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已经105年了...)年底有幸能一毕业考上律师,一举脱离国考苦海,由于我自己
受惠于国考版前辈心得文许多,每次读累了总是能在这里找到肯定虚无飘渺的自己的动力
,因此一鼓作气打完心得,希望分享更多准备考试面向供各位参考。
一、各科成绩
通常写心得文要露出成绩才是礼貌,本年度司律成绩胪列如下献丑
(司律一试成绩遗失中就略过好了...)
司法官二试:
宪法与行政法 107
国文 45
刑法与刑诉 83
商事法 67
民法部分 68.5
民诉与综合题 67 总分 437.5(973)
律师二试:
宪法与行政法 (22、28.5、30、26.5) 107
国文 (30、34) 64
刑法与刑诉 (20.5、6.5、17、12、48.5) 104.5
公司保险证交 (11、6.5、11、12) 40.5
财税法 (15、9、10、8) 42
民法部分 (24.5、13、27) 64.5
民诉与综合题 (17.5、11.5、52.5) 81.5 总分 504 (73/98)
因为本身商事法特烂,对于商法占200分的司法官是抱持练手感跟答题顺序策略的心态去
面对,所以略过各题配分...。以下内容只针对二试,一试就是尽量写考古题...End!
二、背景简介兼个人特质
去年毕业于台北大学,有幸在台大公法组继续研所生活。之所以要先谈我在“考试上”是
个怎样的人,目的在于告诉大家国考准备方式百百种,因人而异(这点也在历年许多强者
心得文中被提及),以及让大家知道以下国考准备方式是否适合我,再决定要继续Enter还
是直接左转。
在准备考试上我不是力求将学说实务见解一五一十背诵下来的人,因为国考各科都要兼顾
,实在没有那种脑容量去记忆(所以由衷佩服看题目就知道在考今年哪一个判决的强者)。
二来可能是大三时修战神的民诉,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与其硬背各家见解的内容,倒不如
用自己的话解释后再写下来的那种被老师肯定的喜悦(当时只有期末考,我蛮相信老师是
仔细看过同学们写的考卷XD)。所以我在准备考试时会习惯用“可以说服自己的”、“自
认为合理的”说法做笔记,当然考试时如法炮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认为涵摄过程是合
理的就好,不是很在意小细节,当然,“没写到某个实务字号就会去撞墙”这种状况更不
会发生(除非是释字或最高行决议这种吃老本的东西)。简单说,考试上我是不拘小节、大
概点到就好的人,或许在国考是比较不吃香的个性,但以后我也无从考证XD。
三、应试心得
其实这次蛮感谢安排先司后律的考试日程(虽然往年好像都如此),充分体会民诉跟刑法刑
诉两颗要先吃“主菜”的重要性,可能都是差不多的答题篇幅,综合题各小题配分硬是比
前几题高出5~10分,而在考司法官时往往前面耗费太多时间,到综合题有种“看得到,
吃不到”的感慨,因此隔周考律师遇到这两科就会先从综合题开始写起,成绩确实有差别
。
答题形式上我习惯在标题简单写结论(合法/不合法、有理由/无理由...),分别开小点
(1./2./...)而顺序多半是本题争点-法源依据/学说歧见-本题事实与涵摄过程(内容
多的话开到两小点)-结论。在争点部分尽量用一行说完,丢专有名词或关键字等等,丢
错就算了,我较不喜欢对于不太会的题目在争点部分藏拙,纯粹个人习惯看看就好。
答题时间分配上我会在题目标示各小题可用时间,多数科目可用时间是配分乘以0.8~0.9
不等(BUT民诉综合是乘以0.7哦),但我不标示确切考试时间,因为可能会发生先跳过题目
回头再来解的情况,这时心算答题时间与记忆表面时刻就显得重要。至于控制作答时间就
是平时基本功,PASS!
分享我自己考试习惯:
1.耳塞:考场就算没有讲话声,还是有周遭环境产生的恼人声音,例如掉笔声、擤鼻涕声
、咳嗽声、抖脚踩地撞桌声、碎念声、强者振笔疾书声,我想大概只差蝉鸣跟电扇声等
专属于夏天的干扰,戴上耳塞效果如入无人之境,思考也会比较集中专注,说真的如果没
有耳塞我大概考不上研究所跟律师!
