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PO出我的分数,
如果觉得不值参采的人可以直接回上一页。
但先说明几点我是在职考生我的目标从来没有放在高、重点是上,
我到2月才开始准备考试:
公法:109
国文:56
刑事法:84
商法:49.5
财税法:43.5
民事法(民法部分):71.5
民事法(综合题):86.5
总成绩:499 排名:10X
一、个人的背景
我高中是读职校的综合高中科,还不是最顶尖的职校,大学考上每次别人问起,只会回我
:“你们那里有法律系?”的后半段大学,后到我指考历史、地理当初连底标的门槛都没
摸著还可以上的状况,然后大三的时候决定考研究所,原本志向放在民商法组,大四那年
毅然决然要考公法组。
需要讲自己的过去是因为,从我的历史进程来看就知道,我不爱“背”,所已申为社会组
的才可以社会科连底标都不够,所以不擅长背的人,千万不要放弃!
看到自己的公法成绩时,其实满满意的,当然大部分公法组的学生可能会对我的成绩感到
汗颜,但听我娓娓道来吧。那年我考研究所只有报三间,其中政大当时我行政法7X,宪法
早早写完,以为第一面两题就各占50分,却没有发现考卷后面还有50分的一大题(换言之
前面两题总共才50分),最后以10分之差落榜,但索性考上了别间研究所,这间研究所行
政法则是8X、宪法6X的成绩。在考上研究所后,直到考国考前(包括今年考上),我从来
没翻过自己的公法笔记,我要强调:“这五年从来没没翻过。”也就是,我从来没“复习
”过公法,顶多一试前看一下宪法法条,二试前只看新的实务见解。
真的开始认真准备律师考试也是这三年的事,也是我进职场之后的事,这三年我一试都有
过,但不是顶高,就只是多个10分的状态,换言之──“载浮载沉”。但我的考试经验告
诉我,只要我头过身原则上也会过,所以我不是很在乎一试要多好,重点是上!二试我也
抱持一样的信念。
至于为什么会考三年呢~第一年第二试时,考商法时我来不及写完,公司法两题,第一题
只有写一小题,另外一题都白的,那年只差2X分,第二年一试过了却没报名到第二试,直
到今年总算上了,但民法那科时间看错,所以身分法第二小题我才刚写谁是继承人就打钟
了。再次跟准备考试的人强调,版友说得没错“有写完,有机会上”。
二、准备技巧
我的考试经验告诉我,任何考试都有技巧,掌握到了离上就不远了,接下来就看怎么运用
跟知道得多不多而已。所以准备技巧在考试而言对我来说占很大的重要性。
(一)前置作业
一定要有可以走这条路的人陪着你,可以不用是家人XD,因为家人往往是给我最多压力,
所以我会忽略掉他们XD,在准备过程中我是依靠朋友。我很爱玩,我在准备考试期间每个
礼拜一至二部电影,每个礼拜也都会有一场餐会,直到考前一周才会停止活动,但每天都
要看美剧,下班读书时边吃饭边看一集美剧,如果很累的话会加码奖励自己再看一集,这
在考前也照做。当然,不是说每个考生也都要这样做,而是要强调考试时消遣娱乐也是很
重要,不要让自己随时处在紧绷的边缘,因为会崩溃也会让自己无所适从。
(二)补习跟书的选择
我一直认为是糕点大学造就了现在的我,但不代表每个人一定要去补那间,补习这件事,
是要听自己可以接受的,自己程度可以忍受的,有办法引发自己对那科有兴趣的,才有办
法持之以恒。我当初决定要考公法组是因为行政法上到黄台大的课(现在在某大学当教授
),宪法当时是上植宪。至于其他我觉得让我可以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里解那科到底在
搞什么:
民法-张台大、高台大
民诉-沈台大
刑法-萧台大
刑诉-孙宥(一帆)
公司、证交-程政大
保险、身分-棠宇(一帆)
其他科目因为是一试或者是从缺,就不赘述了。至于书单的选择,一样版上跟众老师常说
“一本书主义”,这点非常重要,但要选择怎样的书就完全要靠自己实地走去书局,然后
一本一本看,哪个排版自己喜欢,论述自己可以理解,学习架构跟你最像的,这才是最重
