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16:56经济日报 记者叶忆如/台北报导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3832393
金管会官员前日(22)日表示,研议“建立传统型人寿保险门槛比率”,拉高死亡给付对保单帐户价值比重,市场解读高储蓄险恐从此绝迹,冲击国内占逾半数的新契约保费收入市场。 虽然许多寿险公司都说几年前就已开始转向卖保障型或高龄商品,未来也会已保障型为努力方向,但国人就是偏好短期储蓄险,业务员跟公司也不得不卖,数字会说话,金管会统计国内短期储蓄性质商品比重仍高达54%,相对保障与高龄化商品只有46%。寿险业卖与不卖高储蓄险面临两难!但冲击最大的恐怕还是一年卖逾4600亿元、靠保险佣金大赚手续费的银行业!
台湾人有够爱存钱!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Angus
Deaton)来台演讲时就说,美国人多半都不存钱,因此遇到了失业或是金融海啸冲击就很大。但台湾人不管几岁都在存钱,根本就是储蓄王国,到现在他还想不透原因?亚洲人传统历史习惯就爱储蓄,高储蓄率从定存延申到寿险商品,尤其是华人,亚洲华人区的银行寿险公司卖得最好的就是储蓄险,这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邻近的香港储蓄型保单宣告利率甚至可以喊到5~7%以上,一度造成中国人疯狂到香港买保单,台湾的高资产族有办法到境外去买的,也买了不少,不一定要在国内才能买高储蓄型保单。因此国内高储蓄型保单绝迹,对高资产族根本没差,影响的其实是一般
要攒退休金准备的上班族,无论是公务人员或是工薪族。
金管会认为,一方面国人消费习性偏好短期储蓄险,
一方面因为银行的利率变动型商品宣告利率高于银行定存利率,
还有银行主导通路过度集中销售高储蓄性保险商品,且通路为了追求业绩,
出现不当销售行为,不仅对消费者权益有影响,也衍生保险公司的资金去化问题,
不利未来接轨国际公报IFRS17,因为卖保单未来要付出费用而被视为“负债”,
未来2022~2025年接轨新会计准则后,所有契约都要依当时的市场利率计算负债,
对利率高敏感的商品冲击较大,很多小公司恐怕都得面临增资压力,
所以金管会要提早“掐住高储蓄险的喉咙”,
要限制住保险公司来自利率性资产扩大的速度。
据金管会统计,我国寿险业市场规模自2002年的3兆4,984亿元,
到2019年第1季已经达到27兆5,188亿元,
寿险业占整体金融资产总额从2006年的将近五分之一,
到2018年已大幅成长到三分之一,2019年首季更已达到34.23%。尽管金管会已针对投资型保单设立门槛、限制一次缴的趸缴寿险、大幅拉低业务员佣金、限制寿险业给佣金跟奖金的比例等等方式不断管制,加上寿险公司自觉性的努力推动销售各类外溢、弱体、健康医疗险等等,但是寿险业保障跟高龄化保费收入(不含投资型)去年5~12月的占比还是落在43.3%与44.9%之间。亦即绝大多数的保单,至少过半数还是卖储묊W或是类定存的投资。
因为保费收得多,寿险公司的资产愈来愈庞大,同时为了要帮保户筹到2.5~4%储蓄利益还要有赚钱,国内的固定收益理财管道很有限,保险公司纷纷将资产配置移到国外,大部份买的都是国外的政府债公债等等,金管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寿险业国外投资配置比重已达到68.52%,今年第1季则为68.46%,这让国内立法委员相当不满,为何寿险业都把钱拿到海外去,不在国内投资。金管会也担心海外市场投资与汇率风险,频频在法规上祭出门槛限制。
国内保险龙头董事长一度为寿险业抱屈,其实国内低利率环境那么久,定存利率才1%,寿险业卖这些2~3%保单给国人,利用保险业的专业投资团队能力,其实是帮助很多中低阶层的辛苦人民,很安全的积累一些收入或退休准备,“贡献国内GDP是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这些海外赚的钱最后还是回到国人的口袋(保单)里,而不是留在海外不回来。
事实上,国人偏好储蓄险,一方面也是对投资市场没信心,股市赔怕了,历史经验金融海啸又不少,只要有投资自然就有风险,尤其是大多数的一般人并不具有理财知识与能力。因此未来一旦高储蓄险在市场上绝迹,一般普罗大众要找到零风险的理财工具是愈来愈难,恐怕就会投入一些强调有“类似定存”或是“类似保本”型的投资型保单,甚至是去买ETF基金等等其他理财工具,但还是未来所有投资风险则由保户自负。而保险公司一下子少了过半数的保费来源,能否一下子保障型商品、高龄商品中,甚至从年金险、投资型保单补足缺口呢?恐怕还是很难!
至于冲击最大的还不是保险公司及旗下业务员本身,受害最大的恐怕是银行通路!从寿险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今年第1季个人寿险(传统型跟投资型保单)将近61%都是靠银行通路卖出去的,真正从寿险公司卖的只有三成左右。2018年寿险公司卖了2446亿元的个人寿险,但是银行是卖了一倍,高达4667亿元,销售保障型为主力的保经保代公司只占7%卖570亿元。因此过去因为低利差而靠跨卖保险大赚手续费的银行业,恐怕才是未来高储蓄保单绝迹,受影响最大的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