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年地特四等桃园区文化行政上榜心得

楼主: celebrindal (冬季提早降临)   2016-03-04 11:06:21
很久以前就发愿考上要回馈国考版,这次放榜终于榜上有名,希望这篇文章
能给予还在挣扎、徬徨的考生们一点帮助跟鼓励,我都可以做到,相信你也
可以。:)
如果有准备上的相关问题可以写信给我,但是书籍恕无法提供,那是我的心
血跟珍宝,抱歉。
(一)历年成绩
最早期的黑历史时期(2010-2012)成绩单我弄丢了,2013的普考、地特成
绩版上还找得到,所以以下只列出2014、2015的成绩。
2014普考 2014地特 2015普考 2015地特
世界史 66 50 74 95
本国 54 66 67 77
艺概 77 90 69 55
政策 56 88 58 47
国文 62 47 55 70
法英 80 48 68 65
法英 80 48 68 65
总分 65.83(-3.5) 64.83(-0.84) 65.17(-1) 68.17(+2.34)
(二)背景
新竹某大学社运系(?)肄业,对,你没看错,是肄业不是毕业。没毕业的
理由很鸟又很蠢,但这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故不赘述。大学主修历史跟文
化研究学程,还到中文系修了文学史、思想史跟声韵学,但是成绩烂到是全
班倒数,因为都忙着玩社团办活动,例如参加学生会、搞梅竹赛之类的,所
以2009年被踢出校门的时候还差二十个学分才能毕业,喔对,那年我已经延
毕一年了。以现在的说法,就是个鲁到不能再鲁的女鲁蛇。
(三)国考之路
2010年,因为当时的男友妈(现在的婆婆,她是我的贵人跟天使)随口一句
“妳要不要去考公务员看看?”,当时才从谷底慢慢爬起来的我开始接触国
考。一开始根本没把考试放在心上,以至于第一年考试的成绩惨不忍睹,我
还记得平均分数根本不到五十分,不过世界史拿了六字头,让我有了“其实
国考也没那么困难嘛!”的错觉,于是就继续考下去了。(笑)
时间快转到了2011年,自认为有点认真(事实上是屁,那时我一题申论都没
练习过)的我考试总分总是落在差五分左右(那时我还是觉得“差五分而
已,应该很容易就考上了吧?”),好心的男友妈又问我:“妳要不要干脆
已,应该很容易就考上了吧?”),好心的男友妈又问我:“妳要不要干脆
去补习班上课?”,我便去新竹X光报名视讯班。那年的成绩大概差两分
半,放榜之后很阿Q的认为“才两分半,一定冲得到上榜”,于是就继续准
备再考一年,结果还是差不多。
2014年高普考完,因为打算结婚就暂时没补习自己唸书。没想到地特前两
周,男友妈突然告诉我跟男友——你们隔年三月要结婚喔!可想而知,地特
前两周的读书进度就爆炸了,而我那时本来打算复习共同科目,所以反应在
成绩上,就是共同科目爆炸得很惨,以0.84分之差落榜,而且我的战友还考
上同一考区,为她高兴之余也有点惆怅。XD
2015年的高普考其实也是差不多的状况,因为我六月初才办完全部的喜宴,
所以放榜后看到差一分,虽然不意外但还是很崩溃。结果我干脆跑到台北上
面授班骚扰老师,每天从新竹通勤到台北上课,上完课再坐客运回新竹(好
孩子不要学),最后就是现在这样了。(?)
(四)各科准备方式
先声明,底下列出的参考书目我没有全部认真看跟笔记,顶多就是眼睛扫过
去的时候顺便用铅笔画线,除了补习班的课本以外,其他我有买但没看的书
就没列上了。
1.世界文化史
1.世界文化史
黄隽 世界文化史(含台湾史)
文从苏等译 世界文明史
不得不说,黄隽的申论写法有他的一套,照他的方式写可以在考试时拿到莫
名其妙的高分,但是他的课本完全不适合没有历史底子的学生唸,会把历史
时序整个搞乱。如果你是没有历史底子的考生,我建议拿一本高中课本来
唸,至少高中课本的时序清楚很多,真心不骗。
上课时我都坐在第一排,并且会跟着老师讲解,在课本上写下他讲述的重
点。因为我补过好几次,所以每换一本课本,我就会把之前的笔记用另一个
颜色抄在新课本上,看着花花绿绿的课本心情会变好。
事后复习时会照着时间序看黄隽的课本,而不完全是照他的编排顺序,并且
自己归类考古题,把相同关键字的题目放在一起看(如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科学革命等),借此比较出当考到某个关键字时,考题通常会怎么问。
2013年高普考前我还做了重点摘要便利贴,贴在课本上当考前复习,但是后
来考试时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这样写,所以后来就没看它们了。(笑)
从八月回补习班开始,到这次地特前我大概写了五十题以上的世界史考古题
(上古至十八世纪),一方面练笔,另一方面让自己历史的fu不要跑掉,老
师改完考古题后把它们依照时间序装订起来,当作考前翻阅的笔记。历史考
师改完考古题后把它们依照时间序装订起来,当作考前翻阅的笔记。历史考
试有时是靠fu作答,我称之为“历史的逻辑性”,抓到那个逻辑的话,就算
没看过的史事也能推理出大概的发展历程跟影响,但是这个感觉只能靠多看
历史来练习,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言语形容。(抓头)
2.本国文学
殷平之 本国文学(班内用书)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史
叶庆炳 中国文学史
叶石涛 台湾文学史纲
陈芳明 台湾新文学史
殷老师的课本真的很够,殷老师的课本真的很够,殷老师的课本真的很够。
很重要所以要说三次。中文系的老师很喜欢看原典,所以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吧,这点功夫是逃不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殷老师的课本很够的原因,因
为光那两本课本加一本讲义的作品内容跟评论就会让你背到崩溃。虽然大学
时去中文系修过文学史,但中文人都知道两学期的文学史根本不可能把课本
全部上完,所以宋代之后的文学史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跟大家一样。
我用殷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课本抄过两份笔记(一份精简一份详细),把原本
课本在唐代以后照文体排的部分改写成照朝代排,因为这样自己看得比较顺
眼。台湾文学则只有精简的笔记,跟精简版的中国文学一起写在小本子上,
眼。台湾文学则只有精简的笔记,跟精简版的中国文学一起写在小本子上,
考前半小时刚好可以快速浏览过一遍。地特前也写过三十几题的申论题,大
概写到唐代左右吧?