要!因为书是要给你自己读的,别人推荐的未必是你可以接受的,所以别浪费钱买一个自
己看不懂的。
(三)读书的方法
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读书的时间非常难拿捏,我的例子来说就更是弥足珍贵,因为私人活
动太多~哈XD。再加上读书这件事情真的非常乏味,但是对我而言读书比上班来的轻松,
一方面不用对长官负责,另外一方面是有人已经把答案跟你讲了。
定力很重要,一定要保持着有办法说读就读的心态,下班太累睡个觉一定要起床读书,觉
得很阿杂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再回来读书,跟朋友看完电影吃完饭可能11、12点到家,至
少也要让自己碰一个小时,起码要让读书的进度看起来有再往前跑,准备起来压力就不会
这么大(也有可能我生性乐观!?)。
拟定读书计画也很重要,但我的读书计画不是死的,强迫自己一天看多少,我是分天去读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不管是全职考生或在职考生,还有正在准备硕论的人,这点都会适
用。首先,先去看补习班课程上的天数,大科的除以2是我至多要在那个期限内读完,小
科的原封不动。所以像是,财产法通常上28~30堂,换言之我14天会将法全看完;商法通
常8堂,所以我花7天读完商法。可能多数的人会想说这样的时间怎么可能读的完,但事实
上可以,而且我也算宽宏大量的提供一个大家都做得到的数字,因为就我而言我基本上是
7天看完一本书加做笔记,看起来很多但其实还好。我这样打比方,一本书假设是600页,
7天读完等于一天只要读85页,如果是全职考生85页又可以再拆3个时段一个时段3小时(
早、中、晚),等于28页,换言之3个小时读28页书,再往下算等于1小时只要读9到10页
。所以,应该可以发现不难。
至于在职考生一晚读85页,一方面是我读的速度很快,我每年直到2月过完年才真的开始
在看书,所以必须要很快看过一轮,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法律是重“逻辑”的,
看过时就边看边想去想逻辑的点,死背的东西就看过重新用自己有办法记忆的话写下来,
不要浪费时间去背。因为在读书的时候背,考前一个月还是会忘记,所以别浪费时间在背
,要花时间在思考老师的思考点是从哪理切入,想通了就是你的。
(四)答题技巧
我在这要在三强调,不要在听或问“合先叙明”、“先予叙明”、“管见以为”能写不能
写这件事。理由在于,一则是我从来没听过这样会扣分,也没听过会加分,因为这些对改
题老师而言不是什么重要文字,就看过而已。改题老师平常的工作就是看实务见解,有听
过或看过哪个老师的文章批评说“此处判决载以先予叙明,尚非妥适”吗?应该是不会有
。只是老师因为平常就在看这些文字,结果改题的时候10张考卷要看到9张写“合先叙明
”会默默的翻白演罢了。这东西写不写都没差,因为这是大前提,通常老师在写书或论文
时,大前提的部分也不会写那些字告诉大家“我写完大前题囉”,反正就是结束了。考试
其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函摄时一定会开一段,老师看得出来你大前提就ending了,这不过
就是写作风格,不会影响到实质分数。
至于我自己因为写字速度很慢,所以我一直都把重点放在“精简”,最好的精简方式就是
学习判决的写法。再来要考量到,25分的考题约莫500~600字对我而言就是写的极限,一
样用基本的数学1分的字数是20~24个字对我而言是能掌握的状态,就把这样的字数等比放
大到现在的考试,就是我能二试写的字数。再者,我考是刚刚好每行大概可以写下21~22
个字,所以每提大概写几行也会很好抓,这会影响到接下来要说的。
律师考试自从考要考综合题后,致胜关键是综合题,综合题一定要写完!考试上来说,公
法、刑事法的时间是充足的,唯独民诉那卷有综合题,时间很紧绷,所以倒著写,先去写
