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未来科学与文化大会文章选登: 从远古走来

楼主: bud (自由选择建立在真相之上)   2013-12-01 08:51:24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24518 网页有相关图片
作者: 谢卫国【正见网2013年11月28日】
引言
今天,人类处于二十一世纪,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当我们认识的越多、
越深入,我们的知识似乎越贫乏,自然界的难解之迷、未被认识的新生事物也越多。现在
,我们或许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类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把
怎样的一个新的科学带入人类历史新纪元。
本文将回顾史前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消失的古文明、人类对神的信仰、西方实证科学的
发展与局限。从中,我们将试图寻找有怎样的规律引领着这些变化,有怎样的启示必须遵
循。从而,将探索未来科学如何能更符合“天人合一”之道,走一条符合宇宙规律的发展
道路。
一、 史前文明
近一百多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我们地球上不止存在过我们现在的文明,而是有过不
同的史前文明时期,有些文明彻底消失在历史中,有些文明残留下一些历史碎片。
1)史前冶炼技术 - 28亿年前的铁球
在冶炼技术方面,在南非的克莱克山坡,矿工们发现了几百个金属球,而这些球所处的地
层据考证有大约28亿年的历史[1][2]。环绕铁球的凹槽十分精致,制铁技术专家认为很难
解释成是自然过程形成的。
2)史前物理学–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在物理学方面,在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奥克洛(Oklo)铀矿区,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核反应堆
。 1972年6月,进口奥克洛铀矿的法国一铀提炼厂惊奇地发现,运来的铀矿石中铀-235的
含量不足0.3%,而其他任何铀矿中的铀含量都在0.72%左右。后来很多科学家去考察,最
后确认是一个20亿年前的古老的核反应堆[3],运转时间达50万年之久。1975年6月23-27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加蓬的利布维里专门召开了奥克洛现象专题学术研讨会,大会收到
共有来自19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的74位代表的40余篇论文。
尤为不可思议和至今仍能启发现在科学家们的是其核废物处理的结构图,保证了即使核废
物由于各种原因溢出内层,核辐射也会被不同的外层吸收。
多层防护的核废物处理的结构图[4]
3)史前地理学 – 古老的南极地图
在地理学方面,土耳其人哈基.亚哈马德早在公元1559年所绘的地图上就标明了南北美洲
的海岸线,但是旅行家和地图绘制者得到完整美洲地图却是整整两个半世纪以后的事。另
外在距今3500年的西藏古文书也有关于美洲的记载。土耳其人奥伦奇.费那乌斯在公元
1532年绘制的南极地图海岸线与现代南极地图极为相似[5],另外他还精确地绘出了南极
在8000年前冰封前的大陆形状。而现代人知道南极冰封下的地形是公元1958年科学家通过
穿透冰层的勘测才知道的。上面所有这些16世纪的地图都是他们依据更为古老的地图临摹
下来的。
4)史前天文学
在天文学方面,古代玛雅人不知道望远镜,却知道天体的精确运行周期,并和现代极为相
近。比如,太阳年(即一般意义上的一年)现代的精确测量值为365.2422天,而古代玛雅
人却知道太阳年的长度为365.2420,比准确数字只少0.0002天;同样玛雅人概念中月亮绕
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528395,而现代的测量值为29.530588[6]。玛雅人对金星的会合周
期的计算能精确到每6000年只差一天。在危地马拉Quiriga出土的一块石碑,标明了4亿多
年前某一天的日月位置,其计算过程清楚。
玛雅古城奇琴伊察广场上的遗迹
5)史前建筑学
在建筑学方面,地球上有很多史前巨石建筑群,其特点是非常高大宏伟,用非常庞大的石
块砌筑而成,而且拼接得非常完美。而这些巨石要用现代化的机器才能搬运,有的甚至连
现代化的工具都无能为力。这些建筑中往往都运用了十分精确的天文知识。建筑物的三维
尺度、角度和某些天体精密对应,蕴涵着很深的内涵。
比如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平均每块重达2.5吨,最大的达250吨。其几
何尺寸十分精确,其四个面正对着东南西北,金字塔内的小孔正对着天狼星。另外,法国
化学家约瑟夫.大卫杜维斯从化学和显微角度研究,认为金字塔的石头很可能是人工浇筑
出来的。基沙高原的狮身人面像,正对着东方,经最新天文分析和地质分析,其建筑年代
可能要比考古学家早先的估计要久远的多。美国地质学会修齐教授说,狮身人面像的身体
受到的侵蚀似乎不是风沙造成的,风沙造成的侵蚀应该为水平、锐利的,而狮身人面像的
侵蚀边缘比较圆钝,呈蜿蜒弯曲向下的波浪状,有的侵蚀痕迹很深,最深达2米。另外上
部侵蚀的比较厉害,下部侵蚀程度没这么高。这是典型的雨水侵蚀痕迹。而狮身人面像暴
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1000多年,其余时间被掩埋在沙石之中。如果真是建于埃
及卡夫拉王朝而又被风沙侵蚀的话,那么同时代的其它石灰岩建筑,也应该受到同样程度
的侵蚀,然而古王朝时代的建筑中没有一个有狮身人面像受侵蚀的程度严重。而从公元前
3000年以来,基沙高原上一直没有足够造成狮身人面像侵蚀的雨水,所以只能解释这些痕
