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如何从教科书与考试用书找出冷僻题的出题方向

楼主: lucifax (虎爷:犬科动物给我滚开)   2019-09-13 09:45:56
918大限将近
为了避免让自己到时候陷入没考上的难过情绪又一段时间爬不出来
把自己当作没考上 继续读书感觉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距离明年考试结束尚余305天
自己是兼职考生 每天能读的时间大约2-3小时 如果有空就多读 没空就小读
读的是偏政策类的东西 但科目小众 只开高普 从不增额增列
某大补习班今年只开6科其中1科开始重新上 其他5科沿用去年的
另一间比较小的 光是出版的考试用书品质就很差了 更不会想去了解
在今年高普考前 自己做的功夫是把过去考古题通通看一遍后
把相似的题目整合出一个尚可接受 具有逻辑条理的答题大纲 配上几个具新鲜度的实例
考试时就用那个大纲及实例再去临场发挥
而成果如何要等分数出来才知道
大概在考完后就没事在翻书
教科书图书馆有得借就用借的 不过科目冷门所以双北市图都只有90年左右的老书
优点是包罗万象 啥都写 但怎么找出考试的重点蛮困难的
但偶尔也有近年出的汇整版小本教科书 虽然资料不多却可以更新老书里面的相关资料
参考书则是在露天虾皮买一些较早期的函授教材与补习班出版的二手参考书
这些函授教材跟参考书在看完教科书后发现常常都是摘录教科书的 所以东西零散
有时候书商偷懒 更是干脆只写大纲不写血肉 所以后来这种书就完全不碰
剩余跟随时代演进的政策 就是看政府官网或FB或新闻去follow了
因为自己已经在上班 无法像是多年前读文化行政时偷溜去大学上课
且那时文化行政刚开没多久 坊间没几家补习班有开 算是不得已作法 现在没有需要了
这次考试因为是多年来再一次踏上考场 也算是很急就章的匆匆忙忙读
把考试用书跟网络相关资料整理过后就上战场了
如果出到考古题 就是看自己的答题能力
但是出到一些较冷僻的题目或是英文专用术语 就很可能傻在那边
也因此考完就决定多读教科书 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只是在动辄上千页的教科书内 基本上考古题都是出大范围的内容
像是某某章节会专讲那些题目 也是参考书最爱补充的部分
而感到困难的冷僻题 常常翻遍全书也没几个字提到 更别提考古题导向的参考书
而冷僻题往往也不太会出到第2次 即使翻了手边的教科书努力整理出来一段文章
再考的机率也是颇低 大致有整理过考古题的考试次数 热门的动辄10来次 冷僻的是1-2次
未来会考的题目也往往如同玉石藏在沙滩里 很难找到
在数百数千人的考试中
热门考古题是必须准备到烂熟的
但能够与竞争者差距拉开的则是冷僻关键字题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从书中找到并准备冷僻题呢
作者: allesvorbei (如果、听说、可能)   2019-09-13 10:10:00
冷门考科基本上出题者就那些,去各大学校找授课大纲还有指定教科书,平时没事就去google那些老师的发言,看有没有新的理论。另外,就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原文书可能会比中文书好找,找到指定教科书后看后面的习题,时不时会有意外的收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