综合题在返回去写民诉,这情况下你控的栏数就要恰恰好。
大部分的考生都会有页数迷思,但我在这也一并来破除好了。像来我去国考练笔,我只会
练民法、刑法、行政法,依照我写的字数来看,25分的题目往往一题就是一面,但民、刑
法从我正式练笔没低过60分,而行政法则是没低过70分。所以,考试这种事情不代表多就
是好,写了一堆没写到重点,并没什么效用。
再来就是有关于在自数少要怎么样写出25分下每题都可以拿15分以上的答案了,承前所述
,判决式写法。如果大家参考访间的书,大多数的人都会写:甲说、乙说大家怎么说。这
样子的写法在司法实务,通常只会出现在联席决议,而判决不会出现,自然也不会出现什
么管见、拙见以为的文字。我曾经花3个小时大量的去查判决,看看最高法院都怎么论述
的,我将论述方法分为:定义、引用法条、函摄方法、适用结果、结论写法。我举些例子
:
1.定义来会有几种写法:
(1)称…者,谓~。
(2)…系指~而言。
(3)…系~之谓。
(4)称…,系~而言。
2.引用法条
(1)按…,复按…,第按…,再按…
→基本上写到四个条文你那题大概就报废了~哈。只是跟你们说实务引用2个以上的法条
就有三种字
(2)按○法第○条之成立,除…外,尚以…成立为必要
→这样子的写法,可以直接点出你接下来要解释的要件是什么
3.肯否争议
(1)有关本案…,有认为…,而…;另有认为…,而…。惟基于…,故应认…,我国通说
实务亦同。
(2)~虽有认为…,然…自应认…,此亦为我国现行实务之见解。
→上面两种写法,可以完全省去管见以为的争议,又可以写出肯否两说,或者是你没办法
跟访间参考书一样如时的背出全部理由的困扰
4.结论
据上论结/准此/职是之故/职此以言/综上,…
三、其他琐碎的小点
(一)是否要特地准备一试?
答案是肯定的,但准备方式以准备二试为主轴去准备,其他小科最后在准备。再次强调上
才是重点,所以我的准备方式是:二科破百,二科破90基本上衣是过的机率就大幅“提高
”了,但不是百分之百。所以我自己准备的方式,先看大科:民事法、刑事法,一样我公
法不花时间读。
民事法我有专门买选择题的书来看,因为我很喜欢看民事法,而且民事法那卷是选择题比
重最重,所以投报率也最高,我将他划归为破百的科目。考复选题之后,如果复选全拿,
分数会飙高,而我民诉从复选考出来后都是全对,我自认为学稔那本我是细细品尝,但反
应出来的效果满真实的。
国公我也是听完课就在也没去翻讲义了,我用100年至今的考古题,每题直接看详解,然
后把重点写在一张纸上,依样只回去翻考过附近的内容,也没有要多,反正对5题就好。
国私则是看法条,看完之后历年考古题全写,大概也可以对8成。搭配公法完全没读,那
卷大概有120分左右。
公司、证交我也有买选择题的书来看,因为真的看不懂,所以需要有书看完后又可以讲解
每个选项对错的理由,尤其证交如果有把历届考古题看过,会发现10题有8题都考相同地
方的考点,而且证交选择题的重点跟申论题几乎一样,所以准备好对二试也有帮助。公司
法考15题原本没看大概是只能对个3题,看完后校正到错5题,然后2、3题是粗心这样。两
科都是买学稔的。
法英我从补完习之后再也没拿补习班的讲义来翻,这科是大多数考生头痛的地方,但我这
三年考试15题错不到5题,大概只错2、3题的经验分享一下。首先要注意,法英这科现在
已经“内国法化”了,也就是说,法英不会专考美国法的概念,而是用我国法的基础去考
。所以在这样子的前提下“单字”是重点,至于怎么认单字,我透过各科在做笔记的时候
一并查英文单字,像羁押这自笔画有够多,每次写都一把火上来,我为了简话写羁押,就
去查他的英文发现是detention,于是简解为Dt.。同理,董事、董事会跟股东分别是
director、board of directors跟shareholder,我的简写就是Di.、BoD跟SH。用这种方
式去认识法律英文的单字,久了就会变成自己的。还有,我会看法政的美剧,我最推《美
女上错身》,比较不会乏味。
(二)考古题要不要写?
