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7律师上榜心得(劳社)

楼主: antimiss (虹言)   2019-01-01 11:21:51
1、 背景与前言
台北大学毕业,今年曾报考高普考、四等书记官,皆落榜,但运气不错,有幸在律师高考及格。
以下本于希望能回馈各界帮助的想法分享,但成绩称不上多好,谨以杂谈的方式,分享对于法科国考的一些想法。
手机发文,排版较为混乱,请见谅。若有不足之处亦请不吝指正,谢谢。
2、 分数
a. 107年司、律一试:
综合法学(一)(刑法…):106
综合法学(一)(公法…):116
综合法学(二)(民法…):118
综合法学(二)(商法…):76
总分:416(成绩排名:司555/律397)
b. 107年律师二试:
宪法与行政法:112.5(46.5/66)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100.5(51/49)
国文(作文与测验):60(28/32)
公司法、保险法与证券交易法:64.5(31.5/17/16)
劳动社会法:54(9/17/28)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一):82.5(40/42.5)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二):62(32/30)
总分:536(及格标准:507)
3、 推荐书单附简易各科心得
(1) 前提:挑本好书
a.如果对某科目一无所知,只能相信过往累积的口碑,那就挑一本排版顺眼的买下去。否则挑书时务必参考他人推荐的理由,最好能实际翻阅过,才知道究竟合不合拍。
b.先了解各种书籍的用途,搞错用途直接出局,除去少数特例:参考书、教科书用以打底,前者更为聚焦在考试面向;解题书用来复习争点、检视论述脉络。
c.谨分享一个自己挑“参考书”时的标准,找个自己略懂但仍不熟悉的章节,看这本书能否带给自己什么帮助,例如解答自己的疑惑、能够引导思路或能映证自己的想法。盖若如是,这本书在某程度上会是适合自己的,这时才进一步去检视其他内容。
d.至于“解题书”,原则上是对某科目有一定理解后才去看,引导自己整理争点及思路,并充实论述脉络。在此可概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强调“能在考场上写出来”及强调“钜细靡遗”的类型,前者适合答题比较没概念的科目使用,后者适合有一定答题概念后用来充实论述,依个人需求选择即可。
e.各科学习六法,各出版社的大同小异,不会是上榜与否的关键,挑顺眼的买即可。先不论养法条与否,光是上面所附的整理,就能省下一堆时间了。养法条的部分,重点不在完整与否,只要能收录对自己有帮助的资讯,就算成功。事实上,某方面来说,养法条带给个人最大的帮助在于考场时的心安,感觉手上有个东西能翻,总比两手空空来的安心。
f.以下谨择要推荐帮助自己良多的书籍、课程,但绝非仅读以下书籍,除公法跟女友借函授来看外,其余无补习,并予叙明。
(2)宪法:徐政大函授、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宝捷)
a.有基本的架构及思维,就能获得相当的分数,但获得高分则以充实的论述能力及底蕴为前提,建议可以早点准备,先建立架构及体系,后续准备其他科目时可以相互映证,一方面充实自己的论述,另一方面反复训练思维能力。另,今年通过的宪法诉讼法可预期在未来成为热门考题,务必注意相关议题。
b.徐伟超老师的教学能力真的没话说,教学方式纲举目张,能有效建立宪法的架构及思维方向,重要释字也会一一介绍;宝捷的解题书则能有效补足论述能力及深度,充实答题深度。
(3) 行政法:艾台大函授、行政法题型破解(周董、周凌)
a.个人认为近几年的出题趋势偏向“考点不难但广”,建议以基本架构及传统考点出发,对接触的议题务必完整思考整个流程(从行为到救济),并别执著于细微争点。另外,近期有关都更、环境、原住民族的议题相当热门,非常适合直接出成一个题组,因为此类议题相当庞大,务必先了解大流程,再思考细部争点,避免一头栽入后迷失。
b.艾台大老师的教学可说是深入浅出,各个争点都会带到、讲解,说理上也非常清晰,相当适合行政法苦手,要注意的是,老师不像徐伟超老师会提供大架构,所以需要自己在课后稍加整理行政法架构(当作顺便复习)。行政法题型破解的架构非常符合目前的趋势,解题时会尽量从行为到救济都予以叙述,相当推荐;惟需注意,个人认为,本书在立法目的及争点论述方面,有时较为简略,需要自己再去补充。
(4) 刑法:就是这本刑法总则体系+解题书(周易)、就是这本刑法分则体系+解题书(周易)、新刑法总则(林钰雄)、透明的刑法解题书(荣律师/张镜荣)
a.刑法苦手,只能建议刑分部分的罪名务必多浏览几次,至少搞清楚本法处罚那些行为。其余则不敢乱给建议。
