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evincfvgb (我们是刀之刃)》之铭言:
: 小弟观看F1没几年,不懂很多,爬文也没找到
: 觉得鼻翼设计比以前要复杂许多
: 2001 WILLIAMS FW23
: https://goo.gl/bGkj1e
: 2016 MGP-W07
: https://goo.gl/pk4Jds
: 以前鼻翼的设计看来就是很单纯的反翼构型,相当平直
: 而近几年设计的复杂度大增,增加很多垂直纵向的翼片,而且又有弯曲
: 不知道这样设计的主要益处呢??
: 看那翼片走向是要把气流往车侧带? 又要吹往哪呢?
车身的后半段,俗称可乐瓶区域,就是比较胖的那里附近
: 轮胎会增加阻力或提供给煞车新鲜冷空气?
之前看过文章,轮胎在空力上是纯粹的阻力
所以鼻翼设计的第一要务就是让气流绕过轮胎
而规则也有明订,不能装设可动式的空力套件(DRS除外),所以在轮胎、轮框上作文章是
不可能的(前几年有某队在锁轮胎的螺帽上做文章被抓到,下一场立刻被禁止使用)
刹车的冷却空气来自轮胎内侧悬吊结构附近的导风管
: 另外就是现在底盘设计不再利用地面效应
: 不太清楚其运作方式
: WIKI是写需要增设侧裙、让底盘跟环境产生气密才能发生
: 底盘越低导致车地空间越小,气流通过速率越快、压力越小
: 而底盘高度若过低接触到地面、致气流停止,此效应跟下压力便瞬间消失
: 那现在赛车的不利用地面效应,只仰赖前翼跟尾翼吗?
: 还有扩散器产生的车身上下压力差
: 以前的车亦有扩散器又有侧裙所以能造成的压力差更大?
地面效应还是有,只是因这几年的规则限制而少了很多,鼻翼尾翼的确是主要下压力来源
关于侧裙在F1这里其实会有反效果,你忽略了底盘下的气流流速也会比底盘外的地方快
这样底盘下的压力相较于底盘外要来得小,可以获得些微更多的气流,气流流速也会更快
F1在底盘空力的设计诉求是"希望有更多的气流"。
侧裙在房车的功用是让车辆整体的阻力更小,看看那些改到紧绷的房车赛,前下巴、侧裙
几乎贴地,但车尾却没有,为得是希望能在底盘创造出"真空下压力",两者在这方面的设
计背道而驰。(那张Williams F15-18你所指的地方就是这种比较早期的设计)
所以F1才会有2009年的双层扩散器、2011年的热吹扩散器等等神奇地设计出现,让扩散器
的压力与利用来到巅峰,但2012年季初这些也都被禁光光。
: https://goo.gl/e4otkG
: https://goo.gl/DLDBS3
: 现在常常磨到底盘是中间区块,两旁内凹才是扩散器作用的区块?
是的
: 所以触地并不会造成气流中断的风险?
不会,而且中间那个区块也是车尾高前面低,触地也只是前面那个点
: 觉得F1很大有学问很耐人寻味,所以想提问,谢谢
小弟个人也对这方面非常有兴趣,研究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