一试对我来说我依定会写,可是也不是每科写,就挑着写。像公法我就连写也没写,民法
只挑身分法写,民诉、公司、证交因为有看选择题书我也不会写了。刑法、刑诉、保险、
强执等等一定会写。
二试我从来没有写,就连考研究所那年我也没写过考古题,我顶多就拿考古题详解来看。
理由是我时间不多,我宁可花那些时间多补充没看过的。而且,如同我前面说的,在读书
的时候要边做“笔记”,我在做笔记的时候是连“大前提”要怎么写都已经有model的,
另外我已经将实务判决的写法全部都内话成习惯,所以写得当下也不用构想要怎么去写,
才能写出老师可以马上就懂的架构或点出争点。可是,我说的model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写字速度非常慢,所以在考试当下要随时有办法配合写出不同的写法,我把他分为三种
:“三段论法”、“迳叙法”、“点出争点法”。三段论法是法律系学生都会的,要怎么
写像判决我也在前面说过,就不赘述了。点出争点法一样比照实务的写法可以写:本案争
点厥为…或本按所涉者为…,适合用一题有两个已上争点都,然后配分一样大的。“迳叙
法”才是最重要的!用这次民事综合题有诉之变更追加:
1.“三段论”会写,
称诉之变更追加…我国民事诉讼法…,定有名文,其旨在…,接着会做函摄。
2.但我写的时候其实时间不够我改采“迳叙法”:
本案甲主张…,复于言词辩论时追加…,甲之主张诉讼标的尚非同一,核属诉之追加。民
事诉讼法基于…之考量,爰于第○条第○款定…除…外,于符合…情形因均…例外允许得
为诉之追加。从而,本案甲虽于言词辩论时追加未经对造同意,惟其主张固均系基于…事
实而生之请求权,自得依前开规定准予诉之追加。
但我的写法其实就是实务法院判决的写法,简要却直接打中点,所以分数不至于难堪。
(三)准备Model、写笔记、只看四五小时要看85页有办法?
可以的,现在不是有电脑吗?就用电脑吧。先前说要背的不要花时间背,例如像定义这种
东西,就直接把他打上电脑,然后就往下看下去了。
另外我的笔记会在每一个重要章节开头会有一个大前提,然后下面会在写一个迳叙法,在
考到那章时就直接丢上去了。就连今年考是大家困扰的“争点整理方法论”,我先有一个
大前提,然后再用表格去区分“权利单位型”跟“纷争单位型”下“最上位争点整理”、
“事实上争点整理”、“证据、法律上争点整理”还有“审理计划拟定”的写法,循着上
面的模式一一套入,就会有基本的架构。但好死不死今年考试我只有记到“权利单位型”
跟“纷争单位型”这两个名词而已,所以分数有点滑铁卢XD
(四)公法五年不复习上战场可以?
