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1都市计画高考上榜心得

楼主: perryhi (凯钦~)   2022-10-18 18:42:04
(心得代PO)
刚决定要考都计类科时,多亏了板上学长姐不吝分享准备心得,准备起来也扎实得多,今
年有幸上榜,来分享自己的准备心得,希望能对未来准备都计类科的考生们有些帮助~
一、 前言
大学就读北大不动,研究所则是政大地研所规划组,因为读到有点累,加上家里出了一些
状况,因此硕一结束就休学转而准备都计高考,准备期大约是从五月到七月高考前。
其实一开始是想以地政类科为目标,但准备地政类科的话,需要补足的部分可能有些庞大
,而且那时也还在研究所、没什么时间准备,所以转而准备都计类科,所以如果觉得地政
没把握,但对计画法、规划相关较有兴趣的考生,可以考虑都计类科~
二、 成绩

三、 选择补习的原因
那时刚要迈入大四,回想了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觉得还是需要补习来打好基础(也是因
为前几年不够认真读书哈哈哈),所以去了很多有提供地政课程的补习班试听,感受一下
各个老师的教法对不对我胃口,最后选择高点是因为老师真的很会教、授课内容的架构很
好,可以引起我对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偏好,不过建议在选择补习班前,尽
量多试听每一家的课程,确定合你胃口,以后才更有意愿把课程看完;另外为了可以弹性
安排读书时间,我是选择函授的课程~
四、 各科准备方式
虽然选择的课程是地政、考上的类科是都市计画技术,但高点地政的内容用来准备都计高
考也很有用,像是土地政策、计划法、土地经济学,在都计高考也有出现相关概念,因此
我基本上都是以高点地政的课程当基础、 再去图书馆找书作补充,并搭配整理笔记、阅
读文章、勤练考古题来准备。
(一) 国文
我只有准备公文的部分,考前背好公文的格式,就差不多了;作文的话建议可以先想好架
构,写起来才有条理。
(二) 都市及区域政策
政策的部分,可以上行政院网站找近年的院会议案,或是营建署的网站,都可以找到最新
的政策走向,建议在了解政策的同时,也思考这些政策的利弊、缺失、可发展方向等,考
试就算遇到不熟的政策,也可以借由之前的思考训练,多少也能写出有内容的答案。
但对于初次准备这科的考生,许文昌老师的“土地政策”可以好好研读一番,整体的内容
及架构都很清楚、易读,加上有很多的详解,可以供不太会写申论题的考生参考。
(三) 法学知识与英文
这部分没有特别准备,还好不算太惨><
(四) 土地使用计划
这科会比较灵活一些,所以考前需要多看一些课本内容才比较好答题,我觉得许文昌老师
的“土地利用”就很好用(许老师根本地政界的文昌帝君),针对不同使用用途的土地、
计画,整理出各种问题供读者做全面性的补充,多看真的很有帮助。
(五) 环境规划与都市设计
这科我没有特别准备,就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书,大略看过而已,我自己是因为在研所多少
有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但没接触过的考生,建议可以好好看图书馆的书,我觉得内容都
不算太难,是都计类科中难得读起来轻松有趣的科目,所以就轻松准备吧~
(六) 都市及区域计划理论
理论面的推荐萨支平老师翻译的“都市土地使用规划”,里面有很多理论面的内容,新手
也可以好好读这本书~
(七) 都市及区域计划法令与制度
这科应该是我准备最久的科目,但也是我考最低的科目,我自己是找营建署的近期修法来
读,但我好像完美错过考点,这次出的题目我几乎都没准备到,所以我好像也无法提供建
议:(
(八) 都市经济与工程概论
都市经济的部分,原本我是要找“城市经济学”这本来读(以前大一课程的用书),但这
本绝版了,二手书也很难找,我就没读这本了,所以我就转向地政类科的“土地经济学”
来读(一样是许老师的书),虽然内容是偏向地政的,但书中也不乏规划、计画相关的经
济学,很多经济学的理论也值得好好了解,因此我觉得考都计也可以用这本~
五、 准备建议及作答技巧
(一) 多看多思考,发挥想像力