迹是很久远以前、基沙高原上雨水多、温度高时的时代残留下来的。另外根据天文学计算
,公元前11000年-公元前8810年左右,地球上每年春分时太阳正好以狮子座为背景升上东
方的天空,此时狮身人面像正好对着狮子座。根据以上分析,考古学家推测狮身人面像很
可能建于一万多年前[7]。
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蒂亚瓦纳科(Tiahuanaco)文化遗址位于海拔4000米
左右的高原上,距离的的喀喀湖不远,是由重达几十吨甚至数百吨的巨石严密砌成。考古
学家还在巨石的缝隙中发现了一些小金属钉,其作用是固定石头,据推测,这些金属钉是
把金属熔化后再倒入凿出来石头模子中制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整块岩石凿成的石
门,它矗立在长30英尺、宽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门是用同一块岩石雕凿
而成的。在蒂亚瓦纳科古城的太阳门上雕刻有1万2千年前灭绝的古生物“居维象亚科”(
跟现在的大像类似)和同期灭绝的剑齿兽。太阳门上还雕刻有既繁复又精确的天文历法。
在蒂亚瓦纳科遗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贝壳、飞鱼化石,显示它过去曾是一个港口,
拥有完善的船坞和码头,其中有一座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使用。而建
造这座码头所用的石块每块大致在100-150吨之间,最大的达440吨。根据毕生研究蒂亚瓦
纳科文化的玻利维亚学者Posnansky教授用天文黄赤交角推算,该古城可能建于1万7千年
前[8]。
在英国西南索.尔兹巴尼平原,竖立着高大的巨石阵,巨石阵的主石群排列成圆环形似的
马蹄铁状,在周边的石环,大部分还站于遗迹中,在这石环里还有一个比较小的石环。而
这两个石环中有被称为“三石牌坊”(Trili-thon)的史前建筑,即两个直立的巨石上横
放着另一巨石(楣石)。令人们感兴趣的,除了怎么令重达数吨的楣石升至直立巨石的顶
部之外,还有如何使楣石与直立巨石紧密接合。科学家发现,由石柱顶部的凸出部分与楣
石凹沟接合,与如今木匠所用的“入榫”技术如出一辙。
英国巨石阵 “入榫”技术
6)史前艺术
在艺术方面,秘鲁纳斯卡荒原上雕刻有神秘的巨型图案[9],最大的一个图案长度达5公里
。这些图案栩栩如生,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清晰地看出它的全貌。图案沟纹的深度宽度是
根据旭日斜射率精密计算过的,使图案恰好在晨曦中跃然地面。所谓“纳斯卡线”是指纳
斯卡人利用自然侵蚀在周围空旷的沙漠刻下的图案。纳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干燥延伸53英
里(多于80公里)的高原,在秘鲁的纳斯卡镇与帕尔帕市之间。 “纳斯卡线”在1939年
由美国考古学家Paul Kosok发现。它们是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之间的纳斯卡文化所创
造。有数以百计的个别图形,出自简单的线条,以复杂排列构成蜂鸟、蜘蛛、猴子和蜥蜴
。纳斯卡线在1994年被收录入世界遗产。
此前有报导称,在1940年代中期,一个名叫玛丽亚.雷施(Maria Reiche)的德国女孩致
力于进一步发展索克的天文学理论。她的数学及天文学背景使她能够对照并研究那些沙漠
里的图形。她注意到很多纳斯卡线均与太阳至点连成一条线,并且发现更多与太阳循环期
之间的关系。她发现猿猴、鲸鱼、蜘蛛及好几种鸟类的大型图案。她小心的清理、测量并
在纸上重新制造那些线条,并且发现一种古代艺术家所使用的测量标准。在1977年,她出
版了一本名为《沙漠中的奥秘》的书,总结了她对纳斯卡线的研究,她并且继续她的研究
一直到她1998年去世为止。
在十九世纪,发现于法国南部拉斯科山洞(Lascaux)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
Altamira)的壁画,引起许多考古学家的震惊,他们拒绝相信这么鲜活逼真的动物图像是
出自于冰河时代人类的手。法国多尔多涅(Dordogne)的拉斯科洞穴是于1940年9月12日被
四个孩童发现的。整个洞窟是由一系列洞室和通道组成,共约250公尺。壁画作于17000多
年前后[10],比索尔谬(Sormiou)的壁画大约晚一千年。洞中共有千余处绘画和雕刻均为
记号和动物形象。唯一的人物形像是一个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表现最多的是马共有355
处。在这时期的作画者,充分显示初期绘画技巧,利用岩壁形状色彩,及利用洞窟结构的
才能。他们主要从矿物中提取颜料,像是从氧化铁中得到黄色、褐色和红色,从氧化锰中
得到黑色,从高岭土中得到白色,而黑色也可从木炭中提取。暂经过刮削和研磨的颜料中
加上水,使之成块。然后用兽皮、植物纤维扎成的毛笔、毛刷或模版甚至手指涂抹颜色。
他们运用均涂、渐层、影线、点化、空白等方法造成颜色变化。这些技巧能充分表现对象
的形体与动作。
7)史前医学
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含有《素问》、《灵枢》等共18卷162篇
,论述丰富,除医学外还涉及天文、地理、物候、气象、历法等。内容大致包括摄生、阴
阳、脏象、经络、论治、运气、药性理论等。经络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其客观存在,并在
此基础上制造了腴穴探测仪,耳穴探测仪等仪器,来探测穴位。尽管很多穴位十分隐蔽,
即使现代的仪器都很难探测准确,古人已经发现并熟练地利用它们来为病人治病。中国的
针灸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针”,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一根银针可以从人的头顶
插下来,从下颚处穿出,不流血,不疼,而且还可以针对病症多穴位进针。那么,古人是
如何知道经络、穴位及针灸术的呢?
