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迪亚诺的小说,是失败者的小说
2014年10月15日 作者 廖伟棠 香港作家,诗人
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已经有人在质疑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
Modiano)的获奖资格了,很正常,莫迪亚诺并不符合中国读者期许的“文以载道”的艰重
宏大文学形象,这些读者,常常搞混了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两者在理想主义这点上应
该同归,而殊途的是:后者期望着成功,前者却毫不在乎失败。莫迪亚诺的小说,是失败
者的小说。莫迪亚诺在中国引进出版已超过十年。2012年我就在微博上写到,我最希望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是莫迪亚诺,我预测早了两年,但实际上,他得奖晚了三十年。看
看他的一句话,“我们这样的孤儿,认幽灵为父紧紧跟踪,却被判处有罪。”就凭这一句
莎士比亚级别的话,他在1972年就可以进入获奖候选人的队列。
这句话出自那一年他的小说《环城大道》(1972年),而他应该在1978年封笔,在这一年
他写出最著名的《暗店街》之后,此后三十多年,他不过在重写这两部小说。或者说,他
一生的写作主题已经由这两部小说奠定,他其他的数十本小说都在为这主题增加枝叶、制
造疑团、直至其形成一个巨大的迷宫,在这迷宫里,人们如捉迷藏的孩子,最后遗忘了游
戏本身,被命运所召唤而消失在时代的迷雾里。
莫迪亚诺出生于1945年,母亲是一位比利时裔女演员,父亲是意大利犹太人。莫迪亚诺一
生在孜孜不倦地罗列那些关键词:“临时护照”、“古董骗子”、“假贵族”、“偷渡失
败”、“告密”、“放纵堕落的生活”……它们绝大多数归结在二战德国占领时期的法国
,那个彷佛道德飞地的一个时空。
那个时空之所以成为记忆迷宫的最佳寄生地,无疑跟德国占领下的“维希政权”本身的暧
昧性有关,取消了民族大义、取消了敌我之别,剩下的只有生存本身。为了生存的延宕而
挣扎的人,“身份”成为他们的敏感词,然而政权的不合法性带来身份的虚空悬荡,当人
们谈及自己的时候必须依靠谎言,而谎言的特征正是其衍生性,为了圆一个谎,必须无穷
无尽地把新的谎言一个接一个地制造下去,结果意外制造了这个完美的迷宫。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给莫迪亚诺的授奖词是“他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难把握的人类命
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for the art of memory with which he has evoked
the most ungraspable human destinies and uncovered the life-world of the
occupation)。其中the occupation在法文颁奖词中写作大写的 l’Occupation,特指法
国被德国占领时期,但是我希望这是一个双关的用法,我就可以暧昧地把后一句译作“对
被占据的尘世的去蔽”,莫迪亚诺的小说在层层迷雾中,偏偏要uncover的是那些过去几
十年欧洲人不愿意直面的黑暗人性,这黑暗因为占据了每个人都参与的平凡俗世而更加难
以启齿,这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所谓“平庸之恶”。
面对记忆,毋宁说新小说主帅、法国作家阿伦·罗伯特-格利耶(Alain Robbe-Grillet )
和他更接近,电影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那些处于悬隔状态的幽灵一样的人,简直就是
从莫迪亚诺的小说走来的,他们拚命回忆着,直至回忆根本不可靠、混同于虚构之中。但
是二战后精神虚无的世界中,回忆因为难以直面的残酷而只能接受虚构,就像一代孤儿不
得不以幽灵为父,莫迪亚诺所有对时光的侦破注定没有破案结果。但是侦破就是去蔽,就
是一种绝望的抵抗运动。
时间的沙子不断掩埋我们在虚无世界里的短暂存留依据,但“我们将在流沙走到底。”(
出自《环城大道》)——这既是莫迪亚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努力,又是他的价
值取向。他的二战故事里几乎没有一个反纳粹的英雄,只有挣扎着最后仍被迫沦落合污的
失败者,或者是因为拒绝合污而失去一切的狂狷者,还有就是不知不觉地投身与“平庸之
恶”的帮凶们。
《暗店街》里反复说:“我们身处一个古怪的时代”;《环城大道》的话更决绝:“我们
活在见怪不怪的时代”,后者比前者更对当下时代有效。莫迪亚诺的艺术固然在召唤那些
转瞬即逝的人的命运,同时也是对掌控这些命运的那只无形之手的抗议。他的那句“我们
这样的孤儿,认幽灵为父紧紧跟踪,却被判处有罪”, 与哈姆雷特的慨叹似有联系:“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担当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莫迪亚诺无意于重
整乾坤也不作无罪辩护,只是不断地用小说洗刷伤口,抵抗遗忘的占领。
转自
https://cn.nytstyle.com/books/20141015/tc15modiano/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