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年高普考农业技术双榜心得

楼主: penny831007 (penny831007)   2017-09-28 21:46:31
一、前言
受惠于国考版的前辈良多,从书单准备到埋首苦读的期间从国考版上得到非常多的资讯才
能有今天的成绩。由于开始准备的时间实在太短,放榜前夕各种忐忑不安,所幸在今年顺
利金榜题名!!!
二、背景及考试经历
去年(105年)嘉义大学农艺系毕业,在校太混成绩中间偏后段,规划是选择先考上国考、
研究所次之。毕业那年太废,打算考国考但迟迟未开始准备,边打工边耍废到今年(106年
)过年后搬回家乡,先在台糖兰花部门当约聘人员,白天上班晚上念书,持续三个月后觉
得约聘人员薪水太少时间太长、上下班通勤时间长(工作又无聊XD),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
唸书的时间实在不足,于是在四月初清明连假后辞职成为全职考生。
考试经历的部分因为毕业那年太废,完全没念就去当专业陪考员,成绩单还被妈妈当垃圾
丢掉,连自己考几分都不知道QQ,年底地特还忘记报名、本来报名台大研究所考试当练笔
后来也因为没念书而没去考….. 我真的太废了(掩面),于是考试经验差不多是零,连练
笔经验都没。
三、成绩
高考
国文 56 申38(作文26公文12) 测18
法学与英文 52
作物生理 65
作物学 75
作物生产概论 68
土壤学 73
作物育种 31
试验设计 41
总成绩57.87分/录取标准50.97分
正取
普考
国文 53 申39(作文31公文8) 测14
法学与英文 62
作物改良概要 85
作物概要 70
植物保护概要 55
土壤与肥料概要 74
总成绩66.50分/录取标准64.33分
增额录取
四、各科准备及重点
(一)国文 高56 普53
算是吃老本的科目,所以我考前大概2周左右才开始准备。
公文的部分主要先把青草茶念过背过、记好基本万用公式,专业科目念不下去的时候就挑
一篇考古题下去试写(要找网络上找的到参考答案的题目,才知道自己错在哪跟需要加强
的地方),公文格式就那几种、要确保自己每一种都会写(例如上下行文用语差异),例如
今年蛮特别就考出了上行文,不能被骗&不会写,看清楚是要考上行还下行文,稳稳地基
本的写出来分数就是你的了。
作文的部分,鉴于太久没写作文(高中后),去年看到高考的作文题目直接傻眼、各种文思
枯竭。一样考前2周左右在专业科目念不下去时,上网查或翻考古题找各种题型的作文题
目试写,确保自己写作的感觉以及篇幅量。我都尽量强迫自己写三页~三页半左右,多少
拿一点笔墨分数。然后找几个万用名人名言佳句套入作文中确保自己言之有物。
毕竟专业科目是重心、所以国文的部分就确保自己的基本格式、架构跟笔墨分数稳稳拿到
就好。
(二)法绪与英文 高52 普62
哈哈哈这科我就随便找了本法绪题库啃,毕竟范围太广也没时间唸,就交给上天了。英文
的话本身英文很烂多益成绩660,普考明显很简单、高考超难我整个大崩溃,很多单字都
看不懂全靠直觉。无从分享起心得阿~~~XD
(三)作物学/作物概要 高75 普70
这科我先从农家要览开始下手,先把各作物的重点整理成自己的笔记(例如学名英名科名
、栽培繁殖方法、收获用途等等…),太细琐的就先略过反正也记不住,再来就是参考学
校上课讲义,因为学校讲义的编排都与考试方向十分雷同、再把学校课本的重点加进笔记
中。再来我就先翻阅考古题,找出常考的作物跟常考的题型,例如玉米水稻甘蔗常考、那
就要特别再把笔记做的精细一点;例如特用作物常考的是学名英名科名跟收获用途、那就
要特别背熟,特用作物茶跟咖啡常常考那就要加强准备。
基本上也是先确保基本分数要拿到,学名科名这种有背考出来就是你的了(但今年都没考
学名…),笔记中的大重点都要记得,剩下琐碎的就记一点是一点了。比较偷懒的是我还
准备了作物万用公式,例如栽培管理方面就是播种前后不宜长雨、种子易腐烂…..(就是
大部分作物都适用的句子,日照需充足之类的废话XD),以防自己忘记或考出自己没准备
到的作物。
(四)作物育种/作物改良概要 高31 普85
令人欲哭无泪的一科,完全是我的罩门,我本身是先熟读高典林的现代作物育种,这本比
较浅显易懂适合先基础入门,其他的还有台大育种讲义、嘉大育种讲义、卢守耕的现代作
物育种,这三本对我而言蛮棘手的,讲义用字太精简重点化、卢守耕的内容详尽丰富但用
字太艰深难懂,因此我是将讲义搭配书搞懂背熟,卢守耕的主要是当参考补充书籍(实在
啃不下去)。
育种我一样是先将考古题看过一次,分析历年出题的方向,重点不外乎就是育种方法(谱
系法、混合法…)、自交异交作物育种差异等等,确保自己每个法都有办法画出/写出完整
流程之类的。
这次普考完全命中红心、答题非常顺手,第二四题分别考出谱系法跟轮回选种法,个人答
题的方式是将步骤用文字叙述+画出流程图,两题共40分全拿下超级爽的、最后一题也有
幸在考前被我唸到,可惜因为时间掌控不佳、20分只拿9分,不过分数也如我所料超高
85!!,普考这次出题方向比较偏向观念、高考出的比较有深度属于应用分析方面,还出了
英文名词题,直接阵!亡!名词部分20分只拿4分超级惨,其他题目也是努力生出答案来,
交卷后各种心寒,分数也是让人心寒阿…..
