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高考社会行政上榜心得

楼主: joykwi2002 (阿渊)   2017-09-28 20:57:21
社会行政高考上榜心得
当初开始准备社会行政高考时参考了许多板上的心得与经验文,受益良多,
许多书单都是参考以前的分享,现在自己也能够有些贡献了,希望能够将这
份心意传下去!
106高考社会行政分数
[共同科目]
国文 申50 测16 总分 66
法英 总分 66
[专业科目]
行政法 申26 测32 总分 58
社会学 总分 74
社政立法 总分 72
社福 总分 74
社研法 总分 74
社会工作 总分 53
总分 67
排名有心的话应该是查得到,但在这里请让我还是选择保留吧
[背景介绍]
112社会系毕业,毕业至今皆待在国外,今年三月才回到台湾,中间几度心
境的转折就不在此赘述,但也因为一度陷入迷惘,真正开始投入准备考试大
约是今年四月。三个半月的准备时间能够上榜,真的非常非常的感谢一路上
几位挚友的支持还有过去自己走过的路、累积的自己。
最后,这次可以上榜,真的还有一些幸运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希望这篇
文章能够鼓励一些想要短期冲刺上榜以及没有参与补习的考生。
[自修vs补习]
我没有参加补习班,其实一刚开始我也很不安,但是实在是起步点太晚,我
对我自己做的评估是:不了解国考的生态,专业知识也仅止于社会学,社工
与法律的领域我一无所知—>所以我没有时间去补习班上课,光是上课就可
以把我所有仅剩的时间都花掉,于是我决定要靠自己念。
[读书方式]
我采用的方式:唸书的同时做笔记,吸收知识之余,我也等于在用自己的方
式自己整理一遍所学。这么做非常的的累,也相当耗费心神,所以我选择从
自己喜欢的科目,还有觉得需要重点加强的科目开始。例如对我来说:社会
学最有趣,行政法最需要花时间整理与理解,我就从这两个着手,先培养起
唸书的感觉,之后的路比较好走。
[时间分配]
基本上每天都念大约八小时,但我觉得与其用时间来建立读书计画,不如用
进度来做读书计画。举例而言:希望这个礼拜能够把社会学唸过一遍,那么
只要这个礼拜你能做到,中间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如果进度落后,那么就要
乖乖在家努力,这样子可以帮助自己在念书的时候保持专注。毕竟唸书状态
有高有低,高的时候可以保持专注很久,把握机会唸久一点,状态较为不好
时,可以稍微缩减一点唸书时间,跟朋友吃饭排解烦心的事,或是出去运动
一下。但基本上,为了防止进度落后的情形,我通常会多排一天当作缓冲,
要是某科没有念完,就多一天可以把进度补齐;如果进度顺利,那么也可以
先开始唸排定好的下一科。
我的时间分配是四到五月要完整的把所有科目都复习一遍,知道考试的内容
为何,可以掌握好考试的方向。六月到七月基本上就是针对第一遍的复习做
加强、补漏的工作。七月的两个礼拜基本上就是总复习,行有余力可以看一
下考古题。
1. 四月-五月
专注于把每一科都念过“一遍”,同时做属于自己的笔记,笔记是什么型态
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的阅读形式,而且最好能够有许多留白,因为第一
次念书只能抓到骨架,接下来的血肉需要之后回头填补。根据我的需求,我
选择一次把一科的知识系统完全建立起来,为的是不要互相混淆,因为每个
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价值体系、说话语言与核心关怀。但这也代表着我可能
会有两个礼拜只念行政法一科,有点痛苦,但成效很好。
2. 六月
六月基本上我希望可以把所有的科目念第二遍,第一遍着重在全方面的了解
一门学科,细节固然要注意,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学科“要告诉你的是什
么”;第二遍时则注意细节,再重新研读一遍课本或笔记时,一定会发现许
多缺漏,或者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此时可以多画一些心智
图、树状图去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个章节,并且补充到自己的笔记上。
3. 七月
七月到高考前还有大约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我就拿来做总复习,这时候会
开始念自己在第一遍唸书时所做的笔记,第二遍时补充的知识。行有余力,
就“看看”考古题,因为时间不足的关系,我没有动笔写,只是看着考古题
想一下这个题目会是哪个章节的范围,思考自己可能需要写到些什么内容,
然后去翻笔记跟课本找答案核对一下与自己心中所想的是否相同。很多科目
我真的是考前一晚才看考古题...(三个月的时间上不太足够去看每一科的
考古题)
[读书笔记与各科复习]
国文
国文本身还是靠着以前高中的底子去应考,有稍微把一些古文拿出来看看,
重点还是背一些名言佳句。国文倒是有好好的写考古题,毕竟一次国文才考
10题,一个早上的时间应该就已经可以写100题,把过去十年的考题都写完
了,满轻松的,只是要练习写作的手感而已,毕竟国文很难速成,说实在
话,不写这些考古题大概对国文选择题的分数也不会有很大的分别。
公文的部分就是看青草茶公文,跟运用台北市立图书馆的资源,他们有时候
会举办考试讲座,例如永健图书馆就有举办公文讲座,可多多利用。
作文的部分我总共练习了约六篇左右,题目就是找过去十年的考题练习,多
使用一些名言佳句,善用起承转合,基本分数就会拿到。
资料:
青草茶公文
市立图书馆讲座-公文写作
法绪英文
英文跟国文一样,也是吃老本。法绪的部分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准备,就是有
空闲就把题库书拿出来翻一下,稍微记忆一下,但是有把宪法和宪法增修条
文念完。这一科从分数上应该看得出来考得没有特别好,我就不多说了。
行政法
行政法应该是下最多功夫念的一科了!以前虽然有修过课,但是当时没有掌
握到要领,总觉得很难进入,所以这次念也几乎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因为时
间有限,所以我找了林清老师的“行政法申论题型百分百”来念,边念边写
自己的笔记。这样可以达到快速:了解行政法的内容、熟悉考试的题型以及
拥有自己的笔记,一鱼三吃。课本分类非常清楚,只要一步一脚印地从第一
页开始往后念,体系和概念就会非常清晰。笔记的部分则是善用活页纸,我