8)史前足迹 – 人与三叶虫同在
三叶虫是2.8-3.2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美国科学家麦斯特(William J. Meister)
在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
上去的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10.25英寸,宽约0.5英寸,嵌在岩层中,就在一只
三叶虫的化石上面[11]。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Melvin A. Cook鉴定这的确是
人的脚印。
9)月球之谜
日、月、地球间有着奇妙关系。月球是太阳系中最奇异的星体,对于找出月球的起源实在
太难了,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欧文.夏皮罗(Irwin Shapiro) 开玩笑说:“最好
的解释是观察误差-月球根本不存在。”[12]
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 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 亿5 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
的395 倍远。太阳直径约为138 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
约为月球的395 倍大。这样,由于光学效果。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它们的圆
面就变得一样大了!这个现像是自然界产生的,或是人为的?宇宙中哪有如此巧合的天体
?从地面上看过去,两个约略同大的天体,一个管白天,一个管黑夜,太阳系中,还没有
第二个同例。著名科学家艾西莫夫曾说过:“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
在那里。”他又说:“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
不出理由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一面向着地球。本来天
文学家估计月球背面地貌应和正面相似。但是,探测结果照片却显示大为不同,月球背面
竟然相当崎岖不平,小陨石坑和山脉星罗棋布。理论上,月球若是太空中自然星体,正面
和背面受到陨石撞击的机率应该相同,是不会有内外之分的。
做为卫星它太大了。月球的直径为地球直径的27%,而其它行星的天然卫星,直径一般都
不会超过母星的5%。如火星直径6,787公里,有二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公里,是火星的
0.34%。木星直径142,800公里,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公里,是木星的3.5%
。土星直径120,000公里,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另
外,月球反常轴向自旋速度非常之快,远远快于大小、距离与其类似的行星的卫星所应有
的速度。一般天然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而月球轨道却是圆形的,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圆
轨道类似。
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陨石和彗星撞击形成的。月球陨石坑有极多的熔岩,这不奇怪,奇怪的
是这些熔岩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极稀有的金属元素,如钛、铬、钇等等,这些金属都很坚硬
、耐高温、抗腐蚀。科学家估计,要熔化这些金属元素,至少得在2、3 千度以上的高温
,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颗“死寂的冷星球”,起码30 亿年以来就没有火山活动,因此月
球上如何产生如此多需要高温的金属元素呢?而且,科学家分析太空人带回来的380 公斤
月球土壤样品后,发现竟含有纯铁和纯钛,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为自然界不会有纯
铁矿。这些无法解释的事实表示了什么?表示这些金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提炼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在什么时候提炼这些金属的?
令科学家惊讶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有99%比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还要老。太空人携回
的月球岩石,已被测定有43亿年至46亿年的历史,这已相当于太阳系的历史了。美国太空人
首次登陆的“宁静海”,土壤的年代竟比岩石久远。据分析, 两者相差10亿年之久。由化
学分析显示,月球上的土壤并非由岩石演变,可能来自别的地方。
地球上也有陨石坑,科学家计算出来,若是一颗直陉16公里的陨石,以每秒5万公里的速
度撞到地球上,它所穿透的深度应该是直径的四到五倍。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
陨石坑竟然都很浅。如,月球表面最深的Gagrin Crater只有6.4公里深,但它的直径却有
300公里!按地球的数据估计,其深度最少应该有1200公里,但是事实上Gagrin Crater的
深度只是直径的2%而已。有人猜测,在月球表面6-7公里深处有一层很坚硬的物质结构,
陨石无法穿透。那么这会是什么呢?另外阿波罗计划中曾多次观测到奇异的月震现象。其
中一台由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静海,另一台由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风暴洋。
这种高灵敏度的地震仪甚至能记录宇航员在月面上的脚步声。美国中部标准时间1969年11
月20日4点15分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用登月仓的上升段撞击了月球表面,随即发生了月震
。月球摇晃了55分钟以上。震动由小逐渐变大,至强度最大用了约8分钟,然后振幅逐渐
减弱直至消失。这个过程用了大约一个小时,而且余音袅袅,经久不绝。震波只是从震中
向月球表层四周传播,而没有向月球内部传播。有一次在飞船着陆时引起的震动竟然维持
了4 小时之久。该现象说明,月球是中空的。其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数位科学家基于
月球的密度3344 kg/m3远低于地球5514kg/m3(美国航空航天局数据[13]),而提出这一理
论。比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克莱顿.尤里博士(Dr. Harold Urey)和美国航
空航天局的戈顿.麦克唐纳博士(Dr. Gordon MacDonald)曾指出月球密度低的主要原因
在于月球内部结构中很大部分是空的;而卡尔.萨根(Carl Sagan)认为天然卫星不可能
是空的;因此,人们甚至提出月球是人造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神传文化,是道家、佛家、儒家共容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
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维