总结育种我就是略懂皮毛不专精,准备心得仅供参考!(泪)
(五)土壤学/土肥概要 高73 普74
这科我个人觉得自己蛮有天份的(臭屁),虽然大学上课都没在听,不过却是我准备时间最
少的专业科目之一!
书的部分我是详读郭周武的土壤肥料,这本很推荐!!架构清楚、用词浅显好懂,不过缺点
是有些部分没有介绍非常详尽也没有提到(例如台湾土壤类型、淋淀土灰化土等等都没提
到),因此我另外还有唸农家要览的土壤篇,至于大家都推荐的小黄我只拿来当参考补充
书籍(一样啃不下去)。一样也是将考古题先看过一遍、分析历年出题方向,印象中不外乎
是土壤构造、酸土碱土盐土之类的,先找到出题方向,重点跟要加强熟读的就可以简单找
到。
(六)作物生理学 高65
生理我花蛮多心思准备的,主要是大学时候有认真上课有累积基础观念,唸起来比较不费
力&不排斥。
书的部分主要是先唸学校上课讲义(唤醒尘封的记忆),再搭配柯勇的植物生理学&潘美炽
的植物生理一起唸,两本我都有唸完,柯的比较详尽、不过有些太细太艰深的就没有唸,
潘的话基本上都有提到、只是没有柯的详细,值得一提的是,潘的书里面图表专有名词几
乎都是中文、柯的是英文,所以我都对照着一起看,不能只看中文/英文单一。
唸法一样是先分析考古题,生理的考试重点主要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养分运输等等,
特别是逆境生理!!!每年几乎都有考到,所以就要特别下功夫,生理我有特别浓缩成自己
的笔记,各个生理反应都把反应物、生成物背熟,图或流程也全背,基本上我是背到有办
法自己画出图的程度(例如光合作用C3、C4、CAM流程….),考试答题也是文字叙述+作图
,图文并茂试图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笑)
(七)作物生产概论 高68
这科目很杂,本身是念学校的上课讲义,主要念法是以写考古题为主,毕竟范围太广不好
抓、大部分都是利用写考古题来抓重点,版上前辈提供的网站(例如农委会、台大种子研
究室…)平常没事就上去看看、也有去搜寻近年农业政策、国际农业的新闻,以增加自己
的农业知识量。
(八)试验设计 高41
弱点之一,大学上课没有很认真,真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阿阿!!
这科我先从基本的生物统计开始着手,把一些基本观念知识搞懂、再来才开始念沈明来的
试验设计,个人没有每一章节都念,以考选部的命题大纲为准,没提到的我就没有念了(
因为太难),先搞清楚每个试验方法的应用时机跟计算,然后把课本里的题目都计算过一
次、考古题写过一遍、公式背熟就上场了。不过不知道是今年特别难还是怎样,跟写考古
题比较起来非常不顺,有点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东西,最后成绩也是令人不知所云QQ
(九)植物保护概要 普55
非常神奇的一个科目,因为我当初目标是放在高考,认真准备时间也只有短短3个月多,
因此一开始就打算放弃这科,因此我的心得千万不要学XDDD
书单就只有学校课本,考古题有看过一次,印象中就是考虫考病害跟考防治方法(废话),
考试前大概1~2周把所有课本里的虫的纲目背下来(例如鳞翅目、半翅目的虫有谁)、把防
治方法的介绍看过(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就上考场了,考试时候就把题目中有提
到的虫纲目不管是不是问题都先写好(毕竟只有这个有背QQ),不管什么病虫害我都写费洛
蒙防治…..尽力乱掰写好写满。
虽然成绩出来竟然离奇的高分,不过我把这个归因于运气居多,考试当下其实蛮后悔自己
没念这科的,毕竟其他科目都有念的情况下、觉得不该放弃植保以拖累其他科目的成绩,
因此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放弃任何一科、至少不要让某一科成为你落榜的老鼠屎。
五、读书时间
今年年初(106年)2月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念书,每天念书时间约3~4小时,时间不太够,
维持到4月初辞职在家当全职考生,每天念书时间8小时上下,不过念书时段则要看个人习
惯,像我就是晚上念比较能专心,所以念书时间是在晚上9点~凌晨3、4点以及傍晚时段,
不过生理时钟颠倒对身体不太好就是了。
全职考生的3个月期间,大概花了一个半月念书,剩下一个半月开始写考古题,题目的话