买的是A4的活页纸并且是小方格的,方便画图,且页面够大,并且只运用单
面做笔记,这样才方便后续补充。
念第一遍的时候,着重在理解而非记忆,大约花费两个礼拜;第二遍的时
候,会开始搭配法条、大法官释字等一起看,并且尝试自己作摘要,确保个
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此时大概只需要五天来做第二遍的复习;第三遍、第
四遍复习时则是开始背诵,同时搭配林清老师的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阅
读,直接看答案,思考这题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不知道的才去翻笔记,知道
的就快速略过;第五遍复习时是在考前才一晚,着重在记忆,笔记搭配法条
一起背。
这一科的分数应该也看得出来我真的是速成的,整体上答题状态没很好,还
是靠申论题救了我,没有把整体分数往下拉...所以真的只是给一些需要速
成行政法的考生参考参考,能够好好准备的考生就不需要参考我的行政法读
书方式了。
ps 行政法争点与实务是我在考完试才有时间研读的,但是对于厘清许多观
点非常有帮助,而且比较的表格也方便记忆,真的很建议大家阅读!吴庚老
师的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是大学时指定用书,我只有在真的对某些观念不是
很清楚的时候拿出来翻阅,我觉得是一本行有余力,可以阅读,增加基础实
力的一本书。
资料:
林清 行政法申论题型百分百林清 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
林清 行政法争点与实务
吴庚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社会学
因为是社会系毕业的,所以社会学算是觉得很好上手跟掌握的一科,自己没
有花太多的时间复习。参考的用书是陈远的“社会学—破解 申论&测验题
库”,我选择直接从题型下手,了解各个章节大概会出现哪些重要概念,并
且边念边自己做笔记,生疏的概念回头找大学课堂参考资料看。如果没有大
学用书其实也没关系,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写得相当简浅明深,重要的是有个
考试范围可以参考
但我认为如果只是熟读这本书,大概也就是拿到中规中矩的分数,社会学实
在是个很难速成的学科。行有余力想拿高分者,多看一些社会学的书,培养
对社会议题的洞察力以及分析能力,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申论的部分关键将在逻辑性的分析与陈述。一个简短的开头,中间逻辑性地
陈述自己思绪的脉络,以及援引资料佐证,让自己的分析更具说服力。这一
科我认为拿分的关键在于“说服阅卷老师同意你的想法”,只要能够有理有
据,就算是只有社会学与台湾社会书中的知识,也已经足够了。最后当然是
能够配合时事举例,我觉得就算是碰到不够熟悉的题目,也都能够拿到不错
的分数!
举例而言,我这次的社会学四题申论中有两题较没把握,但是掌握上述的方
法,还是有拿到15分左右的分数;掌握的最好的是社会运动那一题,因为先
前复习时就想过如果考到社会运动,一定要能够举例,所以事先看了一些资
料,我举了太阳花学运做例子来分析,一方面也是自己曾经参与过,所以比
较容易写一些观察,最后不忘加上自己对于社会运动的想法,做一点点批判
性的分析,基本上20分一定会有,这题我拿到24分。
最后,则是跟大家推荐一些书,闲暇之余看看,能够了解到其他学者专家是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用社会学的观察与想像的:“我在底层的生活”、“泰
利的街角”、“我当黑帮老大的一天”、“跨国灰姑娘”、“崩世代”(这
本书的内容同时可以活用在社政跟社福,非常推荐!)、“血汗超商”、
“做工的人”等。
资料:
社会学与台湾社会
陈远 社会学—破解 申论&测验题库
社会政策与立法+社会福利
社政立法这一科跟社福我基本上是一起念的,以前没有念过,又加上社工的
范围相当重视实务与基础,所以读书的策略上跟社会学还有行政法不太一
样,我选择从教科书开始着手。社会学是因为我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可以直
接从题型开始;行政法则是要从头稳扎稳打的话肯定时间不够,才选择速
成。
社政立法以及社福除了基础知识外,较难掌握的应该在于实务经验。大部分
的人可能都没有实务的经验,但是这一点可以从报章新闻、相关学术期刊中
弥补。我自己的做法是,在唸完社政立法与社福后,区分出几个大领域,如
妇女保障、老人福利、身心障碍福利、原住民福利、儿童福利等,再分别去
思考与查找相关的基金会、民间团体、民间企业正在推动的事情为何,又政
府相关配套政策为何,国外是否也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像吃麦当劳,就会
看到他们的宣传,协助妇女二度就业、新移民女性就业融入台湾生活、文化
部推动的社区营造公民审议、便利商店的爱心服务站等等,帮助自己在作答
时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呼应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回答很空泛。
参考书我使用的是版上大推的入门书—黄协源、萧文高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
法,补充教材则是林胜义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并且有作笔记。这两科我
只唸了三次,第三次的时候就是总复习+背诵了。
实话实说,我在上考场时也没有把握这两科可以写得很好,社政立法的部分
有好多概念我念都没有念到;看到社会服利的考题时也是傻掉,觉得根本就
是在考社会工作!但是当下还是告诉自己要好好的应答,把自己知道的都拿
出来写,尽量使用到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果还好有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所
以证明了碰到没有很有信心的题目也没关系,冷静下来,好好的用你自己知
道的知识去写,多举些例子,现在在推动的政策、现在流行的概念与实务方
法等,绝对还是可以拿到分数的!
