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
: 大家互相讨论~
: 您所说的那些村庄都靠近西港~
: 尤其是溪埔寮跟公塭仔是西港香科蜈蚣的主庙~
: 不可能因为交通不便而不渡河~
: 而且西港大桥1932年完工~
: 在这之前是否有便桥可以方便西港往新吉庄等地方!?
: 另外这篇有曾文溪到日治时期堤防建成前的改道历史~
嗯,因为重要所以值得
但既然要到这些庄头都必须渡河南下,那因为渡河导致交通不便似乎就不大合理
再者,自1856年至鹿耳门请水到了1871年大水冲毁旧天后宫后
1874年仍选择至鹿耳门旧址水路请水,这条香路到1940年方止
共延续了将近100年的时间,又怎会因转往土城而废弃?
难道旧天后宫重要性不如其他庄头?
而cbr大也提到西港大桥在1932年落成
在此之前我猜应该没有便桥通往新吉庄等地方
如1928年发生的翻筏事件,即是因为香阵搭乘竹筏从管寮到下面厝
而西港大桥在1932年落成,却在1940年宣称交通不便改至土城,似乎可以看出不合理
: 另外这篇有曾文溪到日治时期堤防建成前的改道历史~
: http://ppt.cc/rnVb
cbr大提供的讯息大概可以整理成这样:
(1)1823年以前的曾文溪:出海口是现在的将军溪口,其走势是往西北走
(2)1823年:主流改向西走,自鹿耳门出海
(3)1871年:与1823年类似
(4)1911年:即目前的样子
参考网站如右:(http://ppt.cc/ZVe7)
显示自1823年曾文溪出海口改道西南后,要到鹿耳门应该都是需要渡河
但在找寻曾文溪改道资讯时,找到了一份1871年的地图(http://ppt.cc/9oEe)
发现途中所绘之鹿耳门当时仍为海外沙汕并未与陆地相连
显示至少在1871年到鹿耳门请水应该还需要乘竹筏之类的!?困难度应该更高
: 不知道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历史资讯!
: 至于土城妈祖的故事~
: 当时土城大庙要从保安宫改称圣母庙需要一些有力的支持~
: 其中西港正是一个有力的宣传~
: 如果土城允诺西港赞助刈香时大部分经费~
: 西港改往土城请妈祖并非不可能~
这里cbr大应该说反了
保安宫改名圣母庙其实是1960年的事,但土城参加西港香是1940年,退出是1958年
所以是退出后才改名
而cbr大所说允诺赞助刈香大部分经费,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八卦或资讯提供?
如果是这样所费代价也太高了...
且如上面所疑,为何放弃北汕尾香路?
: 至于土城妈祖的问题麻.......
: 去海安宫迎回是迎回~
: 但我还是确信当初土城保安宫就有奉祀妈祖(海尾事件)
: 至于谁是开基~
: 我个人是认为~
: 两间应该都有当初随国姓爷上岸的神尊!
我得意思并非土城是开基,土城本来好像也有圣母
我的意思是土城有自海安宫迎回妈祖,因此妈祖原本来源是旧天后宫无疑
但是,北汕尾的妈祖是如何认证该尊来源即是旧天后宫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