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9年高考三级自然保育上榜心得

楼主: alees (侠士)   2021-09-14 05:37:34
板主代发,勿来信询问
一、前言
先说结论:国考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自律及有效地时间安排。我个人是先准备自己
没把握的科目(法规),一再复习我认为的考试重点,在有限的作答时间将脑中的答案誊到
答卷上,振笔疾书到钟响最后一刻。
在正式投入国考前,已多次拜读国考板上有关自然保育与林业技术的心得文。取之于国考
板回馈于国考板,希望我分享的一些读书秘诀及心路历程,能在考生最徬徨的时候给予一
些帮助。以下分享内容期盼有志成为公务人员的考生一同讨论并不吝指正。
我在大学及研究所皆就读生物相关科系,由于希望从事较稳定的工作,于是在评估自身所
学背景后,最终选择投入国考自然保育类科。
二、书单及准备方法
考前大致分析自然保育、林业技术及环保技术的考试大纲及考古题内容后,最终锁定自己
有把握的自然保育考科准备。在选定应考科目后,接着开始分析各考试科目的命题大纲,
命题大纲鲜少随着每年时事题变动,个人认为这是个抓题目的重点之一。
由于本科所学仅普通生物学及生态学2科学术科目,其他如政策类及法规方面科目相对而
言是从零开始建立架构,也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填补其他科目的空白部分就显得十分关键
。有别于多数上榜考生分享花时间准备近5年至10年内的考古题,我个人并未投入太多心
力在此,更精确地说,我虽然有整理将近10年的考古题,但我并未在考前拟答任何1题,
而仅是按照考古题的出题方向及频率,整理出我觉得重要的考试趋势,再根据我认为的考
试趋势,短时间内蒐集相关材料并反复记忆,尽可能地根据政策面、法规面、学术面准备
对应的论点,并在考试当下套用。
有关自然保育各类科的书单及准备方式,我同样参考国考板自然保育类科上榜者分享的书
单,在此就不野人献曝,这里仅就我觉得重点的教材或准备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国文
教材:
1.青草茶部落格。
2.各补习班YouTube线上公开影片。
本科投资报酬率最高的是公文写作,我参考阅读多数板友推荐的青草茶部落格,在考前一
周临摹固定格式并准备。切记!千万不要到考前一天才背格式,这样很有可能在进考场等
待钟响时就忘掉一大半了。
应试时,选择题划卡答题完毕后,我基于“依序作答”的原则,先将预留答案卷1-4页预
留作为作文的页数,分配好时间就先从第5页开始写公文,从比较有把握的公文下手解题
,顺便熟悉考试临场感,并练笔暖手。根据多数板友分享与我自己的应试结果,公文只要
格式正确,不要弄错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等关系,通常都可拿到基本分。一般来说公
文函稿的部分只要写出主旨段、说明段即可,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下行文的部分写到
办法段,也可以多获得一些分数。本次高考我有写到办法段,分数就似乎高了那么一分。
作文部分,是考前参考坊间补习班上传到YouTube的教材。归纳重点如后:可套用起承转
合的写作模式,议题尽量聚焦,论述时别扩散太多,免得离题失去不少分数;词藻不需要
过于华丽,但如果可以适时引用或节录一些美辞佳句,会得到比较好的分数;如果没办法
想出也无妨,最基本不扣分的方式就是注意不要写出错别字,例如“一旦”写成“一但”
这种。相对于公文,作文给分就比较玄,但依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有写到第4页,且字迹
工整、议题无发散,通常分数都不难看。另外,作文作答时,别搞错书写方向,记得题目
空4格、段落空2格的写作规定,理论上都可以拿到基本分。
最后,国文选择题部分,因我个人国学常识随着毕业后逐年递减,因此这部分我无法给予
具体建议。
(二)法学知识与英文
英文我是吃老本,这部分就无法分享太多,若自身有英检中高级或多益金色证书的实力,
建议这科就靠自身实力应考即可。法学知识如同作文准备方式,考试前到YouTube观看补
习班的授课教材及自己蒐集到的网络教材,因为只有考前空档的下课时间才看影片准备,
因此分数也考很差,本科多靠英文维持基本分数。
补充一些我觉得重要的观念,例如:宪法、法律、命令等阶层概念,可参考“法律优位原
则”。
其他观念如下:
1.一般考生所分享的母法及子法,其实严格来说是立法机关(即立法院)制定的法律(依《
中央法规标准法》谓之法、律、条例或通则)与行政机关所发布之命令(依同法所谓命名为
规程、规则、细则、办法、纲要、标准或准则)。
2.法规条文架构依《中央法规标准法》称为:条、项、款、目。
在此提醒,很多技术类科的考生在高普考时,普遍认为国文及法学知识与英文2科为共同
科目,甚至以为这2科在高考加权的成绩不多,因此认为不重要而放弃。但若仔细分析,
这2科加权所占的总成绩,其实不亚于专业科目的加权平均分数,因此还是建议牢记公文
格式,并尽力准备其他科目。
(三)普通生物学
教材:
1.Campbell biology 8th edition原文教科书。
2.国立清华大学开放课程-生命科学(相关连结:
