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转载与引用都必需注明:
转载自 T大的民间信仰与研究笔记 FB与PTT
这篇是回复网友近日在我脸书粉丝团的来信发问,也与我长期的研究有关,于是写了这一篇
,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中军府信仰的地理分布:
首先,就我个人的观察,所谓中军府在台湾王爷信仰的地理分布,北起台南北门(蚵寮保安
宫、三寮湾东隆宫与南鲲鯓代天府),南至屏东东港(东港东隆宫)与枋山(枫港德隆宫)
,八掌溪以北就没有中军府(岛内移民分香庙除外)。我认为这是受到海流的影响与澎湖群
岛的影响,送王船游地河的仪式在闽南沿海很常见,以:
泉州泉郡富美宫(萧府太傅)
泉州北石文兴宫(保生大帝)
晋江石狮斗美宫(代天监察武英侯 朱池李千岁)
厦门厦湾龙珠殿(池府千岁)
等庙宇的王船仪式较为知名。
但海流与澎湖群岛,造成福建放出的王船,泉州与晋江一带放出的容易到八掌溪以北;同安
与金厦一带放出的容易到八掌溪以南。
如:
泉州富美宫王船在台湾兴建庙宇,有明确记载者
最北:苗栗后龙 外埔合兴宫 富美七府千岁
次北:苗栗通霄 白沙屯五云宫 富美新大巡千岁
最南:嘉义东石 东石港先天宫 代巡三府千岁
北石文兴宫王船在台湾兴建庙宇,有明确记载者
最北:苗栗后龙 外埔合兴宫 文兴七、四府千岁
次北:台中清水 高美文兴宫 文兴四府千岁
最南:云林口湖 金湖新兴宫 文兴七府千岁
按照富美宫与文兴宫的传统,王船不设中军府,亦不设旗牌官、厂官爷与管船大王等王船相
关的神明。此造成台湾举凡是承接富美宫与文兴宫王船的庙宇,也不会设置中军府等王船相
关的神明。
二、中军府的历史性起源:
最早可以上溯到汉末三国时期的:中护军、中领军、中都护等禁军官职,为“护理中军”的
官职,意即监护、监理与监督中军。
护军、领军这样的官职最早是秦朝设置,一开始并非常设官职,职责是主持武将选拔与监管
武将(监军),在秦汉时代尚未确立“文官统将,武将统兵”的文官高于武官政治原则时,
要担任护军、领军通常必需是皇族宗室或相对受皇帝信任的近臣才能担任。
如:
汉高祖刘邦以陈平担任护军中尉,负责监察武将,也担任刘邦的随军参谋。
汉灵帝刘宏设置西园军(西园八校尉)负责洛阳的禁军,以上军校尉、中常侍蹇硕(宦官)
为统领,蹇硕以下最重要的部队即为中军校尉袁绍统领的中军。曹操掌政后,设置中护军、
中领军负责统帅许都(许昌)、洛阳与邺城的禁军,也作为随身的侍卫统领。曹丕篡汉后,
始成为朝廷的常设官职。蜀汉承袭汉制,设中都护与卫将军,负责统领京城禁军,也负责监
察武官与武官的选拔。
以下从三国分析中军官职与曹孙刘三家的文武构成,讨论中军官职的重要性:
曹魏集团的构成以这三种出身为核心班底:
1.曹氏与夏侯氏宗亲
曹氏如: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曹爽
夏侯氏: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夏侯霸
