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0高普劳工行政上榜心得

楼主: davidpig (david)   2022-01-08 00:59:26
ㄧ、背景
本科毕业,从大三下开始补习,准备约1年半
目标:110年高普,109年4月买函授,补习班的课4月差不多上完了,所以就直接买即可,
不要等7月补习班开新课才买新的,时间安排会太赶,教材落后一年其实没有差很多
二、成绩
在校成绩,2X名/44人,大一两学期都倒数前几名,补习后才打掉重练,所以别以为本科
系都很强,希望也可以激励在校成绩不好的同学,不要放弃。
109普考大三暑假准备3个月运气好名额超多侥幸被我猜上 10X名
国文:57(申43选14)
法学知识与英文:82
劳资关系概要:48
行政法概要:62
就业安全制度概要:63
劳工行政与劳工立法概要:64
平均:62.67(录取标准:61)
110高考 应届准备1年半 前10
国文:66(申52选14)
法学知识与英文:68
劳资关系:36
劳工行政与劳工立法:62
行政法:79(申29选50)
经济学:77(申33选44)
社会学:67
就业安全制度:50
平均:62.87(录取标准:54.5)
110普考 应届准备一年半 前5
国文:60(申44选16)
法学知识与英文:78
劳资关系概要:35
行政法概要:90
就业安全制度概要:56
劳工行政与劳工立法概要:70
平均:64.83(录取标准:51.5)
三、各科准备及方式
建议是先做个时间表,我因为听太慢,差点听不完,还好最后考试延期,不然大概没时间
总复习。
小小建议:
1.建议在买解题书前,务必先去书店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买不同老师的解题书,例如我上
林清的行政法,另外买了三本解题书,最后其实只有林清那本解题书看得懂,不是说他写
得好,只是因为我上他的课,所以我才懂他这样写的意思,我觉得补习班教出来的学生都
只会表面,其实根本不懂真正的意思,同样的话不同老师换句话说或从不同观点切入,我
就看不懂了,尤其是社会学,所以我买一堆解题书都没看到就都送人了,因此建议在买解
题书之前,先去确认自己到底看不看得懂不同老师的写法,这样才可能可以吸收,并在考
场写得出来。
2.劳动三科的部分,如果行有余力的话再去读课外书,我只有读台湾劳动法学会出的集体
劳动法,但我不建议考生读,市面上的劳动法书,多半都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什么学说
、什么法理的,对劳工行政的考生太难了,那本集体劳动法,我也只有找少数几个我看得
懂的地方读,太法律的地方都直接跳过。因此建议把课本多读几遍,有时间的话拿去读行
政法跟经济学,课外书通常只会看一遍,即使你看懂了,你在考场也不一定想得到、写得
出来,会变成浪费时间。课外书只是拿来补充锦上添花的,稳住基本盘(课本)比较重要,
我会选择多读几次课本,而不是课外书。
3.经济学以外的专业科目笔记方式,是上完课再读一遍课本,就把笔记打出来,用电脑打
比较快(而且可以随时看),打完就去影印店做成一本书的样子(有封面的那种,才不会破
掉),之后所有画记都在那本笔记上,课本非必要就不会再看。
4.给写字慢的同学建议,建议把字写得丑一点加快速度,我的字常被老师嘴砲字太丑看不
懂,但我国考还是这样写,分数感觉也没差,毕竟阅卷老师人生中看过这么多字,他早就
习惯看一堆丑字了,然后建议把字写大一点、字跟字的间距也大一点,如果发现有漏字会
比较好插,我一行最多17个字,这样写满两页就变得很简单,感觉版面会比较好看。
5.拿到准考证后,务必看一下考场的地址,不要只看考场在哪个学校,不然可能会跑错考
场,一个月前的地特,我就跑错…….
一、国文
1.没练过选择题,所以不讨论。
2.公文考前格式一定要看,然后看一下别人的主旨、说明、办法,大概什么写,通常说明
、办法有一定的模板可以背。
3.我作文都是平铺直叙,其实就……流水帐,但考完这几场考试,我觉得国考作文是“在
多不在精”,基本上我都写满4页。之前去关务特考练笔,因为想不出来要写什,为了凑
到4页,所以就把选择某一题的题目抄上去,最后还是32分(当然因为是练笔所以我才实验
,认真考的考试千万别这样),让我觉得老师其实没什在看,大概是看你字数有到,就给
你30几分了。总结如果你不是文笔很好的人,作文就写多字一点,内容就…….算了,也
不用特别去背名言佳句,把时间拿去读专业比较好。
二、法英
1.宪法最少最简单,如果有补习就韦伯就好了,如果没补习,不建议直接买他的书,他有
很多东西都在上课讲义里,就只能看看有没有其他版上推荐的。
2.法绪,基本上老师是分成总论跟个论,总论就是各种法学概念,请务必读完(比较简单)
,个论太多就算了,我基本是没看(其实是老师没上,自己读看不懂…….)。
3.英文的话高考就算了,但普考建议还是读一下(真的简单很多),版上推荐阿摩上有“高
中英文500单字+词组”,有空复习一下。
三、行政法
我觉得选择最重要的就是熟读法条、练题库就够了,高考麻烦的是会有ㄧ些应用题,但如
果法条有熟读基本上想一下还是可以答出来,且题目没很多,不至于影响太大,买题库书
的话有帮你分出来哪些是应用题,考高考的可以特别注意(我不会选择刷阿摩,他好像不
会帮你分类),我买林清的选择题库书,他前面是题库后面是法条,把它拆掉,法条就变
薄薄一本方便携带。
法条整理方式,推荐题库书后面的法条,整理的很清楚。我是用红笔画线代表选择题可能
出的考点不用背,橘色萤光笔画可能会出申论的法条,要背得出大概的意思,其他没画的
代表不用看。
题库部分,写完一题如果错的会把题号圈起来,答对但值得注意的会画三角型,其他没标
住的就不再看,选择多练几次是没用的,因为答案已经背起来了,所以我第二次之后会直
接用看的。练题目时会用红笔,遇到不会的就查资料写在旁边,之后重读的时候只读红笔
注记过的且改拿橘笔画仍然值得注意的题目或选项,之后再重读的时候,只读橘笔画的且
拿绿笔画仍然值得注意的题目或选项,逐渐缩小范围,考前只看绿笔部分可以看很快。
申论部分,其实我也没很厉害,高考几乎都是热门考题,只要把老师总复习圈的背完就可
以了,我是几乎都把老师总复习圈的都背完了,然后我会特别记法条条号、释字字号、联
席会议的年份,这些数字我觉得可以让老师知道,你知道那些法条或释字,即使内容写得
还好,应该也有基本分。然后写ㄧ些法律用语“盖”“爰”“惟”“上开”“又非不能”
等等,看起来比较厉害。
总结,行政法我还是倾向练好选择,毕竟申论会出什么、改分标准什样都无法掌握。
四、经济学
经济学就真的要动笔练,他是我花最多时间的,由于文组,看到一堆数字会头晕,所以我
用的解题方式比较怪,就是把每一章节的各个公式写在笔记上,然后熟读“章节的名称”
跟笔记的公式,看到题目后回想这题是考第几章,然后把那一章的公式都想出来,看看哪
一个公式可以套用,去解题目。
写题库时我觉得三等比四等简单,主要是三等很多都是文字叙述的概念题,不需要计算,
因此如果真的都不会的话,我会把概念题的正确选项直接背起来,至于申论通常会有一题
比较简单,那题通常是比较简单的个经,务必掌握。
五、社会学
社会学对我根本就是玄学,完全听不懂,所以我直接把他当作是一门背科,把课本上觉得
重要的东西笔记下来,整理出一百多页的笔记,之后……背就对了。就我观察,社会学的
考题,主要分成两种,第一种就是今年高考的题目,第一小题专有名词的定义、第二小题
专有名词的延伸考点,这种题目一定要背的出定义,才写得出第二小题,但背出来后,第
二小题通常可以很顺利的延伸,不会太难,因此这种题目平常就是只能透过背名词定义准
备。第二种题型是完全的开放题,给你一个时事题,请你用社会学观点解题,我习惯用政
治、经济、家庭、宗教、教育、文化,这六个点去解,然后考前会先整理这六个点有哪些
理论或专有名词考试可以用,例如“躺平”这个时事跟政治有什关联或理论,没关联的话
,就换下一个,跟经济有什关联……
考前会花一天上网搜寻今年的各种时事,然后看一下这些时事在干嘛,看一下有没有社论
可以提供观点,做成笔记,在家就先想好那些时事的社会学观点有哪些,考试可以直接写