2.不要从第一题写起:其实仔细想想我这个人不仅治“试”不严谨,还有龟毛的脑内剧场
,这个习惯简单来说是来自于我对于周遭的考生如果率先振笔疾书时会很恐慌,所以只要
我不是从第一题开始写,我们看的题目不一样、配分不一样,思考时间当然有差,反而能
安心作答...。况且线上阅卷实行后,即使答题顺序不同也无须太过担心。
3.字写大并留适当间距:这一点也是传统ABC的建议,不过今年开始实施线上阅卷,我自
己认为看实体试卷与扫描成电子档,同样是小字,扫成电子档可能会更难辨识,所以还是
建议尽量把字体写大。
四、生活作息
我个人向来坚持养生的生活作息,考试是长久抗战,与其每天熬夜倒不如早睡早起集中效
率唸书,因此我大约晚上11点就寝,隔日早上6点起床,早晨慢跑或重训后梳洗完约8点,
吃早餐滑动态后约9点再开始唸书到中午,下午约1点半再开始唸到5点左右,晚上9点前一
定会放下书本进入放松状态,个人完全无法忍受一整天抱著书本,却没有任何休闲时刻,
就得怀着遗憾入睡的折磨。其实以上日程会随研究所课程、当天发懒情况、唸书效率而变
动,其中唸书效率是我最在意而必须拿出来谈的。
唸书效率高低跟唸书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联,以我举例,我重视的是在两个小时内吸收
了多少内容,这些内容究竟是浅浅的停留在记忆表面而可能明后天就忘记了,还是这些内
容确实已经内化成我写题时的反射动作,如果是后者我倒不担心今天只唸了三个小时,因
为我以后可以省下这些日后再回去翻书的时间,但如果是前者,我反而会认为今天的我好
没用,唸了这么久却记不住任何一样东西,以后还是要回来看,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又有
什么差别etc。所以我常常会在某一个或某个观念停留一段时间,只为弄懂它到底在讲什
么,在写题时我该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它给老师看,即使是短短的两小时,我也会觉得头
脑顿时塞了很多延伸观念而感觉有点累,不必纠结一定要念久才会上榜。
五、准备方式
历年版上心得文已经提供许多打底书单跟函授等等资讯,恕我跳过此部分,以下我会以研
究所考试作为区分时点,分就考研要准备的科目跟国考额外准备的科目两部分,谈谈自己
的准备方式。
如果真要说考试前看的参考书,我只有买读享出版的好齐好多&好用解题书,因为不想花
太多$$蒐集各科解题书,也担心没时间看完会浪费。
(一)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
宪法跟行政法是各校公法组考试的大宗科目,打底时期不外乎就是依赖校内读书会与植宪
李泽的参考书,不过因为准备研所的时间与科目相较国考充裕许多,所以除了读书会跟念
书之外是没有看函授的。
宪法好像自从98年后不曾出现权力分立的考题,基本权利无疑是考试焦点,除了对各个基
本权释字熟知外,建立自己一套基本权定义的版型我想是必要的,如果在考试时不知从何
写起,从基本权定义与内涵开始写,真的会心安许多。行政法的最高行决议近几年来不论
在研所或国家考试都十分重要,103至104年的决议就多达22个,而且内容有从行政法律原
则、公私法区分、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定性,到诉愿管辖不等的行政法总论争议,例
如这次律师就考到104年4月的决议,所以近年数量不多的公法实务见解,毫无疑问地是考
前都要仔细看过的地方。
民法部分虽然我在升大四那年暑假看过张志朋律师的债编I、II,不过后来整个学期集中
在念公法科目,不再回去翻几次书的内容其实根本记不住,所以我在考研究所前是听了高
点明台大的民法函授(到第20堂左右),熟记债的成立、履行、消灭体系后就去考试了,直
到考完研所才再把剩余5堂物权部分听完,但真的收获很多,多少救了民商法贫弱的我。
至于身分法我完全没看函授或参考书,只有把法条看熟并熟记“决定谁是继承人、应继遗
产为多少、各应继分为何”这套解题架构,这也归功于大二学校身分法老师清楚的授课内
容,与大三时学长带的读书会,让我对身分法内容记得蛮深刻,不用放太多心思在这里。