2.豫州颖川郡与谯郡(曹操同乡)出身,以及曹操主政兖州时投效的文臣武将
文臣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陈宫、陈群、钟繇、杜袭、毛玠、满宠、桓范、陈矫、
杨修、蒋济
武将如:史涣、韩浩、乐进、于禁、典韦、许褚
3.原先黄巾军与原本效忠北方各割据军阀的降将,以及曹操任司空与丞相,开府治事后征辟
入府的属官
文臣如:贾诩、司马朗、司马懿、王朗、桓阶、华歆、陈琳、崔琰、孔融
武将如:张辽、张郃、陈登、徐晃、臧霸、庞德、王凌
蜀汉集团的构成以这四种出身为核心班底:
1.跟随刘备一路转战的老臣
文臣如:简雍、孙干、糜竺
武将如: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刘琰、袁綝、糜芳(降吴)、士仁(傅士仁)(降吴)
、关平、关兴、张苞
2.刘备在荆州时投入麾下的文臣武将
文臣如:诸葛亮、庞统、伊籍、马良、马谡、潘濬(降吴)、陈震、杨仪、蒋琬、廖立、郝
普、向朗、向宠、宗预
武将如:黄忠、魏延、廖化、霍峻、高翔、卓膺、冯习、傅肜、傅佥、刘封、邓方
3.刘焉、刘璋父子主政益州时,自外地移居益州的文臣武将,绝大多数是荆州与关中人,称
“东州派”
文臣如:法正、刘巴、许靖、邓芝、董和、董允、费祎、吕乂、陈袛
武将如:吴懿、吴班、李严、孟达(降魏)、费观、罗宪
“东州派”源自于刘焉与刘璋父子主政益州时,引入荆州同乡作为其嫡系文武,将自荆州与
关中移居益州的流民编为自己的私兵部曲,称“东州兵”
4.益州本地出身的文臣武将与无派系降将
文臣如:李恢、秦宓、费诗、尹默、谯周、杨洪
武将如:黄权(降魏)、马超、马岱、王平、姜维、马忠、张翼
孙吴集团的构成以这四种出身为核心班底:
1.孙氏宗亲与孙坚任长沙太守时的老臣与部曲
宗亲如:孙静、孙翊、孙桓、孙朗、孙瑜、孙皎、孙峻、孙綝
武将如:祖茂、程普、韩当、黄盖、陈武
2.孙策主政时投入麾下的文臣武将,这一派人多为徐州与江北(扬州九江郡、庐江郡)出身
,称“淮泗派”
文臣如: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步骘、芮玄、滕胤、诸葛恪
武将如:周瑜、吕蒙、吕范、吕岱、蒋钦、周泰、董袭、徐盛、潘璋、甘宁、凌操、凌统、
丁奉、朱治
基本上,自二宫之变与诸葛恪倒台后,淮泗派的政治影响力已经消亡,东吴后期政治以宗亲
与扬州本地文臣武将为主导
3.江南出身的扬州文臣武将,江东朱张顾陆四姓
文臣如:顾雍、陆绩、虞翻、阚泽、陆凯
武将如:全琮、陆逊、陆抗、贺齐、朱桓、朱然、朱据、施绩
4.曹魏与蜀汉降将
文臣如:潘濬、诸葛靓
武将如:靡芳、士仁、文钦、唐咨
其中:
曹魏的中领军由史涣、夏侯渊、韩浩、曹真、曹休、夏侯尚、陈群、蒋济、曹羲、夏侯玄、
司马师、司马昭与司马望担任
蜀汉的中护军先后由:
陈到(刘备亲卫“白毦兵(白耳兵)”统领)
法正(尚书令,领护军将军)
李严(骠骑将军,领中都护,都督中外诸军事)
赵云(镇军将军,领中护军)
向宠(中领军,都亭侯)
费祎(后军师,领中护军,录尚书事)
姜维(卫将军,录尚书事)
