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年纪:70年次
2.学历:114物理系+114电子所
3.经历:旧奇美电子制程整合及decap 5年
光纤+水电杂工 2年
4.准备时间:9个半月
5.证照:GRE(1210)+Toefl_IBT(88)...10年前考的
6.方式:全职志光公职补习
7.大学研究所上过的课:电磁学+工程数学+半导体工程
8.没碰过的:电子学+电路学+计概
[前言]
会准备高普考主要是因为在光纤公司上班时,跟老板开会打了两次瞌睡;结果就被fire了
当时已经是9月底、10月初,就用失业补助来准备高普考。
[成绩]
106高考
国文 45(作文19/公文10)
法英 64
工程数学 80.5
电路 100
电子 39
电磁 40
计概 58
半导体工程 66
总成绩 62.03 (录取50.00) 前10
106普考
国文 54(作文26/公文10)
法英 76
基本电学 90
电子仪表 80
电子学概要 45
计概 60
总成绩 67.50 (录取56.0) 前10
106铁特(高员)
国文 48
法英 64
工程数学 73
电路 67
电子 60
电磁 95
计概 45
半导体工程 57
总成绩 64.13 (录取65.23) 未录取
[国文]
基本上只看补习班林嵩老师的公文格式(二堂课时间)。
剩下就是在每次考前把公文格试拿出来再背一次。
[法英]
英文的部份完全没准备,靠以前的底子去考。
宪法则看韦伯老师(10堂课笔记。)
法绪陈治宇老师(24堂课),但我没上完只听到18堂;也只是熟读上课笔记。
[工程数学]
因为以前考研究所时曾补过程隽老师的课,
所以去补习班吴迪老师算是帮我复习和精简,
所以一样是熟读吴迪老师上课笔计,
再来就是抓几题考古题练手感。
[电子学]
在去补习之前几乎没碰过的课程,所以补习班的郑奇老师是先上了(24堂)基本电学,
如果完全没上过电子、电路,则基本电学真的是必要的,
而且郑奇老师上的基电真的很不错。
但是他的电子学就比较适合经建、汉翔等考试,
因为他会教人怎么背电路来快速给出答案,
但高考的电子学形式没那么特定,
所以需要的教学是可以延申的基础,而不是快速解答。
[电路学]
陈铭老师上的课有点快..,没上过基电的话一定会听不懂。
基本上电路的范围就没电子那么多,
所以熟读上课笔记+做历年考古题就足够了。
而且上课范例会比考试来的深一些。
[电磁学]
应该是我的专门,只是不知为何高考会考这么差...,
电磁学(24堂)也是陈铭老师的课,如果之前没听过电磁学,
那一定很难听得懂 陈铭老师在上什么,
要入手的话也可以先看[李长岗的电磁学与电磁波的理论及应用(上下)]
其实陈铭老师的笔记有不少的计算错误,电路学也一样,都是边上课边修正。
而且老师波印亭一直说成不含时间项...,
所以上电磁学时是一直在确认老师有没有哪里不小心遗露。
准备这科一样是看上课笔记。
[半导体工程]
也是我的专长,且也是陈铭老师上的课,而且老师感觉比电磁学更熟此门,
基本上也是看上课笔记。
再加上以前研究所用书[半导体工程 罗正忠译]
这样就够用了。
[计概]
简明老师,如果直接看他的书一定看不懂,很杂的一门课,
老师的主要目标是讲解考试题型,
所以想学计概基础的人会有点失望..
考试前也会来个题库班猜题,只是这次都没中...
准备方式也是把老师上课书本及题库班题目背好背满。
[结论]
个人是觉得以教学各科排名:
胡迪(工数)>郑奇(基电)>陈铭(电路)>陈铭(半导体)>陈铭(电磁)>郑奇(电子)
简明老师的计概个人觉得有点迷...
[其它]
由于准备时间只有9个半月,所以时间分配有点紧,
个人一天看2堂视讯也花了6个月,
其它就是慢慢看笔计和做考古题。
一天作息要正常,我是不喜欢把自己逼得太紧,
早上9:00起床去补习班上3小时,
12:00到15:00吃饭、午睡、逛PTT、玩战女和刀塔传奇。
15:00~18:00则是再去补习班看3小时视讯。
之后就陪小孩玩玩具、念故事书、看电视彩虹小马。
假日两天也是不看书,陪家人一起去逛百货、动物园等。
所以这段时间我是过得比上班还轻松;而且会喜欢去念书。
个人是觉得唸书愉快很重要,
因为整个补习班只有我考电子工程,所以都是一个人在唸。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唸书上。
另外体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毕竟要连考5天;
所以我在5月中后会强迫自己去跑操场运动,
也不用跑太多1~1.5公里就可以了。
心情的调整我会在空闲时玩手游和看一些休闲的看版,
让自己不会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最后的准备阶段就是一直把笔记看熟。
考古题我是只做过电子、电路、计概。
剩下的就听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