我跟大家比较不一样的是,我当年考公法所记忆力非凡,我到考试那天连老师上课的重点
,笑话全部都记得。可是五年内没读,会退是必然的,但因为考各个国考练笔也都破70分
所以我也满不以为然。我这只是要强调,熟的科目就不要再浪费时间跟看冰雪奇缘一样三
刷了。
至于公法为什么可以不用复习只看新东西还能考到正常人的分数,我要重申一件事情:法
律不要背他,要去理解跟融会贯通,这样可以省去重复读他的困扰。尤其像公法是非常抽
象的,只要架构一直在脑袋里就不会忘记,看到考题自然而然会知道他现在在考哪个部分
,就把那边的记忆取出来就好了,顶多只是定义性文字写不太漂亮,那就考前在看就好了
。我相信不只公法,各科也一样。
(五)平常设想问题训练逻辑还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这是最后我要再强调的东西,平常就要想法律问题,让逻辑融会贯通就可以少背很多。我
举几个例子:
1.依照建筑法的规定,领照后未于六月内开工,该执照失其效力。因故不能于六个月内开
工者得申请展延,如展延期限届至仍未开工,该执照失其效力。又起造人依照核定工程图
样及说明书施工,如于兴工前或施工中变更设计时,应申请变更。甲公司于93年6月28日
核发建造执照,领照日期为94年1月29日,嗣甲于94年5月18日申请变更设计,经市政府审
查,并于95年2月13日通过,甲于95年5月24日向市政府申请建造执照展延申报开工,却遭
市政府以执照已失效为由驳回,甲不符爰主张其信赖准许之处分应受信赖保护,市政府不
应予以驳回而提起行政救济,问何者有理?
→这个问题其实看起来真的很复杂,但不难懂,这是是法律逻辑问题。可以参考最高行政
法院93判字1573号判决,法院一层一层的解给你看。主要的逻辑层次是:失效→变更准许
处分失所附丽属违法行政处分→得否主张信赖保护程序法§117。大多数应该会卡在变更
准许处分失所附丽的点,但其实把它想像成民法上主约跟附约的概念,就可以通了。
2.《利益权衡理论》这个东西很多科目都可以看到,我用这样子的案例举例子。甲强暴乙
,未料乙竟因此受孕,乙得知怀孕后欲到A医院依照优生保健法第9条第1项第5款堕胎,甲
听闻后遂为下列之法律途径:
(1)甲以A医院及乙为相对人向民事法院声请定暂时状态之假处分,问法院应如何处理?
(2)甲向民事法院主张乙不得堕胎是否有理?
(3)甲屡遭败诉经最高法院确定后,认旨揭规定侵害其宪法上权利爰声请释宪,你为大法
官助理请草拟一份意见书。
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知道《利益权衡》在民法跟公法是很常见的,原因是因为从民法涉及私
人间关系,所以要在两者间取平衡;而公法则是因为公权力行使同时要符合“公益原则”
,依照现在通说公益原则是要各个利益均为采量权衡,并非单一绝对之公益,在这种情况
下也是多种利益权衡考量,又因为立法既是保障权利又要同时维护公益,在这种情形下,
立法的手段跟目就必须相权衡。所以民事法跟公法本质上会涉及价值权衡的问题,从这个
点切入,去找寻每个条文的立法目的,自然就不用去死背他。另外这个题目也是跟你说,
一些观念是可以跨领域记,就可以少用掉很多脑容量,重点是就是要融会贯通。
四、最后的悄悄话
之所以考的很差还是PO出来是因为,我相信有很多实力比我坚强的人就差那么一步。其实
版上有很多读书意见都值得参考,而且比我中规中矩,只是你要选择哪一个而已,跟你选
的适不适合你。我的准备方法跟技巧从来不是志向定于第一名,而是上了就好。
再者,我的准备方式很奇特,或许临门一脚的你刚好也适合,只是你没试过。但版友说的
重点还是要再说一次:民事综合题先写!全卷一定要写完!
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也要知道,人生有很多事情适要去追求的,别牺牲自己的友情、亲情、
爱情跟健康,不然就太不值得了。这只是其中一个里程碑而已,别将得失看得太重,继续
努力!因为每个过来人也都是这样苦过来的:)
加油~你们都比我还优秀,下次榜单上一定会有你们!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发表心得文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动赠书、提供笔记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赠送书籍、提供笔记等不正邀约,
违者依照版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