六、劳动三科
基本上这三科背好专有名词跟法律大概就差不多了,但问题就是很多要背的,所以冷门法
律就不要背但还是要看,版上推荐下载“听劳动法”APP,在外面有事没事随时都可以拿
出来看一下。读陆川的劳资、劳工立法的课本即可(虽然我也不知道劳资关系的题目到底
在干嘛……),课外书记得找浅显易懂的那种,不然会看不懂,考前花一天整理一下时事
、修法。就安的话大家分数不会落差太大,笔记方式就是将各个名词分类(例如就服、职
训、ALMP、青年、中高龄等等),例如将职训的所有东西都放在一起这样。
考试遇到不会的题目,想一些跟他可能有关的概念,或写一些很拢统的答案(尤其是就安)
,碰碰运气不要空白,109普考好几科都没读,很多题目都含糊带过,最后也都有基本分

最后建议多找一些文章心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准备方式,当时我也是爬了一整天的文,
先整理出各科的准备方式,日后开始读,再慢慢调整,也感谢版上各类的心得文,受益良
多。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加油,今年金榜题名。
作者: k87871487 (兔儿@.@)   2022-01-08 08:46:00
虽然我是社行 但可以请教今年社会学第三题解题方式吗?这题我只拿两分
作者: fcz973 (名蒸蛋柯南)   2022-01-08 16:03:00
抄选择题目32分超哭
作者: SCUedgeman   2022-01-08 19:07:00
作者: IamJJ (>///<)   2022-01-09 10:07:00
中正劳工110级无敌了吧
作者: vogue08 (天然天蓝)   2022-01-12 23:53:00
推推 前10真不简单!另回1楼可找公职王解答来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