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上来写东西了,因为前阵子比较忙,现在忙完了,所以比较有空,我也来谈谈这
个问题。就我个人看来,这个问题可以分成好几个层面来讨论:
1.辖境(祭祀圈、分灵宫)
2.正统性争论
3.祭祀圈重叠(未必是两间妈祖庙重叠)
4.祭典活动
5.网络行销与声量
6.管理人事(这个第四点密切相关)
我们逐一来讨论:
1.辖境(祭祀圈、分灵宫):
我先就我所知,整理全台几个主要妈祖庙的祭祀圈范围:
松山慈祐宫:锡口13街庄
台北关渡宫:关渡5角头
中港慈裕宫:竹南堡53角头
旱溪乐成宫:大屯18庄头(但一直有争议)
大甲镇澜宫:大甲53庄头
梧栖朝元宫:梧栖街庄7角头
大庄浩天宫:大肚中堡53庄头
新社九庄妈:新社、石冈、东势9庄头
鹿港旧祖宫:鹿港全镇、同安寮12庄头(同安寮请妈祖)
彰化南瑶宫:南瑶宫10妈祖会分灵范围
麦寮拱范宫:麦寮、仑背、褒忠、东势、台西
云林六房妈:斗六(大北势股)、虎尾(过溪股)、斗南(斗南股)、大埤(五间厝股)、
土库(土库股)
西螺太平妈:西螺堡53庄头
北港朝天宫:笨港街庄8角头
朴子配天宫:朴子、东石、太保、鹿草、布袋
新港奉天宫:新港、溪口、六脚
台南大妈祖:整个府城
安平天后宫:安平10角头(原有8个角头,加入五期重划区2个新角头)
鹿耳门两妈祖庙:台江16寮(安南区16庄头)
下茄苳泰安宫:下茄苳南北堡36庄
角宿南路妈:燕巢、冈山、桥头、田寮、阿莲18庄头
鼓山龙泉宫:凤山旧城13角头
凤山双慈亭:凤山(凤山城、赤山)
五甲龙成宫:五甲
新园新惠宫:新园、崁顶36庄头
东港朝隆宫:东港7角头
万丹万惠宫:万丹、竹田36庄头、万丹街庄8角头
东石港口宫(笨港口、蚶仔寮妈)其实很庄头庙,那是因为东石数量庞大的“旅北乡亲”与
“旅高乡亲”不断分灵建分宫,又有维持“扶乩济世”传统,所以形成紧密而强大的祭祀圈
。
关渡宫则是北部五县市(台北、新北、基隆、桃园与宜兰)的大庙或庄头在做“年例祭典”
的时候,习惯上都会请“关渡妈”与“尪公”来坐镇,这点可能是受到开垦历程的影响。
大甲妈的信仰圈强大,除了有固定的绕境以外,他也是大甲、大安、外埔与后里53庄头的共
主,就算这53庄头当中也有妈祖庙(如:日南三庄妈、后里慈厚宫),但也承认大甲妈“大
境主”的地位。
云林六房妈跟新社九庄妈,一直坚持不建庙,以每年轮值的方式维持宗族(六房妈早期为莆
田九牧林氏渡台的祖佛,又称“老祖姑”)与庄头(九庄妈九庄轮祀)传统,这样也就形成
的紧密的祭祀圈。
北港朝天宫……我想除了因为大甲妈早期是到北港会香以外,北港本身也有元宵节(上元节
)绕境跟迎妈祖的传统存在。再者,很多北部庙宇做“年例祭典”的时候,都会去请关渡妈
跟北港妈。而且,如果以“镇宅”来说,最多人分灵的还是北港妈,一来是交通因素,二来
是因为北港妈以佛教科仪祭祀,是比较“文驾”的,不像港口妈以扶乩济世为主,比较“武
驾”。
所以,大甲妈与北港妈的讨论度,可说是早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就已经是信仰圈遍布全台。
西螺太平妈辖西螺堡53庄头,鹿耳门两间妈祖庙(北汕尾天后宫、土城正统圣母庙)辖台江
16寮。乍看之下讨论度应该要很高才对。
但是,这些妈祖庙其实都遭遇不断有“正统性”被挑战的问题,其实“正统性”问题的背后
,我观察有泰半是因为“信仰圈重叠”(如:西螺太平妈与新街老大妈,鹿耳门两妈祖庙)
有关于妈祖庙的“正统性”之争,这点就跟“宗教政治”有关。特别是当1980年代开始,政
府逐步解除对民众前往中国大陆的限制,许多妈祖庙开始前往湄洲祖庙谒祖进香。当然,中
国的宗教史蹟受到文革十年破坏甚深,这使得台湾的宗教界与南洋华侨界开始不断捐资重建
。
也因为这样……当今的湄洲祖庙,“朝天阁”与“中殿”是由鹿港旧祖宫捐款重建,“大牌
楼”与“梳妆楼”则是由北港朝天宫捐款重建。
正因为鹿港旧祖宫在1980到90年代,对湄洲祖庙重建出钱出力,而且可说是最早前往湄洲进
香的台湾妈祖庙,因而获得“开台湄洲妈祖”的殊荣。
白沙屯妈祖会在最近八年爆红,这点其实很多老白沙屯人都不大理解(白沙屯妈祖附近好几
间王爷庙,都是外地人不大会去,但当地人都会去的),其实那真的是跟“台湾庙会情报局
”、“白沙屯妈祖网络电视台”与“宝岛神很大”有关。……这就是真的跟网络行销与网络
声量有关了。
新港奉天宫的讨论度,除了因为大甲妈以外,最近五年在网络上爆红的“金虎爷”也是一个
重要原因。说真的,我根本觉得新港奉天宫快要变成“金虎爷庙”了。