https://ocw.nthu.edu.tw/ocw/index.php?page=course&cid=16&)。
我是以大学授课指定的旧版Campbell原文书作为复习教材,虽然版本比较旧,但还是可以
获得多数基本观念。若没时间复习,或短时间没办法看懂英文,建议可先从高中的生物学
或生命科学着手。
坦白说普通生物学因为范围太广,要在不到半年时间融会贯通十分不容易,因此这科我最
后算是放弃,仅在考前预测可能会出一些生物时事题,109年我根据最新的时事,猜测会
考病毒特性及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等,所以这部分是稍微有准备到。其他则仅靠记忆力及
猜测可能会考的方向去应试。
生物学固然是自然保育重要的核心激出,然而以我认识的考生,许多都是地理系非属生命
科学领域毕业的考生上榜,且高普考名次排名在很前面。综上,根据别人的经验分享,如
果理工科背景的要复习普通生物学,是有办法靠自学准备。
(四)保育生物学
教材:
1.网络搜寻“保育生物学”or conservation biology+filetype:pdf/doc等关键字,把能
下载的阅读材料一并整理。
2.林务局官网(https://www.forest.gov.tw/),里面有关我国针对林业及生态保育方面的
政策资料,以及经营管理策略。
3.自然保育网(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由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负责
维运),网站里的资料包含生态保育政策、保护区规划、珍贵稀有(珍稀)物种保育等级与
保育政策等。
4.全国法规数据库(https://law.moj.gov.tw/)搜寻我国保育法规(可搭配“保育法规”科
目)。
5.google其他关键字,例如IUCN红皮书(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简称CBD)、国际保育法规或条约等。
6.应具备知识为生态学(ecology)、族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族群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入侵外来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简称IAS)等、IUCN濒危
物种保育分级(EX、EW、CR、EN、VU、NT、LC)与其分级标准,IUCN protected area
categories (IUCN保护区分级)等。
由于保育生物学是个整合型学科,术科包括生态学、族群遗传学、族群生态学、地质学、
地景多样性等领域,概念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经营管理等。建议可先从林务局相关网
站获取基本的保育观念,试着了解保育(conservation)、保存(preservation)、保留
(reservation)、保护(protection)之间的差异性,待观念厘清之后,先了解保育手段在
学术上的意义(例如:族群生态与保育间的关系),再了解政策或法规上,如何落实遗传、
物种、生态系等生物多样性各阶层的保育议题。
保育在学术定义上,较像是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概念,而非全面禁止利用自然资源,因此
如何运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就成了本考科的核心观念。
有关野生动物保育法规的部分,务必要将我国《野生动物保育法》与施行细则适用对象记
熟。《野生动物保育法》的概念包含:物种保育分级、保育利用与禁止事项、保护区划设
、外来生物管理、野生动物及其产制品进出口规范。
另外野生动物国际贸易议题,可参考《CITES》(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简称CITES,我国译:《濒临绝种野
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其他中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
易公约》)的内容,我国贸易主管机关是经济部商业司,可参考相关的法规,例如:《贸
易法》第13-1条、《濒临绝种动植物及其产制品输出入管理办法》。值得一提的是,《
CITES》内附录一至附录三,主要是以国际贸易是否对物种存续产生影响而进行的分类。
这部分可参考某些《CITES》文件,或各个官员、学者出国开会报告。
入侵外来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简称IAS)也是近年受到重视的议题,这部分就参
考外来种防治的相关规定,并熟记几个类群的(例如动物、植物、两爬、宠物、观赏植物
等)比较有名的2~3个物种,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考试时举例。
(五)生态学
教材:
1.Elements of Ecology 7/e: International Edition Smith & Smith (绿色河马封面)
原文书,搭配此书中译版及相关slide。
2.生态学:概念与应用 7/e (中译版)。
3.Campbell biology中有关生态学、族群遗传学及演化学的部分。
生态学可透过了解不同阶层(hierarchy)的方式加以理解,举例来说:个体(individual)
、族群(population)、群集(community)、生态系(ecosystem)、地景(landscape)、生物
群系(biome)、生命圈(biosphere)。上述阶层并非绝对,随着探讨尺度的不同,有不同的
阶层划分。
由于生态学与生物学都是生命科学相关科系的基础学科,也因此在名词解释或是定义上,
需尽可能熟记,建议有空可以花时间背诵教科书后词汇表(glossary)名词解释的部分,或
起码有个印象,一方面是熟悉中英翻译及解释,一方面是在考名词解释的时候可以派上用
场。由于本科会利用一些数学模型、预估模式或能量守恒等数理原理,解释生态观察的现
象或验证某些假说,因此会需要了解一些数学公式与理化观念,例如:L-V捕食者猎物模
型等。
我想多数具生命科学背景的人都有修过基本的生物学及生态学,因此可能都有些基础的零
星概念。就我个人的经验是:许多内容是我有片段印象,但都不是很明白其中概念,教科
书的公式或是名词解释可能不是那么记得或是随着毕业许久,早已遗忘,这时只能靠自己
拿纸笔照着教科书的公式自己读懂(我自己照着念大概3~5遍才读明白),抑或可透过
google关键字找寻公式的推导过程,往往可以在youtube上面找到相关的英语教材。
本科考试除上述纯学科试题外,也有可能考时事题。这类题型与生物学、保育生物学、法
规、保护区经营管理等考科重叠或需要套用其他跨领域的概念,因此在答题时,适时引用
一些时事案例,或申论有关政策与法规层面论点,将是拿分的关键。
(六)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自然资源经营管理及保育法规(包括国际公约)
教材:
1.国内法规。
2.野生动物保育工作手册(第二版)。
3.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IUCN官网可载
pdf中英文件)。
4.保护区经营管理技术手册(可在林务局网站下载)。
有关国内法规部分,可参考上述提到全国法规数据库(https://law.moj.gov.tw/)里的法
规,下载所有与自然保育相关的法规(以下列举)。
《野生动物保育工作手册(第二版)》:此出版品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发行。第二版由于出
版时间较早,许多法规并未随着近期修法而有所更正(例如:文化资产保存法有关自然地
景及自然纪念物的法律定义修正),亦有部份新兴立法并未纳入此手册,例如:湿地法及
国土计画法。值得庆幸的是,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已于109年12月发行第三版,建议可至书
局或找相关部门订购。
有关六大保护区分类,可先厘清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所定义之保护区分类(Protected Area Categories)
,详细定义可参考IUCN出版的《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这本指引,本书有中英pdf电子档,由于IUCN与联合国之间经常执行保育任
务或召开相关会议,因此很多中文的翻译都是以中国大陆的译名为原则,例如:
conservation,我国译作保育,中国大陆译作保护;sustainable,我国译作永续,中国
大陆译作可持续;climate change,我国译作气候变迁,中国大陆译作气候变化;法规条
文结构article, paragraph, subparagraph, item,我国译作条、项、款、目,中国大陆
则译作条、款、项、目等。由于这类翻译有些混乱,所以基本上我是直接背诵Guidelines
内各category的英文定义,并在考试的时候转换成中文意思并备注该名词之原文名称。例
如IUCN protected areas分成以下等级:(Ia)严格自然保留区(strict nature reserve)
、(Ib)荒野地(wilderness area)、(II)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III)自然纪念物/特
征(natural monument or feature)、(IV)栖地/物种经营管理区(habitat or species
management area)、(V)受保护之地景/海景(protected landscape or seascape)、(VI)
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保护区(protected area with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承上,有关国内保护区的类别及定义,除了熟记IUCN分类准则之外,一定要搭配保护区相