护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人有“感应论”,认为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运动变
化都是由相互感应引起的,这种思想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人对时空也有相当
精辟的论述,如浑天说、天外天时空说等。
上古时期,伏羲氏,风姓,又称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等,是
中华民族敬仰的始祖,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仰观像于天,俯察法于
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所画八卦是用简单却寓意深刻的
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这也是后来
《易经》的思想基础。 《礼含文嘉》记载:〝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
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八卦中蕴含了〝天人谐和〃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思想,揭
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伏羲八卦揭
示出要遵循的这么一条规律:人应当效法地,地应当效法天,天应当效法〝道〃,〝道〃
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规律,即宇宙规律。人在天地间,要知天知地,要懂得人在自然界的位
置、在社会上的位置,要效天法地。伏羲感悟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奠定了天、地、
人三才统一的整体观念和完整系统。
1)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
内经》、《易经》、《山海经》。 《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
不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
间万物。 《易》原有三种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
》已经失传,于是一般所称《易经》即指《周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像生八卦。”(《易经.系辞上》)。 《
老子》第42章中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
为和。”
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先天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
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
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
王奠定了《周易》以“干”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
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北宋邵雍给出
先天八卦图中的配数是: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方位和表意,以及与太极的关系[14]
后天八卦方位和表意,以及与太极的关系[14]
《易经》的本意就是变化之学,就是研究变化的,只不过变化有大有小,小到某一件事,
某一个人的吉凶,大到国家、朝代的兴衰,人类社会以及整个宇宙的变化、天体变化的规
律。这里对于第一卦位置的变化,对应天象变化。文王的这种“人伦八卦”、“后天八卦
”,而非“先天八卦”那种宇宙万物的“自然八卦”,或“宇宙八卦”。这一点极其重要
。著名术数大家邵雍“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人用之位,后天之学也。” 这里的阴上
阳下之象,也表明阴阳反背之象。
《易.系辞上》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
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洛书是指在上古,龙马背着
一幅图从黄河中出来,灵龟背着一书从洛水中出现的神秘现象。在几千年前的上古,河图
、洛书的出现,预示着天象的变化,人间新帝王的诞生。河图、洛书上详细记录古代帝王
的兴亡之数,和统民治国的道法。只有天授命的帝王才能得到。
在古人眼中,洛书是上古星图,对天文地理有玄奥的影响。洛书是史前文化,表达着史前
人类对银河星系的运行规律的认识。洛书,人们一般认为是方图。比如九宫数的排列,三
行三列,分明是一个正方形的样子。如此,洛书也就被说成了方图。然而,这个说法,只
算一半;还有另一半,洛书也可以说成是圆图。古人的解释很简单,九五一、三五七、四
五六、二五八,这四组数的和都是十五,和“圆的直径等长”这条圆的性质非常一致。如
此,洛书也被说成是以数字五为圆心的一个圆图,其余八数则均匀分布在圆周上。
有关河图,李淳风在《 晋书.五行志》说:“伏羲在位为王时,接受上天赐予的河图,
依照上面的图形,画出八卦图。”原文:“《晋书.五行志》: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
,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在《正见-算术漫谈:万字符在洛书中的数字规律》中,作者九数探索出下面规律[15]:
万字符在洛书中
这两张洛书连线后,对照着看,按照同样的方法取数,可以得出非常有趣的数字规律。
先看内旋模式。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四十九,二十七,六十一,八十三;
反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二十九,四十三,八十一,六十七。
49+27+61+83=220
29+43+81+67=220
49^2+27^2+61^2+83^2=13740
29^2+43^2+81^2+67^2=13740
49^3+27^3+61^3+83^3=936100
29^3+43^3+81^3+67^3=936100
[注:9^2表示九的平方,得数为八十一;9^3表示九的立方,得数为七百二十九,其余类
似。 ]
再看外旋模式。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九十四,七十二,十六,三十八;
反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九十二,三十四,十八,七十六。
94+72+16+38=220
92+34+18+76=220
94^2+72^2+16^2+38^2=15720
92^2+34^2+18^2+76^2=15720
94^3+72^3+16^3+38^3=1262800
92^3+34^3+18^3+76^3=1262800
这个结果是非常惊人的。算式中,出现了平方,这个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出现了立方,确
实非常奥妙。
上面这组算式,在取数的时候,没有用上五,只取了两位数。如果取三位数的话,五相当
于旋转中心。看上去,内旋和外旋,更容易区分。
仍然是先看内旋模式。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四百九十五,二百七十五,六百一十五,八百三十五;反向
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二百九十五,四百三十五,八百一十五,六百七十五。