至于台湾文学的部分...我本来就很爱看台湾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诗跟
小说,所以对台湾文学有基本的认知,大学时也修过一门相关的导论课程,
看了一些日治时期的作品。上殷老师的课时看到有兴趣的作家或作品,我也
会去图书馆找来翻阅,当成唸书唸累时的休闲娱乐,近几年很红的《他们在
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除了去年年底上映的那几部之外我全部都看过,对
了解作家也有很大的帮助。就这几年考试分数的实际观察,我发现当我看过
多少作品,就会在考卷上展现出多少深度,分数也会反映在这上面。
3.艺术概论
艾克 艺术概论(班内用书)
陈琼花 艺术概论
暮泽刚己 当代艺术关键词
刘益昌等 台湾美术史纲
威尔.冈波兹 这个作品,怎么这么贵!
威尔.冈波兹 看懂设计,你要懂的现代艺术
艾克的课本很丰富,但是重点是他讲课的内容,尤其是现当代艺术。我第一
次上他的课时除了上课听课外,还认真听了两次录音档,为的是把他讲课的
次上他的课时除了上课听课外,还认真听了两次录音档,为的是把他讲课的
内容写在课本上,连睡觉都戴耳机播放他的录音档。这科我没写几题考古
题,因为光是写世界史跟本国文学就耗费我绝大多数的时间,加上今年台北
直到十一月初才开课,根本没多少时间练笔,考前看艾克的课本跟上课内容
的笔记而已,所以艺概分数满惨烈的。考试当下我连解释名词都看错题目,
出考场就知道这科爆炸了。
不过艾克的艺术概论让我除了考试的收获外,更重要的是开始会去美术馆看
展览。大学时很喜欢进剧场,而且很舍得砸钱买好位置,但对视觉艺术接触
少得可怜。上了艾克的课之后,我开始会去美术馆参观,例如台北双年展、
今年的“爱丽丝的兔子洞”,还有故宫的一些特展,我都会特地从新竹跑到
台北去看,给自己放松的时间,也让自己多看一些作品,印象深刻的就会写
在答案中。我也会上“公共艺术网站”查看公共艺术作品,看到喜欢的或不
喜欢、觉得有缺失的也会记下来,考试可以举例。公共艺术跟最近很夯的艺
术银行都很常出现在艺概跟文化政策的考题中,一鱼二吃,好议题,不看
吗?
