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名称:呷哺呷哺
消费时间:2015年/4月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1500号
电话:0512-61735366
《呷哺呷哺》苏州东环大润发店
网志图文版: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1765
会吃《呷哺呷哺》是纯粹的意外事件。
之前老婆嚷嚷了好几次呷哺呷哺,但这个名称听起来不怎么吸引我,又听说
是吃火锅,更加提不起兴致。
我是正港台湾囝仔。在台湾,夜市旁边“青菜”一间火锅店,俗搁大碗吃到
饱又吃得豪迈,偶尔家里自己开伙,牛头牌沙茶酱打几颗蛋黄搅拌,沾火锅
料配饭那才叫得是滋润。在大陆,《小肥羊》、《海底捞》、《傣妹》这种
有些连饭都没有的火锅店吃过了,号称创新一人一锅的《战锅策》也吃过了
,我想,火锅店大概就这样,没什么特别期待。所以虽然一直听老婆嚷嚷,
本来也安排好去吃,却两三次阴错阳差其它事情耽搁了,一直没吃过《呷哺
呷哺》。
这次公司办春酒晚会,我雄心壮志报名吉他弹唱汪峰《勇敢的心》,没想到
初选就被刷下来了(泪),后来公司很好心,每人送一张大润发50元礼卷,
于是我跟老婆拿着礼卷,不用白不用,跑到一年到头难得去几趟的苏州东环
大润发店,打算便宜买几个菜肉,回家自己开伙。
推车经过外围商家,刚走没几步路,我就被老婆叫住了:“呷哺呷哺耶!”
果然是阴错阳差,这次跑不掉啦。进到店里一坐下,四周环境让我马上有种
时空穿越的错觉,以为自己大学放暑假,和老妈骑噗噗摩托车,跑到了家里
附近的《小丸子涮涮锅》——高雄右昌军校路一家小火锅店。
看起来,真的一模一样!
疑似老家涮涮锅店面,原封不动被搬到苏州大润发了(烟)。
店员看我老婆怀孕,挺著大肚子,一直推荐我们坐墙边矮桌子,幸亏老婆想
省钱不吃大锅,于是我们坐上高椅凳,我一坐上去,就有经典怀旧的味道,
看着眼前一个个小圆圈跟小圆锅,真是舒坦。
不过再看看眼前的菜单,并非好久不见的牛/羊/猪大众锅、海陆霸王锅,
而是锅底、肉类、拼盘、加上各种其它料理,再看到调味3元/人(免费续添
?!)、主食米饭 2(还好算是有饭),马上我从台湾小丸子被拉回大陆傣
妹。
毕竟,这是苏州呀!
于是我跟老婆如同海底捞傣妹一般,点了些肉类跟拼盘,不久,菜上来,我
再看看眼前,不是原先期待的一锅煮好的经典三妈臭臭锅,而是有点像自己
掏料理的可利亚,唯一不同的是,坐在高脚凳上,还有一个大锅变成两个小
锅。
这不是涮涮锅,我在心里下了注脚。
其实也还不错,有吃火锅的感觉,可是几个大拼盘配上一个小锅子,不搭,
并且自己夹自己放等锅煮熟,几次来回时间久了,坐在高脚凳有点后悔,当
初应该选矮桌子的。
那个秘制呷哺调料,菜单上有加个大拇哥,本来我想依台湾习惯点沙茶酱,
被大拇哥打动了,同样也是后悔了。在吃火锅配呷哺调料的时候,我一直觉
得这味道很熟,但又说不出在那吃过了,后来吃到后半场,配上调料口感稍
觉恶心,我才想起来,之前在哪火锅也是搭这黄黄酱料,吃到后面也是稍觉
恶心,于是我记住了,还是台湾的牛头牌沙茶酱搅蛋黄好,真正是王道呀,
话说,我在大陆没看过有人这样配火锅酱料的,老家高雄的《可利亚》,可
是贴心在酱料区有一篮子蛋,还有专业的筛蛋黄勺子呢!
虽然吃不到老家乡味,但以台湾话来讲,吃一咧“气味”耶娘娘,那个貌似
涮涮锅的环境气氛,还是让我有揪甘心耶的感觉喔。
因为写这篇文章,照惯例我百度了一下《呷哺呷哺》:“北京超人气吧台式
小火锅!”、“16年的品质坚持”、“全国直营餐超400家”、“呷哺呷哺源
自于台湾,1998年在北京创立,……,从2009年开始,一直位列“中国餐饮
百强企业”。
2014年12月17日,呷哺呷哺于香港上市,被美誉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呵
,以老家喜欢挂在嘴边的话来讲,这是台湾之光。
我是离创业很远很远的写书仔,不过作为苏州一吃货,也有自己非常不专业
的点评。小店的话,档次和消费水平不高,不适合像《海底捞》《小肥羊》
开在顶级商圈,像是苏州园区圆融星座的《战锅策》,就是因为把平价餐厅
摆错位置,才会每次去都不用排队。我在吴江上海有经过马路旁边小餐店,
因为客流量不多,看起来都是在危险边缘。这方面我觉得呷哺呷哺定位蛮好
的,开在大润发里,不用担心客流量,而大润发本身是平价量贩店,搭得上
呷哺呷哺的人均水平,另外,快捷用餐的高脚凳能增加面积周转率,也很适
合大润发的消费特性。
无论如何,这次终于一尝《呷哺呷哺》,还是挺值得的。等五月老妈来苏州
,帮老婆坐月子带小孩,我肯定要带台湾的老妈去尝尝——山塞版的《小丸
子涮涮锅》!
延伸阅读:
台湾小火锅经典:《三妈臭臭锅》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599
幸福小火锅:《战锅策》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25
三十年高雄,可利亚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