陈祗(侍中,领镇军将军,录尚书事)
诸葛瞻(卫将军,录尚书事)担任
孙吴的中护军仅有周瑜担任,禁军此后皆由孙权直接指挥。孙权死后,孙峻、孙綝先后以大
将军官职控制禁军,直至吴景帝孙休诛杀孙綝,以张布为中监军统领禁军,吴末帝孙皓时恢
复皇帝直接指挥禁军。
在曹魏,史涣与韩浩是跟随曹操起兵的同乡老臣,其他担任过此职务的都是曹氏与夏侯氏宗
亲。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控制朝政时期,则由司马氏宗亲担任。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
马家得以平定淮南三叛,以三代四人的时间完成篡夺曹魏的资本,得益于司马师与司马昭兄
弟先后担任中领军,使得曹魏不少文臣武将受过司马家提拔,进而忠于司马家,而非忠于曹
魏皇族。
文臣如:贾充、王肃、王沈、钟毓、钟会、卢毓。
武将如:王昶、王基、石苞、胡遵、胡烈、邓艾。
在蜀汉,赵云与陈到是跟随刘备起兵的老臣,法正是刘备攻克益州与汉中的参谋,李严与诸
葛亮同受刘备托孤。费祎、姜维是诸葛亮北伐的臂膀,前者是诸葛亮指定的政治接班人之一
,陈祗与诸葛瞻则是蜀汉后期主政内外的重臣。
除了姜维是降将与诸葛亮的门生,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法正、李严、费祎与陈祗皆是东
州派出身。
在孙吴,统兵将领与世家大族皆有各自的私兵部曲,真正由孙氏皇族掌控的军队仅有禁卫军
(左右无难军、解烦卫与车下虎士),且直接由孙氏皇帝指挥。
然而,蜀汉长年在魏蜀战争中主动发起进攻,军事重心一直在作为北伐基地的汉中平原;孙
吴则受到部曲制(世袭领兵制)的影响,禁卫军可以看作是皇帝与孙氏宗室的私兵部曲。故
在此两势力,统掌禁卫军的中领军、中护军,其军权皆不如彻底执行军队国家化的曹魏来得
重要。
由此可见,在魏晋时代,掌握禁军兵权的中领军、中护军两职,必需由与皇帝相当亲近的武
将担任。西晋及六朝原则上延续魏制,以中军为中央禁军,整体战力远高于地方的州郡兵。
到隋唐时期,护军一职为未有实权,荣誉性质的“勋官(散官)”,唐代后期设置左右神策
军为禁军,以宦官为护军中尉统帅。护军这个官职,在宋代以后逐渐消失。
宋代禁军称殿前司(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都检点)
明代禁军称五军府(五军都督府)及亲军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另有以密探功能著名,被
赋予很多神秘与传奇色彩的锦衣卫(镇抚司、北镇抚司、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清代禁军分为负责紫禁城的领侍卫府,以及负责北京城的九门提督府,
“中军”一词在明代时为京师五军都督府之统帅与主力,在清代时泛指绿营各营的统领,逐
渐与统帅一词的词性相连结,成为一种对军事统帅的代称。
三、历史上的中军官职,跟台湾王爷信仰常见的中军府,有什么关联?