是从97年开始练习,不过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只写到102年、以高考普考题目为主。所以事
实证明考古题一个半月写是绝对不够的!!!(废话)
唸书期间把手机版脸书移除以免浪费太多时间在滑手机,闲暇时间只看看IG、PTT(PTT其
实也可以看很久XD),最后到考前是连IG都移除,另外还有玩手游纾压,不过一天限制自
己只能打1~2场,总之要有决心有自制力,排除诱惑专心唸书。
六、考前复习
考前大概2~3周我就开始写各科的大抄(浓缩重点),跟笔记不同,浓缩重点写精华,各科
大概是浓缩成2~3张A4,例如土壤的重点就会写土壤质地-砂粒砏粒、土壤酸碱化的原因,
细节不写的原因是看到大标题就应该要想到内部细节。考前1周几乎只念大抄,看大抄上
的大纲重点然后心里默背细项,考试当天也是念大抄为主。
七、后记/考试技巧
读书技巧就是先以命题大纲、考古题为基准,找出常考、重要的部分再加以研读。考试的
答题技巧我都是尽力写、把任何关于题目的东西都详细写上,能够画图就画、有流程图也
一并写上,会写的题目我都尽量写满一页甚至是一页半。
例如今年土壤第一题:
请说明土壤构造(soil structure)可概分为那三大类?并请说明那种类的土壤构造 较
利于作物之生长及其原因,以及如何促进此类土壤构造之生成。(20 分)
我答题时可能就会先介绍
1.何谓土壤构造
再回答土壤构造可分为哪三大类
2.作物生长所适合的土壤条件及原因
再回答何种土壤构造利于作物生长.
3.此类土壤构造的生成原因条件
再回答如何促进此土壤构造的生成
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下的答题,实际上因为时间跟紧张因素所以就是尽量让我的答题架构完
整,不敢说这样就是标准正确作答方式,不过至少我是这样作答的。
另外还有的是高考跟普考的作答时间不同,所以普考的作答要好好掌控时间,像我就是普
考写得很赶,要在有效时间内尽量发挥!!另外高考的考场都有一股肃杀的气氛,很恐怖
XDDD
自认不是说非常认真、准备没有非常齐全,所以很感激今年能够上榜,也很谢谢所有我在
国考版上看到的任何资讯。考试期间很辛苦也很有压力,本来是很没有自信能够今年上榜
,因此上榜后就觉得一定也要将自己准备的心得分享给其他也在准备的人,加油!!!
八、书单
生理
1.潘美炽-植物生理
2.柯勇-植物生理
3.嘉大讲义
作物
1.农家要览
2.嘉大特作、食作讲义
3.朱钧-作物学通论(买了但没时间念)
育种
1.卢守耕-现代作物育种
2.高典林-现代作物育种
3.台大、嘉大育种讲义
土壤
1.郭周武-土壤肥料
2.张仲民-普通土壤学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上岸!!! :D
作者: Frank8584 (雪介)   2017-09-28 22:13:00
恭喜上榜!
作者: tamino (tamino)   2017-09-28 23:35:00
34号先推个!
作者: ayakun (おほほ)   2017-09-29 00:05:00
我好像知道妳是谁了,推6楼~
楼主: penny831007 (penny831007)   2017-09-29 00:07:00
怎么我都不知道你们是谁啊啊啊XDD
作者: ayakun (おほほ)   2017-09-29 00:20:00
忘了说,恭喜上榜~
楼主: penny831007 (penny831007)   2017-09-29 00:25:00
谁啊啊啊,我刚刚还想了一下34是什么
作者: vnicorn (桃园幸福的人号:号:号 )   2017-09-29 07:23:00
恭喜你^^
作者: asqwer (Xanya)   2017-09-29 07:42:00
学弟(妹) 恭喜你 今年育种都好像分数很低 本人我6分(哭
作者: s950162 (破梦)   2017-09-29 11:18:00
恭喜QWQ 今年成绩超惨
作者: litte125   2017-09-29 11:38:00
呜呜都是原po害我差一点前十名
作者: sonyano1 (池城一定会得百想视帝~)   2017-09-30 03:11:00
谢谢分享! 已收录精华区~
作者: hugh23715 (Moehong)   2017-09-30 19:13:00
我看到普考分数跟我一样就知道是谁了试验设计比较偏农艺的出题,只会算的应该会很难拿高分
作者: PTTstacy (stacy)   2017-10-02 20:07:00
学姊你真的好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