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诈欺

楼主: Hengs (阿火)   2022-05-02 11:55:03
[请益] 应考资格、各种国考疑难杂症等,以有正确作法、答案者为主
(不包括书里的疑问)。若问题如人生规划、读书计画等,无一
定作法、答案者,请用闲聊选项。
请问大家,民法92条第一项跟第二项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呀,看了很久分不出差别@@
https://i.imgur.com/A2e4WUB.jpg
作者: AMPM ( )   2022-05-02 12:21:00
第2项没有胁迫
作者: Unfriendly (肀而缶)   2022-05-02 12:30:00
保成学儒法政网:受诈欺或胁迫而为意思表示之效力在实例之分析:https://myppt.cc/rKLKsp供原po参考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2-05-02 12:35:00
第三人明知就恶意阿,第三人善意人又不是他杀的,你当然只能找骗你的人算帐用意保护无辜第三者胁迫对人身有立即威胁性,当然撤销就没第三人善意与否讨论空间
作者: Unfriendly (肀而缶)   2022-05-02 12:47:00
善意=不知情;恶意=知情
楼主: Hengs (阿火)   2022-05-02 12:54:00
谢谢大家
作者: Unfriendly (肀而缶)   2022-05-02 13:02:00
用例子来联想:民法第92条第2项,例如甲长期觊觎乙的名表,乙的名表某天没电无法运作,甲对乙谎称会修理该表,乙相信甲并将名表交付,委托甲代为修理与保管,之后甲因公出国;后来甲对不知情的丙谎称该名表为其所拥有,可以便宜卖给丙,丙把玩并试戴该名表很满意,同意向甲购买此名表并交付3万元价金;甲撤销对乙的委托,不得对抗丙与乙买卖的权益
作者: Kirihime (国足圣僧臭脚盲僧)   2022-05-03 08:47:00
补充个:胁迫所为的意思表示可否经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是有争议的,固然不能以这个撤销对抗,但基于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多数学者还是认为你拳头大拿到的东西卖给善意第三人,并经撤销后,东西还是拿不回来喔
作者: AMPM ( )   2022-05-03 16:40:00
楼上,但那个特别法是指不动产而言
作者: Kirihime (国足圣僧臭脚盲僧)   2022-05-03 23:51:00
没有啊,物权编和总则互为普通和特别法,动产和不动产都有善意取得,并没有说只有不动产才能在胁迫下善意取得啊,至少我看赖川争点地图是这么写的
作者: sheldondeng (sheldon959)   2022-05-07 14:43:00
可以参考这开放课程的开头和结尾https://youtu.be/9RZSonkrha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