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司特三等心理辅导员笔试口试心得

楼主: verlion (邱晨)   2016-01-07 18:52:55
因上榜者无权限PO文,代PO。
================================================
前言:
看国考版的心得总是有激励到自己的感觉,
希望有机会也可以给版友们一些帮忙。
(心得文真的要写好久啊!感谢愿意分享心得的版友们。)
我是从相关科系的研究所毕业,
因此以下的读书方法可能较适合已经有一些基础的伙伴,
若是没有接触过,也千万不要放弃,多阅读、多思考、
多用心一样可以准备好的。
各科成绩
法学知识与英文 68
国文 52(公文 10 作文 28 测验14)
心理测验与评量 78
社会工作概论 69
少年事件处理法 57
心理卫生(含变心)65
心理咨商与辅导 67
人类行为与发展 74
二试 83.6
结果:录取
壹、各科准备方法
一.国文
(一)准备方法:选择题部份实在很难有准备方法,
每天睡觉前会做阿摩30题,不过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国文,
喜欢看一些诗词,也从考题读到很多有趣故事,
所以觉得做题目是一种娱乐(在读书中找乐趣真的很重要),
阿摩测验大概都在14-20分;公文则下载了青草茶公文,
两周内背了几个格式,考试时太紧张翻错页,只好注记“请接XX页”,
不知道有没有被扣分,不过10分好像也还好;
作文无法分享,也得到一个无法理解的分数。
(二)参考书目:青草茶公文
二.法学绪论与英文
(一)准备方法:宪法题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反复地看增修条文,
做阿摩时会发现宪法出现的题目高的雷同,就是OO年、几分之几那种,
一定要强迫自己背下来,我当时把宪法的法条都贴在笔记本上,
有空就拿起来反复阅读;法绪题则是先做十年的考古题,
然后从中找出题的可能脉络,不过法绪题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一样是每天睡前花半小时左右做阿摩,试着增加一些法感,
就分数看起来是有些成效的;英文全部没看,不会写的全部猜C,
会写的大概只有2题阅读测验吧!
不过我的目标也是放在国文英文加起来平均60分就可以,
因此太过刁钻的题目和英文就放水流了…
(二)参考书目:全国法规数据库、阿摩
三.心理咨商与辅导
(一)准备方法:可能由于心辅员是较新的类科,今年考题较为容易,
相对也较难有鉴别度,但要能写的有深度拿到很高分应该也不容易就是了,
就今年考题来说如果有唸书分数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毕竟没有考什么比较题或是太刁钻的题目。
心理咨商与辅导这科一开始念会十分困难,
毕竟所有的理论和人名都会搅和在一起,而且新的理论会像幽灵一样不断的出现,
但是基本的学派及咨商技巧都是必考题,我觉得在读这科的时候,
需要跟你的生命产生连结,而不是强记,不然很容易搞混,
例如在读的时候可以思考自己有什么人格特质是适合做这个工作的?
过去的生命经验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经历是用咨商辅导可以帮忙自己的?
依照自己的人格及生命经验对哪一个学派最有感觉?
可以怎么用之类的?当多读了几次以后,就比较能慢慢进入咨商的思考脉络,
也就能产生阅读的乐趣。若非本科系,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让自己进入这一科,
可以画出一个大表格包括学派、人名、理论基础、重要概念、
咨商方法、优缺点、适用于多元文化的优劣势、衍伸出的学派等重要比较项目
(二)参考书目:咨商与心理治疗 理论与实务第三版/Corey/双叶
咨商与辅导期刊/天马
四.心理测验与评量
(一)准备方法:这科绝对是投报率十分高的一科,千万不能放弃,
不像是咨商与辅导或是心理卫生的申论有许多模糊的答题空间,
测验通常是一翻两瞪眼,通常会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但是太困难的公式推倒我通常就不理他了,
若是对这个科目没有接触,可以考虑先上高明老师的课看看,
报考研究所时曾上过老师的课,觉得讲解的很清晰。
(二)参考书目:心理测验/高明
五.心理卫生(含变态心理学)
(一)准备方法:其实这根本就是两科不一样的考科,
所以要当作两科来念。心理卫生就是一门提升人类心理健康的学科,
变态心理学则是指一些在非常态区间的心理疾病,
例如人格疾患、精神官能症等。心理卫生十分容易上手,
基本上就是阅读教科书再加上一些新闻、期刊、
政府在推行的心卫政策(自杀防治守门人、三级预防之类的)等
就会有大概的雏型,考题也比较亲民;
变态心理学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若没有先备知识很难写到考点,尤其是现在都是用DSM-5
