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0年律师、司法官上榜心得(科法所)代po

楼主: wowleo (哩欧)   2022-06-30 23:21:14
(代po)
壹、背景
台大社科院某系+所毕业+工作三年
目前就读台大科法所三年级
本篇目的不是传授什么读书密技,
只是想让尤其跟我一样半路出家的人知道,
这么做也能考上,可以对自己更有信心。
也谢谢国考版,
还记得当初翻著一篇篇的心得文,
才有勇气追随前辈们的背影前进。
贰、成绩
一试
刑法、刑诉、法伦:126
宪法、行政法、国公、国私:132
民法、民诉:130
公司、保险、证交、票据、强执、法英:100
总分:488(标准:律402、司410)
排名:律121、司135
二试
宪法与行政法:119.5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126.5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一):94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二):80
公司法、保险法与证券交易法:78
智慧财产法:63.5
国文作文:65
总分:律626.5、司563
(标准:律522、司539.5)
排名:律11、司47-51之间
三试
口试:85
总成绩:648(标准:626.67)
排名:43
参、策略与理念
台大科法所课程安排紧凑,
要修92学分才能毕业,
而且从开始学法律到上考场,
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时间宝贵,
所以决定前两学年的选课要紧扣国考,
三年级再开始修法研所课程。
而且我以前没有法律基础,
想说基础打稳很重要,
因此一年级时都只修必修课,
花了蛮多时间读教科书。
然后自觉记忆力有限,
所以不刻意背诵数字,
例如判决、会议决议、大法官解释字号,
反正够重要的就会重复遇到,
常看到就会有印象,
把有意识的脑容量留给理解制度背后的意义,
以及进入法律的语境。
肆、补习、读书会与笔记
我没补习,考前也没买总复习,
一方面是觉得学校的课程就很足够,
另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不够。
我在5月就排好了直到10月的每日复习计画
(分科分单元,切蛮细的),
然后发现时间真的好紧绷,
光是跟上学校的进度、
复习上课笔记讲义以及写考古题,
就会花掉所有的时间,
根本没时间看别的,
所以当时决定不买总复习。
不过我有搜寻每科的最新修法和热门议题,
也时不时查查新闻、滑个手机,
看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法律话题,
弥补没补习可能不知道最新动向和考点的问题。
读书会的部分,
没有参加正规的读书会,
只有和两位好友,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挑选一些解题书一起读,
每周线上讨论没学过或是不清楚的内容,
目的是复习刚修习完的课程。
同学在二下有组准备国考的读书会,
但是当时考量自己民诉和刑分都还没学完,
而且学校课程负担也蛮重的,
再加上连一试都没写过,
觉得自己好像还没到可以参加读书会的程度,
所以就没有参加。
建议在安排时间时,
要先做一个比较长期的读书计画,
因为计画排出来才知道自己到底进度走到哪、
当下适合做什么,
而且时间不够或进度落后时,
才能知道后面有什么可以取舍。
对我来说,计划排出来的目的,
不是为了完美的按表操课,
而是让自己可以随时弹性调整,有所依凭。
笔记的话,
我平常上课习惯边听边抄,
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专注、
跟上老师的节奏与脉络,
还有复习时可以知道老师教了什么,
大概就是那种流水帐类型的笔记,
没有额外花时间整理成精美的笔记,
后面备考时原则上也没有另外做笔记
(除了公司法,后述)。
重要的争点会补充到分科小六法上。
伍、课程与时程安排
一上:债总一、民总、刑总一、宪法
(建议加选身分法)
寒假:重读民总课本
一下:债总二、债各、物权、刑总二、
行政法
暑假:选了民总、宪法、债法、物权,
各一本解题书,和两位好友一起读
二上:国际公法、国家责任法、保险法、
民诉上、刑分、刑诉、公司法
寒假:选行政法、公司法、刑诉解题书一起看
二下:商标、专利、行政救济法、
证交、家事、民诉下、
最高法院裁判与民法理论发展、
刑法分则(旁听财产法益)
暑假:开始备考
三上:著作权、刑法实例演习、
刑事诉讼法实例演习、
基本权理论专题研究、
民事责任法专题研究
(这个时期痛苦度蛮高的,