顺带一提,有很多大甲当地人与老信徒,会在大甲妈到新港驻驾以后,自己到北港参拜。
另一个问题,比如说麦寮拱范宫或东港朝隆宫,那是因为当地还有王爷信仰(麦寮有光大寮
聚宝宫萧太傅,东港有东隆宫温王爷),甚至于王爷信仰比起妈祖更被当地人重视(东港就
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也就会造成妈祖相形之下比较少被提及与讨论,这也是一种“祭祀圈
重叠”。
梧栖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案例,住街路跟靠海的人会去拜朝元宫(梧栖妈),住靠清水的人会
去拜浩天宫(大庄妈)跟清水紫云岩,住靠龙井的人则会去拜永天宫(鸭母寮妈),呈现出
很明显的祭祀圈壁垒,也就没有一个像大甲妈那样的“共主存在”。
屏东新园有新惠宫(妈祖)跟仙隆宫(神农大帝)两间大庙,当地人更重视仙隆宫,仙隆宫
就是俗称的“新园仙公庙”。就像下面版友提到的,这跟新惠宫祭典绕境的中断有关,这多
少就跟管理委员会的人事问题相关。
屏东南州则是把原有的王爷庙(瑞清宫)跟妈祖庙(复兴宫)合并成一间新庙“溪洲代天府
”,但是王爷在大殿,妈祖在后殿,由此可知当地人是比较重视王爷的。
屏东林边则是王爷庙(忠福宫三山国王)跟妈祖庙(慈济宫)设置同一个管理委员会,但是
祭典与绕境主要以三山国王为主,由此可见三山国王也是相对比较被重视的。
很多老庙讨论之所以不高,很多老庙之所以会没落,除了跟“宗教活动高龄化”与“管理组
织僵化”这两个原因有关,很大程度上也跟“祭典活动”有关……很多老庙因为管理组织无
心无力,祭典活动也开始马虎,最后就陷入“没有香火”的“恶性循环”。
会造成管理组织无心无力,其实就是跟“高龄化”与“僵化”有关。特别是在很多乡下的庄
头庙,因为年轻人泰半移居大城市,特别是台北高雄,随着有“同乡组织”出现,开始有“
分灵建宫”。所以也就造成“祖庙香火稀零”,但是“分灵宫香火鼎盛”的现象。
而且,因为早期所谓的旅北或旅高移民,特别是来自云林与嘉义的,泰半从事高风险,职伤
率相对较高的劳力密集型产业。所以,这些分灵宫坛,泰半都会有“扶乩济世”,提供他们
信仰方面,抑或是医病治伤方面的需求。
所以,很多时候,一间庙宇会“香火鼎盛”,讨论度会高,那是很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
但我不得不说,对现代庙宇而言,“网络行销”与“网络声量”确实是需要被重视与经营的
区块,“白沙屯妈祖”确实就是一个“网络行销”与“网络声量”相当成功的案例。
我们从很多案例的交叉比对看到,很多古庙最后讨论度不高,一来有地理因素的问题,二来
有管理委员会人事与经营层面的问题,第三则可能有祭祀圈重叠的问题。
很多传统祭典与绕境,抑或是传统阵头,发生人员断层,甚至最后停办与消失的原因,泰半
多跟庙方管理委员会的人事问题相关。
像是台北大稻埕的五月十三迎城隍没落,抑或是下面版友提到的台中“大屯十八庄迎妈祖”
闹双包,很多都是庙宇的管理人事问题造成的。
祭祀圈重叠最常见的,就是“两间妈祖庙”与“妈祖与王爷”,庄头当地的开发历程、职业
分布与人口流动……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当地人选择“重视妈祖”还是“重视王爷”。
在南部,可能是“重视王爷”居多,但当地人还是会去拜妈祖庙,只是庄头的祭典与绕境以
王爷庙为主。
在中北部,则是“重视妈祖”居多,所有的大小祭典,特别是年例的“谢平安(收获祭)”
都要去妈祖庙请一尊副驾来坐镇。竹南在端午节年例的“洗港净江”要以中港慈裕宫妈祖庙
为核心,境内其他庙宇(王爷庙居多……竹南的王爷庙很多,但共同奉中港妈为“境主”)
为辅。
这些都不一定,只能说多少跟庄头的开发历程、职业分布与人口流动……这些因素都有关系
。
以上,欢迎大家讨论。
另外,如果要观察一间宫庙的信仰圈,其实可以观察摩托车与汽车上绑哪间庙的平安符香火
袋。就我在双北市所见,最多摩托车上绑的是:北港妈、松山奉天宫、松山慈祐宫与芦洲涌
莲寺的平安符香火袋。大龙峒保安宫跟艋舺龙山寺的还没有特别多。
台南的话……天坛跟南鲲鯓代天府的香火袋绑车上的最常见,西罗殿、安平天后宫、北汕尾
天后宫跟土城圣母庙的都很常看到,最常看到的还是天坛的香火袋。
东港……就几乎每一辆在地的车上,都是东隆宫的红绫跟香火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