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年会计高/普双榜 准备心得

楼主: showback (白)   2019-10-01 18:06:03
帮朋友代PO 文长慎入
一、背景与报考动机
本人毕业于国立科大的财税系,在学期间在班上成绩属中段班,毕业时对职涯规划没有什
么特别的想法,就决定先到会计事务所就职。
于中小型事务所服务两年后,短暂投入产业担任稽核一职,但任职近三个月后,被公司以
个性不符合工作内容为由辞退。在此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过著行尸走肉的生活,幸好身
边的朋友和长辈给了我一些建议,让我决定给自己一年半的时间,先半工半读约半年来存
生活费,再全职投入考试一年,参加高点补习班的面授课程,所幸在今年能够如愿上榜。
当初选择报考高考会计而不是本科系的财税行政,主要因为已经有过事务所工作经历,让
我先接触过了审计的实务操作,可以节省理解专有名词的时间,又加上本身不太擅长经济
学相关科目,才决定报考会计类科。
因此建议大家,要投入国考前,先了解自己擅长的科目,再决定要报考什么类科,营造属
于自己的优势。
二、成绩
高考:
申论 选择 总分
国文 40 16 56
中会 17 40 57
法英 54 54
会法 43 32 75
财政 31 44 75
成会 36 38 74
审计 32 36 68
政会 28 40 68
平均分数 66.60分 (录取标准 63.50分)
普考:
申论 选择 总分
国文 43 12 55
成会 23 37.5 60.5
会计 46 45 91
法英 38 38
审计 23 47.5 70.5
政会 37 45 82
平均分数 66.17分 (录取标准 62.50分)
三、读书心态与准备方法
(一)读书心态
1.均衡发展不偏心
考高普考决胜的关键点就在于专业科目,高考的专业科目共有六科,相信在读书的过程中
,一定有某些科目是自己读得特别有心得、特别喜欢,当然也会有读起来很吃力、特别感
到厌倦的科目。
建议要准备考试的各位,既然都已经选择投身高考了,你喜欢也得读;不喜欢更要读!
想想自己投入考试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如果因为和不喜欢的科目赌气,而导致自己距离上
榜只差一两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2.适当放松不紧绷
大家都说准备国考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需要体力调节和配速,国考也要做体力调节,不
要从一开始就拼命冲,否则关键的冲刺期很容易没干劲,我个人不读书的时候,大多都是
上健身房做重训,或是在家中看中华职棒转播。
建议大家找一些调剂身心的休闲,让自己适当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来面对挑战。
3.面对低潮不纠结
人生当中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投入考试的期间通常都是半年一年起跳,在这段期间难
免会有生活大小事,我在全职准备的前半年,先后遭遇了失恋及亲人逝世的打击,这段期
间情绪非常低落,也非常痛苦,但是我只给自己最多三天的时间去难过,过了三天后,就
埋头读书当作一切没发生过,因为无论如何,日子还是得走下去,况且对于考生而言,每
一天都非常珍贵,实在没有时间自怨自艾。
所以遇到难过的事情时,好好地睡一觉吧!
起床后又是新的一天,养足精神走下去!
4.力求心安不慌张
在补习班上课时,很多人都会纠结,要不要买题库书、要不要报名题库班...等等,我的
答案是:心安就好!
如果觉得自己某些科目很弱,报名题库加强会比较安心,那就报!
如果觉得自己题目练习不够,想买题库来写,那就买!
花时间犹豫这些事情,只会让自己慌张,一旦开始慌张就会让自己的信心动摇,考试前就
是把所有能让自己心安的事情都做完,例如:刷完讲义题目、练完五年内考古题等,当所
有能尽的本分都尽了,自然就不会感到慌张。
(二)准备方法
1.阶段性体力调解
(1)距离考试9个月以上
每天安排的进度不要太多,养足精神提高上课效率,下课回家后在24小时内复习完上课的
内容,做成属于自己的笔记,并在下次上课前把练习题写过,完成上述的进度后我就不读
书,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运动或是休闲。
(2)距离考试剩3-9个月
此时补习班应该会有部分科目已经上完,除了复习当前正在跑的进度之外,也要拨空复习
已经上完课的科目,安排进度建议以一天两科或三科去循环,单一专业科目不要超过三天
没读,尤其会计类科许多科目需要大量练习来累积实力,中会、成会都需要勤做练习题。
(3)距离考试剩3个月
此时已经进入冲刺期,在这个阶段,就是大量练习考古题,从考古题练习的结果去分析自
己哪一个科目相对较弱,读这些科目有没有什么观念上的盲点,并针对这些弱点去加强。
这段期间比较强调背诵的科目(审计、会法及政会等),要好好把握时间去练习申论题,在
考前这段期间掌握重点去背诵,投资报酬率是非常高的!
