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犹豫要不要写这篇心得
因为时至今日,我仍觉得能够上榜,还是考运占大部分
再者个人目标放在高考或地特三等,因此对此次录取并不视为成功
而是在经济压力上能够稍稍喘息
扪心自问,个人自认目前实力要考上高考,其实还有好大一段距离
写这篇心得文的主要用意,在激励那些应考多年仍未上榜的版友们
尤其是心态部分。
每个考生的考试压力大概都来自于经济压力,我也不例外,幸运的
是在这一年半,有室友与家人在经济上的支持,使我不致因经济压
力过大而感到焦虑(其实是我恬不知耻),很感谢他们的支持!!
一、考试履历
1、106年高考三级(一般行政)
国文:59(作文35、公文10)
民总与刑总:44
法知与英文:50
行政学:52(申6、4)
行政法:48(申13、3)
公共管理:48
政治学:31
公共政策:37
总成绩:45.57(录取标准:60.16 未录取)
2、106年普考(一般行政)
国文:60(作文32、公文10)
政治学概要:52(申8、2)
行政法概要:80
法知与英文:70
公管概要:67(申8、15)
行政学概要:74
总成绩:67.17(排名946)(录取标准:72.83 未录取)
3、106年新北地四(一般行政)
国文:60(作文33、公文13)
政治学概要:82(申17、17)
行政法概要:98
法知与英文:74
公管概要:75(申18、17)
行政学概要:74
总成绩:77.17(录取标准:76.17 录取)
二、个人背景与准备过程
1、个人背景
三峡大学中文系毕业,内坜大学中文所硕士班毕业,三三岁鲁蛇
2、准备过程
104.03
计画边工作边准备国考。有向阿福同学借志光102年超级函授的教材准备研读。
唯下班后无多余心力也不够积极念书,因此进度可谓全无
105.06 辞去工作,打算稍作休息后当全职考生,准备年底地特四等
105.08~09 看超级函授(民总/王将、刑总/纪纲)
105.10 在医院当外公的全天候看护2周,几乎没念到书
105.12
有报名地特四等,然未到考,感觉根本上不了,去考也是浪费时间
后来阿福同学说应该要去练笔,报名费都贵贵地缴了
106.03-06
3月底外公住进加护病房,4月底离开加护转入安宁病房
从3月底一直到6月中外公过世前,几乎每天至新店慈济探望老人家,
并协助处理期间的医疗开支事宜,念起书来感觉未能专注进入状况
106.07
练笔高考及普考
因个人自认心态上一直未进入到“拼国考”的状况
加上这一年来因外公病情影响,读书节奏被打断
以及每年12月至隔年4、5月的周末及国定假日,
都会帮忙妈妈作生意(观光区小摊贩生意)
因此对106年高普考不抱希望,纯当练笔
考完高普考后,因天气热,遂躲进大学图书馆念书
在此之前几乎都在租屋处准备
106.09
成绩出炉,高考成绩不意外,普考成绩却比预期想像中的高
(原先预期62分左右),令人精神稍感振奋,对年底地特四等燃起一丝希望
106.11
购买阿摩线上VIP及详解卡,开始练习考古题
3、补充说明:
个人从105年8月开始准备国考,先看了民总与刑总的函授课程影片
虽然是102年的,但对新手如我仍有建立法学基础观念的作用
9月开始在家啃阿福同学密麻注记的教材,但因个人不够积极、难以慎独
认起书来没有很进入状况,心态也不够积极投入
相对的也没给自己太大压力(其实是自己恬不知耻)
105年11月买了新的参考书
个人认为看着别人注记好的标线、笔记作研读,不知自己把一本空白新书
从头到尾读过一遍,就自己认为的重点或不熟处画线作笔记,如此更能加
深印象,也比较不会偷懒。
105年8月到106年7月考完高普考前,个人大多在家念书,偶尔至公共图书馆
我与室友共二人在外租屋,平日白天室友上班,我一人在家
因自制力不够高,无法慎独,念起书来效率有限
因觉得出门就得花钱,所以才会多窝在家里念书,以减少开销
殊不知个人还是适合到图书馆,透过外在环境让自己较专注于课本上的学习
106年7月国考完后,开始到大学图书馆念书,至11月初才改在家开始练习阿
摩线上这近四个月的时间算是目前念书最有感的,你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一
步步在累积著充实的知识,是种投入学习的愉悦,而非急于吞书的焦躁压力
期间因无外事缠身(外公已矣,观光淡季周末不需帮忙作生意)
算是有进入念书的节奏
但每天确实念书时间也未满八小时(多是9点初进图书馆,下午5点多离开)
所以自问心态上也不到“拼国考”的疯狂状态
三、各科教材及准备方式
1、国文
吃老本。若文言文及国学常识基础不够深,建议可入手一本高中升大学的
国学常识总整理,以及勤做考古题目,透过对题目题干与各选项文意的熟悉
与理解,以战养战。公文部分,考前一到两周开始练习公文格式,网络上“
青草茶”的教学不错;自己是另外有买本《2017公文速成兵法》,里头各种
公文考型整理与教学,以及不少范本可供参考。
2、法学知识与英文
法学知识,个人研读程怡师的《2017法学绪论》,内容丰富详细;惟例题大
量补充于行文中,初读者易迷失于行文叙述里,建议每读完一小节后简单作
观念厘清与整理,或用不同色笔将各层标题划分出来,否则易有不知在念什
么或读到哪的感觉。
英文部分,让它去,想加强但不知从何加强,大概也是以战养战吧。
3、行政法概要
个人手中有当初阿福同学给的102函授教材(于亮《行政法》含概要)及后
来自己买的陈治宇《106行政法》,前者函授课程看了三四堂,教材翻了一
二十页,后来决定奉行“一本书主义”,专读陈治宇《行政治》。极推陈师
《行政法》,就课本编著的内容及叙述,可想见陈师教学编著之严谨,绝非东
拼西凑之大拼盘。另外,建议研读法学科目时,抱持着“这是生活会用到的
法学知识”,以实用论的心态去研读它们,相信更能有效吸收学习!