因为国考延期,必须一边修课一边准备国考,
11月时为了写一个课堂报告,
三个礼拜完全没碰国考,真的压力山大
考前时间表
7月:国私*3天、票据*3天、
刑分财产法益 、一试考古*5份
8月:宪法基本权、刑诉、民诉
9月:商法、一试法条*7天、强执*3天、
开始写二试考古题民法民诉、开学
10月:上课+写作业、复习刑诉刑分、
二试考古商法、一试法条*7天
11月:写报告*21天、二试考古刑诉
12月:二试考古公法、刑法、智财
(110年司律延期两次,
12月底才二试,时间充裕很多,
原计画是7月到10月只写一试二试考古题)
陆、一试准备
小科:
有准备国私、票据、强执,
这三科我都没修过课,
准备的方法是:
每科各花三天,看分科小六法条文,
底下说明文字比较多的就是重要条文,
先把重要条文看一次,在心中建立体系,
尝试了解这个解制度要解决什么问题,
看不懂的部分就上网查,
然后搭配105-109年一试考古题解题。
以结果论而言,
这个准备方式在国私和票据都有效,
10题里拿个7题以上没问题,
但强执就失败了XD
还没念强执时乱猜大概都只对4题,
念完看每一题考古觉得自己都会了,
结果最后实际去考试还是只对4题哈哈哈哈,
所以这个方法加减参考就好,
踏实的上课还是最理想的方法。
法英:
下载辅大法学英文单字表,
睡前偶尔看一下,不无小补。
大科:
主力用在补齐之前没学过的程序规定,
例如上诉,
我会同时比较刑诉和民诉的上诉规定,
尽量抓好基本观念。
整体:
写了105-109年的一试考古题,
我有买历届试题详解,
不管写对写错, 每题都看详解检讨,
不过详解本有时答案怪怪的,
不能照单全收,需要另外找答案。
7月初第一次写一试考古题拿了380分,
最后两次大概都440分左右,顺手很多,
所以我觉得写考古题真的帮助很大,
慢慢就会熟悉题目的模式。
当时的心态是,
这不是一个要求满分的考试,
所以掌握大方向、基本观念就好,
真的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送他,
赶快写下一题。
一试是全盘检视自己基本观念的好机会,
准备一试的过程,发现有些科目基础不太稳,
所以后面在二试时就分配比较多时间给弱科。
总共准备时间,
花了4+1+1周,
原本只分了4周给一试,但因为延期两次,
所以后来两次考前都多花了一周看法条。
柒、二试准备
第一点是不放弃任何一科。
第二点是一定要模拟实战。
我写了106-109年总共6份考古题,
全部都是买模拟试卷纸+手写+计时,
营造出临场感。
而且我字偏丑偏乱,
拿笔姿势也很诡异,
所以一定要练习,
还请家人帮我看有没有难以辨识的字体,
改掉了一些写字习惯。
还买了很多种笔芯,
找到最顺手顺眼的笔芯Zebra JF 0.7,
搭配国考QQ笔。
(不过Zebra JF 0.7笔管太长,
要剪掉一小段才放得进QQ笔)
我因为拿笔姿势不良,
所以手容易很痛,
一开始指节还肿起来痛到写不下去XD
后来发现用贴伤口的那种人工皮,
包住手指的几个支点,
就会改善很多~
然后我也是很容易分心的人,
一有奇怪的声音就会忍不住东看西看,
所以在写考古题时都会戴耳塞,
国考当天也有戴,自认效果不错,
因为当时场地周围还蛮吵的,
环境杂音很多。
写完考卷就对照评分要点,
毕竟评分要点是官方给分指标,
一份一份看下来,
大概可以知道自己或大家容易漏掉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
发现如果要比详细列出各种见解,
我应该很难比其他人凸出,
所以后来把重点放在多利用题目给的细节、
尽力涵摄,
还有从制度目的出发表达个人见解。
还记得第一次写二试考古题时,
写了两个小时的民法,
然后看评分要点检讨完之后,
就觉得灵魂被抽干,
累到整天无法做其他事就去休息了。
到这个时才意识到,至少对我来说,
读书用的脑跟写考卷用的脑没有完全重叠,
所以 一定要练习。
从一开始写两个小时就累炸,
到考前可以连续写两份三个小时的考古题,
身心也觉得游刃有余,
所以身体跟脑子真的都是可以训练的,
尽量不要到考场时才第一次动笔呀 > <
*时间的纪律:
另外建议练习时就要不断提醒自己:
一定要严守作答时间的纪律。
考民法一时,
当时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看觉得好开心题目都不难,
然后我就见猎心喜太贪婪,
第一大题狂写一通,
导致我第二大题身分法只剩40分钟......
等审完题+写完第一小题,
只剩15分钟= =
可是还有两小题占50分没写,
当下真的超崩溃,
想说怎么办怎么可能来得及?
手在那边抖了有一分钟吧,
脑中一片空白,
想要找的法条却怎么翻都翻不到,
(也强烈建议大家要先买国考法条本,
不要像我太依赖分科小六法的小标题)
有一瞬间真的想说:
还是就放下笔,不要写了,明年再来?
