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普考教育行政上榜心得

楼主: minhou (阿旻)   2020-10-14 17:35:59
代PO
国文:60
法学知识与英文:74
行政法概要:78
教育概要:42
心理学概要:61
教育测验与统计概要:65
一、前言
大学毕业后因为兴趣而投入饭店业工作,在业界打拼两年后因为长期轮班、日夜颠倒、作
息不固定而导致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进而产生转换跑道的念头。当时身边正好有许多大
学同学已经是公务员,看着他们经常在社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才发现到公务员除了
工作稳定、福利制度稳健、未来有保障之外,相对稳定的上下班时间,更有自己的时间培
养兴趣、陪伴家人朋友,实在令人心生羡慕,因此决定准备考试,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
一次。
二、高普考题目准备技巧
1.如何准备选择题
我将近十年的历届考题全部影印出来写,写完后都会订正并上网找详解,非常推荐未来考
生多加使用“阿摩”进行选择题的练习,因为它除了有提供题目与答案,更有其他网友无
私分享的私人笔记,以及记忆法、口诀等等,非常实用且有帮助。
2.如何准备申论题
针对我的考科,除了共同科目之外,基本上都是申论题,而我将近五年的考题都影印出来
写,我认为多写考题只是练基本功,要如何写到能符合阅卷老师的胃口才真是一门艺术。
在准备期间,我也上网搜寻了许多补习班以及上榜生的经验分享,慢慢琢磨、练习,才能
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另外,我也相当建议未来准备考试的考生们一定要大量的阅读,千
万不能仅仅依靠表格式、条列式的讲义资料去背诵,否则会限缩自己逻辑思考的能力,而
无法写出具体且流畅的内容。
3.如何整理笔记
基本上我的笔记分成三种,第一种是读书的书摘,第二种是读完讲义后的重点提要,第三
种是上考场前的关键字大全,字数是第一种最多,第二种次中,第三种最少。因为我的读
书习惯是一定要写下来加深印象才会记得住,因此我的笔记量较多,建议未来考生可根据
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4.其他补充资料
因为没有进补习班,我的讯息资料相对较少,因此我都以网络资料为补充教材,以及到书
局买教科书来阅读。
三、考试各科目准备方法
【国文】
国文我完全是以云端课程的教材进行准备,虽然共同科目我还是吃老本居多,但李仁老师
的教材有提供很完整且清楚的国学常识架构表,笔记也都很清楚、实用,作为回忆以前所
学我认为是非常足够了。透过观看老师线上讲课,也可以加深记忆力,老师也会以切身经
验分享阅卷者的评分角度,让学生掌握拿分的技巧与重点,助益良多。
【法学知识与英文】
1.法学知识
由于并非相关科系出身,对于法律也不是特别有热忱,在准备时也是挺头痛的。共同科目
是考选择题,多练、多写题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透过写题目去掌握命题老师想考的重点
,写到最后就会慢慢发现考来考去,其实考点就是那些。
2.英文
一样吃老本,考前多做题目,练习提升自己阅读的速度,有事没事就利用通勤时间背单字
,考过的单字一定要会。
【行政法概要】
法科是我的弱项,因此我也是乖乖依照讲义与云端上课进度进行准备,廖震老师上课讲解
很清楚、条理分明,笔记也都整理得很实用,很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因此这科准备起来
我认为基础还算稳固。
行政法令人头痛的点是高考还有考申论题,我因为同时准备高考、普考的原因,也有去购
买解题书进行阅读,我认为帮助也蛮大的,提供此建议给没有去补习且没有老师可以帮忙
改作业的考生。
【教育概要】
讲义、教科书读熟是基本功,我的习惯也是在第一次阅读时就会画重点,整理自己的笔记
帮助记忆,再慢慢精简笔记,最后整理出一张A4纸大小的关键字精华,在考前背诵、复习

我认为教育概要比较像是高考的教育行政学加上教育哲学的综合,因此在准备上我当时也