495+275+615+835=2220
295+435+815+675=2220
495^2+275^2+615^2+835^2=1396100
295^2+435^2+815^2+675^2=1396100
495^3+275^3+615^3+835^3=956875500
295^3+435^3+815^3+675^3=956875500
再看外旋模式。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五百九十四,五百七十二,五百一十六,五百三十八;反向
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五百九十二,五百三十四,五百一十八,五百七十六。
594+572+516+538=2220
592+534+518+576=2220
594^2+572^2+516^2+538^2=1235720
592^2+534^2+518^2+576^2=1235720
594^3+572^3+516^3+538^3=689842800
592^3+534^3+518^3+576^3=689842800
本文作者再进一步发展:看取四个数情况,内旋时: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四九五一,八三五七,六一五九,二七五三;
反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四三五七,八一五九,六七五三,二九五一。
4951+8357+6159+2753=22220
4357+8159+6753+2951=22220
4951^2+8357^2+6159^2+2753^2= 139864140
4357^2+8159^2+6753^2+2951^2= 139864140
4951^3+8357^3+6159^3+2753^3= 959505262100
4357^3+8159^3+6753^3+2951^3= 959505262100
看取四个数情况,外旋时: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一五九四,七五三八,九五一六,三五七二;
反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七五三四,九五一八,三五七六,一五九二。
1594+7538+9516+3572=22220
7534+9518+3576+1592=22220
1594^2+7538^2+9516^2+3572^2= 162675720
7534^2+9518^2+3576^2+1592^2= 162675720
1594^3+7538^3+9516^3+3572^3= 1339660242800
7534^3+9518^3+3576^3+1592^3= 1339660242800
本文作者最后:看取五个数整体情况。
正向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四九五一六,八三五七二,六一五九四,二七五三八;反向
万字符中,取数依次为:四三五七六,八一五九二,六七五三四,二九五一八。
49516+83572+61594+27538=222220
43576+81592+67534+29518=222220
49516^2+83572^2+61594^2+27538^2= 13988275720
43576^2+81592^2+67534^2+29518^2= 13988275720
49516^3+83572^3+61594^3+27538^3= 959655012242800
43576^3+81592^3+67534^3+29518^3= 959655012242800(注意:此时已经是15位数了!九
百五十九万亿还多!)
对于以上的洛书,取数的方法很普通,多是纵、横、斜方向取数。按照万字符的形式取数
,所得的结果出现了一次方之和、平方之和、立方之和均相等的现象,实在神奇。而且,
一次方之和,取几个数结果就是有几个2,然后0结尾,不可思议:神来之笔。
因为洛书是史前文化,而且表达着史前人类对银河星系的运行规律的认识。那么,从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内旋和外旋模式有着如此定数(竟然有一阶、二阶、三阶等量定数),真
可谓相生相克,阴阳制衡,难以打破。也能引申出道家无为的法理,只有天象变化下才能
随着天意动,否则,做任何事都会有相应的等量负面因素产生。
2)天文学
中国古代天文巨星中最璀璨的一颗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他
是宇宙结构理论中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天好像一个鸡蛋壳,地好比鸡蛋黄,天大地
小;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他虽然认为天有一个硬壳,却并不认为硬壳是宇宙的边
界,硬壳之外的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他在《灵宪》这篇著作中,一开头就力
图解答天、地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他认为天地未分以前,混混沌沌;既分以后,轻者上升
为天,重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互相作用,创造万物,由地溢出之气为
星。他用“近天则迟,远天则速”,即用距离变化来解释行星运行的快慢。宇宙的无穷尽
观。张衡认为,人们目之所及的宇宙世界是有限的,但在人们目之所及之外呢,张衡进一
步明确提出在“天球”之外还是有空间的。他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
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就是说,我们能够观测到的空间是有限的
,观测不到的地方是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的宇宙。这段话明确地提出了宇宙在时间和空间
上都是无穷无尽的思想。
据《后汉书.张衡列传.第四十九》记载,他共留下科学、哲学、文学方面的著作三十二
篇,列传中全文收进去的有两篇,即《应闲赋》和《思玄赋》。这两篇赋确实反映了张衡
的思想境界。前者表明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后者则是一篇难得的人类到星际旅行的随想
:“既防溢而静志兮,迨我暇以翱翔。出紫宫之肃肃兮,集太微之阆阆。命王良掌策驷兮
,逾高阁之锵锵。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观
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倚招摇摄提以低回戮流
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译文:在修神静志之后,趁我闲暇去翱翔。我走出清幽
幽的“紫微宫”,到达明亮宽敞的“太微垣”;让“王良”驱赶着“骏马”,从高高的“
阁道”上跨越扬鞭!我编织了密密的“猎网”,巡守在“天苑”的森林里面;张开“巨弓
”瞄着了,要射杀嶓冢山上的“恶狼” !我在“北落”那儿观察森严的“壁垒”,便把
“河鼓”敲得冬冬直响;款款地登上了“天潢”之舟,在浩瀚的银河中游荡;站在“北斗
”的末梢回过头来,看到日月正在不断地回旋。) (注:以上引号内的内容是古代天文
星座。)
张衡的《思玄赋》显示出他元神离体后星际旅行的过程,不难看出这是他之所以知道地球
是球体而非无限平面的原因。这也是他能提出符合宇宙结构的浑天说的原因所在。同时,
我们不难看出,张衡的成就是与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紧密相关。他走的是和现今实证科学
完全不同的研究宇宙的方法。 《后汉书.张衡列传.第四十九》中也有记载可以佐证他
的研究方法和他的预言: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筭。常耽好《玄经》,谓崔
瑗曰:“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阴