但又觉得不行!怎么可以在这里放弃!
都走那么远了!爬也要爬完!
所以还是硬著头皮继续写下去了,
两小题用超大的字各写半页多,
完整度很低,真的是乱写,
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思考了,
最后遗产那边也算错而且没写完XD
其实民法应该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
但因为太贪婪所以就翻船啦,
这边奉劝大家考试的配分时间纪律真的不能放掉。
捌、书单
我很多都是靠学校课程,
书本数似乎偏少,所以加减参考就好。
宪法
植宪:宪法必背释字精研(部分)、
植宪的宪法解题书
戈严:释字最前线
行政法
林明锵老师:行政法讲义
李建良老师:行政救济法课程、
行政法十讲、行政诉讼十讲(狂推)
林明昕老师:国家责任法课程
周董周凌:行政法题型破解
我一开始上林明锵老师的课,
就用老师的课本打底,
这本蛮适合用来初步认识行政法体系。
后来再搭配李建良老师的书,
内容比较抽象比较深,
补足每个体系里的洞洞,
而且李建良老师的行政诉讼十讲有教解题,
真的非常佛。
刑法
王皇玉:刑法总则(狂推)
许恒达:刑分课程(狂推)
薛智仁:刑法案例演习课程(狂推)
三位老师都上得神好,
以致于我没有选到满意的解题书,
所以最后刑法就没有看解题书。
王皇玉老师的刑法总则我看了超级多次,
写考古题的过程中看到不会的也回来翻,
还没有遇到这本书没有办法解决的刑总题目。
许恒达老师的课很细很生动,
各种见解对照很清楚,
蛮好吸收的。
不过要注意刑分虽然是一学期的课,
但老师一学期只会教一半,
所以下学期要自己去旁听。
薛老师的刑法案例演习是我的刑法救星,
上了这门课才知道要怎么写题目,
把抽象的刑总和细琐的刑分融合,
有些东西念书时都会,
但要涵摄到题目里时真的会卡住。
不过如果没办法修到老师的课,
可以读蔡圣伟老师的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论。
刑诉
王兆鹏老师等:刑事诉讼法上+下
林钰雄老师:刑事诉讼法(部分)、
刑事诉讼法实例解析(狂推)
黎律师:刑事诉讼法实战解题书(部分)
Jango:刑事诉讼法题型破解
刑诉是我开始备考时痛苦度最高的一科,
我修苏凯平老师的课,
苏老师着重强制处分和证据,
这两部分课程内容用来解题是很够的,
但是刑诉的内容真的太多了,
我第一次写一试时大崩溃,
觉得自己根本不会刑诉XD
于是我后来就开始看林钰雄老师的书,
试图把那些大洞补起来,
一开始碰到了一个痛苦的磨合期,
德美东西混在一起,
不过后来慢慢熟悉就稳定下来了,
再搭配Jango很详尽的解题书,
补足那些没学过的东西。
大推林钰雄老师的刑诉实例解析,
思考步骤非常清楚,
而且文字好读,
个人认为是一本绝对要读的书。
民法
陈聪富老师:民法总则(狂推)
陈自强老师:契约之成立与生效、
契约之内容与消灭
颜佑纮老师:债总二课程(狂推)
张璐:物权解题书、债法题型破解
林政豪:这是一本民法总则解题书、
这是一本民法债编解题书
张台大:民法债编(债总一部分)
李淑明:债法各论(买卖、承揽、租赁)
大迈、雷霸龙:身分法题型破解
一直觉得民法超级吃基础,
基本观念就是一切,
所以当初花了很多时间在念教科书,
自认成效不错,
好好跟着学校课程,可以很扎实的学。
身分法的部分我很后悔没有硕一上就选修,
因为后面都跟必修冲堂所以无法选,
后来我的身分法是在修家事法时,
自己搭配解题书、
分科小六法和跟同学借的修课笔记念的,
虽然解题上好像没有太多困难,
但总觉得不是那么扎实。
民诉
许士宦老师:民事诉讼法上+下(部分)、
庭嘉助教讲义
陈玮佑老师:民诉课程(下学期)
昱廷助教课
薏伟:就是这本民事诉讼法体系解题书
沈冠伶老师:家事法课程、
家事程序之新变革
乔律师:家事事件法焦点扫描(部分)
民诉真的是一门令人焦虑的课,
一开始完全听不懂XD
也是所有的学科里面我觉得最难进入的课,
而且因为科法所二下一修完民诉就要国考了,
准备时间很有限。
我直到考前还在翻陈老师的课程笔记,
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对这些东西很不熟,
最后考试成绩不太好,
我觉得是因为练习太少,
所以对如何解题目还是很陌生。
如果重来一次,
我会选择花更多时间练民诉题目和解题书,
而不是重复阅读上课笔记。
相较而言,家事法倒是蛮平易近人的,
应该是因为延续著民诉的法理,
可以贯穿到家事法,
而且重点的法条比较集中,
所以比较容易准备。
公司法
蔡英欣老师:公司法课程
启维助教讲义
萧雄、隽婕:老师解题商事法