资料:
黄协源、萧文高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林胜义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社会工作
因为当初觉得科目太多,我实在念不完,所以策略性的放生了这一科...一
方面是大学没有学过,另一方面是看板上许多上版前辈们在这一科得到的分
数也不高,应该是阅卷老师普遍给分较严格的关系,最后就是这科相当重视
实务经验,而我也没有,所以我在这一科投注的心力相较其他科目是最少
的。
但是只要社政立法、社福、社工,甚至是社会学,念到最后都是有互相采借
与融合的地方,所以就算这科相较之下没有花那么多心思,还是可以在了解
基础概念后,运用其他科目的知识去作答。
而我应试的重点就放在要能够使用现行的政策、法规还有社会工作的核心关
怀、价值去回答题目,我不敢说我社工真的回答得很棒,但是短时间内有这
样的结果我自己很开心,也觉得这一科其实可以更有系统地去阅读,但是因
为我还没掌握到技巧。
资料:
林胜义 社会工作概论
社研法
社研法也是以前大学就修习过的科目,这里很推荐陈远的社会研究法—主题
式历届题库精解,我也是从题库下手开始念,但主要是因为已经很有基础,
所以可以直接从题目详解去复习概念;如果没有基础,还是建议从大学用书
开始读,会比较有方向!
另外,鼓励大家千万不要放弃社会统计的部分!这一科我总共复习了三遍,
最后一遍的时候我有稍微看了一下社会统计的部分,当然没有做实际的运
算,只是稍微复习了一下一些概念,果然这次考试最后一题就是考社会统
计。但高考三级社会行政的社会研究法通常只考描述性统计的部分,不会要
你真的去运算。而描述性统计真的不难,完全不需要害怕,花一点小时间去
念,不要把25分拱手让人!完全放弃统计的人这一题0分;读了一点,讲得
出一点东西的人15分,上榜关键就在这里了也说不定。
而这一科阅卷老师给我的分数相当神奇,有一题曾在参考书上看到,我完全
照着参考书上给的答案写,还自信满满会拿20分以上,没想到阅卷老师只给
我15分,而自己思考,自己写的答案的反而拿到20分以上的高分。
[总结]
这次可以上榜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上榜的关键真的就在申论题,专业科
目的得分都算不错,相形之下选择题(国文、法绪、行政法)的得分就非常
普通。上考场的时候,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想像一下这是大学的期
末考,阅卷老师也都是大学教授,我想,大学期末考的答题模式,应该多少
行得通吧!我觉得有时也不要太过僵化地相信某些答题的模式,最重要的真
的是自己拥有哪些知识,应该要怎么把他们在短短两页纸的范围内,有效的
运用,组合出一个逻辑严谨、有说服力的回答,呈现出自己的看法和省思,
我想阅卷老师在看了可能上百上千份的答题中,这样子的回答,才能令人耳
目一新。
最后就是,不要迷思补习。希望大家在补习前可以先做自我评估、审慎思考
补习对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是该专业的学生,那么补习真的不一定那么必
要。当然如果你没有专业的背景,补习班绝对是快速掌握学科关键的地方,
但不论是补习或是自修,真正重要的是融会贯通与对时事的应用。能够做到
这些,上榜绝对指日可待。
最后我认为考试的过程中虽然孤独,但一定要适当的放松自己,跟朋友出去
玩、跟家人出门吃饭、看个电影、影集、小说、规律运动,让身体更健康、
大脑放松,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面对书本!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也更容
易进入读书的情境之中,祝福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关于考试准备或是读书的心得芳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我行有余力的范
围内,如果有问题也会可以寄信问我~
社会行政高考上榜心得
当初开始准备社会行政高考时参考了许多板上的心得与经验文,受益良多,许多书单都是参考以前的分享,现在自己也能够有些贡献了,希望能够将这份心意传下去!