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复二百岁,殆将终乎?所以作者之数,必显一世,常
然之符也。汉四百岁,玄其兴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共汽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着《灵宪》《筭罔论》,言甚详明。
3)算经十书
中国的算经十书,可谓玄奥高深,后世人都望而兴叹。唐代李淳风等人注释十部算经,唐
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完成,作为国子监算学馆的教材和明算科的考试项目。但是唐代
的十部算经和现在的《算经十书》不尽相同,根据徐岳《数术记遗》的记载,李淳风注释
的十部算经是:《周髀》、《九章》、《海岛》、《孙子》、《张邱建》、《五曹》、《
五经》、《缉古》、《缀术》和《夏侯阳算经》。
在《周髀算经》中写道:“以岁终日影反长,故知之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
一。故知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岁终也。”这说明早于唐代,中国已经准确掌
握太阳年。
至今,在《周髀算经》中还有令人难以理解的神奇语句:“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
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
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
纪历。”
这里的四千五百六十岁,难道是人类一次大劫难的年限吗?是否说明上次人类遭遇的大洪
水是在四千五百六十年前,是否现在人类又临近这一大限?
再往前的四千五百六十年(即距今九千年前),人类又发生了什么?李洪志先生在《大纽
约地区法会讲法(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日)》说:“其实阿拉伯人过去也是白人,而且阿
拉伯人过去生活在地球的北部──不是现在的这个大陆板块,原来的大陆板块在九千年前
已经变了。他们是过去在北边地区的人,那个大地的变化把他们移动到现在这儿了。”
这九千年前的变化,也被新的理论和发现佐证。哈普古德教授(Charles Hutchins
Hapgood (1904 – 1982))在研究古代南极地图时,提出了地壳移换(earth-crust
displacement)假说。这种学说完全不同于“大陆漂移论”
(continental drift)。他提出:地球的整个外壳有时可能整体转动位移,如同一只空
松的桔子的厚皮,松脱后就会整个转动移位。该假说认为:30英里厚的地壳,在8000英里
厚的地球核心上滑动。现在的南极大陆,原来在南极以北大约2000英里。在这次人类文明
产生前,至少公元前4000年前(即至少距今6000年以前),发生了一次地壳转移,整个地
壳转动移位,把南极大陆推到现在的位置。这使得南极洲由温暖骤然变冷,渐渐被冰雪掩
埋。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冻土中,发现了冰冻的成千上万的史前哺乳动物。许多专家指出,
这些动物死后立即冻僵,以后一直保持着冰冻状态,使得它们的肉和长牙保存得十分完好
。在阿拉斯加冻原的软泥中:扭曲的动物遗体和横七竖八的树干,搀杂着结晶的冰块和一
层层泥炭和青苔……美洲野牛、马、狼、熊、狮子……显然,在某种力量的威迫下整群动
物死亡……这一堆堆动物和人类的尸体,绝不可能是寻常的自然力量造成的。
南宋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说,数学“大则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物,
类万物”,“今数术之书,尚余三十家。天象历度,谓之'缀术';太乙壬甲,谓之'三式'
,皆曰内算,言其秘也。《九章》所载,即周官'九数';系于方圆者,为'惠术',皆曰外
算,对内而言也。其用相通,不可歧二。”说明中国古代的数学博大精深,有秘传的算法
,内算和外算相通,与西方数学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完全不同。
4)中医
《礼含文嘉》记载:〝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
易》。〃伏羲开创了易文化和中医文化之源。 《帝王世纪》记载:〝伏羲画卦,所以六
气,六腑,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像;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
百药而制九针,以拯无枉焉。〃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素问》、《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
、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 《黄帝内经》:“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
125种。被列为上品的中药,为无毒、有强健身体作用的“补药”。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精彩地记述了扁鹊如何为神人慧眼所识而得其真传的事迹
。 【原文】:扁鹊者,勃海郡帱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
,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
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
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
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
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史记》中还记述了扁鹊慧眼识病三劝齐桓侯的故事。 【原文】:扁鹊过齐,齐桓侯客
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
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
,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
君有疾在肠胃闲,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
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
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
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在医药界,唐朝的孙思邈被后世誉为“千古药王”,他在中华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
绩,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他为后人留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
方》两本巨著。这两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
的历史作用。唐太宗李世民称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
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孙思邈以德养身,以医药济世为怀,不慕