b.周易老师的这两本书说理清楚、架构明确,适合用来打底兼建立架构,但部分争点的论述较为简略(推测是因为篇幅),这部分需要靠其他书籍补充,个人是选择林钰雄老师的书,两者相辅相乘,各补不足。透明的刑法解题书,就是典型标榜“能在考场上写出来”,答题规模小,但非常切合争点,适合像我一样答题上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刑法苦手。
(5)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体系书上、下(林肯)、刑事诉讼法实战解题书(黎律师/黄博彦)
a.刑诉最特别的地方是,强调记忆实务的操作方式,但部分实务上的做法有其独特的逻辑,因此衍生很多争议,也导致本科的热门争点相对明确,个人在准备上除了建立基本架构外,火力全集中在热门考点上,如证据、强制处分、不可分、通保法等。但并不建议模仿这种极端考试取向的作法。
b.林肯的两本书属于体系书,个人认为适合配合其他书籍打底,或有一定基础后,再回头补足架构及复习争点。黎律师的解题书真的漂亮,无法可说,脉络清晰、争点也是应有尽有。个人因为时间不足,甚至拿来当打底书,但并不建议模仿这种极端考试取向的作法。
(6) 公司法:现代公司法(刘连煜)、林国彬老师上课讲义、这是一本公司法解题书(祁明、杨耀、明白、朱熙)
a.本科极度重视灵活操作,务必先了解基本的公司治理,再进一步了解各案例的症结点,反复阅读及思考案例。修法部分,个人受高人指点,新、旧法分开读,然后再合并比较,避免混乱。
b.刘连煜老师的书就很充分体现前述情况,每章节必有实例研析,绝对值得推荐。另外,国彬老师的讲义虽然很排版略乱,但认真跟课绝对能了解基本的公司治理,推荐学弟妹不要错过。这是一本公司法解题书个人认为是不功不过,每张开头的整理相当不错,但要注意的,因为有多名作者,要注意前后逻辑可能略有差异。
(7) 保险法:保险法实例研习(叶启洲)
务必先了解制度运作,再慢慢学习法条操作,这方面很推荐叶启洲老师的书,除了有实例研析外,每篇都会先介绍制度运作,再说明实务困境及如何解套,实务、通说及学说均会介绍,且篇幅简明,值得推荐。另,个人于准备保险法时,仅使用此书,并予叙明。
(8) 证券交易法:证券交易法题型破解(黄程国、里昂)
a.本科虽然是以公司法为基底,但架构更为明确,且热门考点相对明确很多,准备上不妨以公司法为底,集中阅读热门考点。证券交易法题型破解,解题架构明确,个人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且论述清晰,兼有图表,堪称神书。
b.个人起初是以董谦老师的著作为打底书,但该书内容较多较细,不适合没基础的人自行服用(个人大学时期没修证交法),并予叙明以供参考。
(9) 劳动社会法:侯岳宏老师上课讲义
a.请把重点集中在劳动法,尤其是劳基法的部分,不仅因为配分,更因为理解的难易度。社会法的部分实在没读过多少,不敢给建议,今年更一度以为自己在写宪法。
b.劳动法部分完全靠岳宏老师的指点,讲义整理了很多实务见解及函示,学说部分也没偏废,而且老师人很可爱,同样推荐给学弟妹。
(10) 民法:民法总则(王泽鉴);图说民法债篇I、II(张志朋律师)、这是一本民法债篇解题书(林政豪律师);物权法题型破解(唐浩);亲属法讲义、继承法讲义(林秀雄)、3Q身分法破题书(林青松)
a.目前的大趋势还是以稳固基本架构及热门考点为主,再用大量的案例去了解细部争点,并培养自己解题的敏感度、答题深度。
b.如前所述,民法打底以大架构为主,剩下用题目去堆积。王泽鉴老师的民总堪称是圣经,不读可惜。张志鹏律师的债篇架构明确,又有专题整理,一样值得推荐,林秀雄老师的书更是推荐,大部分议题均会借受各学说再加以评析,论述自己看法,很适合用来培养思考脉络。
c.解题书的部分,林政豪律师的书架构相当,篇幅简明,且杂谈部分相当风趣,值得推荐,但解题方式可能需要再多着墨一些(但篇幅一定爆炸,所以老师另外再出书,没看过故不予置评)。唐浩的书则是解题架构极度严谨,同样影响个人很深,另外说理也很明确,配合物权法重点分配题目数量,堪称神书。林青松的书,虽然个人主要是用以补充自身解题脉络的不足,但老师整理的重点也很出色,值得推荐。
(11) 民事诉讼法:黄国昌老师上课笔记、民事诉讼法上、下(乔律师)、这是一本民事诉讼法解题书进阶篇(薏伟)
a.务必紧紧咬住最上位概念,如纷争解决一次性、当事人程序保障等,遇到不会的争点就是把这些尚未概念拿出来论述、权衡彼此间的利益。剩下的就是整个民诉流程的熟悉度问题。
b.家事事件法及国际私法的部分,个人因为时间不足都没碰过,仅能以前开概念硬解,结果论来说,还免强混过去,无法给其他建议。
c.打底部分感谢国昌老师的指点,每周绝对精实的3小时!影响个人最深的绝对是思维模式:以争点意识去思考每个问题,去探讨争点有无讨论的必要性,及各解套方法的优劣,最后回归是否符合民诉的上位概念?乔律师的书则是补足国昌老师上课不及讲述的部分,说理能力直逼教科书,且有大量图表辅助,若无法找到合胃口的教科书,不妨以此为打底书。薏伟老师的书堪称神书,论述、铺排几乎都没有挑剔的空间,个人初阅时感到相当困惑,时常无法理解为何如此铺陈,但自己实际解题时,却会忽然理解老师如此论述的理由,强烈推荐给每位学习民事诉讼法的朋友。