106高考社会行政分数
[共同科目]
国文 申50 测16 总分 66
法英 总分 66
[专业科目]
行政法 申26 测32 总分 58
社会学 总分 74
社政立法 总分 72
社福 总分 74
社研法 总分 74
社会工作 总分 53
总分 67
排名有心的话应该是查得到,但在这里请让我还是选择保留吧
[背景介绍]
112社会系毕业,毕业至今皆待在国外,今年三月才回到台湾,中间几度心境的转折就不在此赘述,但也因为一度陷入迷惘,真正开始投入准备考试大约是今年四月。三个半月的准备时间能够上榜,真的非常非常的感谢一路上几位挚友的支持还有过去自己走过的路、累积的自己。
最后,这次可以上榜,真的还有一些幸运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鼓励一些想要短期冲刺上榜以及没有参与补习的考生。
[自修vs补习]
我没有参加补习班,其实一刚开始我也很不安,但是实在是起步点太晚,我对我自己做的评估是:不了解国考的生态,专业知识也仅止于社会学,社工与法律的领域我一无所知—>所以我没有时间去补习班上课,光是上课就可以把我所有仅剩的时间都花掉,于是我决定要靠自己念。
[读书方式]
我采用的方式:唸书的同时做笔记,吸收知识之余,我也等于在用自己的方式自己整理一遍所学。这么做非常的的累,也相当耗费心神,所以我选择从自己喜欢的科目,还有觉得需要重点加强的科目开始。例如对我来说:社会学最有趣,行政法最需要花时间整理与理解,我就从这两个着手,先培养起唸书的感觉,之后的路比较好走。
[时间分配]
基本上每天都念大约八小时,但我觉得与其用时间来建立读书计画,不如用进度来做读书计画。举例而言:希望这个礼拜能够把社会学唸过一遍,那么只要这个礼拜你能做到,中间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如果进度落后,那么就要乖乖在家努力,这样子可以帮助自己在念书的时候保持专注。毕竟唸书状态有高有低,高的时候可以保持专注很久,把握机会唸久一点,状态较为不好时,可以稍微缩减一点唸书时间,跟朋友吃饭排解烦心的事,或是出去运动一下。但基本上,为了防止进度落后的情形,我通常会多排一天当作缓冲,要是某科没有念完,就多一天可以把进度补齐;如果进
度顺利,那么也可以先开始唸排定好的下一科。
我的时间分配是四到五月要完整的把所有科目都复习一遍,知道考试的内容为何,可以掌握好考试的方向。六月到七月基本上就是针对第一遍的复习做加强、补漏的工作。七月的两个礼拜基本上就是总复习,行有余力可以看一下考古题。
1. 四月-五月
专注于把每一科都念过“一遍”,同时做属于自己的笔记,笔记是什么型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的阅读形式,而且最好能够有许多留白,因为第一次念书只能抓到骨架,接下来的血肉需要之后回头填补。根据我的需求,我选择一次把一科的知识系统完全建立起来,为的是不要互相混淆,因为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价值体系、说话语言与核心关怀。但这也代表着我可能会有两个礼拜只念行政法一科,有点痛苦,但成效很好。
2. 六月
六月基本上我希望可以把所有的科目念第二遍,第一遍着重在全方面的了解一门学科,细节固然要注意,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学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第二遍时则注意细节,再重新研读一遍课本或笔记时,一定会发现许多缺漏,或者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此时可以多画一些心智图、树状图去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个章节,并且补充到自己的笔记上。
3. 七月
七月到高考前还有大约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我就拿来做总复习,这时候会开始念自己在第一遍唸书时所做的笔记,第二遍时补充的知识。行有余力,就“看看”考古题,因为时间不足的关系,我没有动笔写,只是看着考古题想一下这个题目会是哪个章节的范围,思考自己可能需要写到些什么内容,然后去翻笔记跟课本找答案核对一下与自己心中所想的是否相同。很多科目我真的是考前一晚才看考古题...(三个月的时间上不太足够去看每一科的考古题)
[读书笔记与各科复习]
国文
国文本身还是靠着以前高中的底子去应考,有稍微把一些古文拿出来看看,重点还是背一些名言佳句。国文倒是有好好的写考古题,毕竟一次国文才考10题,一个早上的时间应该就已经可以写100题,把过去十年的考题都写完了,满轻松的,只是要练习写作的手感而已,毕竟国文很难速成,说实在话,不写这些考古题大概对国文选择题的分数也不会有很大的分别。
公文的部分就是看青草茶公文,跟运用台北市立图书馆的资源,他们有时候会举办考试讲座,例如永健图书馆就有举办公文讲座,可多多利用。
作文的部分我总共练习了约六篇左右,题目就是找过去十年的考题练习,多使用一些名言佳句,善用起承转合,基本分数就会拿到。
资料:
青草茶公文
市立图书馆讲座-公文写作
法绪英文
英文跟国文一样,也是吃老本。法绪的部分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准备,就是有空闲就把题库书拿出来翻一下,稍微记忆一下,但是有把宪法和宪法增修条文念完。这一科从分数上应该看得出来考得没有特别好,我就不多说了。
行政法
行政法应该是下最多功夫念的一科了!以前虽然有修过课,但是当时没有掌握到要领,总觉得很难进入,所以这次念也几乎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找了林清老师的“行政法申论题型百分百”来念,边念边写自己的笔记。这样可以达到快速:了解行政法的内容、熟悉考试的题型以及拥有自己的笔记,一鱼三吃。课本分类非常清楚,只要一步一脚印地从第一页开始往后念,体系和概念就会非常清晰。笔记的部分则是善用活页纸,我买的是A4的活页纸并且是小方格的,方便画图,且页面够大,并且只运用单面做笔记,这样才方便后续补充。
念第一遍的时候,着重在理解而非记忆,大约花费两个礼拜;第二遍的时候,会开始搭配法条、大法官释字等一起看,并且尝试自己作摘要,确保个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此时大概只需要五天来做第二遍的复习;第三遍、第四遍复习时则是开始背诵,同时搭配林清老师的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阅读,直接看答案,思考这题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不知道的才去翻笔记,知道的就快速略过;第五遍复习时是在考前才一晚,着重在记忆,笔记搭配法条一起背。
这一科的分数应该也看得出来我真的是速成的,整体上答题状态没很好,还是靠申论题救了我,没有把整体分数往下拉...所以真的只是给一些需要速成行政法的考生参考参考,能够好好准备的考生就不需要参考我的行政法读书方式了。
