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台北大直 RAW

楼主: crystalwhite (crystalwhite)   2016-03-16 01:08:00
图文版:http://lovecc6.pixnet.net/blog/post/445293128
消费时间:2016/3
2014年底由世界名厨江振诚开设的概念餐厅RAW在台北大直开幕,
江振诚的头衔之多我就不多说了,自行估狗吧!
先前几次有机会去新加坡都想趁机吃他的Restaurant André,
结果都阴错阳差时间对不上,在心中留下小小遗憾,
RAW的开幕成了我很重要的目标口袋名单,
以饥饿行销订位模式的推波助澜下,成了全台最难订位的餐厅,
历经数次网络抢位失败,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一些负评文章,
从一开始的兴奋、期待,逐渐转为可有可无、不期不待,
但人就是犯贱啊!嘴上说不要心里总想着好歹也要吃一次才知真假,
最近又得到2016亚洲最佳50餐厅第46名的殊荣,感觉更难订了,
就在几乎放弃之时,我...我终于订到RAW了!
再说回订位当下,我们立即接到确认电话,
并于电话中询问是否有不吃的食物,
像我这么不挑的人,当然是不要有水果就好。
用餐前一天会来电再次确认是否放它们鸽子,
开玩笑的,其实电话中的人员都非常亲切,
留下良好的印象,心情再度从不期不待变成有点兴奋。
RAW位于大直乐群三路赫士盟大楼一楼,
推开厚重的大门...喔不,是里头的服务人员开的,
因为重到推不开,服务人员的手臂一定内建浩克肌肉吧 ˊ_>ˋ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宛如太空舱的巨型流线南方松工作台,
手很“简”的偷摸一下,好圆滑的触感喔!
落地窗旁有几组等待桌椅,
后方墙上一段关于Kitchen的文字表明了餐厅的理念,
点出厨房是个蕴含着梦想与创意的地方。
用餐区域座位不多、桌距宽敞、灯光柔和,
RAW走的是新型态的Bistronomy概念,
介于小酒馆与Fine Dining之间,用餐气氛相对轻松。
每桌都有漂亮的桌花与蜡烛,
这儿的矿泉水、气泡水以“瓶”计价,
根据网络资料显示,似乎有提供免费白开水,
不过我们还是很不争气的点了气泡水,一瓶$180。
菜单很特别,每道只点出三样食材,
菜单横著看,一行一道菜,菜色每季换一次,
比起华美辞藻的“blabla佐blablabla”,
我反而喜欢简单明了的直白解说,有打中我内心深处。
每个人座位旁的小抽屉拉开有数组刀叉匙与口布,
每道菜上桌,想用什么餐具随意拿,反正一定用不完。
上菜前服务人员送上两颗像压缩面膜纸的玩意儿,
原来是加水会膨胀变成卫生棉条长度的湿纸巾擦手啊!
【蠔、西谷米、海藻】
以石头和贝壳衬底装饰,
放上两颗炙烤至半生熟搭配微酸酱汁的生蠔,
表面铺上海藻与甜点才见得到的西谷米,
没想到咕溜的西谷米与烤生蠔同时入口,
竟也能创造出两种不同软Q层次的口感。
【青魽、大黄瓜、筊白笋】
上桌时我还想着上层像花瓣的东西是什么?
啊~原来是烤过切成超薄片的筊白笋!
筊白笋吃得到边缘微焦的香气与本身的甜嫩,
下层有切成方块状的青魽生鱼、爽脆的大黄瓜丁与大黄瓜冻,
大黄瓜冻是以大黄瓜皮制成的果冻,一种物尽其用的概念,
乳白色的塔塔酱汁亦仿效中南美常见菜肴Ceviche醃生鱼的手法。
【面包】$150
开头询问是否要加点的面包与上一道菜同时上桌,
套餐$1,850+10%是不含面包的,必须另外加点,
其实并没有那么爱吃面包,但基于好奇心还是点了。
以麻袋呈装的切片手工裸麦面包,份量十足,吃不完可以打包,
一旁的奶油混合海盐与烤荞麦,抹在面包上嚼起来更显麦香,
是说,我个人牙口较差比较偏爱软面包,
因此没有觉得好吃到非点不可,点一次尝鲜就够了。
【胭脂虾、细面、淡菜】
炸得酥香的天使细面咸中带辣,
说菜人员解释有撒上番红花粉与新疆孜然粉,
食用方法是压碎裹着下层的胭脂虾一同入口,
会有种好像小时候在吃王子面的错觉,
不说没发现,一说仿佛被洗脑觉得:“真的耶!”
