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转录]考选部长:提升司法信任 可从严选律师做起

楼主: docose (风华之语)   2018-02-09 10:56:37
好似很少人看到
这篇新闻下方有篇留言
蔡部长说:“可“以德(国)为师”,以回归法律专业为出发点,从改革律师考试制度做
起,对律师筛选更严格化。”
蔡部长这句话真是让人哑然失笑。蔡部长留德难道不知道德国各邦的录取率至少百分之60
吗?台湾百分之10的录取率如果真的“以德(国)为师”,会太高吗?
蔡部长的说法,令人难以理解;这种选择性的“以德(国)为师”,让人怀疑蔡部长改革
的诚意。
政大法学院陈惠馨教授
※ 引述《kobegasol (2连霸OW)》之铭言:
: 考选部长蔡宗珍:提升司法信任 可从严选律师做起
: 自由时报
: 记者项程镇、林彦彤/专访
: 公法学者出身的考选部长蔡宗珍,对司法改革有着满腔热情和理念,她强调司改的问题其实
: 是人的问题,且是人与人彼此间不信任的问题,在法院里,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互不信任,
: 最后变成连人民也不信任司法。
: 为解决结构性问题,蔡宗珍开药方指出,可“以德(国)为师”,以回归法律专业为出发点
: ,从改革律师考试制度做起,对律师筛选更严格化。
: 未来则考虑让律师、司法官考试整合为“二度取才”,让通过一阶考试的律师作为根基,第
: 二阶段则是自律师选才、展开对法官、
: 检察官和律师的多元训练,两者因而可提升专业对话与信任。
: 近几年录取率提高 流浪律师日增
: 蔡宗珍指出,司法体系是法治国的完成,法治国也要靠司法体系来成就,而司法体系的核心
: 要素就是专业,律师在中间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每年该录取多少律师,应看国家需要多少律
: 师,以及该年有多少考生符合律师的专业标准,不能像现在以到考人数来决定录取率。
: 蔡宗珍举台湾近七十年来的律师人数为例,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八七年,律师人数只有两、
: 三千人,当时大家都认为律师人数太少,所以几年前开始提高录取率。近年来每年录取约一
: 千人,但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律师,律师界哀鸿遍野、流浪律师日增,“已成国安问题”,
: 只是以前提高律师录取率的门一开,现在就很难关上了。
: 蔡宗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指出,目前律师考试应考资格,需要修过主要专业科目二十学分,
: 司法官考试只要有修过两科主要专业科目共四学分,且都未规定只有法律系毕业学生才能应
: 考,既然非法律系学生也能进入司法体系,律师考试就更应该要求专业。
: 蔡宗珍解释,目前律师考试的第一试考测验题,第二试则考案例申论题并发法律条文,其实
: 考第一试时,应要考出考生的基本专业能力,第二试则应考出日后具备司法官工作的专业能
: 力,要能测验出考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而不是只考出背诵能力。她强调,录取的应该是“
: 心智能够呼吸的专业法律人”,而不是“只会背诵的饲料鸡”。
: 蔡宗珍直言,现在学生都在补习班取得国家考试的应考能力,而不是取得法律专业,“但我
: 们仍不能敌视补习班产业 ”,“如果补习班已分担教育功能,就应纳入体系”,所以,律
: 师考试选才指标愈清楚,才能让补习班愈发挥正向功能。
: 蔡宗珍表示,目前律师考试上榜后,要经过六个月训练,但接着能否到适当的地方实习,就
: 要看造化,这是律师职前训练的隐忧。不少地方法院法官认为律师考试制度要检讨,因为基
: 层法官开庭时,面临到律师程度每况愈下,整理法律争点的能力很差,造成法官不信任律师
: 的能力。
: 留德的蔡宗珍指出,德国式的法律人考试制度,由国家支持法律人的“教、考、训、用”,
: 走到最后阶段才分流,法律人之间才能对话。德国每年约筛选出六、七千个法律人才,供应
: 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务员等所有法律体系职缺,是德国法治根基。
: 法律人三合一考试 法务部不支持
: 特别的是,德国连新进律师到律师事务所实习的费用也由国家出钱支持,这和台湾的作法很