ps 行政法争点与实务是我在考完试才有时间研读的,但是对于厘清许多观点非常有帮助,而且比较的表格也方便记忆,真的很建议大家阅读!吴庚老师的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是大学时指定用书,我只有在真的对某些观念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拿出来翻阅,我觉得是一本行有余力,可以阅读,增加基础实力的一本书。
资料:
林清 行政法申论题型百分百林清 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
林清 行政法争点与实务
吴庚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社会学
因为是社会系毕业的,所以社会学算是觉得很好上手跟掌握的一科,自己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复习。参考的用书是陈远的“社会学—破解 申论&测验题库”,我选择直接从题型下手,了解各个章节大概会出现哪些重要概念,并且边念边自己做笔记,生疏的概念回头找大学课堂参考资料看。如果没有大学用书其实也没关系,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写得相当简浅明深,重要的是有个考试范围可以参考
但我认为如果只是熟读这本书,大概也就是拿到中规中矩的分数,社会学实在是个很难速成的学科。行有余力想拿高分者,多看一些社会学的书,培养对社会议题的洞察力以及分析能力,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申论的部分关键将在逻辑性的分析与陈述。一个简短的开头,中间逻辑性地陈述自己思绪的脉络,以及援引资料佐证,让自己的分析更具说服力。这一科我认为拿分的关键在于“说服阅卷老师同意你的想法”,只要能够有理有据,就算是只有社会学与台湾社会书中的知识,也已经足够了。最后当然是能够配合时事举例,我觉得就算是碰到不够熟悉的题目,也都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举例而言,我这次的社会学四题申论中有两题较没把握,但是掌握上述的方法,还是有拿到15分左右的分数;掌握的最好的是社会运动那一题,因为先前复习时就想过如果考到社会运动,一定要能够举例,所以事先看了一些资料,我举了太阳花学运做例子来分析,一方面也是自己曾经参与过,所以比较容易写一些观察,最后不忘加上自己对于社会运动的想法,做一点点批判性的分析,基本上20分一定会有,这题我拿到24分。
最后,则是跟大家推荐一些书,闲暇之余看看,能够了解到其他学者专家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用社会学的观察与想像的:“我在底层的生活”、“泰利的街角”、“我当黑帮老大的一天”、“跨国灰姑娘”、“崩世代”(这本书的内容同时可以活用在社政跟社福,非常推荐!)、“血汗超商”、“做工的人”等。
资料:
社会学与台湾社会
陈远 社会学—破解 申论&测验题库
社会政策与立法+社会福利
社政立法这一科跟社福我基本上是一起念的,以前没有念过,又加上社工的范围相当重视实务与基础,所以读书的策略上跟社会学还有行政法不太一样,我选择从教科书开始着手。社会学是因为我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可以直接从题型开始;行政法则是要从头稳扎稳打的话肯定时间不够,才选择速成。
社政立法以及社福除了基础知识外,较难掌握的应该在于实务经验。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没有实务的经验,但是这一点可以从报章新闻、相关学术期刊中弥补。我自己的做法是,在唸完社政立法与社福后,区分出几个大领域,如妇女保障、老人福利、身心障碍福利、原住民福利、儿童福利等,再分别去思考与查找相关的基金会、民间团体、民间企业正在推动的事情为何,又政府相关配套政策为何,国外是否也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像吃麦当劳,就会看到他们的宣传,协助妇女二度就业、新移民女性就业融入台湾生活、文化部推动的社区营造公民审议、便利商店的爱心服务站等
等,帮助自己在作答时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呼应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回答很空泛。
参考书我使用的是版上大推的入门书—黄协源、萧文高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补充教材则是林胜义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并且有作笔记。这两科我只唸了三次,第三次的时候就是总复习+背诵了。
实话实说,我在上考场时也没有把握这两科可以写得很好,社政立法的部分有好多概念我念都没有念到;看到社会服利的考题时也是傻掉,觉得根本就是在考社会工作!但是当下还是告诉自己要好好的应答,把自己知道的都拿出来写,尽量使用到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果还好有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所以证明了碰到没有很有信心的题目也没关系,冷静下来,好好的用你自己知道的知识去写,多举些例子,现在在推动的政策、现在流行的概念与实务方法等,绝对还是可以拿到分数的!
资料:
黄协源、萧文高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林胜义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社会工作
因为当初觉得科目太多,我实在念不完,所以策略性的放生了这一科...一方面是大学没有学过,另一方面是看板上许多上版前辈们在这一科得到的分数也不高,应该是阅卷老师普遍给分较严格的关系,最后就是这科相当重视实务经验,而我也没有,所以我在这一科投注的心力相较其他科目是最少的。
但是只要社政立法、社福、社工,甚至是社会学,念到最后都是有互相采借与融合的地方,所以就算这科相较之下没有花那么多心思,还是可以在了解基础概念后,运用其他科目的知识去作答。
而我应试的重点就放在要能够使用现行的政策、法规还有社会工作的核心关怀、价值去回答题目,我不敢说我社工真的回答得很棒,但是短时间内有这样的结果我自己很开心,也觉得这一科其实可以更有系统地去阅读,但是因为我还没掌握到技巧。
资料:
林胜义 社会工作概论
社研法
社研法也是以前大学就修习过的科目,这里很推荐陈远的社会研究法—主题式历届题库精解,我也是从题库下手开始念,但主要是因为已经很有基础,所以可以直接从题目详解去复习概念;如果没有基础,还是建议从大学用书开始读,会比较有方向!