下层的胭脂虾们已去壳处理仅留头尾,
那淡菜咧?淡菜被打成酱料与胭脂虾拌炒,
与炸细面组成和浓郁的重咸滋味,
这时点的面包便有了新功能:拿来沾酱汁吃干抹净。
【蕃薯、“乌鱼子”、荞麦】
说菜前服务人员端出一盘貌似乌鱼子但又觉得哪里怪怪的食材上桌,
要我们猜猜是什么?乌鱼子好像没那么黄?
原来是用咸蛋黄模拟成乌鱼子,到底是谁想出来的也太有趣!
难怪菜单上的乌鱼子要特别使用引号,原来另有玄机。
切成条状的烤地瓜是以传统“控窑”的模式,
将地瓜抹上香料、包裹红土去烤,
老公事后小声问我:“什么是‘控窑’?”
我解释一遍,他说:“还真的没玩过,完全无法想像。”
我除了惊吓还是惊吓,改天安排全家去体验一次好了。
地瓜烤得金黄绵密,甜度普通,
虽然我以为会更自然甜些,是美中不足之处,
表层裹着炸过的荞麦香脆如米香,
地瓜中段切开还有爆浆的鹌鹑蛋黄,
切片“乌鱼子”沙沙的咸香使地瓜不那么单调。
【中卷、昆布、洋当归】
上桌时是切成条状排成方型薄透的中卷条,
淋上以剩余的中卷头尾熬成的温醇清汤,
条状的中卷在热度的加持下,在眼前有了变化,
缓缓蜷起的中卷条变成类似河粉还是细面条的形状,
咀嚼起来甚至有QQ蒟蒻的口感、不硬涩,
表面一条条黑丝状的是昆布、绿叶是洋当归。
【“台湾”米、猪肉、蕈菇】
接下来这盅被说菜人员称为“猪油拌饭”,
垫著干稻草的陶瓷器皿是RAW去特制的有田烧。
掀开碗盖,果真是精致版的猪油拌饭,
菜单上特别加上引号的"台湾"米指的是:
台梗九号米、日本寿司米与原住民的小米合煮而成,
切丁的五花猪来自宜兰,卤透的五花肉软滑偏肥,
加入蕈菇不仅增添香气,也能降低油腻,
往最底部挖还有些许焦香锅巴。
【鹌鹑、青蒜、薏仁】
菜单上分成两行,实际上是一起上桌,这道才是真正的主菜。
清甜的洋葱与嫩菠菜下方有以菠菜酱炖煮的薏仁粥,
烤鹌鹑有被提示可以用手拿着啃更方便,
不过出门在外我好不喜欢沾手所以还是使用刀叉,
鹌鹑外皮香脆,肉质大致上是嫩的,
边缘纤维感稍重,但有在接受范围内。
青蒜淋上橄榄油下去烤,内部涂抹奶油与豆酥,
看起来是一整条,其实内里已切段方便食用,
连不爱青蒜特有辛辣感的老公都大力称赞它香甜多汁,
意外简单的一道配菜却颇获好评,改天在家试做一次好了!
【白木耳、释迦、佛手柑】
由于甜点有水果(释迦)制成的冰淇淋,
经商量后将释迦改为优格口味,并把陪衬的杨桃拿掉。
雪花冰以佛手柑制成,好像在吃干爽的精油觉得很奇妙,
炖得软滑的白木耳洒上绿点点的薄荷粉,
酸甜的优格冰淇淋下方还有柠檬慕斯与爱玉小方块,
全部拌在一起吃会形成明明看似不搭却意外细腻的结合。
原以为这餐到此为止,服务人员也递上饮料单询问是否点咖啡或茶,
咖啡或茶也要另外计费,一杯$200,我们很争气的都没有点,(咦?)
因为已密谋餐后去买手摇饮奶茶喝,
大姨妈来就是会超想喝那种好化学味的奶茶嘛!(摊手)
婉拒咖啡或茶后,原来还有最后一道隐藏甜点,
是以龙眼木燻烤的费南雪,费南雪吸收浓厚的碳香,
温暖且扎实的糕体,甜度适中,为这餐画下美好的句点。
回家的路上我们热烈讨论起对这餐的评价究竟如何,
我发觉一切都源自于“期望”,
在不停试图订位的这一年多来,
已经见识了一些网络负评文,知道它并没有那么完美,
因此用餐前我对它期望的设定并不会太高,
也早有心理准备这餐是以吃创意为主。
实际用餐后,创意这部分我确实想给予颇高的评价,
而美味度也比我预期中的好,
再加上贴心到爆表的服务与详细的说菜,
身为一个毒舌又机歪的人,依然还是想给予正评。
用餐后一位朋友私下问我是否会想再访,
我是这样回答的:“一季换一次菜单,如果下季菜单大有变化,我会想再吃第二次喔!”
但前提是要订得到啊啊啊啊~~~~
地址:台北市乐群三路301号
电话:(02)8501-5800
营业时间:11:30~14:30,18:00~22:00(周一、二公休)
http://www.raw.com.t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