是分成两科进行准备,读起来也是比较精细。
【心理学概要】
普考的心理学概要与高考的教育心理学的差异,在于普考的内容多了较多生物性的理论,
以及人体器官、心理疾病等等的内容,因此范围其实比高考更大,提醒考生也应掌握考试
范围的差异。另外,心理学其实是注重实用性的一门科学,在记忆背诵理论的同时,也要
同时在脑中复习如何实际应用,最好是有步骤性的列出,才能加深记忆,并且融会贯通。
【教育测验与统计概要】
大部分人在准备这科的时候,因为牵扯到数学,对于许多文组出生的同学一定也是相当困
扰,而我也不例外,当时我上网搜寻了许多上榜生的准备经验分享,主要是将一科拆成两
科来准备,以下分别论述之:
1.教育测验
测验算是比较仁慈的科目,基本上将教科书上的观念弄懂,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背一背,
例如:信度、效度、标准误等,再来勤做考题。测验相关的题目都不会太难拿分,就算对
数学有恐惧的考生还是要好好把握这50%的分数,剩下就是尽力而为了。
2.教育统计
普考的统计题目基本上变化不会太大,透过考古题的练习其实可以掌握大部分的出题方向
。背公式是基本功,四则运算也要熟悉,因为不是每次考试都可以使用计算机,如果计算
过程都对,但是错在数字计算就会相当可惜,真的弄不懂时也要适时寻求帮助,不要执著
于过难的题目,相信自己只要不要失分太多,可以用其他强项将弱科补回,是我自我鼓励
的方式,以此分享给有相同困境的考生们参考。
四、读书计画规划
1.备考开始时间点
我是在约莫2020年1月时开始全心准备考试,而今年因为肺炎疫情关系考试有延后,总共
约六个半月的准备时间。
2.各科目读书时间分配
共同科目:每科各一周
专业科目:每科各两周
3.每日/周/月读书计画表
(1)每日:我固定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吃早餐、看新闻,九点开始读书,两个小时为一个
区间,每次间格休息约半小时,中午休息至下午两点,再继续读书。下午五点到户外运动
散步,晚上根据当天的精神状况,再唸一到两小时,晚上一定十二点前睡,尽量维持每天
7到8小时的读书时间,习惯成自然。
(2)每周:因为我准备的时间较赶,基本上我每周只会给自己一个半天到一天的休息日(
依据我读书的进度判断),休息日就是完全的放松,出去户外散散心、跟家人朋友聊聊天
、讲讲话,才不会一直过度紧绷而导致忧郁。
(3)每月:我每个月都会回头检视自己的读书计划是不是有按照进度来,如果提前读完,
要再复习一次或是提前开始读下一科,如果发现进度落后,又该如何调整后面的读书棑程
,掌握自己的读书进度是每个考生(特别是没有补习的同学)一定要有的能力,也能让自
己一步一步累积实力,而不会因为考期将近而兵荒马乱。
五、心理调适
1.准备考试初期
当产生了准备投入考试的念头,我即开始搜寻相关资料,并约了几个同学与学长姐,请教
准备考试的方法,而每个人读书的方式都不相同,再加上我准备考试的时间相当有限只有
半年,相较其他考生已经慢了许多,且大多也赶不上补习班的正规课程,最后决定购买云
端函授课程,按照自己规划的读书进度,全职准备考试。
2.准备考试期间
在准备考试的期间,很感谢我的家人都是非常支持的,因此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全心读书,
而我也提醒自己保持战战兢兢的精神,不能让家人失望,不论准备时间的长短,努力冲刺
、做到最好就对了。
3.寒窗苦读之日
我的读书之路相对是非常寂寞的,为了不让自己分心,我将手机大部分的社交软件都删除
,进入闭关苦读的日子,仅有保持一、两个交心的好友,在读书读到身心疲倦的时候,会
通电话抒发一下压力。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还真的蛮痛苦的,但忍耐半年换来下半辈
子的幸福,我认为还是相当值得且正确的决定。
作者: dingding69   2020-10-14 17:55:00
稳定的上班时间,但下班时间就……(*^ ー^ )
作者: ayakohsin (你的微笑~*)   2020-10-14 21:57:00
谢谢分享
作者: genieyang (genie)   2020-10-14 23:06: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