(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了,也修改了不少部分,
阅读这个科目会需要从一些实例联想会比较容易进入状况,
理解了病症就比较容易背得起来,所以一开始不要着急想说很容易漏掉那些征状,
只要大概知道什么病会放在什么类别,可以用什么方法处理,
忧郁、强迫、焦虑、PTSD、反社会人格大概都要拼命吞到肚子里去,
就算写不完整,也要努力列举可能的征状。
(二)参考书目:心理卫生:现代生活的心理适应/林彦妤/桂冠、
变态心理学我主要去读DSM-5,若没有接触过本科
就到书店找一本2014年以后有更新的变态心理学课本应该就可以了。
可以多看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新闻的时事,
如八仙尘爆案、捷运随机杀人等,想一下当事人可能会有什么身心反应。
六.社会工作概论
(一)准备方法: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连林万亿老师都没听过,
不过因为这个科目考的是概论,所以要读的广,而不是读的深,
当然如果能读的深是最好不过。
一样是先把考题题通通印下来然后抓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就是最重要的章节,
可以发现理论部分绝对会考,还会顺便考一下如何用XX理论在XX工作上,
这科我一样是将理论作表格比较并举出实例,
没事也会看新闻想说可以应用哪一个方法来协助当事人,
不过这科多看期刊有其必要性,期刊会出现一些现在正在推行的政策,
就很有可能是考点。
(二)参考书目: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林万亿/五南、
社会工作概论/林胜义/五南、
社会工作:金钥/戴馨、社区发展季刊
七.少年事件处理法
(一)准备方法:没有任何的法学基础,因此这是我的大魔王科,
不过因为少事法只有80几条,我把所有的法条列成流程贴在房间的墙上,
每天睡前和醒来就看一下,也把法条依职责分类成“观护人”“辅佐人”
“心测/心辅员”等,另外找了当初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立法思维,
例如“少年宜教不宜罚”“少事法五原则”较容易让自己进入少事法的思维,
若是有短的空闲时间,就会默背法条,因为少事法是一个流程,
让自己照着流程顺序背。这科对我而言不求高分(果然真的不高分),
就是不要拖累其他科就好,若是法律相关类科的伙伴或许可以分享更好的方法。
(二)参考书目:少年事件处理法/郑正中/书泉、
少年事件处理法/刘作揖/三民、
少年事件处理法学理与实务/陈慈幸、蔡孟凌,
其实我也不知道读哪本书比较好,就是把图书馆能借的通通借回来念。
再从网络搜寻一些跟少年犯有关系的期刊文章来
增加写作的深度和弥补实务的不足。
八.人类行为与发展
(一)准备方法:这科顾名思义就是人类从胚胎到老死的过程,
每个阶段会有什么质的量的改变,是很重要的一科,
也是实务工作的先备知识,所以理解胜过于强记,
可以多去观察身边的人在哪个发展阶段会有哪些独特的反应再与书本的知识连结。
基本的当然是Erikson跟Freud的发展阶段论,
另外本科非常爱考比较题,例如Piaget与Vygotsky在认知发展上的不同理论
或是道德发展有哪些不同的学者提出哪些不同的理论,
因此并非把一个理论背熟就没事了,必须要跟其他学者的理论加以比较,
不过我觉得今年的发展考题出得相当有水准,几乎是心理师等级的考题,
若是没有读通大概很难拿高分。
(二)参考书目:发展心理学(上下)/林翠湄/学富
九.心理学
这并不是心辅员的考科之一,但是我认为心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
如咨商辅导、心理卫生、人类行为与发展都会提到许多心理学的概念,
因此很建议如果有时间还是需要先读过心理学,
而且心理学实在一门很有趣的科目,当作课余消遣读一下也满不错的。
初步入门可以阅读张春兴老师的普通心理学,
生理基础的部分若觉得有些困难可以先跳过。
十、口试准备
(一)缴交书面资料:通过第一试之后,考选部会先请你缴交一张A4 1000字以内的自传
,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比较好,就是修饰一下努力展现自己的优点吧!
口试的时候会问到书面资料的内容。
(二)自我介绍:看版上心得准备3分钟及五分钟版本,
对着镜子练习几次,毕竟这是唯一能把握的地方了。
(三)预想可能的题目:但是我预想的通通没问ORZ
二、当日口试题目,可能有些许误差
(一)两分钟介绍,包括学习经历、兴趣专长、生涯规划。
(二)如何处理来谈焦虑的个案?
(三)你的自介写你有参加过眼动身心重建法的研习,
刚刚的个案如何用这个方法处理?
(问题是这题口委是用英文问的啊啊啊!完全听不懂,答的文不对题)
之后隔壁的老师有帮我用中文解释了一遍。
(真是让人很慌张,但是还是要努力表现出处变不惊的样子)
(四)承上题,EMDR跟身体的放松训练有什么不同?
