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7司律双榜心得(笔试+口试)

楼主: zxcptt (sweety)   2019-04-04 16:32:36
帮朋友代PO
今年有幸考取,鉴于之前常常受惠于本版,希望也能借由回馈来尽一份力。
律师:上榜
司法官二试:不到520
司法官三试(口试):81.XX
结果:录取
※二试准备方法&小禁忌:
1.严格限定时间
对考生来说,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而与此对立者,往往就是怠惰与各种令人分心的事物
。为了避免自己虚耗时光,我限制自己一周至少要看完一本书,虽然各科目内容繁杂程度
不尽相同,且书目厚薄有别,但到考前为止,还是基本有维持一周一本的进度(但偶尔会
休息几天,记得预留弹性),我觉得对于今年考试有非常大的助益。
2.切莫猜题
许多考生,包含前一年落榜的我,常常会想要猜测最新考题趋势,或者出题老师是谁,汲
汲营营于追寻最新文章,却忘了扎实根基。
考上的这年,我彻底舍弃这些无谓的追求,因为这些追求无边无际,考前3年的文章产量
之多,对于一个正在该领域写论文的硕博士生来说可能都难以消化,何况背负有上榜压力
的考生呢?盲目追寻的结果,往往是失了根本、虚耗时间,又只得到无穷无尽的恐慌。
如果真的很担心,可以找一些总复习的书来看,或者报名补习班的总复习课程,相信就非
常足够。就我个人而言,我落榜那年听其他上榜者分享保成的总复习课程很有帮助,今年
参加后果真助益良多,值得推荐。
3.不要用制式模板答题
非常注重层次的刑法姑且不论,但就其他科目而言,没有必要一律采用传统解题书式的「
标准答题」。甲说乙说的陈列,往往占了篇幅与时间,而牺牲了自己可以论述的空间,最
后得到的分数就比不上有内涵、有想法,甚至在考卷上能清楚胪列自己推理过程的考生。
只是这种非典型的答题方式,养成较有难度,我是在阅读学者文章的架构时,配合自己硕
班写作论文的锻炼而渐渐养成的,诀窍没有其他,就是「扣紧主轴」、「浅显明白」而已

至于实务判决的堆砌、学说名词的陈列,倒不是这么绝对必要(但有些众所皆知的名词,
写出来可以节省时间,像是传闻法则等等),毕竟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叙述」,也都是
在解释一个观念而已,如果你早就知道这个观念为何,大可舍之不用,而用自己的话语叙
述,赋予答题内容「生命力」。
※司法官口试问题:
我是下午最后一梯(第3梯)的考生,以下是我们这组的问题:
1.就「兴趣专长」、「求学历程」、「生涯规划」来自我介绍。
限两分钟,我们这组没有人被打断,基本上都维持在时间内。
2.你觉得当法官、检察官最大的压力是什么?你会如何调适?
3.检察官跟法官的人格特质有什么不同?
4.公平审判、独立审判、行政中立内含为何,或有什么不同?
追问以下题目:
4-1 上述概念就法官跟检察官而言有何不同?
4-2 若今天是瞩目案件的话是否又会有不同?
5.如果当事人情绪不佳,当场咆哮法官,你会如何处理?
6.司法改革对法安定性跟变迁之间如何调适?
7.你是法官,你的书记官或法官助理打字太慢或态度不佳你会如何处理?
8.遇到不会的专业案件会如何处理?
我们这组的口试委员都很亲切,没有打断、没有摆臭脸,几乎都一致微笑或会跟着点头、
眼神交会,让你觉得对方有认真在听你说话XD
最后有留两分钟时间,由口试委员回馈意见,有一位资深法官针对第2个问题表示(仅列
出大意,无法逐字QQ):「刚刚听同学说到很多的压力,但对我来说,审判多年来最大的
压力就是判决错误,不管是民事案件中数额的计算或是刑事案件中是否误认,都是一直以
来必须戒慎恐惧的事,希望各位同学之后进入审判实务的话,也能放在心上。」
※司法官口试的准备过程:
由于我是南部某大学法研所毕业,大学时期是念同校理工科系,所以不太熟悉大学部的各
种读书会,也没有学长姐们来回馈分享口试讲座,所以上榜后我就直接搭高铁上台北,参
加补习班举办的口试讲座。
我参加过读享与台北保成的讲座,两边的内容都对我很有帮助,无论是讲座课程本身或模
拟口试等安排都很值得推荐,但我私心对保成有更多的感谢。
在台北保成的讲座中,请来了好几位之前上榜的学长姊,一一分享口试当天的状态与书面
资料的准备,让我能提早身历其境的体验。在学长姐的建议与鼓励之下,许多口试考生开
始集结、交换联络资讯,我自己也有幸能参与到一个群组,大家各分配几个议题与历年口
试题目,各自蒐集资料和心得后彼此分享,目标是大家一起上榜,而不是互相争斗,反观
准备二试时的苦闷、压力与各种负面想法,这种正面又良性的竞争让我找回不少人性的光
辉XDDD。不仅如此,补习班有提供自由预约讨论室的服务,非常贴心!
回到南部后,有感于在台北结交到战友的喜悦,我又再一次参加高雄保成的讲座,认识了
很多南部考生,甚至有一位很聊得来的考生刚好跟我分到同组,口试分组表一出来发现有
认识的人在同组,口试无他安心为上,那种喜悦与安心感真的能压抑许多惶恐!
※结语:
就我个人经验,南部考生比较欠缺和其他考生的联络管道,补习班资源也较少,这部分补
习班就做得不错,有帮忙弥补一些南北差距,真的很感谢QQ
而对于口试内容的准备,考古题固然重要,但若能和其他考生组成小组,一起讨论、蒐罗
各种热门时事议题,也会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小组成员间互相模拟口试,可以把自己不太
会的题目提出来大家讨论,也可以互相监督没注意的盲点,培养自信,相信口试不再是成
功最后一哩路的绊脚石,而是康庄大道的登龙门!
作者: kilof (KiLoF)   2019-04-04 16:59:00
推强者
作者: aaaaaz22 (小穹)   2019-04-04 17:01:00
推口试题目分享~
作者: koyasukozue (忘了放寒假)   2019-04-04 17:33:00
恭喜,感谢分享推
作者: liyinzhang (liyinfromtao)   2019-04-04 18:07:00
作者: applebird (XX星海蔡依林XX)   2019-04-04 18:27:00
有够强
作者: emiliyang (Emily)   2019-04-04 19:10:00
推法官语重心长地分享
作者: jimbly (pvc)   2019-04-04 22:24: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smartbear430 (长的帅的都是欧巴)   2019-04-04 23:21:00
推强者
作者: water744 (小O)   2019-04-05 00:40:00
好好做,别当废死法官
作者: FairPrice (安南人)   2019-04-05 09:20:00
强者
作者: amily0628 (AMILY)   2019-04-05 13:54:00
超强~
作者: shtroqjk (CHAIN)   2019-04-05 21:16:00
感谢分享
作者: tonyscat (Wall玛律呀)   2019-04-07 10:05:00
作者: jontaxx (jontaxx)   2019-04-10 05:55:00
作者: bigkiss770 (莫愁)   2019-04-11 17: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