: 不一样。蔡宗珍表示,在德国只要通过两阶段的考试,就被称为“完全法律人”,大型律师
: 事务所也可透过上述“教、考、训、用”制度,找到优秀的律师人才,然而最大缺点就是成
: 本太高。
: 蔡宗珍认为,台湾倡议多年的法律人“三合一考试”,类似德国的法律人考试制度,希望让
: 法官、检察官、律师合考后、再分流,但法务部担心可能造成阶级化和排挤效应,并不支持
: 这样的考试制度。
: 另外,如真要实施三合一考试,法官、检察官、律师共同训练的场地和费用也将成为问题,
: 以律师来说,目前国家预算有限,律师可能要自费训练,律师每年约有两、三千人需要受训
: 和补训,台湾连能让这么多人一起受训的场地都找不到,因此律师训练成了一个大问题。
: “二度取才”可提升专业对话与信任
: 蔡宗珍表示,最后一条路就是让司法官考试改成“二度取才”,第一阶段让所有人先考律师
: ,让律师成为法律人的根基,律师可以付费担任法官、检察官或公务员的助理,借由付费职
: 务“熟成自己”,第二阶段取才则是展开对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多元训练,在“二度取才
: ”的制度下,有些律师会变成个体户,而后再慢慢把司法官考试的门关上。
: 蔡宗珍坦言,司法院会担心上述制度,让他们找不到最优秀的人当法官,但最大好处是能让
: 法律人对话,且彼此间不再疏离或互不信任。她强调,医师专业不够,可能会医死人,所以
: 要控管医师人数;但专业不够的律师打官司,一样会害当事人身陷囹圄或倾家荡产,因此怎
: 能不控管律师人数呢?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59128
作者: lackture ( 笑谈间 )   2018-02-09 13:46:00
应该从严选部长开始吧
作者: haohaobobo   2018-02-09 13:52:00
应该从严限制法律系设立开始吧
作者: kilof (KiLoF)   2018-02-09 14:10:00
应该学到德国应考次数的限制吧
作者: lackture ( 笑谈间 )   2018-02-09 14:37:00
推二楼,英美的J.D. Program都要大学毕业才能申请
作者: y0707186 (新阿姆斯特旋风喷射阿姆)   2018-02-09 15:41:00
当官换磕脑
作者: bennettdu (du)   2018-02-09 15:44:00
蔡政府真是学者杀手XD 原本拥有学术地位让人崇敬的学者们,自从当了官之后,真的是毁了以往名声啊!叶部长、蔡部长……唉…
作者: ddaaemon (天使恶魔)   2018-02-09 17:15:00
这些学者们愿意替考生发声 或许可以整合一下啊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2-09 17:49:00
真的是陈惠馨本人?
作者: valender (非理性繁荣)   2018-02-09 18:07:00
入学门槛低 不能当然正当化低录取率 那为什么没有国家像台湾一样收很多人 在用低录取去砍人?因为就不符合法学教育目的和浪费社会资源呀然后考两次 六成我看考一次很多人都OK*录取率六成
作者: Nasta (Nasta)   2018-02-09 19:34:00
网络上的留言 名称不一定是本人
作者: valender (非理性繁荣)   2018-02-09 21:27:00
是真的 点进去看很多政大法学论坛的贴文本来多数学者就反对 很少看到有正面支持的
作者: shyh (牛羚一族)   2018-02-10 05:32:00
减少法律系这些法学教授就没工作了法学教授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骗一堆学生来念法律等学生毕业后再说 对不起 你程度不好 没有工作给你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2-10 17:16:00
政大法学律系教授担心没工作 是不是有误会
作者: koyi (koyi)   2018-02-10 20:16:00
颗颗 现在要提高录取率的教授都是没有竞争力的...逻辑真是好
作者: candysagaboy (糖果男孩)   2018-02-11 17:18:00
台湾就一堆学店也有法律系在拉低平均的
作者: jjjjj18 (jjjjj18)   2018-02-12 11:12:00
下台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