刑法部分当然首推扑马函授搭配两本总则破、分则Q使用,近两年刑法虽有修正(185-3、
339-4…),但似乎不是太具争议的修法,用扑师给的体系去解释自认为合理就好。又加上
自己对刑法兴趣大于民法,写题着重对分则构成要件熟稔,进行详细的涵摄,尽量不往扩
张刑法适用的方向去写,其实没在管实务见解怎么说,答案是符合刑法体系且自认为合理
即可。
(二)刑诉
因为刑诉蕴含宪法人权保障的价值,我在念刑诉似乎没有遭遇太多困难,尤其考试一定会
出现证据能力的考题,我的准备方向是以现行法条操作与实务见解为主。去年6月开始看
金台大的函授,看到第23堂左右愈觉频率不对,自己吸收不是很好就中断了,直到考完一
试后才经同学推荐买了岚律师的刑诉争议研究(到考前看了两遍),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当
时不晓得题目会如何出的我,藉著反向阅读争点,同时带出最新实务见解的方式,把过去
地毯式学习的所有概念串在一起,就算单单一本书无法覆蓋所有考点,但我认为以书里所
列内容去应付考试已经绰绰有余,如果考题超出准备范围就真的是运气欠佳,但实在不想
因此为了刑诉放掉其他弱科。
(三)民诉与家事法
大三下学期在修学校民诉时其实就入手乔律师的民诉I(掌嘴),确实帮助我打通课堂上不
懂的一些观念,但迟迟没买II直到去年5月左右,但当时完全没有动力再花时间精力看完
厚厚一本书,于是将那本书束之高阁到现在仍是全新…。民诉函授我是听高点沈台大的,
弥补没把乔律师看完的缺漏,也顺利救了我的民诉。
至于家事法我是速速听完高点侯台大的函授,那段时光我只能说像在作梦一样,梦醒了就
什么都不记得,只隐约知道家事法有像民诉一样各种原则主义,又处处充满例外,一下辩
论主义一下职权主义,好像都行得通搞得自己很混乱,再加上家事法不是年年都考,到底
会出在司或律难以预测,索性抱持半放弃状态,把法条看熟而已,假使果真出题再说吧,
所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完全是我考前心境写照。
(四)商事法
我对商事法完全苦手,首先是票据法,这科我完全没有准备,因为目标在律师所以直接放
弃,也未听函授,只在一试前练习历届考古题,搭配法条而已。大三时保险法老师是叶前
法官,由于上课内容相当仔细,当时我也蛮认真听课的,保险法这科也完全没听函授或看
参考书,秉持对价平衡原则就上战场了。大四未修证交法,暑假开始听伊台大证交函授,
除了做笔记还将重要法条标示记号,写上立法理由等等,这科则是秉持保护投资人、健全
证交市场的公正信赖的信念去考试。公司法也是我在大三时蛮投入学习的一科,未听函授
或参考书,只将董事会股东会的关系弄清楚,并搭配去年重要修法,把立法理由背一背就
去考试了。
整体而言我对商法极不用心可见一斑,一来是原本没兴趣,二来是本年度律师考试降低商
法比重,考前不是很担心商法会是我的致命伤,但其实考试当时我是认真写考卷的,只不
过书确实念不够多,加上懒得去看判决,脑袋空空如我丢完立法理由就不知道要写什么。
(五)财税法
当初想选考财税法是因为原本就有行政法底子,再念一些税法概念总比重新接触一科来得
好上手,简单说就是捡现成,二来是想说会来考财税法通常是对公法就熟悉的人,已经预
先排除大部分民商法强者加入混战来提高录取分,虽然只录取100人左右,但同样都是1/3
录取率不需要太悲观才是(当然明年就不一定)。
财税法这科我没有看函授,只有买学稔出版的财税法题型破解反复阅读,练习考试版型,
我相信认真看完后可以应付许多考题,又加上第一次加考选考科目,题目应不至于太刁难
,不然吓跑众考生的话,信望盟不分区第一人大概会很伤心吧。不过成绩出炉又是另一回
事,感觉当时题目都看得懂会写,实际上改题老师不这么认为…囧。
六、结语
考试前,因为讨厌背一堆东西,又加上考研所时有考英文比较安心,法科其实没有那么突
出,对能不能上律师这件事是极其担忧。不晓得其他人是不是也怀有落榜恐惧去应试,但
一位学姐(不是来自淡水)很直接地表示这根本是个假议题,因为考前担忧没用,考后担忧
也于事无补,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如何在考试当下做到最好,其实就会忘记考试的
恐惧,希望明年版友们也都能安全上岸,共勉之!