文章几篇
公司法也是我起初比较不得其门而入的一科,
后来觉得公司法是很多小制度拼在一起,
相较于其他科目,
个人认为公司法比较点状,
所以我后来选择先把法条看熟,
知道有什么规定,
才能把这些东西连在一起。
公司法是我考前唯一有另外制作笔记的科目,
按各个主题画出规范的分支图、
条号以及重要的数字,
再加上相关的争点。
觉得效果不错,
整个整理一次,
很多原本模模糊糊的流程清楚很多,
也方便写完考古题回头对照,
对一试二试都很有帮助。
公司法也是我唯一有为国考看文章的一科,
遇到一些很不懂的制度时,
我有去找几篇文章来看,
才能够比较了解背后目的是什么。
再来就是观察过去几年的题目方向,
发现公司法的题目好像都很扣热门,
所以考前我看了过去三年的台政法研考古题,
然后查了补习班的解题方向,
对考试有显著的帮助。
保险法
汪信君老师:保险法课程
萧雄、隽婕:老师解题商事法
我觉得汪老师上课超棒,我是汪粉XD
所以备考时我也只有复习上课讲义和笔记。
证交法
林仁光老师:证交法课程
启维助教讲义
萧雄、隽婕:老师解题商事法
证交的重点相对似乎也没有那么多,
所以把握重要的争议、
熟悉法条结构就蛮够用的了。
智财
李素华老师专利法课程
黄铭杰老师商标法课程
谢铭洋老师著作权法课程、
智慧财产权法(部分)
三位老师上课都很详尽而且精彩,
学校期中期末考题似乎比国考题难,
所以就没另外念解题书。
不过国考时我著作权法课还没修完,
有看谢铭洋老师的书把没学到的补上。
国文作文
这次好像对作文讨论比较多,
就多分享一点个人浅见 > <
当时在YouTube找了一个国文作文的影片,
短短15分钟左右,
老师把该注意的重点都浓缩了,
让自己先对作文有个底。
我文笔很普通,
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或名言佳句,
想说作文的重点是切题,
第一步要读懂题目在问什么,
第二步在写作上回应题目。
所以我国文两题都花了非常长的时间审题,
揣摩题目到底想问什么,
而且如前所述我字很丑,
但国文纸居然是一格一格的,
所以我想国文老师应该比较在意字面美观XD
我就一个一个字慢慢刻,
不要让笔画连在一起。
总之最后我两题都各只写两页,
篇幅应该算少,不过分数还可以,
所以应该不用太纠结篇幅?
作文第一题“认知的迷思”
作答内容大概是:
“起”认知迷思源自人对资讯的惰性与惯性。
“承”提出解方,打破怠惰独立思考之类的。
“转”说明资讯泛滥的状况也没那么遭
(题干有点悲观XD)
认知的冲突可能会让讯息趋近真实,
举了关于演化论与创造论的争执为例
(大学通识课听到的)
“合”就是说促进不同观点的对话机会,
才能突破认知的迷思而发现真实。
第二题题目是“凿开自己的裂痕”,
算是带一点论说的抒情文?
所以出发点是以个人生命经验中,
遇到的某个重大挫折为核心,
描述自己从随波逐流的逃避,
到面对到挑战的心境转折,
连结到现在更好的自己,
再勉励未来面对困难的自己。
简单来讲主轴就是:
感谢当时的打击,
才有现在可以发光发热的自己,
以后也要继续加油 (真的是这样)
以上,给大家参考。
玖、生活与心态
国考期间的生活方面,
7月开始进入备考期间,
每天目标是唸书8小时(要扣掉休息),
但实际的执行成果大约5-8小时,
暑假期间一周念书时数40小时左右,
但开学后因为上课+每周都要交作业,
时数骤降到25小时左右。
不确定自己多久会考上,
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也提醒自己要生活平衡,
留时间给家人、伴侣、朋友,
去打打球、爬爬山、看看海,
星期五晚上+六日至少一天是休息日。
7月起有减少社交生活,
不过重要的活动例如好友30大寿、
几场婚礼、家庭聚会还是有出席,
提醒国考不要变成自己的全世界、
不要断了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结,
这样的心态也让我比较平静。
而且在备考的过程中,
发现自己是非常需要睡饱的人,
而且生理时钟偏晚,
如果没课就会睡到自然醒大约10点多,
遛个狗泡个咖啡,
通常开始唸书11-12点左右。
如果精神好一小时可以念20-30页,
精神不好大概10页左右而且吸收很差,
所以相权衡之下,
决定中间如果累了就直接睡觉,
但要注意不能用逃避的心态睡觉。
而在心态调整上,
硕一时跟大一的同学们一起上必修课,
大家都大概比我小十岁左右哈哈哈哈,
常常担心:哇我也太晚开始了吧我好老
再加上国考要考几年也无法预知,
因而有些焦虑,
然后也会自我怀疑:
只念两年,
怎么跟法律系甚至法研所的同学相比?