功名利禄,他在《千金要方》中,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医德高尚。
在十六世纪中国明代,出现了一位被后人誉为“医圣”的医学家,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
是明末清初重验证、考查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了一部药典《本草纲
目》,成为中国医药史上的经典著作。李时珍当时走遍了中国江南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
万里,终于搞清了许多药物的疑难问题。同时,他也参阅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
于在6l岁(西元1578年)的那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
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全书约有190万字,52卷,载
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万多个,附图1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另外此书在化学史上也
更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
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
三、消失的古文明
1)纳斯卡文明的消失
前面提到的史前艺术中的巨型图案,是秘鲁古纳斯卡人的杰作。古纳斯卡人曾经生活在秘
鲁南部沿海附近地区,纳斯卡人最为著名的“遗产”便是他们的“纳斯卡线”。
考古学家对纳斯卡人遗迹进行了研究,发现一系列人为诱发的事件令这个民族终遭“报应
”,在公元500年左右灭亡。据考察,这个神秘民族为了农业生产,不惜破坏大片森林。
由于森林砍伐导致气候过于干燥,使得他们不能在附近山谷种植足够的粮食,最终加速了
他们的灭亡。以剑桥大学科学家为首的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发现了纳斯卡人走向灭亡的真正
原因:大肆砍伐森林,纳斯卡人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在刊载于最新一期《拉丁美洲古迹》(Latin American Antiquity)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
科学家发现,纳斯卡人为了获得农业用地不惜将大片森林砍倒,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代。结
果,曾经覆蓋于秘鲁沙漠地区的特有树种Huarango逐渐被棉花和玉米等农作物所取代。他
们研究了在伊卡山谷(Ica Valley)发现的植物残骸,以揭开当地气候变化之谜[16]。
研究人员表示,Huarango树对沙漠脆弱的生态系统尤为重要,它们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湿度
,让纳斯卡人狭窄、易遭破坏的灌溉系统保持原状。 Huarango树牢牢扎根于土地中,避
免水土流失,抵御侵蚀的破坏。纳斯卡人砍伐了大片森林,最终使沙漠的生态系统到达一
个临界点,因这种天然防御系统的消失而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洪水
接踵而至。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保护着脆弱的沙漠生态系统的森林依旧存在,那么洪水造
成的破坏可能会非常小。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的戴维.贝雷斯福德-琼斯博士说
:“这是一片独特的森林。Huarango是一种具有显著的固氮作用的树种,是当地人重要的
食物来源,还为他们提供木料和燃料等生产物资。” 贝雷斯福德-琼斯补充说:“随着时
间推移,林地的不断砍伐跨越了生态临界点,将土地暴露于该地区极端的沙尘暴以及厄尔
尼诺现象的影响下。”
自然防御:古纳斯卡人砍伐hurango树木森林来种植农作物的方式,摧毁了脆弱的生态系
统,并加快了他们自己的灭亡。
表面没有了Huarango树的覆蓋,当厄尔尼诺现象来临时,纳斯卡的灌溉系统完全被泛滥的
洪水所淹没,也就是说,整个地区已不再适于农业生产。有证据表明,在随后的几十年间
,纳斯卡人的婴儿死亡率突增,成年人平均寿命下降,农作物歉收,干旱也如期而至。纳
斯卡人最终在破坏自然的行为后,遭到惩罚走向"自我毁灭"。
2)玛雅文明的消失
玛雅人是曾经居住在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一个具有高度科学文明,具有非常丰富的天文
知识、有着许多有关人类、生命和宇宙之谜的答案,也留下了巨大金字塔、神殿和一些古
建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民族也从地球上消失了。玛雅有着先进天文及数学知
识是其他文明无法相比的。
玛雅文明最大的谜是为何从热带雨林的丛林深处消失?在西元六百年,整个玛雅民族离开
了辛苦建筑的城池,舍弃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庄严巍峨的金字塔、整齐排列雕像的广场和
宽阔的运动场。玛雅文明开始式微,征兆是不再雕刻石碑;以提卡尔而言,当地最后一块
石碑完成于西元八六九年,整个玛雅区最后-块石碑则完成于西元909年。不但如此,神殿
、宫殿等最足以代表玛雅文明的建筑也不再兴建,彩陶也不再制作,一般民众也很少兴建
新房舍,城市四周的人口急遽减少,考古学家估计当时的提卡尔人口,至少减少了25%。
西元八世纪后,而任由枯草蔓藤侵入住宅和市街,使那里变成了一片废园残景,究竟发生
了什么重大变故,使得玛雅人抛弃了美丽的江山故国?虽然历史上也常见民族因战争而灭
亡,但玛雅人的城市既不毁于战火,也不毁于天然灾难,这已经由历史学家证实了。
据说玛雅人在西历909年的某一天,百分之80的人口突然明显地消失了,仅留下未建好的
寺院。然后,自当天起,祖先的睿智也急速消失,残留下来的玛雅人开始变得无知与颓废
。残留下来的人,一方面“啊咿啊咿”地叹息,一方面为传授大自然的神秘及发现执法人
的消失而悲伤。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数人相信当时遭受地震、飓风的侵袭
,加上人口爆炸、粮食不足、农民暴动和异族侵人等原因,造成玛雅文明的衰亡。但是,
确实的答案还未出现。
3)楼兰文明的消失
楼兰古国遗址
文献中,楼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 盐泽。”楼兰“出
玉,多茵苇、怪柳、胡杨、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囊驼。”但公元4世纪之后
就再无记载了。 1224年,马可波罗经过此地时,这里已成了神出鬼没般的漠漠黄沙。
正如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卷二)》中说:“每到一个时期要出现一次大劫,每到一个
时期出现一次小劫。小劫难就让局部的人类毁灭,局部地区已变的很坏了,就把它销毁。
地震,大陆板块沉下去,沙暴盖住,或者是什么瘟疫、战争,小的劫难是局部的。”
在这里,引用具有宿命通功能的人看到了楼兰文明消失之谜[17]:
楼兰最后一个国王十分的精明,但是却十分的奸诈和势利,那时当地有好几种信仰,有从
阿拉伯传过来的信仰和本土的佛和道的信仰。但是,这里的人们很多都是在表面上敬神的
同时,心里在亵渎神,甚至心里在骂和取笑神。
一次国王邀请别的国家的过往使臣参观一个宗教场所,那个使臣十分的诚心,在拜佛像,
可是这个国王心里却觉得他过于严肃和认真,在吃饭的时候,甚至说,“我从来没看见过
神佛显灵,我只不过是为了求他们保护我的位置罢了!反正你也不要过于诚心!”那位使
臣一听,马上跪在地上说,“千万不要这么亵渎神佛,你会遭到天谴的!”