四、专业科目准备心得
(一)中会:郑泓老师
中会是一门范围极大的科目,我也和大部分的考生一样,将至少一半的时间都花费在算中
会,但是因为考试前,我把所有准备重心都放在新公报(租赁、收入认列等),反而没有掌
握到申论题所考的限制性股票,导致成绩比较不好看。
虽然个人表现不好,有点对不起老师,但我还是要大力推荐郑泓老师的课程内容,老师上
课会以非常生动的方式去介绍会计交易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版本教科书的题型也都会一
一拆解题目的解题关键,让我们面对各种题型,都不会感到慌张。
此外,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安排课堂小考,范围都是上一次上课所教的内容,跟着老师安
排的进度复习来参加考试,可以透过小考来获得即时反馈,并加强自己的信心,对我来说
帮助相当大,因此建议每堂小考都能够参加,并尽自己所能去考得高分。
(二)会法:李建老师
会法是一门投资报酬率相当高的科目,上课只要跟着老师的脚步,将观念架构建立起来,
搭配老师提供的彩色法条本,将老师一再提醒的法条一字不漏的背起来,基本上申论题就
不会有太差的成绩。
在写申论题时,看到题目就是直觉地把相关法条通通背上去,在收到成绩单时,我也蛮惊
讶的,没想到申论可以拿到43分XD,选择题的部分,就是将观念和法条读熟后,靠大量的
考古题来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分。
(三)财政:盛华仁老师
财政学是经济学衍生出来的一门科目,对于经济学普遍读不好的会计人来说,这门科目无
疑是令人头痛的,幸好在补习班认识了盛华仁老师,老师本人非常的平易近人,上课方式
也非常诙谐幽默,搭配浅显易懂的解说,让我能快速了解每一个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根源
去了解模型和理论的由来,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将这些观念都记住。
老师在每一堂上课之前,也都有安排课堂小考,都是一题申论搭配几题选择题,可以帮助
复习前几次上课的内容,好让课程内容可以顺利衔接,而且每一张考卷的申论题,老师都
会亲自批改后再给予建议,是一位非常用心的老师,这次我的财政学能够拿到75分,都是
仰赖老师在过程中的鼎力相助!
(四)成会:徐锦华
成会也是投资报酬率非常高的科目,非常推荐徐锦华老师的课程,在上课的过程中,跟着
老师的解题逻辑走,会发现成会是一门非常灵活的科目,而老师会在课本的范例题目中,
把所有解题关键的变化都一一拆解,所以上课过程中的板书非常重要,回家后最迟48小时
内一定要复习,不然相隔太久在回来看,就会觉得...当时写笔记的我,到底在写啥?
讲义内除了范例题目之外,老师也都会依照章节,把相关的历年考古题都附在讲义里面,
复习完之后,按部就班的练习考古题,考试就保有70分以上的基本盘了。
(五)审计:罗智成
审计学这门科目,许多观念都是理解之后必须要背诵,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我个人
认为背诵的技巧别无他法,就是重复。
罗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会把特别重要的观念一再地重复强调,在课程中跟着老师念,
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跟着复习了非常多次,老师也会发明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同学
记忆,现在距离考完试,也至少有两个月了,很多口诀我都莫名其妙的还记得XD。
老师本人也非常亲切,又充满正能量,下课和老师聊天时,老师都会不断地鼓励同学,而
且老师猜申论题重点的命中率非常高,今年我的审计公报到后期时间不太够用,只能抓老
师给的重点来背,没想到申论也拿到32分的成绩,只能说老师猜题真的太准啦!
(六)政会:陈友心老师
政府会计这门科目,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在投入考试前,其实非常害怕自己无法
进入状况,幸好有陈友心考师的指导。
老师的上课方式比较偏重观念的架构,会将公报观念以架构式笔记的方式,整理成板书,
让我们在课堂上跟着抄写成笔记,就如同老师课堂所说,自己手写的笔记比较有温度,
并整理成自己所能够快速浏览的格式,对于考前冲刺和考场复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老师上课时,前面会先花几堂课,用板书让我们建立起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等到
我们有概念后,才开始让我们背会计科目,以及写交易分录,所以顺着老师的观念来做分
录,只要会计科目没忘记,基本上分录题是不会有问题的!
至于有些考古题比较偏向公报背诵题,也是别无他法,只能尽量背到一字不漏了,所幸今
年的申论考题都没考单纯的公报背诵,让我能够掌握到的分数又更多一些。
五、总结
送给大家一句话:完成梦想,就是累积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投入考试前,我已经有约莫四年没有拿起书本,认真地坐在书桌前读书了,在漫长的过
程中,我也曾不断地怀疑自己,虽然没有信心,但我不放弃,慢慢地累积实力,终于在今
年达成了这个阶段性的任务。
在这边勉励大家,如果要投入考试,就拼尽全力,不留任何遗憾。
作者: simon0911 (牛)   2019-10-01 19:46:00
作者: water119 (water)   2019-10-02 10:06:00
作者: dengwin (grit)   2019-10-02 14:51:00
作者: legend626 (阿勒爆爆)   2019-10-03 22: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