大项,
制造成本降低,重新检视并整合所有生产线,目标节省14亿美元/每年。
营运支出降低,导入ZBB(Zero-base budeting)预算管理工具,与传统预算编列方式不同
之处在于ZBB并不以往年的预算做为参考,ZBB在新的会计年度时,由各部门提出预算,重
新依据当时情况需要进行审核与删减,进而批准新年度各部门预算,能将预算资源做最有
效且最有益的分配,目标节省10亿美元/每年。
行销费用有效化,更妥善而有效的安排行销支出,目标节省6亿美元/每年。
任何企业经营与管理,除了追求成长很重要之外,当企业成长到成熟阶段时,预期无
限制的高速成长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如何控制成本且有效的整合,将宝贵的资源投资在
回报可能最高的项目上,是任何高品质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竞争优势(护城河)
其一,无形资产之品牌价值,KO与PEP两家企业都拥有定价能力,无论是可口可乐到百事
可乐或者是美粒果到纯品康纳都是,虽然都是可乐或果汁,然而深植人心的感受,让消费
者会记得两家饮料的不同味道,愿意回头持续消费,唯有能够持续消费且愿意付出更高的
价格,才是真正的拥有品牌价值。
其二,遍布而密集的销售网络,KO和PEP都拥有广大的销售通路,让消费者非常轻易的接
触到自家商品,强大的品牌使其受到零售卖场和通路的青睐,自然让想新进的竞争者难以
介入。
其三,规模优势,KO每年能花费大笔广告与行销费用35亿美元,这是其他较小的竞争者所
难以比拟。
综观之上,我认为KO拥有"宽广"的护城河。
可口可乐的改变
1.2007年的时候,营收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仅有10个,至2014年时已成长1倍,达到20个
,而增加的品牌有9个都不是碳酸饮料,同时也使得非碳酸饮料贡献营收从20%上升至27%
,有效转移现在人口味改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改变包装,将容量缩小,更适合于现代人的习惯,能单次饮用完毕,促进消费量且销售
单价更高。(灰色传统包装,红色新包装)
3.自2010年起,KO开始购买装瓶与包装制造工厂,除了降低营运成本外,KO能更快速的开
发多样性的包装以符合企业策略。
4.入资Monster能量饮料(MNST)17%股权,以及绿山咖啡(GMCR)16.7%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进行策略联盟,使用KO的通路进行版图扩张。
未来成长预估与总回报率%(年化)
KO的10年年化成长数据,
净值年化成长率:9.70%
营收年化成长率:10.00%
EPS年化成长率:7.60%
自由现金流成长率:6.40%
股息成长率:9.30%
综观以上成长介于6~10%之间,我预估已开发国家成长将趋缓,然而开发中国家持续增加
的中产阶级以及拓展海外市场占比仍将挹注KO成长的动能。
加上前述所提的尚在进行中的生产效能改善,进以提升营业利润率。
因此我预估长期的EPS年化成长率会仍能维持在6.5-8.5%左右,组成如下:
营收4%~5%,
利润率改善1%~2%,
回购自家股票1.5%,
搭配目前的殖利率3.1%,因此长期的年化Total return=3.1+6.5-8.5% ==>9.6%~11.6%之
间。
量化数据分析:
首先为KO的10年自由现金流(营运现金收入减资本支出),评估标准为10年中不超过2
次负值,而KO正是少见的皆为正数。
自由现金流可评估企业是否能从本业赚到足够的现金,以及是否经常需要再投入大量
的资本支出,同时还可看出是否有足够现金足以发放股息,而不靠举债。
KO能稳定产生大量现金,10年现金流为正数,足以支付股息成长与回购自家在外流通
股数。
资料来源:MorningStar
再者,评估自由现金流产生效率,KO将营收转换为现金的能力为18.97%(Free cash
flow/Sales%),为高等水准,以及自由现金流品质(Free Cash Flow/Net Income)大多为1
上下(除了2010~2011因为大笔现金购买厂房外), 显示现金流入非常健康,因为自由现金
流是营业现金流减去资本资出,而营业现金流(货真价实的现金)相对于净利(Net Income)
会加回折旧摊销,排除应收\应负帐款与库存的变化等,因此现金流入相对净利或EPS较不
容易灌水。
自由现金流除以净利如果能维持1附近,除了显示获利的真实性外,还可表示其资本支出
比重不大,是为一家不需要一直烧大钱的企业。
资料来源:MorningStar
购买前的确认检查表评量结果:10/14,通过14项中的10项,目前为打折价95.8折,我属意
的价格为9折以下,有10%的安全边际,评估决策为等待(卖葡萄)。
至于卖葡萄是什么意思?在后面计算合理价的部分再谈。
