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edama ( )
2021-08-27 10:32:14※ [本文转录自 C_Chat 看板 #1XA4vyJA ]
作者: medama ( ) 看板: C_Chat
标题: [情报] 大家出版:选择“沙丘”简体译稿的原因
时间: Fri Aug 27 10:31:22 2021
心得:
“沙丘”系列是经典科幻作品,
也曾推出游戏“沙丘魔堡”,创即时战略游戏之先河。
之前有人质疑为什么出版社要采用简体版译稿而不找台湾人重新翻译
出版社就在FB上发表采用简体版再进行编修的原因
有一说一,看起来还满合理的
以下转贴:
https://www.facebook.com/commonmasterpress/posts/4549357585114535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8月25日下午9:20 ·
原先想等到《沙丘》上市,新旧读者拿到书,再来分享我们《沙丘》注明全新编修译本,
在编辑过程中的诸多考量,读者也比较清楚做了哪些更动。但看来大家有点迫不及待的热
烈讨论(还是只有我们这么以为?),因此从今天起,我们会分批说说这次在译文编修上
,编辑们繁复的脑内剧场——
Q:为什么选择简体译稿,不能找台湾译者重新翻译吗?
这次我们推出的这套沙丘全六册,是在旧译稿上重新编修而成。译稿来源有两处,译名原
本就不统一,我们就顺理成章以“打掉重来”的原则修订译稿。如果是看过猫头鹰版本(
2007)1-3集的人,会发现熟面孔大致上只剩保罗、洁西嘉、史帝加、哈莱克等少数几人。
众所周知,《沙丘》全集的地位,很大程度是来自复杂精密的“世界建构”,而这项工程
的根基,就是作者从诸多文化中援用、转化的大量概念及词汇。事实上我们在几年前签下
这套书时,确实多方尝试,想找译者重译,但或许是由于人脉有限吧,屡屡被回绝,甚至
有知名译者直言我们不该找人重译。
等我们真的实际动手修整,才发现对方所言确实有几分真实。主要是规模太不人道,而且
六部曲彼此之间密切承接,字词编修牵一发动全身,而全套书有将近170万字……
然而,跟当年劳苦功高的译者相比,在现在这个年代重订译名、修校译文,我们还是相当
占便宜。网络上已有许多书迷考据出无数的词条、概念,加上影音资料,在一定程度上都
带领我们跨越了重重障碍,至少抓出了几条足堪遵循的线。
对沙丘宇宙稍有概念的读者都知道,作者在创作时受到几种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阿拉伯文
化、希腊悲剧,以及几种宗教信仰(包括伊斯兰教与苏非派、天主教及犹太教等一神教,
以及佛教),因此这三者就成了我们审视译名时的重要依据。
https://www.facebook.com/commonmasterpress/posts/4551677171549243
上一篇发文,我们说明了为什么这次《沙丘》全六册选用简体译稿来编修(
https://bit.ly/3sM6Egt),接下来这几篇要进到更实际的案例分享。先打个预防针,以
下内文可能会有点头昏眼花,这是正常现象不要怕(?),因为,你还没有拿到书,还没
真正进入浩瀚的沙丘世界啊!※明天网络书店正式预购,稍晚我们会另发一篇预购文。
Q:旧书迷呐喊:一定要推翻过去的译名吗?主要组织重新命名原则01——【概念及文化
溯源】
首先是书中最具影响力的几个组织。Bene Gesserit是个从事异能训练的宗教组织,作者
的灵感来源是家族中的天主教女性长辈。我们根据Bene Gesserit的发音及字义,将“比
吉斯特/贝尼.杰瑟里特”改成“贝尼.洁瑟睿德”,同时也参考了日文版本的译法,将
“sisterhood”从“姐妹会”改成宗教性质的“女修会”。
“CHOAM”同样根据字义,从“宇联商会”改为“钜贸联会”,同时也可以厘清读者阅读
时常有的困惑:旧译本中的宇航及宇联是相关企业吗?其实两者的性质及成员身分是互不
相涉的。
“Landsraad”从“立法会”还原为“兰兹拉德”,这个源于斯堪地那维亚的单字若要采
意译,应为土地理事会或土地委员会(唔……),为了让这个从未正式露面的组织有股神
祕感,我们决定还是采用音译就好。
变动最大的当数“mentat”,依据作者的造字原则(mental+art)从门塔特改成晶算师,
以呈现“具电脑运算力(电脑芯片)的变异人类”。
而小说中举足轻重的沙虫,有个别名叫“Shai-Hulud”,在阿拉伯文中代表“永恒之物”
。为了更加强调牠与沙漠的关连,以及永恒的神性和破坏力,我们大胆舍弃贴近发音的原
译名“夏胡鲁”,改采“沙胡罗”,借用阿修“罗”、因陀“罗”、“罗”摩等神名,同
时也避免“鲁”在当今大众文化中的负面联想。
与伊斯兰或阿拉伯有关的修订包括“Azhar Book”从《阿扎宗教解析》改成《光明书》
(Azhar指“最亮”)。Kitab al-Ibar定为《训诲书》(作者直接援用Kitab al-Ibar这本
历史巨著,有以历史为古今殷鉴之意》),Shah-Nama定为《列王记》(作者直接援用波
斯史书名),alamal-mithal从汝赫神界改为形象界(源于伊斯兰特殊的世界观,指介于
实质界及精神界之间的世界)。“caliphate”在旧译本中意译为完美帝国的继承人,这
次译本改为中文世界已有一定认识的译名“哈里发”(想到了吗,伊斯兰国的领袖就自称
为“哈里发”),强调政教合一帝国的意象,以及和圣战的关联。
全套书还有不少阿拉伯名,我们尽量遵循阿拉伯发音,“Lisan al-Gaib”从“利山.阿
盖博”改成“利桑.亚拉黑”,Ichwan从伊齐旺改为伊赫万等等,都是如此。
作者引用的资料相当广博,光只是我们初步整理出找得到溯源讨论的词条就有超过两百个
。社内编修虽然企图重现作者化用的众多文化典故,或至少在译名中留下痕迹,但这些词
汇毕竟有些还是颇为生涩,因此编辑也视情况安排了扼要的注解,希望能让读者以最少的
“额外劳力”,进入作者根据丰富且多元的人类遗产所建构出的宏大宇宙。
不过,阅读《沙丘》最重要的指引,还是作者自己编写的帝国词汇表,附在第一册书末。
连这份词汇表都令人读来兴味盎然!(还是只有编辑才会病得这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