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回一篇。我就是法金ARM转投顾研究员。
严格来说,我在国内某投顾,境外基金总代理的研究企划部,产品分析人员
在台湾研究员的缺真的很少,而且研究的重点是后续行销,最终带进下单量
毕竟这里是金融业不是研究所
投信:产业研究员+基金经理;个股研究员
投顾:产品研究员+行销企划(Me);个股研究员;总经研究员
金控:总经研究员;外汇研究员
证券:总经研究员;个股研究员
(粗略划分)
一些人私讯问我这些问题的,我一起回
Q: 你的背景,当初怎么做这个转换的?
A: 114经济系,修过财务管理、初会、期货与衍金(我现在觉得工作上有用的课)
先上山做ARM,每天Call新户、跟顾客拿财报、报告案件、追业绩、卖理财
两年多之后,我想转做投资研究,于是离职去英国念投资学硕士,开始考CFA L1
回台湾后,加入现职,到现在刚好也是满两年
去年刚拿到CFA Charter
(BTW, 我去英国的那年27岁)
Q: 现在工作的内容
A: 我从事的工作是境外基金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大概有三个面向:
市场(20%):追踪市场指数、经济指标、新闻头条
产品(30%):了解基金的投资哲学、基金持股变化
行销(50%):写新闻稿、做投影片、办说明会
括号内的比例是比重,你会发现这个工作我花最多时间是在行销上
研究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只要抓到某个数字的趋势、转折、或杂音
重要是如何将概念传递给业务或投资人知道,进而愿意买进你推荐的标的
可以写成研究报告(给业界看)、投影片(给业务看)、新闻稿(给大众看)
因此,文笔很重要!
Q: 对这两种工作的心得与看法。
A: 我相信贾柏斯的一句话“Connecting the Dots”,所有的经历,未来都有用
ARM/RM的工作并没有大家说的“难有专业”、琐碎之中也有黄金
授信的5P,你有领会其中的精随吗?
如何跟顾客介绍商品?例如:授信条件、现金流规划
看顾客的财报,有发现不正常的地方吗?
这些能力,是我从ARM工作中带走的,然后用在现在投信/投顾产业,非常好用。
ARM/RM的目标是借钱(Debt)给这间公司
研究员的目标是买这间公司的股票(Equity)
判断要不要借钱/买股的前置作业大致相同,甚至说Equity的判断更宽松一点
以前工作最大压力的确就是数字压力:每个月追余额、理财手收、新户数量。
现在工作最大的压力来自:时间、品质、水晶球。
时间-有定期(周或月)要出的文宣品,word或ppt,还有不定期轮值的专题报告
品质-产出的东西要有逻辑、要有哏、够简单明确,最好一听马上就让人想下单
图表的呈现,是不是清楚,一般人看得懂吗?
水晶球- 市场跌大家问:该不该卖?还是要加码买进?(我也是人,我也会怕)
市场涨大家问:还可不可以买?还是要卖出?(我也是人,我也会贪)
现在该投资什么? (每个人风险属性不一样)
诸如此类,随时要能回答 (回答之前还要想一下对方立场)
Q: 履历会对于找Equity Research工作带有劣势吗?
A: 我承认这个业界很重视学历,而且这是有道理的。
你能在短时间阅读大量的资料,撷取其中精华,用白话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了解吗?
更何况这些资料大部分是英文。
这些,其实就像在学校念书的训练,啃原文书、画重点、写申论题,而且限时。
但这也不是说学历非顶尖就进不了这行
学历只有在雇主决定要不要找你来面试的瞬间起作用而已
如果你的履历上有一些那个职位常见的关键字,也是很有可能获得面试机会的
例如:研究、分析、投资、财报、AUM、Bloomberg...试着把这些字写进履历。
接下来就是面试的表现了
Q: 面试如何准备、在学该累积哪些能力
A: 如果你有业界经验,应该不需要这篇废文XD
如果没有业界经验想转行,通常没有研究资源,那就多看最近市场话题
听听双方的观点,然后选其中一方你认同的观点
有逻辑地告诉对方你的分析是如何,为什么?所以怎么推荐标的?
例如:2020美国大选。美股会涨?美股会跌?
通常这个业界...股市研究员喜欢说市场好,总经(债市)研究员喜欢说市场差
所以如果
要面试股市研究员,说:股市会涨,稳健操作,所以买股市(什么产业?)
要面试总经研究员,说:股市会跌,保守操作,所以买债券(哪些债种?)
在学的话:英文,听说读写都要顺畅。
买一点台股,知道怎么买,为什么买这档,他跟产业整体的比较。
如果有机会用Bloomberg,去玩一玩
想做个股研究员:台积电、鸿海、大立光近期财报、法说会重点
想做总经研究员:各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想做产品行销(Me):Office技巧、练文笔
想做境外基金(Me):比较ETF/主动型基金
想做法人业务:各国市场指数表现,说话技巧
但是以上的每一种都要涉猎
大概是这样
光投信/投顾就分多种研究员,真的很难讲清楚
另外,银行、保险、四大,也会有研究员
这些工作通常门很窄,而且不见得收新鲜人
我会鼓励学弟妹如果要加入金融业,不必急着现在立flag说“我当研究员”
可以先从最入门的工作开始,这些工作自然会跟“研究员”有些交流
从旁观的角度体会看看
如果是想转职做研究员,考CFA会是一个豪赌(All-in or Bluff)
一方面,考试真的很贵、要考很久、考试很累
另一方面可以测试自己是不是吃这行饭的料,如果已经考两三次还补习又没过的话...
而CFA就像猎人执照...
小杰刚拿到猎人执照时还很废
奇犽一开始没有通过考试,但经过贪婪之岛的训练后,隔年回来就辗压其他考生
重点是“念”啊!
CFA并不是加入投信/投顾的保证,更不建议没有要做这一行的人考CFA
金融界的“念”,我认为是像“研究报告的文笔”、“销售技巧”、“颜值”...等
以上心得
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