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昂贵赛车的幕后原因-马斯讲座 第3课

楼主: dvag (W)   2018-11-23 17:49:08
原图文连结:ppt.cc/f8Rocx
图 / KRC、文 / Mars KANG
从事方程式赛车运动将近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 Formula RENAULT 2000亚洲系列赛开始,协助台湾的车手拿下第一个亚洲年度冠军头衔后,就一脚踏入了方程式赛车的领域。从一个怀抱梦想的车迷开始一直到经营一支专业的赛车队,从亚洲到欧洲再回到亚洲,都是难得的经验。
现今方程式赛车的运作,与数十年前有极大的区别。以前所谓F1、F2或F3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只是各车队在打造车辆的规范有些不同,但是成本来说并不是像现在差的这么远。举例来说:可能花100元可以做F3车队,F2车队只要花120元,而F1车队只要花150元这样的感觉。但在现今的方程式赛车界,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环境了,不同及别的赛事,车队所需要准 备的资金也大不相同,以目前来说,大约要五个GP2车队的资本额才可以换一个小型的F1车队。
以前的方程式各车队可以自行打造车架,技术停留在钢管烧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各个级别的赛车相差也不会太远。现在方程式赛车采用碳纤维单体结构与大量的碳纤维套件,在分工上更趋向于专业化,所以产生了许多车架制造厂商。包括现在的F1车队,只有大车队有自行研发与生产的能力,部分小车队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只能将设计图交给车架厂代为生产。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方程式赛车,基本上都是世界知名的几大车架厂所生产的,但因为每个系列赛的车种都不同,因此没办法达到大规模量产;另外为了增加车架的竞争力,车架厂要不断的推出不同的套件供车队选购,因此车辆的成本也就居高不下。以F3而言,每一年车架厂都会推出新的套件,车队必须得升级,否则竞争力可能不如其它车队,而一般来说三年后车架厂就会推出一款全新的赛车,所有套件跟旧车无法共用。车队只能选择买新车与新套件,或是降级跑新手组的比赛。不过近年来车架厂已经将更换车架的年限从三年提升到了五年,这也让车队们能喘一口气,不过每ꘊ~的更新套件还是存在的。
除了车架以外,其它部件亦是如此,包括引擎、变速箱等零件,每年的产量并不多,又必须不断的推陈出新来维持竞争力,另外有部分零件也有时效性,过期了就得换新的,否则就无法参与比赛。另外车队在进行比赛之前必须要准备大量的备用零件,以免发生事故时车辆无法维修。
大量的备用零件,让车队在运输成本上会大大的提升,另外人员的移动、住宿、餐饮、薪资、车队报名比赛的费用、赛车场的租赁费用、比赛当周所需要使用的耗材费用、轮胎费用、相关设备器材租赁费等等总和起来就是一场比赛所需的预算。
一场比赛下来,能获得冠军的就只有一支车队,因此赞助商可能只会青睐一支或是少数车队,这么一来中下游车队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压缩。在此强调一点,赛车基本上是没有奖金制度的,除了F1有巨大的电视转播权利金以外,其它中小型赛事的独立主办单位,几乎没有能力去提供奖金,因此车队的经营是非常辛苦的。
当车手发生失误,导致车辆故障退赛,或是在管理上发生漏洞,行程安排不妥当、后勤零件缺乏等等,很容易就造成车队的巨大亏损,所以我们也就很容易看到许多车队来来去去,出现又消失的状况了。这么看来,经营车队似乎不是一个聪明的决定,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了赛车运动,就像有些人坚守在不同的产业里,虽然这产业不能创造出亿万富翁,但大家是凭著一份热爱、一个梦想与一个坚持,来推进产业的发展。
文 / Mars KANG
亚洲雷诺方程式、英国&日本三级方程式 KRC车队总监
Audi R8 LMS杯、China GT主播
※原文节录自路驰杂志第九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