“胡说!什么天谴,我在这里就是天!”国王很是不高兴,当下就把那位使臣送走了。使
臣在回国的路上,他遇到两个小孩在路边玩耍,于是说,“你们不要在这里了,这里将要
有灾祸!”“为什么?”两个小孩不解的问。使臣说:“因为国王亵渎神佛要遭到天谴的
!” 两个小孩问:“那我们上哪去?”“那就上车到我们的国家里暂避一时吧!” 两个
小孩答:“好吧!”于是他们就上车,随使臣走了。
在晚上,他们停下车来休息。不一会儿,来了个道人,只听道人说,“感谢大人救我两位
朋友,楼兰这个地方的确马上就要被黄沙盖住,而且即使有生还的还有一场大瘟疫,你们
走的远远的吧!你们的国家好像也得被牵连,千万让我这两位朋友记住今天的事情,我要
留下来看守这里的断壁荒冢,到时候等着他们二位在千年之后回来,把这段教训写出来,
给那时的人看!让人们深刻的明白这一切其实都是神的力量,如果作为这一层次的生命不
敬神佛,那结果就是销毁!!!”说完道人将一个装水的水袋送给了我们。
他们走出了几百里的路,在路途中就看到风沙从头上掠过,向着楼兰方向涌去。
再说楼兰,那日清晨,国王正在与大臣们说著怎样把使者撵回去的事情,言语间还掺杂着
亵渎神佛的词句,大臣们也迎合著。正在此时铺天盖地的漫漫黄沙从天而降!
那些无数的沙砾在说:是神让我们来把你们掩埋!因你们不敬佛法,亵渎神灵!顷刻间偌
大的楼兰变成了沙海,侥幸逃出去的人们,还在庆幸着自己的劫后余生,但是不久一场瘟
疫的到来使他们几乎没有幸免!!
4)顷刻间消失的庞贝城
据考证,庞贝人生活中充满了浓墨重彩的肉欲享乐活动。庞贝城内的竞技场是现存的罗马
竞技场中最为古老的一个,可以容纳12000名的观众,而当时庞贝居民连奴隶在内只有二
万人,这个竞技场却可容纳全城半数以上的居民,足见一般市民亦有能力享受娱乐活动,
兼且对人兽对战的斗兽表演异常狂热。比赛常常是不死不休。因此,大部分的格斗士是由
战俘、罪犯或奴隶来担任。
但盛极必衰,罗马帝国自上到下养成了一种骄奢淫靡之风,这在庞贝遗迹中也充分反映了
出来。庞贝城有两多;一是妓院多,一是酒店多。堪称为酒色之都。妓院墙上到处画著不
堪入目的春宫画,其实岂止妓院,甚至在许多住宅里,春宫画也触目皆是。说明罗马人沉
溺酒色,风俗败坏,早已显出灭亡的先兆。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古罗马帝国最繁荣的城市庞贝因火山爆发在18小时之后消失。维苏
威火山位于意大利西南海岸。它已经平静了几百年,人们都以为它是座死火山,但公元63
年,它开始变得不安静,其后小震不断。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随着一声巨响,火山口
揭盖了,熔化的岩石以1000度的高温冲出火山口,火红色的砾石飞上7000米的高空。火山
灰、浮石、火山砾构成的“阵雨”在庞贝城下了8天8夜。火山爆发18个小时后,火山碎屑
将整个庞贝城掩埋,最深处竟达19米,曾被誉为美丽花园的庞贝消失了。后来,考古学家
将石膏浆灌进已经干枯了的尸体空壳,制成许多和真人一样形状的石膏像,再现了受难者
当时绝望和痛苦的表情,令观光者无不唏嘘叹息。
庞贝城演绎了:表面繁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