关法规及重点,例如:
1.《国家公园法》(国家公园/国家自然公园,对应cat. II):立法目的、分区定义、面积
规模差异、禁止行为等,由于国家公园数量较少,建议将全国所有国家公园按设立顺序背
起来,并记得其中的自然资源及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本法的设立背景是民国60年代,当
初是以类似《都市计画法》的概念规划国家公园,因此在开发与禁止事项中的规范留有《
都市计画法》的影子,比较多关于分区划设与土地利用(land use)的概念。
2.《文化资产保存法》(自然地景(含自然纪念物)及纪念物专章,对应Ia及V):为了与
IUCN保护区分类衔接,本法曾大幅修正过,除原有之自然保留区(对应cat. Ia)外,再加
上地质公园(对应cat. V)分类,合称自然地景;另扩充自然纪念物之定义(原仅珍贵稀有
植物、珍贵稀有矿物,现含特殊地景现象)。另有关其保护对象、成立及废止标准,可参
考《自然地景与自然纪念物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由于我国依法设立的地质公园非属以
自然保育为目的所划设,非我国5类“国家保护区系统”之一,但可记得其四大核心价值(
地景保育、环境教育、地景旅游及社区参与)。
3.《森林法》中有关自然保护区(对应cat. IV)之法规(第17-1条):请直接将这条定义背
起来。另外请参考《自然保护区设置管理办法》,将森林区域内设置自然保护区之条件背
下来。由于全国只有设置6处自然保护区,所以最好是能将保护区名称、保护对象、地点
等基本资料背下来。
4.《野生动物保育法》:本法制定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对应cat. IV)及野生动物保护
区(对应cat. IV)之划设标准及该区负责经营管理之中央或地方主管机关。
5.其他法规:《湿地保育法》及其施行细则与《重要湿地评定变更废止及民众参与实施办
法》(包括:重要湿地定义、明智利用、分区管制)、《国土计画法》,预计取代《区域计
画法》(重点包括:4项功能分区、成长管理)、《海岸管理法》。(感谢板友更正)
补充其他应注意的议题:
1.有关生态资源的监测与调查,可参考保护区经营管理技术手册内容。
2.有关林火的发生原因、防制、分类及森林法规范部分。
3.各类生态系服务(ecosystem services)内容,依据千禧年生态系评估报告,可按供给、
支持、调节、文化层面分类。至于生态系价值的评估(assessment)的部分,可以参考研究
报告中(可参考国内学者专家的委托案计画内容),各类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
4.里山倡议(Satoyama initiative):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 or
seascape (SEPLS),相关地景概念内涵;搭配我国保育政策:国土生态绿色网络;台湾各
区保育执行标的及保育成果等。
5.国土生态绿色网络(111-114年核定本):建议下载后研读(参考网址:
https://www.forest.gov.tw/File.aspx?fno=77942)。
6.社区参与、原住民权益(例如:林地、林产物利用、狩猎)问题等。
三、考前准备心得及应考心态
体认到我个人的记忆力比较差,记东西比较慢且须花时间反复记忆。因此在记忆背诵时,
我会一边书写、一边默念,一方面可以训练应考的手写感,训练肌肉记忆,另一方面加深
知识记忆。
在时间安排方面,我仍于过年前寻找教材并蒐集资料,真正开始投入国考念书是在过年后
(离考试剩半年),因此如何短时间内找到重点并牢记,便是成功的关键。我个人在背法规
的时候会利用首字或押韵谐音帮助记忆。我以下将举几个例子,如果有在背法规的话,应
该可以知道这是在讲什么:
(一)雪十甲关海大
(二)一游史特生
(三)态重保资产 防滞文景科环(自编押韵的口诀)
(四)代独基 以特能 本本 自科
(五)核生环管
预估可能会考的法规内容:就我自己的观察,会考条文的部分,通常是某法条列有好几款
的情况下,这类法条比较好出题配分。
建议在考前一个月就开始练习写字,因为连续考5天(今年分开考,往年高普连续考),长
时间书写的情况下,手一定会很痛! 唯有事先练习手部肌肉,提前适应写字,才有办法应
付高强度申论答题。
有关各科目分配时间上,有鉴于多数考科间都有关联性,因此我不会刻意分时段读特定科
目。准备的先后顺序是依据陌生到熟悉进行规划,例如我会先花2-3个月开始研究保育法
规,之后才准备生态学及普生。就我自己亲身经历,若要上榜,法规的投资报酬率超级高
,务必要熟记保育法规的部分。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关文具部分,以下使用心得仅供参考:
(一)笔:三菱SXN-155S黑(参考:http://www.mpuni.com.tw/products.asp?MenuID=1637)
。这只我个人觉得握杆最好,只是我个人用不习惯油性笔,所以我会留下笔壳,将笔芯换
成(二)芯。
(二)芯:ZEBRA斑马 SARASA CLIP系列 中性笔/钢珠笔专用笔芯 0.5mm RJF5-BK(JF-0.5)
。这只出水顺畅,墨色黑、成色不太会反光刺眼,不会刮修正带,推荐考试时使用。(参