这个感受直到现在都还是时常缠绕着自己。
不过去年看到本所强者学姊的心得文,
才知道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
就个人经验而言,
我是觉得科法所+国考的这两年多来,
比过去工作时辛苦很多,
课业很重、没有收入,
而且充满国考的不确定压力。
但剔除这些压力,
学习法律本身是快乐的,
因为可以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而且很多知识是可以累积和贯穿的,
以前看不懂的事件现在都看懂了,
感觉似乎更了解这个世界。
有时读一读甚至会觉得自己真的好幸运,
可以知道、看到这些东西XD
大概也是这样的小小快乐,
支撑自己横渡那些充满压力的时刻。
想分享一个三试时被唤醒的记忆,
口试委员问大家有没有看过什么哲学著作?
大学时期跟好朋友们五六个人组成读书小组,
每年选几本有兴趣的课外书一起读然后讨论,
其实大概就是一起读书然后一起聊天XD
哲学有关的书我们读过傅柯和汉娜鄂兰,
当时有没有读懂也不知道,
而且内容都不太记得了,
但这个记忆快乐的点在于:
那是一个没有目的,
单纯想要探索世界的过程。
在开始工作、科法所以及国考生活中,
满满都是必须要完成什么的目标,
很容易忘记那种没有带着任何目的的快乐。
最后想说的是,
或许除了少数看不到车尾灯的强者们,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
国考真的需要运气。
如果当时没有台风、没有疫情,
没延期两次拉长准备期间我大概也考不上。
还有更靠运气的是,
二试宪法考了暂时处分,
正是我那学期在专题课被分配到的报告题目。
如果当时为了国考而没去上课、
没跟组员讨论报告、
没查资料读文献,
那题我就不会写。
所以,考不考得上不完全操之在己,
在所有的不确定中,
只能尽力做好该做的事,
不要留下让自己遗憾的机会。
祝福大家能够在沉重的国考人生中,
找到一些能够照亮自己的小信念,
然后让这个信念带着自己早日上岸。
作者: lamourmoi (lucky7)   2022-06-30 23:31:00
恭喜 好棒的分享 上榜就是努力加幸运
作者: ialwaysloser   2022-06-30 23:52:00
看完心路历程共鸣和反思很多,谢谢分享,恭喜!
作者: LaStock (最后的股票)   2022-07-01 00:34:00
第1推奉上
作者: Ccsleep (新港鸭肉羹)   2022-07-01 00:42:00
推 希望之后也能来分享心得文
作者: a23395080 (路过看看)   2022-07-01 01:05:00
恭喜
作者: reclaim830 (reclaim830)   2022-07-01 01:51:00
作者: JcM9453 (艾拉矢)   2022-07-01 02:40:00
作者: abbasxu (abbasxu)   2022-07-01 03:09:00
谢谢分享
作者: Ginabear (能火)   2022-07-01 08:26:00
推推 恭喜
作者: open1992year (圆脸人生)   2022-07-01 12:48:00
很棒的心得,希望能跟你一样上榜,祝福你
作者: Kirihime (国足圣僧臭脚盲僧)   2022-07-01 14:28:00
好友30大寿(笑
作者: qoo53895 (阿康)   2022-07-01 16:28:00
作者: znling (symbol)   2022-07-01 23:20:00
作者: fortesv (jet)   2022-07-02 09:37:00
太强了
作者: Chopin253253 (chopin)   2022-07-03 08:52:00
作者: abc8314970 (RoMEO)   2022-07-03 20:51:00
强者同学推推 你真的是我的偶像!
作者: Welveres (短尾猫)   2022-07-04 13:50:00
作者: m54k600ive80 (slenderBoy)   2022-07-11 00:0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