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台南妈祖庙的一些轶事

楼主: gn01223489   2018-04-23 11:53:14
※ 引述《pipimars (屁屁马)》之铭言:
: 推 fruit1231: 依目前的说法是 土城圣母庙 鹿耳门天后宫 两间庙都拥有 04/22 19:12
: → fruit1231: 古早被冲毁的天后宫 妈祖的神像 04/22 19:12
: → fruit1231: 土城拥有古天后宫的镇殿妈祖 鹿耳门天后宫则是有开基妈 04/22 19:14
: → fruit1231: 总之 两边都有拥护者 04/22 19:14
: 土城捡到王船后
: 1916年民国五年保安宫落成
: <<引用>>
: 海安宫修建洽请妈祖宫村落接回寄祀在该宫鹿耳门镇殿妈祖及其他神像,但因当时
: 妈祖宫庄尚未重建妈祖宫庙致无法照办,海安宫转洽土城人士同意接去与观音并祀于
: 保安宫后殿(系属附祀,亦属寄祀)。
: 截取于台湾风物第31卷第4期(捏改古匾及篡改庙名攷证/卢嘉兴)之部分内容
: 简单来说妈宫就是穷庄
: 穷到大水冲毁妈祖庙后,只留小尊的开基妈祖和其他小神像在村庄轮祀
: 其他镇殿等大型神像就沦落到水仙宫 后到海安宫
: 因此让人有机可趁将其他神明迎请到他们那边
这说法逻辑有点怪怪
当时并未有正统之争,如显宫为古祖庙之继承者,何以任海安宫将原属神尊转移至他人之手
海安宫岂如此草率?
有一说法是海安宫当时也不知道古庙之下落,亦不知征询何方,首先洽询显宫,经显宫否认并指导其向土城问
故才由土城迎回鹿耳门妈
穷庄之说,下面我一并提出我的看法
: <<引用>>
: “玉勅庆安宫往土城仔请妈祖时期”
:   迨至民国廿九年(1940),已颇为庞大的“西港仔香”,因鹿耳门溪的请水交通相当
: 不方便,适时溪北的土城仔方面表示欢迎,乃决议改往土城仔保安宫进香,易“请水”为
: “请妈祖”,迎请土城仔妈祖回西港鉴醮看热闹,进入第六阶段“玉勅庆安宫往土城仔请
: 妈祖时期”
: 前后只有七科,民国四十七年(1958)的“戊戌香科”结束
: 请水交通不方便是一个借口,
: 民国初年土城加入土城72庄的香境
: 而土城有过去旧鹿耳门时期的镇殿妈祖
: 加上庆安宫妈祖分灵至旧鹿耳门妈祖庙
: 才会跑去土城请妈祖
: 那...为什么不去显宫的炉主家请妈祖呢?
: 简单来说就是穷...
: 一间大庙跑去穷庄的炉主家迎请妈祖多没面子
: 就像...东门大人庙落魄成这样
: 保西代天府(归仁大人庙)现在不认为它是其分灵庙
: 甚至自称是三老爷开台祖庙
: 龙泉井庙自称最早的清水祖师庙若是为真
: 且台南“清水寺”、“四鲲身龙山寺”以及“三峡祖师庙”皆是从此分香出去的
: 现在不也是不回去谒祖
: 各自为开基祖庙
说西港因显宫小而改去土城之说,这西港人会有意见吧....
如果查人口数来说,土城区域内的土城仔庄及青草仑庄明治45年时(1912)
,两庄人口合计仅2084人,与邻近的安顺寮庄(3216人)及和顺寮庄(3151人)
相较并不算大,可谓地广人稀,迎五王上山后所建之庙宇(1915年)亦非现今的巍峨大庙
而仅是一普通庙宇之规模
至于没面子一说,早期之请水, 通常只有西港五角头出轿出阵, 规模较小且仪式较为简单.
而从土城请妈祖时代开始, 参与迎请妈祖的阵头越来越多, 因此在1988年之香科,
庙方遂将遶境正式并入迎妈祖的行程. 从那时开始,
迎妈祖遶境之规模, 已直追正式刈香之遶境.(引自西港说法)
显见本非全境参与,而是仅为西港五角头之活动,况且如顾虑面子为真
那原本觉得没面子,土城退出后反而不会觉得没面子?
还变成妈祖压后?
作者: cliff880528 (万恶的考试)   2018-04-23 12:21:00
我再补充一点 我姨婆就是道地显宫人 以我爸的回忆 去找我姨婆时 当时只是一个为了捕鱼方便而生的小聚落没有一个恰当的地名 而他们所现在所称的开基鹿耳门妈(我姨婆他们称四妈祖 这部分我回乡有机会再问详细点) 是放在一间类似活动中心的一楼平房 并非像他们所说的炉主轮祀
楼主: gn01223489   2018-04-23 12:25:00
有看过说法是公厝之前显宫沿革好像有写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