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omeni (红豆泥)
2023-01-20 14:50:37111年司法三等观护人(选试少事法)
备考经验分享
笔试平均分58.0666分(录取标准:56.0332分),口试分数为87.7分,增额吊车尾捞上车。
各科的备考细节就不献丑了,仅分享备考期间的工具与时程,把福份向外传送。
先说背景:
104年第一试过关,第二试被刷掉,隔年未出缺。曾任法院心理测验员,前前后后带职备考
也快五年,遂决定不再被考试绑住职涯规划。陆续在大专校院、新创公司与地方创生圈工作
,顺着时代的潮流转以社群文案为业的自由工作者,逐工作而居踏遍东岸、南台湾、南投、
北海岸等地,尽情体验各地风土与人文。一直到110年法院的同事找回去担任职务代理人,
适逢新冠疫情,重新思索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转化为少年调查与保护工作的可能性。也在
法院同事的公务职涯回馈与推波助澜下,决定111年结束代理任务后,把书拿起来看,重新
理解这几年的重大修法与社会发展,作为出社会后的自我增能,身心状态与财务评估,以两
年为止损。
‧ 教材与工具:
因为离上一次考试太久了,直接购置补习班全套的函授。并计两间补习班的讲师与教材,还
有一本自己的“子弹笔记”作为读书效能的监控工具。
‧ 带职唸书日程:
111年1月至4月还带职,每日通勤时间约90分钟左右,开始“听函授”,采“讲师先决模式
”。比较不用看板书的犯罪学、心理学、咨商与辅导等作为暖身。同时有在准备3月的马拉
松赛事,跑步的时候,就听比较硬抖但节奏快、易坐不住的刑诉或刑法,坐不住用跑用走总
可以吧。下班后,会花1.5至2.5小时把函授完成并写成笔记。照这速度,预定6月上完函授
的目标当然是没能达标。在子弹笔记上画出“备考科目的追踪记录表”,让自己先抓出每日
能专注唸书的节奏与考科及各子单元的复习频率。
6月初去爬了一座百岳后,搞定手边的案子,就进入全职备考阶段。基本上这时候还有不少
科目都还没上完,透过上山行走的过程,脑袋细细地兜一圈:“什么科目已经熟悉到不用坚
持要上完函授,什么地方可能是从以前到现在都还没搞透的。”下山后就把这几年的考题拿
出来浏览一遍,确认还没搞透的单元有哪些。对我而言,除了新修法之外,都是在复习。但
由于109年底到111年2月皆有大范围的修法与变革,先是盘点陌生且重要的范畴:宪法法庭
、刑诉的暂行安置与第三人参与程序,以及刑法的没收、保安处分的违宪宣判,还有少年事
件处理法108年新制前、后的相关子法规等,有点吃不消。决定优先细嚼慢咽不熟悉的部分
。
‧ 全职唸书日程:
按照考试日程,三天为一个单位循环,最佳状况是每周循环两次,放假一天。每日读书时间
照考场设置的时间推进,便于透过身体记忆进行取巧。
111原则:每天会以“一个单元的函授课程”+自己“唸一个单元”以为主,书目的部分也
是采“一本书主义”。没有唸得完的范围,只有能搞定的单元,我是这样想。
6月中旬,抓到自己专注的节奏和复习的频率后,开始有点焦虑,觉得时间不够的那种焦虑
。但还是尽量让自己有沈浸在学习新知的愉悦中,因此又把子弹笔记拿出来,以“周”为单
位,进行最后每周“实际彻底搞懂”或“完成考前笔记”的纪录与追踪,就这样维持到考前
,每隔两、三天给自己去骑个自行车或郊山走走,让潜意识进行知识的串连与内化。
‧ 练题策略:
三等以上的申论题考科,都会出现跨科整合、融会贯通的考题,所以我在子弹笔记里弄了一
页方便自由串连考科与子单元之间的“考科与主题开展图”。就这个思维让我穿越了少事法
与刑诉、保安处分的暂行安置等社会安全措施的相关规定。心理学与咨商辅导、犯罪学则另
外开展“以议题为主轴”的关联要素,看时事自己默认议题与拟答。
‧ 压力平衡:
为了减缓焦虑的来袭,骑车或跑步、开车或通勤的时候,会听Yotube上比较轻松写意的最新
实务见解。像是“廖震老师的宪判字解说”和“纪纲老师的刑法与刑诉解题”,或是“启点
文化”、“邓惠文”相关心理学说书或大师的故事,让自己再忍不使用3C的时候还是被绑架
在考试的日常里。用听的,确认自己是否是完全通透。如果可以听完后用自己的话唸出一段
摘要,就当作是同步输入长期记忆,心里会很踏实。
‧ 子弹笔记:
使用上非常需要“真实”纪录,意思就是,某时段没有唸到其他科,一直维持某一科,就如
实纪录,这样才能够提早发现“心理默认的复习速度与实际理解的程度”出现了多少落差。
申论题,最终考的还是理解了多少,这样想,就不会拘泥在读书计画未能如愿执行,进而造
成心理反制。
最后,意外的增额录取。个人深感幸运的成分大于努力,但也莞尔于命运的安排。无论是考
试的专业领域还是人生历练的堆叠,在这时踏进司法圈,担任司法保护要职,最是恰好。谢
天、谢每一个际遇、每一份努力与直视心魔。
图文并茂版:https://reurl.cc/7jG9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