在我看来,王爷信仰是一个庞杂的统称,实际上可以粗分为:“天帝使者(代天巡狩)”、
“瘟神”、“英雄崇拜(功国神灵)”、“地方守护神”与“阴神升格”等多种不同的形式
。
所谓的“天帝使者”即为“代天巡狩”,所谓的王爷信仰,其神格就是因为这个职衔得以提
升。一般来说,“代天巡狩”与“王船信仰”挂钩,没有王船就没有代天巡狩,所谓的中军
之所以隶属于王爷信仰的范畴,正是因为“代天巡狩”。
《大明律卷十一 ,礼律,祭祀》:
凡私家告天拜斗,焚烧夜香,燃点天灯七灯,亵渎神明者,杖八十。妇女有犯,罪坐家长。
若僧道修斋设醮,而拜奏青词表文,及祈禳火灾者,同罪。
祭天(祭祀天帝)是皇帝的权利,各级官员与民间皆不可祭天。于是自明代以后,民间出现
祭天的替代方案,也就是祭拜“天帝使者”,诸如:“代天巡狩”、“玉皇太子”与“玉皇
公主”等足以代表天帝的神明。
因为“代天巡狩”,所以有权统御天帝之禁军亲兵,故而一般需要设置一位中军府作为随行
的武将与参谋。台南土城仔圣母庙(鹿耳门正统圣母庙)的将军府,我认为也可以被视为中
军府的变体。
然而,鹿港的王爷信仰可以视为例外,因为鹿港并没有王船信仰,这可能也是受到海流与澎
湖群岛的影响,造成福建放出的王船很难漂流到彰化海线。鹿港王爷信仰的“代天巡狩”,
我想源自于“拜见上苍”与“玉旨印”,以及传抄自原乡的说法。鹿港庙宇在夜巡前,各庙
宇的王爷(鹿港人称:恩主)会降乩指示要拜见上苍。神轿要放“玉旨印”象征代天出巡。
鹿港王爷的代天巡狩性质,虽然受限于地理因素未有王船信仰,但可以体现在仪式的细节,
就像下图这只王令,以“钦命大总巡”尊称鹿港永安宫的薛府王爷。
https://i.imgur.com/NOVEgdc.jpg
例如:
鹿港奉天宫 苏府王爷 为 南北大总巡
鹿港永安宫 薛府王爷 为 钦命大总巡
鹿港护安宫 吴府王爷 为 代天南巡
鹿港文德宫 温府王爷 为 敕封统平王
鹿港六路头 池府王爷 为 总制总巡王
鹿港本坛宫 七省按君 为 代天巡按
以东港迎王来说,为何中军府使用白色王令,中军府轿班要穿白色轿班衫?
清代八旗分为上三旗与下五旗:
上三旗:镶黄、正黄与正白
下五旗: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
其中,皇太极以两黄旗为亲卫,称内二旗
清代以从上三旗选出领侍卫内大臣与宫中侍卫,内务府总管也多由上三旗选出。也因此,东
港迎王中代天巡狩五府千岁与中军府的王令,除了五千岁(灰色)与中军府(白色),其他
皆是用代表五方的颜色:
https://i.imgur.com/EzuYc0L.jpg
https://i.imgur.com/BzCWTGv.jpg
此二图转载自网络
中央 大千岁 黄色
南方 二千岁 红色(轿班衫是粉红色)
北方 三千岁 黑色
东方 四千岁 绿色
西方 五千岁 紫灰色
https://i.imgur.com/jIy2G7z.jpg
此图为东港东隆宫壬寅年值年中军府,按东港传统,恭迎中军府后才可以开始建造王船,象
征新一科迎王祭典的开始。
迎王一共需要请三位中军府:
一位正科中军府,负责确保迎王祭典顺利进行二位值年中军府,负责监督王船建造
其中,东港忠烈宫明修堂奉祀的刘中军,为历任中军府之统领,为1904年第一次东港迎王(
甲辰正科)之中军府,经忠烈宫主神开台圣王(醒化天尊开台延平郡王)向上苍请求,留镇
东港忠烈宫担任副主神。
东港汕尾旧嘉莲宫与后塭大清府嘉莲宫为大千岁过夜的行馆,东港灵帝殿何府千岁为1904年
第一次东港迎王的大千岁,故而忠烈宫、旧嘉莲宫、大清府嘉莲宫与灵帝殿皆必需在迎王科
年设置中军府神位,送王时送上王船与五府千岁一同回天缴旨。
以蚵寮保安宫与南鲲鯓代天府来说:
单尊的中军府,在部分分香庙(如:板桥北天宫、中和北海宫)被视为与千岁同级,称:中
军府千岁。
也发展出将中军府奉为主神的庙宇:
仁德 上仑中军宫
仁德 开基中军宫
另外,也有网友来信提问:旗牌官、厂官爷与管船大王的区别,这里受限于篇幅,我将在下
一篇文章讨论。
简单来说,旗牌就是 王命旗牌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