(五)如果一对夫妻出车祸死亡,留下一个3、4岁的孩子由祖母抚养,
但祖母无力抚养,你要如何跟祖母讨论安置孩子的状况?
(六)如果个案告诉你她想自杀你要怎么回应他?如何处理保密的议题?
(七)你要怎么判断个案是不是真的有自杀的意图?
(八)如果个案跟你说他不喜欢他的保护官,你怎么处理?
(九)心理辅导员重要的特质有那些?
(十)心理辅导员很重要的是沟通的能力,请举例说明你的沟通能力?
最后一题没有回答完,17分钟响铃,口委就说谢谢可以了。
贰、时间分配
我有全职工作,所幸这个工作不太容易加班,
通常17:30前可以到家。能念书的时间就是晚上和假日,准备考试期间
仍然偶尔会和家人朋友吃饭,不然真的太闷了,
但是几乎没有其他的约会或是较长时间的娱乐。
平常日通常17:30回家后吃饭看电视,18:45前会到图书馆,
有时会小睡一下,然后就是念书念到21:30闭馆,
在图书馆看着大家念书心中的警铃就会大作,能够让自己比较快进入念书的状况。
回家后洗澡看电视到23:00,当时食尚玩家和影集是我的娱乐重心,
看完就可以心满意足的打开阿摩做国文和法绪的题目,24:00准时睡觉。
假日会在10:00前到图书馆念到17:00闭馆,中午通常都是7-11打发,
回家吃完晚餐后就会去慢跑或是游泳,
通常跟家人朋友吃饭也会排在周六晚上。
如果没有约会,会看一部电影台的电影,总而言之就是放松日。
参、囉嗦分享
一、考试的三种圣物
(一)考古题
最重要的圣物,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做了10年各种类科的考古题,
从中可以找到一些出题的脉络或趋势,最近很红的PTSD、
哀伤历程、压力管理模式、后现代的咨商学派、信效度等,几乎年年出,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如果同一类型的题目反复出现那一定是重点中的重点,
虽然是说三年内不会出现重复的考题,但是会以变形版的方式出来,绝对不是
真的不会出。至少务必参考近5年的咨商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相关科目的考题。
(二)自己做的笔记&结合时事
因为我阅读的都是学校的教科书或是图书馆通阅的书,
因此第一次阅读时会做第一版笔记(此时最痛苦),阅读的速度很慢,
还必须要理解,也会反复地跟想出去玩或是干嘛准备考试的心情打架,
但是这个阶段过了,再读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来越快,也比较能找到读书的乐趣,
这时可以结合时事不断的增加补充的内容,
之后只有有疑问的地方会再回去找教科书,其他的就是把笔记通通背起来。
作笔记的时候同时需要思考自己的考的类科可能会着重的重点是什么,
就需要特别mark起来,如心辅员是司法特考的类科,
那在人类行为与发展中“儿童证人”或“认知发展阶段”、“道德发展”
的章节就会特别重要,咨商与辅导“抗拒个案”也是,
即使占的篇幅很小,也必须要小题大作。
(三)平安符/文昌笔之类的
最后的圣物就是心情的稳定,对我来说去拜拜或是拿个平安御守
放在铅笔盒中都有灵光附体的感觉,也去庙里求了文昌笔,
考试的时候果然发挥了功能,因为同考场有人没带铅笔,我就借他了,
不知道伙伴有没有考上?另外,稳定的捐血、捐款给社福团体、常常
去拜拜都是我平常就有在做的事情之一,
至于不吃肉打金牌什么对我来说太困难了,
我想就是找自己可以长期持续而有意义的事情吧!
而不是只为了准备考试才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算没考上还是要持续阿~
前面的其实通通没那么重要,最后的大绝真的是要让自己有奋力一搏的心情,
每个人奋力一搏的动机不太一样,找到一个让自己奋力一搏的动机,
拼了命的为这件事情而努力,当我写完三天离开考场的时候,
我真的觉得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了,对得起自己了,其他的就交给命运吧~
至少我从决定考试到最后都没有放弃,这样的信念带着我走到最后。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从公告招考开始准备,
5月报名8月考试到10月初试放榜, 准备二试,
等待二试放榜几乎要延续一整年的时间,
很多时候觉得很煎熬(能够考过三试的真是太了不起了),
但是人生并不是只有考试这件事情,
也不会因为考上了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多闪亮,
也不会因为没考上就堕入地狱,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挑战,
认真的好好地做每一件事情,生命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
然而世事难以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己心。
祝福在每一个阶段都认真踏实努力的你。
作者: lw5575   2016-01-07 20:37:00
GOOD
作者: chienchien (chien)   2016-01-07 21:39:00
推!尤其最后一段,无愧之心很受用
作者: z224401 (苏里昂)   2016-01-09 10:01: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