4、 杂谈
a.搞懂制度运作
不管读哪个科目,先搞懂制度运作,搞清楚这个法律要规范什么?希望达到怎样的立法目的?唯有将业务构想爬梳清楚,才能理解制度运作,并进一步评价法规的优劣,斯以为这是学好某科目最重要的前提,尤以商科更为明显。以最基本、简单的例子一步步叠加各种条件,反复检视制度运作及法条规范。学契约法时,最基本的例子就是单纯的“甲─§345─乙”再进一步讨论“甲诈欺乙时之处理”、“乙未给付价金”等等的情况。
b.先求无过,再求有功
盖一栋房子,先要求遮风避雨还是华丽外观?白话来说,先巩固对通说及实务的理解,行有余力时再去阅读各家学说。要知道,通说及实务才是答题时的根本,文章题重要,但优先度远不如基本的通说及实务,在时间不够的时候,应该优先稳固基本盘才是上策。没看过文章,依然能以基本盘先拿分,甚至以此为底论述争点;反之,只看过文章,但基本盘不稳,反而容易被看破手脚,更别提没出文章题时,两头空的情况。
c.要不要背字号
大法官释字的字号建议背起来,至少各概念要挑个标志性、有论述定义的字号来背,例如言论自由与第509号解释,引述上才有说服力,但切记,实际论述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决议、判例、判决字号仅是加分用,除了标志性的、当年度的要背之外(民庭77/7、最高行107/4),其余的先记起里面的内容,有余力再背字号即可;但此问题随着大法庭制度的运作,将来究竟会怎么样也不好说。
d.谨分享我作答的基本架构以供参考:“(点出争点)→论述→涵摄→个人见解→结论。”是否先点出争点视题目适合与否;论述永远以通说及实务为基底,才进一步论述学说;个人见解必备,想不出来就借用老师们的论述照样造句;结论部分一定要呼应点出的争点。
e.善用各免费资源
各补习班及老师或多或少均会给予考生免费的资源,不仿好好利用。以个人受惠最多的读家来说,有许多老师会固定整理实务及学说见解,补习班本身也举办很多讲座(还有网络直播),一方面可以复习、当作可猜,另一方面也可以暂时跳脱书本,当作另类的休息。
f.要不要特别准备一试
谨分享个人的准备方式以供参考:至6月底均专心准备二试,充实自己对各科的理解及思考脉络,7月份每周写一份考古题(103~106)并确实订正,借此准备其他小科,培养答题敏感度及时间控制,尤其目前全单选的情况,题目数增加,此部分的要求上升,建议可以再多写几年的题目。
个人的想法很简单,一试的考题虽然相对细琐,但有部分仍然是可以依据各科脉络推论答案,先有脉络再来准备会相对轻松,而一试主要的分数就依靠主科拿分,小科的部分完全靠考古题堆积。考后检讨:法伦、国私、强执以这种方式准备还勉强过得去;但法英、国公等,还是建议在行有余力时看一下。
g.现行400分门槛很恼人,出题方式很恼人,改题标准很恼人,这是事实,但我们只能表达看法,等待制度合理化;书永远读不完,自己永远跟不上别人。这种负面想法人人都有,偶尔想想、偶尔抒发即可。保持正面、积极的看法,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会更为轻松。谨分享个人在准备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想法:“每科平均发挥,不搞弃保,每科拿一半分数我就能上榜!”、“我今年就要上榜!”就结果论来说,今年的录取标准差不多即是如此,拿一半的分数,听起来好像就轻松了不少,再加上考上的决心,整体心态较为正面,准备上也会较为有效率。
h.最后,谢谢一路上帮我、鼓励我的众多朋友,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女朋友。及格之后更加体认到自己有多么不足,仍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与大家共勉之,谢谢!
作者: tiagome (tiago)   2019-01-01 14:12:00
作者: KunEco (KunEco)   2019-01-01 15:17:00
作者: doublepoint (温点点)   2019-01-01 17:53:00
作者: perfect07117 (圈)   2019-01-01 18:16:00
校名简单明了就是必推
作者: Catherinehsu   2019-01-02 00:07:00
推推推
作者: Nexqachy (清风拂山岗)   2019-01-02 01:09:00
谢谢分享也恭喜上榜
作者: w3130782 (CCC)   2019-01-06 15:40:00
这篇写得很好啊,怎么这么少人推,是因为跨年都没人吗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