另外,鼓励大家千万不要放弃社会统计的部分!这一科我总共复习了三遍,最后一遍的时候我有稍微看了一下社会统计的部分,当然没有做实际的运算,只是稍微复习了一下一些概念,果然这次考试最后一题就是考社会统计。但高考三级社会行政的社会研究法通常只考描述性统计的部分,不会要你真的去运算。而描述性统计真的不难,完全不需要害怕,花一点小时间去念,不要把25分拱手让人!完全放弃统计的人这一题0分;读了一点,讲得出一点东西的人15分,上榜关键就在这里了也说不定。
而这一科阅卷老师给我的分数相当神奇,有一题曾在参考书上看到,我完全照着参考书上给的答案写,还自信满满会拿20分以上,没想到阅卷老师只给我15分,而自己思考,自己写的答案的反而拿到20分以上的高分。
[总结]
这次可以上榜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上榜的关键真的就在申论题,专业科目的得分都算不错,相形之下选择题(国文、法绪、行政法)的得分就非常普通。上考场的时候,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想像一下这是大学的期末考,阅卷老师也都是大学教授,我想,大学期末考的答题模式,应该多少行得通吧!我觉得有时也不要太过僵化地相信某些答题的模式,最重要的真的是自己拥有哪些知识,应该要怎么把他们在短短两页纸的范围内,有效的运用,组合出一个逻辑严谨、有说服力的回答,呈现出自己的看法和省思,我想阅卷老师在看了可能上百上千份的答题中,这样子
的回答,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就是,不要迷思补习。希望大家在补习前可以先做自我评估、审慎思考补习对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是该专业的学生,那么补习真的不一定那么必要。当然如果你没有专业的背景,补习班绝对是快速掌握学科关键的地方,但不论是补习或是自修,真正重要的是融会贯通与对时事的应用。能够做到这些,上榜绝对指日可待。
最后我认为考试的过程中虽然孤独,但一定要适当的放松自己,跟朋友出去玩、跟家人出门吃饭、看个电影、影集、小说、规律运动,让身体更健康、大脑放松,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面对书本!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也更容易进入读书的情境之中,祝福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关于考试准备或是读书的心得芳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我行有余力的范围内,如果有问题也会可以寄信问我~
社会行政高考上榜心得
当初开始准备社会行政高考时参考了许多板上的心得与经验文,受益良多,
许多书单都是参考以前的分享,现在自己也能够有些贡献了,希望能够将这
份心意传下去!
106高考社会行政分数
[共同科目]
国文 申50 测16 总分 66
法英 总分 66
[专业科目]
行政法 申26 测32 总分 58
社会学 总分 74
社政立法 总分 72
社福 总分 74
社研法 总分 74
社会工作 总分 53
总分 67
排名有心的话应该是查得到,但在这里请让我还是选择保留吧
[背景介绍]
112社会系毕业,毕业至今皆待在国外,今年三月才回到台湾,中间几度心
境的转折就不在此赘述,但也因为一度陷入迷惘,真正开始投入准备考试大
约是今年四月。三个半月的准备时间能够上榜,真的非常非常的感谢一路上
几位挚友的支持还有过去自己走过的路、累积的自己。
最后,这次可以上榜,真的还有一些幸运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希望这篇
文章能够鼓励一些想要短期冲刺上榜以及没有参与补习的考生。
[自修vs补习]
我没有参加补习班,其实一刚开始我也很不安,但是实在是起步点太晚,我
对我自己做的评估是:不了解国考的生态,专业知识也仅止于社会学,社工
与法律的领域我一无所知—>所以我没有时间去补习班上课,光是上课就可
以把我所有仅剩的时间都花掉,于是我决定要靠自己念。
[读书方式]
我采用的方式:唸书的同时做笔记,吸收知识之余,我也等于在用自己的方
式自己整理一遍所学。这么做非常的的累,也相当耗费心神,所以我选择从
自己喜欢的科目,还有觉得需要重点加强的科目开始。例如对我来说:社会
学最有趣,行政法最需要花时间整理与理解,我就从这两个着手,先培养起
唸书的感觉,之后的路比较好走。
[时间分配]
基本上每天都念大约八小时,但我觉得与其用时间来建立读书计画,不如用
进度来做读书计画。举例而言:希望这个礼拜能够把社会学唸过一遍,那么
只要这个礼拜你能做到,中间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如果进度落后,那么就要
乖乖在家努力,这样子可以帮助自己在念书的时候保持专注。毕竟唸书状态
有高有低,高的时候可以保持专注很久,把握机会唸久一点,状态较为不好
时,可以稍微缩减一点唸书时间,跟朋友吃饭排解烦心的事,或是出去运动
一下。但基本上,为了防止进度落后的情形,我通常会多排一天当作缓冲,
要是某科没有念完,就多一天可以把进度补齐;如果进度顺利,那么也可以
先开始唸排定好的下一科。
我的时间分配是四到五月要完整的把所有科目都复习一遍,知道考试的内容
为何,可以掌握好考试的方向。六月到七月基本上就是针对第一遍的复习做
加强、补漏的工作。七月的两个礼拜基本上就是总复习,行有余力可以看一
下考古题。
1. 四月-五月
专注于把每一科都念过“一遍”,同时做属于自己的笔记,笔记是什么型态
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的阅读形式,而且最好能够有许多留白,因为第一
次念书只能抓到骨架,接下来的血肉需要之后回头填补。根据我的需求,我
选择一次把一科的知识系统完全建立起来,为的是不要互相混淆,因为每个
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价值体系、说话语言与核心关怀。但这也代表着我可能