4、政治学概要
书籍主要以郭隽《106政治学新论》作研读,该书不能说是极佳教科书,算
是以较浅显的叙述建立基本观念,书中的“速读表解”也算是将各节重点
表列出来。
另有黄靖《2015纵横政治学》(去年高普考完版友所赠,感谢!),黄靖书
籍的文字较具学术性与哲学性,若无一定政治学基础观念,读来会有些吃力
;个人在地特完后,才有时间将其书从头到尾细读一遍。
另外,韦伯老师的102函授课程与黄靖的102函授课程(MP3)让我受益良多,
其对政治学发展的演进及重要政治学家的背景补充等等,可让人更深刻了解
某时期、某学者、某国政治体制为何如此或其特色等等,让人知其然也知其
所以然。
5、行政学概要
个人研读陈真师《2017行政学精论》,陈真师有口皆碑。惟个人地特前只对
该书作一遍细读(且是在高普考前),是以练考古题方式备战地特。地特考
完当下本以为比普考简单多,分数应可上看90;谁知隔两天对完答案后一点
进步也没有,让人有些气馁。看来还需再细读,并作大纲笔记。
6、公共管理概要
去年考高普考前,手中虽有阿福同学送的宋文《102公共管理题库》,但没时
间看完它,只能靠着行政学的重叠部分上场应战。所幸公管的核心观点相对
易掌握,选择题部分不难拿分,但申题部分就……。高普考完后将版友赠送
的陈真《2015公共管理精论》从头到尾细读一遍,地特考前作阿摩线上,以
及统计近数年来相近考试的申论考古题作猜题,有幸准备到一些“开放资料”
的内容。
宋文师与陈真师的公管书籍都不错,个人所以后来选看陈真师书籍,主要是
因为该书九成空白笔记,而宋文师书籍已被阿福同学画得色彩斑斓……
7、个人重点汇整
(1)细读所有参考书教材,建立起观念,有助于学科间融会贯通与案例理解。
(2)法科部分:可分为“法理(学说、观念知识)、法条、实务”三大部分,
法理透过细读与思考去理解;法条可整理出主要法规(行程法、行政罚法
、诉愿法……),平时用零碎时间记忆之;实务(判例、释字)可透过细
读判例文及作考古题,判断该实务的主要考点所在。
(3)学科部分:如行政学,细读建立核心观念后,针对“大标题”作记忆加强
,平时可对政府行政留心,并试图套进学科观念以为实例。例如“台北市
世大运”的成功,或可与“企业型官僚”、“政府公关与行销”等理论议
题作结合。
(4)要不要另外作个人笔记,端看个人念书方法。个人倾向于作大纲笔记,但
即使如此,我至今仍未完整的将某一科目的大纲笔记作完(总是半途而废
@@),但我仍深觉有此必要性,尤其学科如行政学、公共管理等部分,要
不然申论时纲不举目难张,分数难拉高。
(5)个人觉得阿摩线上对考前考古题的练习极有帮助,当然,要买VIP及详解
卡,详解卡可让你第一时间透过摩友的详解提供,了解较全面的考点知识
,以及不错的解题方法,省去不少自己另外找答案或补充知识的时间。
(我也对阿摩的答案贩售机制反感,但为了省时,别无它法)
四、结论
以上冗文,希望可以给一些应考多年仍未上榜的版友们加油打气,相信版上比我认真
数倍准备考试的朋友大有人在。我也深信书是会越念越熟的,所以不要因几次失败就
认为自己不行,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以致读不下去。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就照自己的读书节奏准备。在家读不下去就去公立图书馆读,
公立图书馆读不下去就去大学图书馆读;参考书细读一遍不熟就读第二遍,读第二遍
不熟就读第三遍,第三遍了仍观念淡薄,就考虑找补习班课程或台大开放式课程,透
过老师的讲解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若必须边工作边读,就要好好省视自己是否有足够决心及自制力。若有,则何愁没时
间念书准备考试。若无,则再问自己能否自学参考书?可以,那么可利用休假找适宜
场所好好精读(建议一次读一科),平时下班之余,可相对轻松点复习精读内容并作
大纲笔记;无法自学参考书,那么建议买函授课程,平日下班后看课程影视,休假时
再精读教材对已观看课程作复习,若有多余心力也可作大纲笔记。
最主要的是,心态上切勿焦虑,给自己过大的莫名压力,以致乱了读书进度与节奏,
严重影响读书效果。
(个人不常发文,此篇文章耗了我近一个晚上的时间,若排版上的杂乱痛了
各位版友的眼睛,请见谅,谢谢)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发表心得文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动赠书、提供笔记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赠送书籍、提供笔记等不正邀约,
违者依照版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