前面多少有提到,其实准备都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考”,因为考题千变万化,遇到没
准备到的考题其实很正常,所以要培养思考能力,尽量把考题分析得越详细、越全面,答
题才有内容、有份量;另外想像力也蛮重要的(听起来好好笑),思考这个情况下会出现
什么问题、能怎么处理、可能的发展等等,对于作答都很有帮助的(有时候都计是没有正
确答案的~)
推推环境资讯协会的文章,虽说我考前看过期刊或是论文,但我答题下来,觉得环境资讯
协会的内容都很适用在答题上,有事没事多上网站看看,可以多了解政策走向、近期环境
话题等等,很有趣的!
(二) 整理笔记很重要
如果看过了好几本书、很多网页资料,累积下来的知识量是很庞大的,这时整理笔记就很
重要,我自己是整理纸本笔记,这样整理起来才会最精炼,考前也比较好复习。
我自己整理笔记有两种方式,如果是比较轻松的课本,我就会边读边做笔记,这样我只要
读一次这本书,以后看笔记就好;如果是比较难啃的书,我会先读过一遍,全览式了解重
点,把重点画起来、重要的页数标上标签,在第二次读时,就知道重点在哪里,笔记也会
比较好整理。
(三) 考前勤练考古题
这点真的很重要!有两个意义,第一是练习在时间内思考并转化为文字呈现在考卷上,因
为之前准备都是在输入知识,但要输出成为文字又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一开始可能写
得不好也写得很少,但多练习几次,调整自己的答题方式,并多参考解题书的解法(不是
照抄,要用自己的文字),慢慢地会越写越好的~
第二的意义就是物理上,写申论题是会写到手累手痛的,而且高考一次考三天,如果高普
一起考就是五天,手真的会废掉,因此建议勤练考古题,是为了让手适应长时间写大量字
数的强度,考试中才不会手不从心。分享一下写完的舒缓方式(物理治疗师教的),用左
手轻轻握住右手手腕,开始做招财猫的动作,右手手腕尽量不出力,做个五分钟就好很多
的,我也有同学考前吃止痛药啦,供大家参考(?)
(四) 把握作答时间,写越多越好
都计考试有时赚的就是墨水分,就像前面说的,常常遇到不会写的考题,但还是要勇敢硬
掰,写越多越好,阅卷老师会看在你努力答题的情面上,多少给你一点分数,我有某一题
就完全答错,但我还是硬掰了三面,老师给我5分,不无小补啦~
另外,我一直强调写越多越好,所以要把握好作答时间,例如我一题分配25分钟来作答,
可是我写到第15分钟就把我想写的写完了,但这时不可以浪费剩下10分钟,让自己再多挣
扎一下,看能不能再挤出几点出来,至少撑到第20或25分钟时再处理下一题(我自己是这
样,但每个人作答习惯不一样,仅供参考)
(五) 作答从面向着手,搭配列点
研所的老师说,答题重点就在于“层次感”,申论题不是作文,直接平铺直述,阅卷老师
是看不顺眼的,要从各面向或是列点,底下再分好几点,让答案富有层次,看起来很有架
构,答案又完整好看又有份量。
(六) 每题写两面左右
一般的题目,我可能会写两到三面;不会写的题目就至少一面,你的诚意、阅卷老师看得
见。
六、 推荐的书籍
以下的书都是我考前有看完的,我觉得这几本书都将重点整理得很好,读起来事半功倍,
供大家参考~
陈明灿 土地利用计画法导论
许文昌 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土地政策、土地法规
七、 结语
虽然说准备期蛮短的,但我觉得有一部分也是在研所学习到很多,准备起来才能比较快进
入状况,所以说平时的积累很重要,过去努力不会白费,只是换一个方式呈现在生命中而
已~
过程中虽然总是战战兢兢,但其实我不怎么紧张,因为每天都有好多内容要读,让读书进
度驱使着我前进,每天也过得很踏实、学习到很多,自然就没有心思紧张了。
另外要谢谢许文昌老师,许老师的教法可以让我将许多观念连结起来,学习上能够更加深
印象;另外也谢谢曾荣耀老师,课程内容都很丰富,讲解也十分详细,学习起来轻松很多

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些许帮助,也祝福大家一切顺利~
作者: LsJuan1114 (nihwoa)   2022-10-18 23:41:00
推推
作者: giti (呵呵哈哈)   2022-10-19 07:08: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