会有两个礼拜只念行政法一科,有点痛苦,但成效很好。
2. 六月
六月基本上我希望可以把所有的科目念第二遍,第一遍着重在全方面的了解
一门学科,细节固然要注意,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学科“要告诉你的是什
么”;第二遍时则注意细节,再重新研读一遍课本或笔记时,一定会发现许
多缺漏,或者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此时可以多画一些心智
图、树状图去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个章节,并且补充到自己的笔记上。
3. 七月
七月到高考前还有大约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我就拿来做总复习,这时候会
开始念自己在第一遍唸书时所做的笔记,第二遍时补充的知识。行有余力,
就“看看”考古题,因为时间不足的关系,我没有动笔写,只是看着考古题
想一下这个题目会是哪个章节的范围,思考自己可能需要写到些什么内容,
然后去翻笔记跟课本找答案核对一下与自己心中所想的是否相同。很多科目
我真的是考前一晚才看考古题...(三个月的时间上不太足够去看每一科的
考古题)
[读书笔记与各科复习]
1. 国文
国文本身还是靠着以前高中的底子去应考,有稍微把一些古文拿出来看看,
重点还是背一些名言佳句。国文倒是有好好的写考古题,毕竟一次国文才考
10题,一个早上的时间应该就已经可以写100题,把过去十年的考题都写完
了,满轻松的,只是要练习写作的手感而已,毕竟国文很难速成,说实在
话,不写这些考古题大概对国文选择题的分数也不会有很大的分别。
公文的部分就是看青草茶公文,跟运用台北市立图书馆的资源,他们有时候
会举办考试讲座,例如永健图书馆就有举办公文讲座,可多多利用。
作文的部分我总共练习了约六篇左右,题目就是找过去十年的考题练习,多
使用一些名言佳句,善用起承转合,基本分数就会拿到。
资料:
青草茶公文
市立图书馆讲座-公文写作
2. 法绪英文
英文跟国文一样,也是吃老本。法绪的部分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准备,就是有
空闲就把题库书拿出来翻一下,稍微记忆一下,但是有把宪法和宪法增修条
文念完。这一科从分数上应该看得出来考得没有特别好,我就不多说了。
3. 行政法
行政法应该是下最多功夫念的一科了!以前虽然有修过课,但是当时没有掌
握到要领,总觉得很难进入,所以这次念也几乎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因为时
间有限,所以我找了林清老师的“行政法申论题型百分百”来念,边念边写
自己的笔记。这样可以达到快速:了解行政法的内容、熟悉考试的题型以及
拥有自己的笔记,一鱼三吃。课本分类非常清楚,只要一步一脚印地从第一
页开始往后念,体系和概念就会非常清晰。笔记的部分则是善用活页纸,我
买的是A4的活页纸并且是小方格的,方便画图,且页面够大,并且只运用单
面做笔记,这样才方便后续补充。
念第一遍的时候,着重在理解而非记忆,大约花费两个礼拜;第二遍的时
候,会开始搭配法条、大法官释字等一起看,并且尝试自己作摘要,确保个
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此时大概只需要五天来做第二遍的复习;第三遍、第
四遍复习时则是开始背诵,同时搭配林清老师的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阅
读,直接看答案,思考这题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不知道的才去翻笔记,知道
的就快速略过;第五遍复习时是在考前才一晚,着重在记忆,笔记搭配法条
一起背。
这一科的分数应该也看得出来我真的是速成的,整体上答题状态没很好,还
是靠申论题救了我,没有把整体分数往下拉...所以真的只是给一些需要速
成行政法的考生参考参考,能够好好准备的考生就不需要参考我的行政法读
书方式了。
ps 行政法争点与实务是我在考完试才有时间研读的,但是对于厘清许多观
点非常有帮助,而且比较的表格也方便记忆,真的很建议大家阅读!吴庚老
师的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是大学时指定用书,我只有在真的对某些观念不是
很清楚的时候拿出来翻阅,我觉得是一本行有余力,可以阅读,增加基础实
力的一本书。
资料:
林清 行政法申论题型百分百林清 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
林清 行政法争点与实务
吴庚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4. 社会学
因为是社会系毕业的,所以社会学算是觉得很好上手跟掌握的一科,自己没
有花太多的时间复习。参考的用书是陈远的“社会学—破解 申论&测验题
库”,我选择直接从题型下手,了解各个章节大概会出现哪些重要概念,并
且边念边自己做笔记,生疏的概念回头找大学课堂参考资料看。如果没有大
学用书其实也没关系,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写得相当简浅明深,重要的是有个
考试范围可以参考
但我认为如果只是熟读这本书,大概也就是拿到中规中矩的分数,社会学实
在是个很难速成的学科。行有余力想拿高分者,多看一些社会学的书,培养
对社会议题的洞察力以及分析能力,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申论的部分关键将在逻辑性的分析与陈述。一个简短的开头,中间逻辑性地
陈述自己思绪的脉络,以及援引资料佐证,让自己的分析更具说服力。这一
科我认为拿分的关键在于“说服阅卷老师同意你的想法”,只要能够有理有
据,就算是只有社会学与台湾社会书中的知识,也已经足够了。最后当然是
能够配合时事举例,我觉得就算是碰到不够熟悉的题目,也都能够拿到不错
的分数!