4.文化行政概要
楚樾 文化政策分析 志光(103年版,班内用书)
文化部网站
这科是我最困扰的科目,分数极端又难以捉摸,我拿过8X分也拿过4X分(就
这科是我最困扰的科目,分数极端又难以捉摸,我拿过8X分也拿过4X分(就
是这次)。我准备时的骨架是楚樾的上课笔记跟内容(杨笙的教学方式真的
跟我不合),再追加文化部网站的最新政策跟时事,用国考版的chaveeeee
大大心得文方式整理跟归纳。文化部网站请千万要早晚三炷香膜拜与阅览,
尤其是法规跟重大政策,以及最近推动的补助奖助方案,非常爱考,考前没
看到会在考场悔不当初的那种。
除此之外,有空可以去各个文化展馆走走,问一下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
作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或是怎么规划活动之类的。之前去参加各类活动时,
我都会跟现场人员闲聊,他们大多很乐意分享工作的心路历程,可以让自己
更贴近这个职系。我很幸运的是:身边有不少亲友都曾在文化相关领域工
作,举凡社造、地方文化馆、艺文团体行政、博物馆行政等等,所以真的有
问题时就可以问他们,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就趁参观时问工作人员吧。
5.共同科目
因为是四等,所以共同科目跟专业科目一样重要。因为不能预测专业科目拿
多少、国文要拿到70以上的投报率又太低,所以冲高全都是选择题的法英就
非常重要,可以减轻专业科目的分数压力。以近几年四等跟普考的录取分数
来看,法英至少要维持在70以上比较安全,80以上当然更好。
我第一年补习时唸法绪跟宪法的方式很变态:就是不停地播放录音档,吃饭
放、运动放、滑脸书放、逛批踢踢放,连睡觉都戴着耳机听,直到我把老师
放、运动放、滑脸书放、逛批踢踢放,连睡觉都戴着耳机听,直到我把老师
说的话都记起来,后来因为这方式实在太恶心,第二年补习时就没继续坚持
下去了,改成不停的做题目。这次地特前我把韦伯的宪法课本内附的题目做
了一半左右(跳着写,但每章都有写到),法绪则是把陈治宇的课本浏览过
一次,至于英文...身为一个高中三年都六十分及格、大学时英文三修还没
过的人,我对英文根本放弃了好吗?这次考试只对五题耶XD
国文曾经练习过大概二十篇作文加公文,说“曾经”是因为那是第一年补习
时的事,后来就完全靠临场反应。基本上会来考文化行政这科的人,国文程
度都不会太差,毕竟专业科目里有本国文学,再加上专业科目都是申论题,
对文字的掌握度有一定的水准,不会出大问题。
(五)读书情形
我是标准的夜猫子,而且睡眠时间非常的长,就连今年地特考前都是不睡到
中午不起床。通常我的读书状况是这样的:
十点起床,稍微做一下家事—>出门吃饭—>去图书馆或k书中心唸书—>傍晚
带着便当回家—>晚餐后唸一下书、写当周要交的考古题或是看网站及FB—>
十二点后洗澡、洗衣,一点上床睡觉
如果要上课的日子,中午过后就不会出门唸书,改成在家写考古题到下午四
点,坐车到台北上课,晚上十点坐车回新竹,十一点半到家后洗澡睡觉。说
点,坐车到台北上课,晚上十点坐车回新竹,十一点半到家后洗澡睡觉。说
真的,这样的行程跟作息一点都不健康,好孩子不要学。
另外,我的FB订阅了很多文化相关的场馆,以及我喜欢的台湾文学作家,滑
手机时就可以顺便看时事跟相关文章,缺点是常常花太多时间在手机上,所
以这个方式适合有自制力、不会一直滑手机的人。我也有买网络上贩售的电
子资料跟模拟考服务,在读书读到快抓狂时就去翻翻那些资料,或是写信去
骚扰小编(喂),考前也跟着写那些模拟考考题,有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
人可以说话其实满纾压的。
(六)结论
准备文化行政是一条很漫长的路,有时考运也占了一部分。去年高普考收到
成绩单时我很崩溃,那时的我觉得自己走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看不到光明
跟出口,也忘了自己走了多久、不知道自己哪天才能看到出口。每个人都跟
我说我很努力了、下次一定会上榜的,我却完全不敢想“上榜”这件事,因
为高普考前大家也都是这样告诉我,我却以一分之差落榜了。
这时候身边的人很重要,我很感谢另一半在我准备考试的期间不断鼓励我、
鞭策我,在我收到成绩单而沮丧时不断安慰我跟逗我开心,让我可以很快地
爬起来继续冲刺。我也很喜欢韦伯老师说的:“只有真正的不甘心,才可以
为你孕育出打死不退的勇气以及韧性。”每次收到未上榜成绩单时的不甘
心,还有不服输的心情,都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心,还有不服输的心情,都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对我来说,上榜不是结束,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我曾经在人生的路上跌倒
过,而且很长一段时间爬不起来,但至少现在的我爬起来了,还有勇气面对
不可知的未来,我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一起加油。:)
作者: ralucifer   2016-03-04 11:21:00
推同系学姐!恭喜!!!求抱大腿(?
作者: wagaga1981 (BIN)   2016-03-04 11:41:00
有志事竟成 认真推 我也要考上阿阿
作者: velyn2406 (velyn2406)   2016-03-04 13:06:00
恭喜上榜!
作者: w31ming (w31ming)   2016-03-04 13:35:00
恭喜 真的很有毅力
作者: dylenYen (颠当)   2016-03-04 14:43:00
恭喜!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joanong (轻轨小妹)   2016-03-04 17:52:00
恭喜恭喜~~推新竹某大学社运系和梅竹~
作者: luyuanyin23 (学着麻痺)   2016-03-04 18:46:00
恭喜~~杨笙的上课方式真的.........晕
作者: yili1984 (伊俐)   2016-03-04 21:40:00
除了FB点赞这边也要说恭喜!
作者: s7133jeremy (jeremy)   2016-03-04 22:19:00
感觉遇到好婆婆 恭喜
作者: NathanQ (nathan)   2016-03-06 23:15:00
恭喜上榜 文章已收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