短期基本面:最新2015全年财报
营收成长4%,但受强势美元影响-8%,净营收衰退4%。
销售量上升2%,平均售价上升2%,反应新包装以及移转至非碳酸饮料策略奏效,且如护城
河所提到KO具有定价能力(如下图)。
自由现金流79.6亿美元。
KO展望2016年
营收成长4~5%,
营业收入成长6~8%,
EPS成长4~6%,
回购自家股票20亿~25亿美元。
全球非碳酸饮料市占率上升(未提到%)。
长期基本面
以下为KO十年年化成长率:
净值年化成长率:9.70%,
营收年化成长率:10.00%,
EPS年化成长率:7.60%,
自由现金流成长率:6.40%,
股息成长率:9.30%,10年平均ROE为29.54%,5年平均ROE%则为29.22%。
而在资产负债表方面,负债与股东权益(净值)比为1.0倍,利息覆蓋比为11.73。
负债净值比1.0乍看之下些微偏高,然KO的利息覆蓋倍数(营业利润除以利息支出)仍有
11.73倍,负债对于有强大现金流的KO而言并不造成太大影响。
再者,从上看到KO的ROE不管是10年平均ROE:29.54%,或者是5年平均ROE:29.22%,都相当
的高,可以猜出KO有效运用负债为股东创造更高的回报。
如果以ROE杜邦分析,可拆解出KO的高ROE来自何处,
ROE = 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
我以5年平均来做计算,20.26%X0.528X2.65 =28.35%,
可看出KO是一家特性为,高净利率,低总资产周转率,搭配高的权益乘数的企业。
此外,补充信评机购给予KO的债券评等为:第二高的AA等级。
10年来的年度数据如下,
从上至下(左侧)营收成长率,EPS,ROE%,
从上至下(右侧)EPS成长率,每股自由现金流,ROIC%。
图片来源:Simply Safe Dividend
成长性如下,颜色从上至下分别为EPS,营收,净利,营业收入。
图片来源:YChart
获利能力如下,颜色从上至下分别为营业利润率,净利率,ROE皆属高水准。
图片来源:YChart
看完以上两张图表后,发现EPS与营业利润率自2011年后开始下降,直觉就认为KO是不是
步入衰退?
假如我只看数字,只看表面,而不去理解数字背后的故事,那么我永远学不会如何评估一
家企业。
为什么呢?
事实上,刚好相反,从自由现金流反而是增加的即可得知。
是否还记得前述提到KO自2007年开始积极并购品牌以及入股能量饮料咖啡饮料,这些都必
须花费大量现金支出,此外KO从2010购买装瓶与包装厂以应付企业的策略需要,预期与原
有生产系统整合后,能产生更大效益,而厂房与设备都是资本密集的项目,会让每年增加
不少折旧与摊销等会计科目,自然会让EPS,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下降。
然而,现金并没有真的从企业内部流出,货真价实的自由现金增加才是支撑企业真正的命
脉。
KO在逆境中蛰伏找机会,胜过只会打顺手牌的企业,审慎期待KO能成功变转变,以支撑下
一个10年。
现金流品质,颜色从上至下分别为净利,营业现金流,自由现金流。
营业现金流高于净利表示厂房与设备每年有大笔折旧与摊销费用,而自由现金流亦与净利
接近,可看出现金流是扎扎实实的进到口袋。
图片来源:YChart
股息
自1962年起,已连续股息连续成长53年,过去10年的年化为9.0%,而近5年则是
8.4%. 目前殖利率为3.1%,接近金融海啸以来的次高。
KO最近一次宣布股息成长为2015年3月,成长幅度为8.2%,目前配发率为较高的
84.62%,看似很高,那是因为近期受到汇损影响以及前述的并购与购置厂房等,造成EPS
表现不佳所致,假如换成更具意义的自由现金流配发率则降低为至72.0%,虽仍不算低,
然而只要EPS(或自由现金流)能够持续成长,那么股息自然会随之增长。
上图为近20季的股息发放状况。
下图左侧为EPS配发率,右侧为自由现金流发发率。
图片来源:Simply Safe Dividend
接着,来看第一张图表,观察配息是否来自于充足的企业盈余,
颜色从上至下分别为每股自由现金流,每股股息,EPS,可以看出股息无论是以EPS配发或
者以自由现金流配发都很充足。
图片来源:YChart
再看看股息成长的状况,是否连续数年发出并且保持成长,自1962年起,已连续成长53年
。
年化股息成长率1,3,5,10年,分别为8.2%,9.0%,8.4%,9.0%。
图片来源:Simply Safe Dividend
股票回购:
KO平均每年回购率为1.3%(橘线),过去10年间,KO已减少在外流通股数近10%,从图
中明显看到回购有上升的趋势,2016年将再回购自家股票20亿~25亿美元,企业在股价低
估时,买回市场流通股数,将嘉惠股东(股份价值隐形增加),进而能再提升EPS。
颜色由上至下(单位1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股票回购,股息支出。