举例而言,我这次的社会学四题申论中有两题较没把握,但是掌握上述的方
法,还是有拿到15分左右的分数;掌握的最好的是社会运动那一题,因为先
前复习时就想过如果考到社会运动,一定要能够举例,所以事先看了一些资
料,我举了太阳花学运做例子来分析,一方面也是自己曾经参与过,所以比
较容易写一些观察,最后不忘加上自己对于社会运动的想法,做一点点批判
性的分析,基本上20分一定会有,这题我拿到24分。
最后,则是跟大家推荐一些书,闲暇之余看看,能够了解到其他学者专家是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用社会学的观察与想像的:“我在底层的生活”、“泰
利的街角”、“我当黑帮老大的一天”、“跨国灰姑娘”、“崩世代”(这
本书的内容同时可以活用在社政跟社福,非常推荐!)、“血汗超商”、
“做工的人”等。
资料:
社会学与台湾社会
陈远 社会学—破解 申论&测验题库
5. 社会政策与立法+社会福利
社政立法这一科跟社福我基本上是一起念的,以前没有念过,又加上社工的
范围相当重视实务与基础,所以读书的策略上跟社会学还有行政法不太一
样,我选择从教科书开始着手。社会学是因为我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可以直
接从题型开始;行政法则是要从头稳扎稳打的话肯定时间不够,才选择速
成。
社政立法以及社福除了基础知识外,较难掌握的应该在于实务经验。大部分
的人可能都没有实务的经验,但是这一点可以从报章新闻、相关学术期刊中
弥补。我自己的做法是,在唸完社政立法与社福后,区分出几个大领域,如
妇女保障、老人福利、身心障碍福利、原住民福利、儿童福利等,再分别去
思考与查找相关的基金会、民间团体、民间企业正在推动的事情为何,又政
府相关配套政策为何,国外是否也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像吃麦当劳,就会
看到他们的宣传,协助妇女二度就业、新移民女性就业融入台湾生活、文化
部推动的社区营造公民审议、便利商店的爱心服务站等等,帮助自己在作答
时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呼应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回答很空泛。
参考书我使用的是版上大推的入门书—黄协源、萧文高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
法,补充教材则是林胜义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并且有作笔记。这两科我
只唸了三次,第三次的时候就是总复习+背诵了。
实话实说,我在上考场时也没有把握这两科可以写得很好,社政立法的部分
有好多概念我念都没有念到;看到社会服利的考题时也是傻掉,觉得根本就
是在考社会工作!但是当下还是告诉自己要好好的应答,把自己知道的都拿
出来写,尽量使用到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果还好有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所
以证明了碰到没有很有信心的题目也没关系,冷静下来,好好的用你自己知
道的知识去写,多举些例子,现在在推动的政策、现在流行的概念与实务方
法等,绝对还是可以拿到分数的!
资料:
黄协源、萧文高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林胜义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6. 社会工作
因为当初觉得科目太多,我实在念不完,所以策略性的放生了这一科...一
方面是大学没有学过,另一方面是看板上许多上版前辈们在这一科得到的分
数也不高,应该是阅卷老师普遍给分较严格的关系,最后就是这科相当重视
实务经验,而我也没有,所以我在这一科投注的心力相较其他科目是最少
的。
但是只要社政立法、社福、社工,甚至是社会学,念到最后都是有互相采借
与融合的地方,所以就算这科相较之下没有花那么多心思,还是可以在了解
基础概念后,运用其他科目的知识去作答。
而我应试的重点就放在要能够使用现行的政策、法规还有社会工作的核心关
怀、价值去回答题目,我不敢说我社工真的回答得很棒,但是短时间内有这
样的结果我自己很开心,也觉得这一科其实可以更有系统地去阅读,但是因
为我还没掌握到技巧。
资料:
林胜义 社会工作概论
7. 社研法
社研法也是以前大学就修习过的科目,这里很推荐陈远的社会研究法—主题
式历届题库精解,我也是从题库下手开始念,但主要是因为已经很有基础,
所以可以直接从题目详解去复习概念;如果没有基础,还是建议从大学用书
开始读,会比较有方向!
另外,鼓励大家千万不要放弃社会统计的部分!这一科我总共复习了三遍,
最后一遍的时候我有稍微看了一下社会统计的部分,当然没有做实际的运
算,只是稍微复习了一下一些概念,果然这次考试最后一题就是考社会统
计。但高考三级社会行政的社会研究法通常只考描述性统计的部分,不会要
你真的去运算。而描述性统计真的不难,完全不需要害怕,花一点小时间去
念,不要把25分拱手让人!完全放弃统计的人这一题0分;读了一点,讲得
出一点东西的人15分,上榜关键就在这里了也说不定。
而这一科阅卷老师给我的分数相当神奇,有一题曾在参考书上看到,我完全
照着参考书上给的答案写,还自信满满会拿20分以上,没想到阅卷老师只给
我15分,而自己思考,自己写的答案的反而拿到20分以上的高分。
资料:
陈远 社会研究法主题式历届题库精解
[总结]
这次可以上榜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上榜的关键真的就在申论题,专业科
目的得分都算不错,相形之下选择题(国文、法绪、行政法)的得分就非常
普通。上考场的时候,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想像一下这是大学的期
末考,阅卷老师也都是大学教授,我想,大学期末考的答题模式,应该多少
行得通吧!我觉得有时也不要太过僵化地相信某些答题的模式,最重要的真
的是自己拥有哪些知识,应该要怎么把他们在短短两页纸的范围内,有效的
运用,组合出一个逻辑严谨、有说服力的回答,呈现出自己的看法和省思,
我想阅卷老师在看了可能上百上千份的答题中,这样子的回答,才能令人耳
目一新。
最后就是,不要迷思补习。希望大家在补习前可以先做自我评估、审慎思考
补习对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是该专业的学生,那么补习真的不一定那么必
要。当然如果你没有专业的背景,补习班绝对是快速掌握学科关键的地方,
但不论是补习或是自修,真正重要的是融会贯通与对时事的应用。能够做到
这些,上榜绝对指日可待。
最后我认为考试的过程中虽然孤独,但一定要适当的放松自己,跟朋友出去
玩、跟家人出门吃饭、看个电影、影集、小说、规律运动,让身体更健康、
大脑放松,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面对书本!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也更容
易进入读书的情境之中,祝福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关于考试准备或是读书的心得芳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我行有余力的范
围内,如果有问题也会可以寄信问我~
作者: Frank8584 (雪介)   2017-09-28 21:40:00
恭喜上榜!
作者: BenQcat (BenQcat)   2017-09-28 22:00:00
超级强
作者: yy4411221 (44)   2017-09-29 07:44:00
恭喜上榜!!!
作者: sonyano1 (池城一定会得百想视帝~)   2017-09-30 03:16:00
谢谢分享! 已收录精华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