考:https://www.liberty.com.tw/tw/faq/show.aspx?num=39&kind=23&page=1)
(三)修正带:Tombow mono CC 8.4mmX6M修正带。修正宽度跟书写的中文字宽度相仿,适
合一次性快速涂改文字,和纸的贴合度佳,不易被笔划破。(参考:
https://www.tombow.com/products/mono_cc/)
(四)垫板:Study Mate 再生PET垫板 透明 250x180mm U140T。日本制垫板,考试时垫在
下面,避免力透纸背,是省力、减少酸痛的好工具。(参考:
https://www.raymay.co.jp/studymate/contents/category_class/U140/)
(五)以上文具在光X文具店或网络都可以买得到。
申论题之答题格式及所需篇幅:
(一)国考申论主要是要让阅卷委员知道你懂什么、观点为何、以及如何表达并合理化(有
脉络或逻辑)答案,因此申论的时候需进行一些铺陈。这部分网上心得很多,仅供参考。
(二)在参考PTT国考板林业技术上榜者分享的心得中,发现题数、答题篇幅、分配时间的
关系如后:一般来说,高普考都需要花10-15分钟进行审题及拟答大纲,接着根据剩下的
时间分配单题作答时间。以高考最常出现的四大题或五大题,每题应该要分配20-25分“
依序作答”,如果单题作答超过25,建议要赶紧结论,切勿超时答题,压缩其他大题的答
题时间;若是普考出现四大题或五大题,每题扣掉审题部分,单题应要分配15-20做答。
(三)答题篇幅部分:高考四题建议每大题回答至少1-2页,下一题直接跨页作答;五题则
建议每大题回答至少1-1.5页,下一题空一行后标明题号作答。如果不确定该写多少篇幅
,可参考每题的配分,按比例调整答题篇幅。另外,虽然答题顺序应不至于影响阅卷分数
,但我个人还是会保守地“依序作答”,先预留不太熟悉的题目,跳答其他题,等最后再
回头作答不熟悉的题目。
(四)答题技巧:记得先审题,写下关键字,并根据关键字作为骨干,延伸答案论点。若是
高考,可参考林业技术心得文的答题架构,第一段可先破题或解释题目,接着再针对第一
段分项讨论,建议可以“条列式”或“图表”答题,条列时应依一、(一)、1、(1)等阶层
的方式标号,并手动缩排,让版面看起来整齐。论述方面则可从多方面着手,例如由政策
、法规、生态、环境永续、生态系服务、在地观点等层面论述,若遇到比较类的题型,则
可分段列项描述比较或画表格说明。
(五)单行字体字数:若在无缩排的情况下,每行可写下19-21个字,字体不一定要漂亮、
好看,但至少要工整,尽可能投阅卷老师所好。
关于拜拜这件事情,主要是求考试过程顺利、应试当天不要拉肚子、不要塞车等。基本上
我相信天道酬勤,用功努力多寡基本上会反映在答题的态度上,答题态度决定阅卷委员给
的分数。
四、后记
自从下定决心准备考试,到疫情期间仍每天排队到图书馆报到,甚至到放榜前为来(110)
年国考准备的期间,也曾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也曾想直接放弃转而投104。所幸榜
示后,上面的疑虑也算是烟消云散。
我思考可能上榜的原因有2个:
(一)本考科因为比较冷门,所以没有补习市场,许多重点整理、答题技巧无法借由补习获
得,因此有能力在考前快速归纳重点并记忆,最后在考试时,1题能申论1-1.5页观点的人
就有其优势;
(二)本类科近年大量释出缺额,因此有可能是历年未上榜的强者都考上了,自然提高上榜
的可能性。
不论原因为何,毕竟再如何成功的经验皆无法完美复制,许多因素也无法预测,或许我的
备考经验只是幸存者偏误的典型,但仍希冀有志成为公务人员的各位,能在参考上述简单
的分享后,重新调整自己的步伐再出发!找回自己的niche,共勉!
作者: mitshy (笑猫)   2021-09-14 06:49:00
感谢分享
作者: ahurak (坚持)   2021-09-14 07:27:00
恭喜上榜
作者: Unfriendly (肀而缶)   2021-09-14 08:55:00
恭喜恭喜~
作者: octopuso1c (坚持下去)   2021-09-14 09:26:00
作者: Haeri (友雪静)   2021-09-14 14:03:00
作者: kneesntoes (are)   2021-09-14 17:29:00
好棒
作者: Corydoras   2021-09-14 20:32:00
作者: Akabane (B8g终于抢回来啦)   2021-09-14 22:53:00
恭喜
作者: fruits11 (RUBY)   2021-09-15 06:02:00
希望未来能在公职版看到你分享自然保育的工作内容和心得
作者: mangoguan (Mango)   2021-09-19 01:16:00
补充一下,国土计画法预计要取代的不是都市计画法,是区域计画法
作者: BlackCoal (居士隐埋偏仕)   2021-09-20 09:31:00
恭喜,这类科很难上榜
作者: sotuda (祭)   2021-09-25 21:36:00
谢谢原po的分享,恭喜上榜~
作者: xxxlll (人生的旋转木马)   2021-09-26 17:03:00
推,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