图片来源:YChart
价值
目前KO的本益比21.56倍(2015年EPS2.0),高于S&P500的18.1倍,亦高于KO的5年平均
本益比20.0倍,殖利率3.1%则高于KO的5年平均殖利率2.8%,
而预估2016年的预估来本益比Forward P/EPS 20.0。
接着是我评估的合理价,
我使用的是股息折扣模型DDM,而这回KO使用的是有别以往的两段次改采一段式来评估,
原因在于KO股息成长率已趋于非常稳定的阶段。
预估年股息成长率为:7%,符合上述预估长期的EPS年化成长率:6.5-8.5%,只有获利能持
续成长的企业,才有资格维持股息增长。
折扣率(预期报酬率)使用10%,
对照专业机购晨星的评估,3颗星为合理价,4颗星为低估,5颗星为极度低估。
目前晨星给予KO 3颗星,合理价为$43,与宽广的护城河。
计算加权合理价为:45(47+43)/2,对照目前股价43.11,打折95.8折。
综观如上,我相信KO目前在合理价附近,而KO也很少落入合理价之下的位置,原因在于这
类必需消费型产业,如Pepsi,Johnson&Johnson,P&G都有共同特性,
1.营运模式较为安全,产业变动也很缓慢。
2.鲜少受到景气衰退所影响。
3.股价相对稳定,KO的10年标准差19%,5年平均Beta0.51也很低,能与之相比的仅有少数
如Pepsi,Johnson&Johnson,General Mills,Southern Company,P&G...等。
4.较高的预期报酬,如KO约为9.6%~11.6%。
因此,低风险搭配高报酬的组合,自然让股价不容易落入合理价以下。
正因如此,相对于我一般常用的20%安全边际,对于这类高品质且波动较小的企业,我愿
意使用的安全边际自然也会较小,对我来说5%~10%就可以了,
因此45*(0.9~0.95)=$40.5~$42.75大约就是我能接受的价格。
既然我已预估合理价为45,而40.5是我属意的价格,那么现在价格43.11,我能做什么?
难道只能像过去一样...等...等...等...等了又等吗??
等的时间不是时间成本吗?如果一直不下跌到40呢?继续等吗?
其实只需要使用卖葡萄,在我属意的价格收取租金,一旦合约到期,只有两种可能,
高于40,低于40。
高于40,租金全收,接着继续卖下个月的合约继续收租金。
低于40,以40的合约价再减以收取的租金取得一张KO。
无论是走哪一套剧本,都开心。
以我在1/28卖的葡萄,3/18到期,履约价40,收取租金60美元,到时如果3/18股价低于40
,隔天我就会拿到一张KO,购入成本为40-0.6=39.4,如果与合理价45相比,则是以87折
成交。
至于什么是卖葡萄,可参考在1年前的教学文章。
[美股被动现金流教学]
[基础教学]为什么我选择投资美股(美股现金流收入中)
最近刚好也看到巴菲特用卖葡萄来买KO的文章,
巴菲特也用卖葡萄来买KO
请注意圈起标注处。
风险
1.已开发国家对于饮料口味的改变已从碳酸饮料转向果汁,茶与其他非碳酸饮料,虽然KO
借由包装改变以及积极投向非碳酸饮料,然而是否赶的上口味改变的速度呢?
2.原物料价格波动,如果物,树脂,铝...等,目前原物料价格偏低,然而待这类原物料
价格拉高后,亦可能影响利润。
3.强势美元已严重侵蚀KO获利,而这项因素很可能在2016年仍会持续。
4.与怪兽能量饮料以及绿山咖啡的结盟,是否能有效发挥效用,结果仍是未知。
总结:
Coca Cola是一家对股东友好的企业,已连续股息成长53年,在漫长的时间维度中已再再
証明其稳定成长的能力且未来仍保有强健成长的可能性。
其营运模式较为安全,产业变动也较缓慢,亦显少受到景气循环所影响,同时股价格波动
(标准差,BETA)小。
面对饮料口味改变的趋势中,KO虽早已做出因应,然而巨兽型企业转变是需要时间。
目前大约落在合理价附近,除非市场大幅度修正,当市场情绪不理性时,方有机会出现明
显低于价值的机会产生。
参考资料:
CO_2015_Morgan_Stanley_Presentation_FINAL_2
Q4 2015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FINAL
The Coca-Cola_Company 2015 CAGNY PRESENTATION
DB 2015 Presentation FINAL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意见参考使用,不得作为任何金融商品推介买卖之依据, 亦不得
作为向他人提出投资建议使用。 本人已就可靠资料提供个人适当意见与资讯,但不保证
资料完整性, 如有遗漏或偏颇之处,请浏览人士,自行承担一切风险,本评论不负担盈
亏之法律责任。其中所出现的个股标的仅作为举例说明使用,并无意图引介任何人至美国
券 商开户,亦无意图向任何人推荐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